降糖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在糖尿病日益常见的今天,人们对于控制血糖的方法和药物充满了关注和探索。
在中药的宝库中,有一味中药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就是——黄连。
黄连,这味古老的中药,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黄连之所以能降血糖,主要得益于其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
黄连素,也就是小檗碱,是黄连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是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对于将血糖转运进细胞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时,细胞能够更好地摄取和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黄连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糖异生。
糖异生是指在身体缺乏葡萄糖时,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抑制糖异生可以减少体内新生成的葡萄糖,有助于控制血糖的升高。
再者,黄连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与血糖代谢密切相关,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黄连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改善了血糖的代谢。
在实际应用中,黄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例如,与知母、天花粉等配伍,能够增强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更有效地降低血糖。
然而,使用黄连降血糖并非毫无禁忌。
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过量使用黄连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此外,虽然黄连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替代现代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黄连或其他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药的疗效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仅仅取决于单一的成分,还与整体的方剂配伍、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除了黄连,中医在降血糖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可供选择和应用。
但无论选择哪种中药,都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的用药。
常用降糖中药及验方

常用降糖中药及验方“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主要有:黄芪、山药、元参、五味子、山萸肉、生地、麦冬、花粉、党参、菟丝子、云苓、知母、黄连、石膏、乌梅、苍术等。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验方:1.玉液汤:生山药、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生鸡内金。
为治燥剂,具有益气生津,固肾止渴之功效。
主治消渴病。
症见口渴引饮,饮水不解,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等。
临床常用于治疗癌症放疗后、糖尿病、甲亢、小儿夏季热、尿崩症等见口渴尿多属脾肾两虚者。
2.生津甘露汤(《兰室秘藏》):升麻、防风、生甘草、汉防己、生地黄、当归身、柴胡、炙甘草、黄耆、酒知母、酒黄芩、酒龙胆草、石膏、黄柏、红花、桃仁、杏仁。
清热生津,养血润燥。
主治糖尿病(中消),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3.玉泉饮(清代名医叶天士方):葛根、天花粉、麦冬、生地、五味子、甘草、糯米。
滋阴固肾,生津止渴,标本兼顾,很适合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
4.知柏地黄丸:知母、熟地黄、黄柏、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可用于糖尿病阴虚火旺证的治疗。
5.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本方用于三焦火毒证。
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可用于糖尿病火毒证的治疗。
此外还有:(1)升液汤:元参、麦冬、生地、巴戟天、五味子、山萸肉。
(2)甘露生津汤:黄芪、葛根、山药、牡蛎、黄芩、花花粉、知母、云苓。
(3) 良泉饮:黄芪、人参、麦冬、泽泽泻、石斛、枇杷叶。
(4)玉泉饮:黄连、花花粉、葛根、人参、麦冬、五味子、鸟梅、生地、当归、石膏。
(5)消渴飲:石膏、知知母、黄连、黄芩、花粉、葛根、生地、麦、石解、甘草、白芍。
这此方药增可用于糖水病的治疗。
这些方剂均可用糖尿病的治疗。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降血糖是针对患有高血糖的患者采取的一些降血糖的措施,它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身体营养的吸收引起的。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
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着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
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
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山药:可显着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降血糖的食物多吃凉拌苦瓜,大蒜等食物,苦瓜和大蒜都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
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
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
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就得小心选用;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
降血糖的生态疗法对于降血糖,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药物“代替”身体器官的抗病能力,人体自身的自愈力也受到了削弱,逐渐丧失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健康。
当人体的这种自然自愈力下降时,就出现了疾病和衰老,所以增加人体自然自愈力是修复疾病的关键。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潘樱稚辨证施治中医根据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将其归于消渴症的范畴,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主要以脾肾亏损、阳郁不达、热毒积聚为发展过程,故多采用养阴、益气、清热、活血等治疗方法。
中药降血糖效果不像西药那般立竿见影,但是它通过对机体脏腑组织的整体调节可以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
其前提是要准确辨证,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来处方用药。
对于脾虚、痰湿型体质的患者,多采取祛湿健脾、燥痰化湿的方药,可以选用二陈汤加减口服:白术、半夏、茯苓各15克,石榴皮9克,木香、乌梅、陈皮各6克,甘草3克。
对于气阴两虚型体质的患者,主要行益气生津养阴等针对性治疗,可以选择参芪地黄汤口服:党参和黄芪各30克,生地15克,枸杞、山萸肉、杜仲各9克,山药、当归各12克,灸甘草6克。
肝胃郁热型体质的患者普遍存在郁闷烦躁以及便秘、心下痞硬等特点,治疗重点多放在清热理气和血方面,可以选择大柴胡汤口服:柴胡12克,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大黄6克。
阴阳两虚体质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阴损日久,逐渐消损阳气,导致肾阳不足,造成经络和脏腑缺乏营养所致,故治疗应该以温阳滋阴、阴阳气血双补为主,可以口服八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芪30克。
摄食调养《黄帝内经》中对于糖尿病的病因有这样的描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中对其也有类似的记载:“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基于其病机,提倡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膳食平衡,不要吃过于油腻、肥厚的食物,以免加重痰证或不利于痰液的排泄。
在食疗方面同样强调辨证,内热者宜选用清凉类食物,寒湿者适用温补类食物,阴虚者适合养阴类食物,如此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七种降血糖的中药

