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7课_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中华书局版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材料题2.在文化上,兴起的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在此情况下产生了哪种反映市民心态的文学( ) A.农奴文学B.城市文学C.现代文学D.教会文学3.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③选拔官吏的需要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材料题1.(14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①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福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4分)②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6分)③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

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至少写出两种)(4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

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4分)(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2分)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学生还要知道,城市中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第1题【单选题】中世纪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历史影响不包括( )A、促成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形成了市民阶级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化巨人的学识勇气C、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D、宗教改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D、自耕农为主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他是城市居民中的一员,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维持生活。

他的身份是( )A、手工业者B、银行家C、商人D、领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历史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哪一性质的生产关系?( )A、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社会主义D、原始主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欧洲封建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世纪庄园和城市练习(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世纪庄园和城市练习(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一、选择题1.右图是热播美剧《冰与火之歌》的剧照。

剧中庄严的城堡、等级森严的列王和诸侯、宁静的庄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这一设计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A.中古西欧B.古代南亚C.古代美洲D.古代西亚2.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

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单位B.是一个封闭的作坊C.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为( )A.佃户 B.贵族C.领主 D.教士4.右图是“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 )A.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B.耕种自己的份地C.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D.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5.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这说明庄园制度下的佃户( )A.承担劳役地租 B.承担实物地租C.承担各种捐税 D.承担货币地租6、在“中世纪初期还完全是一个在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有自我意识的、最终成为中心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胚细胞”。

文中的“它”是指( ) A.大封建主的城堡 B.西欧中世纪的城市C.罗马教会的领地 D.西欧中世纪庄园7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8、许状(右图)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A.获得经济独立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C.获得政治独立D.取得自由和自治权9、10—13世纪,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冀教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_西欧的社会生活培优练习

【冀教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_西欧的社会生活培优练习

西欧的社会生活1.10世纪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发展2.1203年,西欧的十字军东征到君士坦丁堡时,对这座城市的富有和豪华充满敬畏。

1444年,有人建议拜占庭帝国派年轻人到意大利去偷偷学习手工技艺。

这200多年的前后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 A.西欧尤其是意大利等地城市发展迅速B.拜占庭帝国保持了200多年的领先C.由于长期分裂,东西欧之间缺乏了解D.两个罗马帝国之间争取领先的竞争激烈3.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B.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均采取了起义的方式C.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D.大学纷纷在城市中建立,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4.巴黎大学的办学模式被欧洲其他大学仿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13世纪时的巴黎大学享有的自治权主要有( )①免赋税特权②独立的世俗审判权③司法特权④教育自主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主教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

封建势力急忙镇压,琅城人民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权。

(1)琅城是哪国的城市?这个城市争取自治的事件发生在何时?(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何时?主要代表城市有哪些?(请举出两个)材料二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有哪些。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答案和解析1.【答案】A2.【答案】A3.【答案】B【解析】中世纪西欧城市,有的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

所以B项“均采取了起义的方式”说法不正确。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

一些城市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为市民称颂。

这反映出当时(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D、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这组图片的内容是骑士的风采,骑士这一阶层起源于( )A、日本B、中国C、埃及D、西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是因为(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B、西欧城市的兴起C、大学的兴起D、西欧庄园的兴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

下列现象出现在中世纪的有(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②教会神学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③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④大学的兴起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 世纪。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 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西欧庄园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西欧庄园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学者将欧洲的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

这一时期所发展的一套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是()A.城邦B.封建等级制度和庄园生活C.市民政治D.议会政治2.西欧中世纪的基础是( )A.城市 B.手工作坊C.庄园 D.法庭3.我们从历史文献The Book of the Office of Seneschal《管家之书》中可以了解到13世纪________、管家、采邑官、监守官以及犁倌、马车倌、羊倌、猪倌等各自的职守。

