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 阅读篇25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篇(2)-18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篇(2)-18

第21 篇春天的梦苏叔阳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

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

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

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

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

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

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

我那时只有十岁呀。

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

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

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

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

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篇(2)-3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篇(2)-3

第23篇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法]都德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卑斯山里取已经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随后,当秋天最初战栗的时候,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重在背迷迭香的花熏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过着单调的牧羊生活……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的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的后边,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门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它们.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气氛似的.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16.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分)17.“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0篇138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0篇138

138 行吟阁遐想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

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

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

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

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

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

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

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

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

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

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

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

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语文天天强化练25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天天强化练25 Word版含解析.doc

天天强化练25(建议用时:20分钟满分: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龃龉.(yǔ)系.鞋带(xì)舐.犊情深(shì) 曲.意逢迎(qǔ)B.倜傥.(tǎnɡ) 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ɡ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ɡ)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ìnɡ)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ɡ) 纵横捭.阖(bì)B[本题考查多音字和难读字的读音。

A项,“系鞋带”中的“系”应读jì,意思是打结,扣;读xì时,意思是拴,绑。

“曲意逢迎”中的“曲”读qū,“曲意逢迎”指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曲意”是指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

“逢迎”,迎合。

不要写成“屈意逢迎”。

C项,“捺”读nà。

D项,“纵横捭阖”中“捭”读bǎi,意思是分开。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白鹤与白枕鹤的跨种奇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两种鹤恋爱的记录还没有找到,或许能填补空白。

B.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势,支持带动薄弱学校。

C.社会越浮燥,越要求艺术家的沉静和坚守;精神越庸常,越需艺术家以纯净、崇高的艺术创作实现精神引领。

D.新闻宣传要担付起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的重任,勇于作为,善于作为,不被某些网上信息牵着鼻子走。

A[B项,“势”应为“式”;C项,“燥”应为“躁”;D项,“付”应为“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海基础教育从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排名,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让所有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B.同学中哪家生活困难,谁睡眠不好,作为班长的李曼都一清二楚,正因为她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一副90后孩子少有的热心肠,所以深得大家赞赏。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0篇30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0篇30

第30篇访兰①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一趟,带回些兰草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玩赏。

父亲并不以此得意的,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些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在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山去吧!”②我们进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的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③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要动手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呢!④父亲却把我制止了,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培栽了,就变成了玩赏的盆景。

”⑤“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⑥“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⑦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欣赏呢!⑧“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⑨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⑩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18、第①节中写“父亲喜欢兰草”,但“当方园几十里的人跑来玩赏父亲培栽的兰草时”,父亲“倒有了几分愠怒”,请根据文意写原因?(4分)19、试简析“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的原因:20、请根据文意,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6分)(1)“我”欣赏兰草前后有什么变化?(2)“访兰”受到什么启示?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从养兰、赏兰写起,又写父亲带我到山中访兰,而实际上,文章的旨趣是探寻怎样做人的问题。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 阅读篇24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    阅读篇24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阅读篇24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12分)(成都)经营好你的人生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

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

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

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

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

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

”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读与书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读与书

山西省2024届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读·书说明:本卷共三大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古诗文默写、书法欣赏、字音字形是必考点,中考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复习重难点熟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61篇(首)古诗文;根据要求默写,尤其是名句;情境理解;准确书写;对难写字、易错字要特别注意;判断字体;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异形字、同音形近字、异音形近字一、古诗默写(60分)(一)直接型默写。

(每空0.5分,共30分)1.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4.,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欧阳修)6.,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7.自康乐以来,。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8.,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秋瑾)9.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10.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1.,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12.,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杜牧)13.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4.,千嶂里,。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韩愈)16.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诸葛亮)17.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苏轼)18.,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陆游)19.令初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20.,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李清照)21.亭亭净植,。

(《爱莲说》周敦颐)22.,山岛竦峙。

(《观沧海》曹操)2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刘禹锡)24.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陶渊明)25.青树翠蔓,。