七种降血糖的中药
中医降血糖讲究的是内调外治,通过服用降血糖的中药达到降糖的作用,同时结合日常护
理控制疾病。
下面微微健康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七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中药,这些药材在日
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
能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具有降血糖作用。
玉米须:味甘,性平,归心、小肠经。
能利水消肿,平肝利胆。
麦芽:味甘,性温,归脾、胃、肝经。
麦芽浸液口服能使人血糖降低。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
滋阴补血,益精明目。
含有胍类衍生物,具有显
著而持久的降糖作用。
海带:咸,寒,无毒。
软坚、散、利水。
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钴等。
海带中有一种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可以使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
糖原减少、镇静、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
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
具有显著的降血
糖作用
以上七种降血糖的中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利用,合理搭配,就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
功效。
降血糖中药药方推荐控制糖病

降血糖中药药方推荐控制糖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升高。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治疗可采用中药疗法。
本文将推荐一些降血糖的中药药方,以帮助控制糖尿病。
一、黄芪苦瓜汤药方成分:黄芪30克,苦瓜30克,山药30克。
制作方法:1. 将黄芪、苦瓜、山药洗净切片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黄芪,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加入苦瓜和山药,继续煎煮20分钟;4.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二、桑叶降糖汤药方成分:桑叶30克,黄精30克,天麻15克,玉米须30克。
制作方法:1. 将桑叶、黄精、天麻、玉米须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三、五叶参降糖汤药方成分:五叶参15克,苦瓜15克,山药30克,麦冬15克。
制作方法:1. 将五叶参、苦瓜、山药、麦冬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饮服。
服用方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晚餐前饮服。
四、茯苓芡实降糖茶药方成分:茯苓30克,芡实30克,山药30克。
制作方法:1. 将茯苓、芡实、山药洗净备用;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以上药材,用文火煎煮30分钟;3. 过滤药液,取汁冲泡成茶。
服用方法:每日1次,可随意时间饮服。
以上是一些中医认为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药方,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具体的药方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同时,中药治疗需要适量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效果更佳。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中药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因个体差异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虽然源自天然,但并非人人适用,注意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
总之,中药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饮食控制和运动仍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降糖中药“谁”是大腕?.docx

降糖中药“谁”是大腕?经现代医学证明,确有降作用的有:人参、党参、黄蓖、白术、玄参、仙灵脾、黄精、山药、生地、熟地、麦冬、知母、花粉、玉竹、何首乌、五昧子、地骨皮、石斛、乌梅、丹参、田三七、黄连、玉米须、泽泻、苍术、获菩、葛根、枸杞、桑白皮、桑摄、五倍予、黄相、山英内等。
这些中药降血糖作用初步,如人参总皂贰中含有人参宁,可有降血糖作用,大剂量(每公斤,100毫克)作用更明显,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l~2周;葛根内含有葛根素,可使血糖明显下降;黄连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可以降低血糖,可能是通过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而发生作用的,同时有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
实验研究表明:降低血糖的对药如肠与知母,苍术与玄参,黄蓖与山药,生地与丹皮,麦冬与五味于等,均有显著抑制正常小鼠血糖的作用,其中以天花粉和细母起效最侠,作用最强,持续时间较长,其降糖效果与D86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
延伸阅读:糖友降糖不宜单纯用中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无论是单方还是复方制剂,其降糖作用都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根治糖尿病。
中药对于糖尿患者的作用,主要不是用它来降糖,而是通过滋阴、活血、补肾等方法来改善和防治慢性并发症。
因此,中药不能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导药,只能是起辅助治疗作用。
大家比较熟悉的消渴丸,也并非纯中药,其明显的降作用,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加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
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好,或有一些慢性并发症,可以选用一些中药,但必须选用“国药准字”中成药,或经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正规医院的制剂。
如果经济条件有限,还是应当把有限的钱花在有明确降糖作用的西药上。
另外,近年有些不法分子或不法诊所,明明知道中药制剂不能明显地降低血糖,但为了吸引患者,就往其所谓的“纯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中,添加价格低廉的西药降糖药成分,蒙骗患者。
比如2006年,卫生部就撤销了4个保健食品厂商出品的4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因是这些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了禁止用于保健食品的格列本脲等降血糖化学合成药物。
降血糖常用中药