空格内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A.奴隶主 B.庄园主C.城堡主 D.工场主4.“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西欧庄园 B.西周诸侯国C.东汉的庄园 D.古代希腊的城邦5.中世纪的西欧庄园盛行的经济形式是()A.资本主义经济B.自然经济C.商品经济D.公有制经济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在自己的城堡内取得②庄园内最重要的是农事③在庄园内耕种的佃户,需向领主缴纳租税④庄园内大家笃信基督教,但却必须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固定聚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在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一向以司法审判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的角色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是()A. 从自由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B. 领主或他的骑士C. 领主或他的管家D. 从农奴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8.下列有关庄园法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法庭开庭的地点固定B.罚金全部归领主或者管家所有C.庄园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D.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二、非选择题9.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封建制中封臣对国王的效忠(1)仔细观察《欧洲封建制中封臣对国王的效忠》一图的细节,你能看出哪些地方体现出封臣对国王的义务?材料二(2)如图是《中世纪庄园略图》。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2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2中华书局版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进行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文化教育掌握在教会手里
教会和大学都享有
பைடு நூலகம்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林地
放牧地
领主城堡
教堂
耕地
磨坊
作坊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乡村,依附于庄园主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关系如何?
农奴
农奴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所有权属于领主。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 须承担劳役,缴纳捐税,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根据法律,农 奴的人身属于主人,并且世代相传,处于依附领主的地位。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练习题(含答案)

第8课西欧庄园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中世纪的欧洲,自给自足的“乡村小世界”是指()A.庄园B.教会C.作坊D.行会2.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分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3.西欧庄园的劳动者主要包括()①领主②农民③农奴④部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西欧庄园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A.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B.出钱赎买“份地”C.通过缴纳捐税获得D.服兵役保护领主的安全5.公元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的兴盛时期,庄园采用的典型剥削方式是()A.实物地租B.劳役地租C.货币地租D.压迫农奴6.一份公元1050年的英国文献记载:“在某节日,他们还应缴纳两只母羊和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这表明()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D.领主与农奴矛盾尖锐7.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西欧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C.庄园法庭定期开庭,地点在庄园法庭内D.和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8.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A.佃户义务为领主耕种土地B.农奴在为领主修建房屋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D.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9.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者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法庭开庭地点不固定C.为了解决问题可以随时开庭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10.西欧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是()①宪法②习惯法③村法④罗马法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 )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材料题
2. 在文化上,兴起的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在此情况下产生了哪种反映市民心态的文学( )
A.农奴文学
B.城市文学
C.现代文学
D.教会文学
3. 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③选拔官吏的需要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题
1.(14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①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福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4分)
②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6分)
③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

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至少写出两种)(4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

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
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
——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4分)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2分)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学生还要知道,城市中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答案】B
【解析】试题“在文化上,兴起的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在此情况...”;主要考察你对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等知识点的理解。

3.【答案】D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律师、医生、公证员,以及贸易、金融等方面的人才。

以皇帝、国王为首的世俗政权,和以教皇为首的宗教势力,也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为他们服务。

这些需求都可以通过大学得到满足。

二、分析题
1.【答案】
答案①图一:交通方式多样化(牛马车、轿子、骆驼)、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城门、桥梁)、店铺、商贩、护城河、城市绿化等。

图二:沿街店铺、手工作坊、石块街道、服饰等。

②封建杜会手工业、商业等。

③文物、遗址、遗迹、文字记载等。

【解析】
①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图一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部分,从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交通方式多样化(牛马车、轿子、骆驼)、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城门、桥梁)、店铺、商贩、护城河、城市绿化等。

图二是中古西欧的集市,从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沿街店铺、手工作坊、石块街道、服饰等。

②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封建杜会时期城市发展的风貌。

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发展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手工业兴旺、商业繁荣、交通运输业发达等活动密切相关。

③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

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

除图一、图二所示的
美术作品外,文物、遗址、遗迹、文字记载、文学作品、音乐作品、雕塑作品、建筑成就等,这些都可以承载历史信息。

2.【答案】
(1)商业贸易发展;或经济发展
(2)城市道理建设(基础设施等)很差;城市规模(人口)不多;城市拥挤狭窄等
(3)城市为西方近代文明奠定基础;(或写成课文中关于城市的意义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明。

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商业贸易发展或经济发展。

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的特点:城市道理建设(基础设施等)很差;城市规模(人口)不多;城市拥挤狭窄等。

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是因为城市为西方近代文明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