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记录填写规范
实验记录规范范文

实验记录规范范文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记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重现实验,还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为了保证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一份实验记录规范的指南。
1.实验记录格式一般实验记录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讨论与结论等。
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调整这些部分。
同时,实验记录应该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编写,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步骤和结果。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清晰明确的陈述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
它应该能够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以及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实验目的的陈述要简明扼要,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3.实验材料和方法4.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对实验过程中每个具体步骤的详细记录。
需要写清楚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操作顺序,尽可能地提供具体的数据和参数。
对于可能的操作失误和错误,也需要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讨论和纠正。
5.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实验记录中,要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和数据。
数据应该表达清楚且易于理解,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和图像等方式进行展示。
同时,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也要进行记录。
如果有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
6.讨论与结论在实验记录中,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可能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出建议。
7.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记录中,要记录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
包括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这些问题。
8.实验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资料,需要妥善保存和管理。
可以使用实验笔记本或电子表格等方式进行记录。
同时,还要将记录及时整理和归档,确保能够方便地查阅和使用。
实验记录的规范性不仅涉及到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还涉及到记录的方式和内容。
只有明确的实验记录规范,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填写模板

2、是否配备相应的控制设施:是口否口;
3、是否按规定及时记录监控记录:是口否口;
4、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是否停止工作,报告不符合,对已检测的数据标明无效,并采取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待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工作:是口否口;
5、对不相容的相邻区域是否有效的隔离,同时应米取相应措施防止相互干扰或交叉污染:是口否口;
8、其他:
论结
合格口不合格口
不符合说明
确认意见
监督情况属实口监督情况不属实口
被监督部门负责人:
日期:2018年月日
日常监督记录表(七)
监督检查日期监督员
监督内容
结果报告
监督记录
对室结果报告的监督记录:
1、检测报告的信息内容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是口否口;
2、检测报告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审核批准:是口否口;
7、当检测方法有要求或客户有要求时,是否能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口否口;
8、其他:
论结
合格口不合格口
不符合说明
确认意见
监督情况属实口监督情况不属实口
被监督部门负责人:
日期:2018年月日
日常监督记录表(四)
监督检查日期监督员
监督内容
仪器设备
监督记录
对室仪器设备的监督记录:
1、是否配备了正确进彳丁检测所要求的设备:是□否口;
2、样品是否有的标识:是口否口;
3、样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是否保留样品标识:是□否口;
4、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是否确保样品不会在实物上或涉及的记录和其他文件中混淆:是口否口;
5、标识系统是否包含样品的群组细分和样品在实验室内外部的传递:是口否□;
实验记录书写规范

实验记录书写规范总则1.为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根据《国家档案法》、科学研究管理法规以及实验室管理和评估评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管理规范。
2.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因此实验记录的内容务必真实、表述清楚、应当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重复。
3.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所有使用的实验记录本需要登记起始序号和终止序号。
实验记录本由本单位统一印制,并由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发放,按照编号统一回收。
4.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和整洁,不得污损、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5.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
6.实验记录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要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若非本人修改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7.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等不易书面展示的原始记录,关键的电子数据等必须打印出来,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纸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实验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记录的相应位置上,图片或照片要有相应的实验说明;底片、磁盘、声像资料等其他特殊记录媒体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实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
实验原始检验记录如何写更规范

实验原始检验记录如何写更规范1、重视原始记录中的签名原始记录一般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名。
对原始记录中的任何疑点,都应在输入检验报告之前给予解决,必要时进行复测,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CNAS要求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
实验室面对的是产品,不同的产品执行的标准不同,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
对于执行标准明确的产品,直接选取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可。
3、规范记录样品信息接收样品后,不要急于检测,要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
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也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
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适当描述。
4、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标准是检测工作的依据,选择正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是不言而喻的。
实验室是依据标准进行检测的,理解标准一定要准确。
5、有足够的信息量检测人员每个实测原始数据都写上,不得只写诸如平均值等最终结果。
文字要填写具体内容,不得只写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
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确系需要修改的,应先用横线将错误横向划去(被划改的内容仍应清晰可见),再把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
对记录的所有改动都应在划改处有修改人的签名或印章。
更改原始文件的理由解释必须明晰而具体。
有些更改理由是可接受的,有些却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以下列出的解释认为是可接受的:计算错误、书写错误、插人后使资料更明晰、日期错误、仪器故障、试验瓶被打碎、样品喷溅出来、操作失误、插入错误和为使记录更清楚面重写等理由。
6、正确进行数据处理一般情况下,产品标准对检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或有效数字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原始记录中也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记录。
检测后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计算;若产品标准中无相关规定,则应按照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要求进行计算。
结果判定是用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进行比较。
公司实验室记录填写规范