降血糖常用中药文章目录*一、降血糖常用中药*二、降血糖常用西药*三、降血糖最佳的食物降血糖常用中药1、生地黄降血糖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按每公斤体重2克计算,喂服实验动物,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也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降血糖是清热、凉血、散瘀的佳品。
现代药理学证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3、枸杞子降血糖枸杞能补肾养肝,治肝肾阴虚、消渴等。
枸杞子提取物能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对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
4、丹参降血糖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
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玉米须降血糖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
临床用玉米须4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与猪胰1具炖,做1日食疗之用。
6、人参降血糖人参可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
临床报道人参浸膏对早期轻症糖尿病有治疗效果,使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毫克,停药后疗效仍可持续2周以上。
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对中、重症糖尿病宜与胰岛素合用,因二者有协同降血糖的作用。
人参日用量3~9克。
此外,治疗糖尿病中药依次还有黄芪、淮山药、菟丝子、茯苓、黄连、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玉竹、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麦芽、泽泻、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等。
降血糖常用西药1、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属于磺脲类的药品按每片剂量从小到大包括优降糖、美吡达(优达灵)、克糖利、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等等,其中优降糖作用最强,美吡达作用快而短,达美康和克糖利作用时间较长,糖适平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各有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糖药:
1、人参:大补元气,强壮身体,能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降低血糖。
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
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
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2、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
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3、玄参:养阴清热,降火利咽。
有扩张血管,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作用。
4、枸杞子: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的功能。
5、生地、熟地:补益肝肾,填补精血。
其中生地偏滋阴凉血,熟地重在补益精血,二者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6、生山药:补肝肾,健脾气,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7、地骨皮:养阴退虚热。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8、葛根:清热解表,升阳止泻。
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糖。
黄芩:清热解毒,燥湿。
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血压的作用。
9、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
10、知母:养阴清热泻火。
药理研究证实,它除有解热、抗菌、镇痛作用外,还能降血糖。
11、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有强心和降血糖作用。
12、苍术:燥湿健脾,含有大量维生素A类物质,可治疗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也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
13、茯苓:健脾利湿,有镇痛及降血糖作用。
14、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15、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
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16、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17、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18、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19、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复方降糖方剂
中国历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很多,现选录一部分,供患者参考。
以下方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轻型患者,病情严重者仍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合沉汤(见《石室秘录》,此为现代剂量)熟地90克,山萸肉、麦冬各60克,玄参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代茶频饮。
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
(2)神仙减水法方(见《奇效良方》,此为现代剂量)人参、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白扁豆、黄芪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每日2次。
适用于气虚为主的糖尿病。
(3)引龙汤(见《辨证录》,此为现代剂量)玄参90克,肉桂9克,山萸肉12克,麦冬30克,北五味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4)二冬汤(见《医学心悟》,此为现代剂量)天冬、麦冬各6克,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5)白龙散(见《中藏经》,此为现代剂量)寒水石、甘草、葛根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用麦冬煎浓汤送下,每日1剂。
适用于阳明热甚的糖尿病。
(6)麦门冬汤(见《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此为现代剂量)麦冬、黄连、干冬瓜各30克,水煎服。
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7)枸杞汤(见《千金方》,此为现代剂量)枸杞30克,瓜蒌根、石膏(先煎)、黄连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8)消中渴不止方(见《圣惠方》,此为现代剂量)浮萍草(干)90克,土瓜根45克,制成散剂,每剂6克,牛奶调服。
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多饮者。
(9)降糖对药(见《施今墨》)黄芪、山药、苍术、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