(《小石潭记》柳宗元)26.所欲有甚于死者,。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25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25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知识积累篇25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陕西) A.迸.发(bèng)刹.那(shà)裸.露(lòu)啸.聚山林(xiào)B.浸.润(qīn)苍劲.(jìng)曙.光(shǔ)问心无愧.(kuì)C.档.案(dǎng)纯粹.(cuì)对峙.(zhì)越俎.代庖(cù)D.啜.泣(chuò)宝藏.(zàng)祷.告(dǎo)茅塞.顿开(sè)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阜新)A.同是地球的生物,人类要帮助其他的生物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责无旁贷....的。

B.端午佳节,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C.青春是一直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支独放不是春,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D.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就可以淋漓尽致....地享受生活。

3、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A B知识。

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

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C D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4、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 (连云港)(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5)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8)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里的“,”来赞美人们洁身自好,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5、名著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天天练阅读篇25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舟山)
记得给别人留条路
①看人生,自己走路非常关键。

而给别人留条路,更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了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②我多次听人讲过一位菜贩子的故事。

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三八二十
....三.”。

不管遇到啥情况,她都会让利一分;有时还要为顾客在高高的秤上再添上一根菜,多放上一只土豆子,时间一久,争得了不少客源。

之后,生意越做越大。

人们不是看中一棵菜、一只土豆子,而是看中她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无形之中,给别人留了一条路,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③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从搞收藏开始,就懂得让利的重要性。

他很会砍价,但总是不会让别人无钱可赚。

在与藏家商议合理的价格后,他总是再主动加些,使得藏家尽量多赚一些,慢慢地,他取得了信任,总是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宝贝。

给别人留条路,造就了好的人缘,成就了后来的大收藏家。

④人生拼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

你不可能一味地撑大口袋赚钱,让别人去喝西北风;你也不可能你只是一味地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让自己无利可图。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信,懂得让利,生意才会长久,买卖才会越做越大。

给别人留条路,在对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刘永好自己也获得了既得利益。

⑤可是现实生活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形,比比皆是。

因为看着别人经营的项目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绞尽脑汁上同样的项目,抢了别人应有的饭碗;为了自己的升迁,费尽心思,堵死别人的路;因为别人挡了路,于是挖空心思托关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现象,堵了路,塞了心,没了情。

当时自己看似得益,也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别人的悲剧就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⑥给别人留条路,是表现在说话上的留点话巴、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

为了将来的自己,不把事情做得太过分,让人戳着脊梁骨过活。

⑦给别人留条路,更多的时候,就是“三八二十三”的相互关照在运行,是让藏家多赚些的理论在延伸,是发展共赢的思路在进化。

⑧给别人留条路,是最现实的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更是自己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的心安和踏实,由此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选自杂文网,有删改。

作者修东)
1.作者为什么说“要给别人留条路”?阅读全文进行概括。

(4分)
2.解释文章第②段中“三八二十三”的丰富含义。

(2分)
3.文章第②~④段已经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第⑤段?请简要分析。

(4分)
4.结合文本,阅读下面材料,就如何正确理解“给别人留条路“,阐述你的观点。

(4分)
2011年9月15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无证驾驶豪车并参与肇事打人被收容教养一年。

事发之时,因其尚未成年,有不少网民及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言论,希望媒体和大众宽容他。

不料,就在李天一被解除收容教养不到半年时间里,又因触犯刑法“二进宫”。

(选自2013年2月25日《京华时报》)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5-7题(12分)(绍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答案:阅读25
一、【答案】(14分)
1.①给别人留条路,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②求得心安和踏实。

③由此持之以恒,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④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⑤发展共赢,取得事业成功。

2.“三八二十三”就是做小买卖时让利一分(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创业时的发展共赢(就是给别人留一条路,也给自己留一条路)。

3.第⑤段与②~④段是对比关系,②~④段是正面论述凡事要留有余地,给他人多留一条路,而第⑤段从反面加以论述。

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给别人留条路是心灵上的向善,但不是无原则的造就(宽容)。

李天一事件启示我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不能给别人留路,因为对恶的过度宽容,就是对善的肆意践踏。

二、(12分)5.(4分)
(1)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2)使……痛苦(3)通“增”,增加(4)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6.(4分)翻译: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7.(4分)答: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