公司实验室记录填写规范公司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实验室记录是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件,对于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实验室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规范的填写规则,使实验室记录具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
一、实验室记录的填写目的1.记录实验过程:实验室记录是对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等内容,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回顾和总结实验过程,并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3.管理实验流程:实验室记录可以对实验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实验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实验室记录的填写内容1.实验室记录的标题:记录实验的主题和实验时间。
2.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实验的背景及重要性。
3.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要求清晰、准确。
4.实验条件:记录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温度、湿度等实验条件。
5.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包括数据的数字化和图形化展示。
6.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实验的启示和改进方向。
7.实验人员签名和日期:实验人员应在实验记录上签名确认,并注明填写日期。
三、实验室记录的填写规范1.实验记录的填写必须准确无误,不得随意删除、涂改或篡改记录内容。
2.实验记录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要求文字工整、排版清晰。
3.实验记录应当及时填写,不得拖延或遗漏记录,确保实验数据的即时性。
4.实验记录应当保存完整,不得遗漏任何过程和结果,防止实验数据丢失或丢失。
5.实验记录的管理应当严格,确保每份记录都有唯一的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6.实验记录的检查和审查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7.实验记录的保密性要求严格执行,不得泄漏实验数据和信息,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保密性。
四、实验室记录的归档和管理1.实验记录应当按照规定的归档和管理流程进行,确保记录的存档和查阅方便。
2.实验记录的归档应当按照时间顺序和实验编号分类存放,方便查找和溯源。
实验室技术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实验室技术记录包括哪些内容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基本要求1. 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 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 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 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
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 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
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 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 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和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
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1. 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2. 实验名称3. 实验目的4. 实验材料:5. 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6. 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7. 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8. 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9. 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他临床资料);10. 试剂的配制11.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12. 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 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 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和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
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和实验体会等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1. 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实验室记录书写规范

实验室记录书写规范1.引言实验室记录是记录实验室工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重要文件,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实验室记录的书写,提高记录准确性和可读性,制定以下实验室记录书写规范。
2.记录要求所有记录必须使用清晰易读的黑色或蓝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禁止使用铅笔或彩色笔。
实验室记录必须使用统一的日期格式,例如“年-月-日”或“日-月-年”。
每页记录必须使用实验室统一的页眉和页脚格式,包括实验名称、实验日期、页码等。
所有记录必须使用正楷字书写,且字迹清晰工整。
不得使用潦草不工整的字迹。
每一项记录必须包含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内容,确保完整准确地记录实验相关细节。
对于出现异常、偏差或错误的情况,必须详细描述,并解释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修正措施。
3.图表和图像图表和图像必须与记录内容相关,并以图号或表号进行标识。
图表和图像必须清晰可辨,字体大小适当,线条粗细均匀。
图表和图像的标题必须简明扼要,说明图表和图像的内容和意义。
4.数据记录对于实验结果的数据记录,必须准确填写数据数值,包括单位和精度。
所有数据记录必须进行验证和复核,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于重复实验的数据记录,必须注明实验次数和平均值及标准差等统计信息。
5.修改和更正对于记录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在错误内容下面划一横线,注明正确的内容,并加上签名和日期以示更改经过审查。
修改和更正必须使用颜色和笔迹与原始记录内容明显区分开来。
不得使用涂改液或其他遮盖物进行不可逆的修改。
6.保存和归档所有实验室记录必须经过主管审核,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所有记录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方便查阅和检索。
7.结论以上是实验室记录书写规范的要求,每位实验室成员都应严格遵守和执行。
规范的实验室记录不仅有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还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要求以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为准。
实验室实验记录规范

实验室实验记录规范1. 前言实验记录时实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实验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实验结果得以复现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实验记录,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实验室实验记录规范。
2. 规范要求1. 实验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录实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并注明记录人。
2. 实验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数据记录。
3. 实验记录应当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重点记录实验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不安全行为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4. 实验记录应当规范填写实验名称、时间、实验人员、实验目的、仪器设备、试剂及用量等字段。
5. 实验记录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不得涉及到违法和违反学术规范的内容。
6. 实验记录应当及时、完整地归档,保存期限至少与实验报告相一致。
3. 实验记录内容1. 实验记录应当包括实验前概述、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记录应当记录实验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验记录应当包括相关的仪器操作记录、数据记录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结果。
3. 实验记录应当可审阅,使得实验结果能够被其它同行科研工作者进行复现。
4. 实验记录应当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应急措施记录。
4. 实验记录评审实验记录的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评审人员应熟悉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巧,更多的是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在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实验记录的评审应当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 实验记录评审应当被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查证和复审。
5. 总结本实验室实验记录规范是实验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规范实验记录不仅便于实验数据的整合和利用,也有助于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规范能为实验工作提供指导,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项目(课题)名称、实验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日期、实验条件、参考文献、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记录者签名。
1. 项目(课题)名称:要求写明本项目的全名、课题来源、资助单位、项目编号。
2.实验目的:写明本次实验的名称和具体目的。
3.研究内容:本次实验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4.实验设计原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采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实验,以便实验结束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有利于得出科学客观的实验结论。
5.研究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设计、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工艺流程,详细叙述每个实验步骤。
6.实验日期:本次实验的年、月、日、时。
在记录本的每一页右上角填写日期。
7.实验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动物实验室的级别,合格证书号及发证单位。
8.实验材料:
详细记录标本、样品的来源、取材的时间,实验原料的来源、特性,购买时的相关票据复印件(动物合格证要贴在实验记录本上)。
所用试剂、标准品、对照品等的名称、来源、厂家、批号、规格及配制方法等,应保留称量的原始记录纸,并贴在实验记录本上。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厂家、出厂日期、生产批号、规格型号。
9.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所观察到的反应过程。
需保留所有的原始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0.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各种实验数据及反应现象,并做简要分析。
不得在实验记录本上随意涂改实验结果,如确需修改应保留原结果,修改的结果写在边上并要附有说明和课题负责人签字。
11.实验讨论: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详细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实验制定实施方案。
12.参考文献:详细记录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的作者、文题(书名)、刊物(出版社)、页码、发表时间及卷、期号等。
要求保留参考文献的复印件。
13.记录者签名:参加记录的人需在实验记录本上签名,最后由课题组长审核后签名。
二、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1. 为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根据《国家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科学研究管理法规以及实验室管理和评估评价的有关要求,参照国家药监局《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2. 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3. 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
4. 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每次实验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
5. 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6.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7. 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等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纸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实验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记录的相应位置上,底片、磁盘、声像资料等特殊记录媒体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实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
8. 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
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9.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10.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该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方案、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观察指标、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11.实验所用材料必须记录:
(1)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微生物控制级别、来源及合格证编号;
(2)实验用菌种(含工程菌)、瘤株、传代细胞系及其来源;
(3)实验原材料的特性、来源、生产单位等;
(4)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5)主要试剂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效期;
(6)自制试剂应标明配制方法、配制时间和保存条件等;
(7)实验材料如有变化,应在相应的实验记录中加以说明。
12.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小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度等)。
13.常规实验方法应在首次实验记录时注明方法来源,并简述主要步骤。
改进、创新的实验方法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和操作细节。
14.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15.实验结果记录应准确、真实。
详细记录计量观察指标的实验数据和定性观察指标的实验变化;每次(项)实验结果应做必要的数据处理或统计分析,或实验结果分析,并有明确的文字小结。
16.实验记录中应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每次实验结束后,应由实验负责人或记录人在记录后签名;课题负责人或实验室负责人或上一级研究人员应定期检查实验记录,并签署检查意见。
17.每项研究课题应使用一本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不同研究课题的实验不得混合记录。
18.每项研究课题结束后,原始实验记录本必须按归档要求整理归档,实验者个人不得带走;实验研究人员可复制实验记录供个人使用。
三、实验记录管理的规范化
1. 实验记录本管理
实验记录本由本单位统一印刷,统一页码编号。
各课题组按项目领实验记录本,在科管部门记录本管理手册上登记:项目名称、记录本起止页码编号、具领人签字。
实验记录本领出后由各项目负责人负责,每个项目专本记录,不同项目不得交叉使用同一记录本。
记录本不得遗失、缺页、涂改,如确需修改处需注有说明和项目负责人签名。
2. 检查评比制度
科研管理部门采取定期检查评比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进行。
每个课题组在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时,附上实验记录本,以供检查并交学术委员会进行评比,对记录规范和优秀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给予处罚,通报限期整改。
不定期抽查:由科管部门或课题负责人不定期检查各项目的实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实验进展、经费使用合理性、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3.实验记录归档管理
实验记录是科技档案的主要文件,项目(课题)结束或结题时应及时收、交实验记录本,并与其它科技档案文件一起统一编目、装订、归档,交档案室统一保管。
科研结果未公开前,经课题负责人同意,本课题组成员可以借阅,其余按档案管理办法进行。
4.实验记录规范的注意事项
文字记录应以中文工整书写,不得使用外文书写。
避免因使用外文出现文理不畅等问题导致今后的技术或法律纠纷。
电脑记录和打印情况:实验记录必须手写,电脑记录可以保存在磁盘内,并在实验记录本上标明磁盘的编号、文件名、路径等。
实验结果应打印出贴在实验记录本上。
磁盘应同实验记录本统一上交。
各种原始资料应仔细保存,与实验研究有关的任何原始资料都应贴在记录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