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月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新店一中焦长续

教学目标

1.情感上,通过交流提高自我认知意识;明确问题所在,增强进步的信心;2.知识上,回顾知识,巩固基础,学会分析总结、查漏补缺,培养学生抓分意识;

3.能力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思路。教学重点

1、知识联系

2、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试题与知识的切入,以及解题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合作探究、评---讲---练等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统计:

鼓励:张荣春117、李佳原113、花焕108、王朔107、曹圆源106、博俊颖102、周岱100、熊保乐100

鞭策:焦天松、张露、艾鸿琳、南梅、李展运

2、各题得分情况: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答题不够规范,计算还比较粗心;

B 、审题不清,题目中的重要条件不注意,还有些同学作完题后都不知道此题最后求什么;

C 、灵活度不够,算理差;

D 、不会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4、学习方法指导:

①总体来说,中考重视对“双基”的考察,简单题与中档题的分析大概占到了80%左右的比重。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务实基础。概念要理解透彻,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梳理清楚,基本概念及定理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②认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一定养成不断总结,复习的习惯。通过总结和复习,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多思考,多大胆尝试,审题要严谨,解题要完善,弄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与操作,探究与综合,以及探究规律,归纳与概括等类型的题目上,好好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占据优势。 二、试题分析

(1)基础题:前面93分 【试题回放】

16. 如图S-6-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C B OA 11的对角线C A 1和1OB 交于点1M ;以11A M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1212M B A A ,对角线1A 1M 和22B A 交于点2M ;以12A M 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2313M B A A ,对角线21M A 和33B A 交于点3M ;。。。。。,依次类推,这样作的第n 个正方形对角线交点的坐标为n M

学生的灵活度不够,找不出横坐标的规律。

【趁热打铁】 16、如图(1),已知小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

题号 23

24

25

(1)2分

(2)2分 (3)5分 (1)4分 (2)1分 (3)4分 (1)3分

(2)3分

(3)分 做对人数

28 2

14

14

13人 0

形1111D C B A ;把正方形1111D C B A 边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2222D C B A (如图(2));以此下去,则正方形n n n n D C B A 的面积为 . 【试题回放】

第22题见试卷:本题学生审题不仔细,求什么都会漏写 【趁热打铁】

22.如图①是某城市三月份1至10日每天的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1)根据图①提供的信息,在图②中补全直方图;

(2)这10天最低气温的众数是_______℃,最低气温的中位数是_______℃,•

最低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_℃.

22.某中学为了解九年级600名学生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随机调查了

该年级5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时间 (分钟)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人数 8 12 7 5 4 3 4 2 3 2 (1)该年级5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时间的众数是

钟,中位数是

分钟; (2)补全频率分布表;

(3)请估计该年级学生中,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的大约有多少人?

(2)九分题(所谓的压轴题)

关于中考压轴题

1、形式:往往由两到三小题组成,第一小题为

基础题,第二小题为中上难度问题,第三小题为试卷中最难的问题;

本质特征:在初中主干知识的交汇处命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方法灵活,渗透了重要的思想方法,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

2、学生对最后的压轴题既爱又恨,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思维困惑后,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合理的突破口。压轴题对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很高。 【试题回放】

第23题见试卷:这道题是以函数为主干的综合题.它均跨越代数、几何、三角等多个知识点,包括了整个初中数学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和方法。而对学生来说是新题型,在思维方法没跟随上,如第二问不会考虑图形来思考问题。第三问求P 的坐标不灵活,特别是坐纵标,不会利用根的判别式。同时,也不会分类,不会多种考虑。 【趁热打铁】

分组 频数 频率 14.5—24.5

20 0.4 24.5—34.5

12 0.24 34.5—44.5 7 0.14 44.5—54.5 6 0.12 54.5—64.5 合计 50 1.00 (第22题)

图①

°

图②

23题、已知二次函数22-++=a ax x y

(1)求证:不论a 为何实数,此函数图象与x 轴总有两个交点;

(2)设a <0,当此函数与轴的两个交点的距离为13时,求出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此二次函数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在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

PAB ∆的面积为

2

13

3,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回放】

第24题见试卷:这道题是以几何图形为主干的综合题,以点的运动为背景,而形成的结论。所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解题的关健,学生分不清图形的变化过程,不注意前后图形的联系,以及各问题之间的联系,更不会考虑思路和方法的连贯性。 【趁热打铁】

24、图中是两副三角板,045的三角板DEF Rt ∆的直角顶点D 恰好在030的三角板ABC Rt ∆斜边AB 的中点处,030=∠A ,045=∠E ,090=∠=∠ACB EDF ,DE 交AC 于点G ,G M ⊥AB 于M 。

(1)如图1,当DF 经过点C 时,作AB CN ⊥于N ,求证:DN AM = (2)如图2,当DF ∥AC 时,DF 交BC 于H ,作AB HN ⊥于N ,(1)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说明理由。 【试题回放】

第25题见试卷:这是一道几何与代数的综合题,其实就是一道动态几何问题,动态几何问题是指随着图象的某一元素(如点、线、矩形、圆等)的运动变化,导致问题的结论或者改变或者保持不变的几何题,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且几乎都是压轴题.由于这种把函数与方程、函数与几何、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的联系集于一身的题型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解这类题目要求你们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较强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做这种题一个原则就是要化动为静,分清运动过程,找到临界点,对这种动点类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点在不同的边上的运动来分类讨论,如第三问。 【趁热打铁】

25、如图,已知直1l 线的解析式为63+=x y ,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

B 两点,直线2l 经过B 、

C 两点,点C 的坐标为(8、0)

,又已知点P 在x 轴上从点A 向点C 移动,点Q 在直线2l 从点C 向点B 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且移动的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移动时间为t 秒(1<t <10)。 (1)设直线2l 的解析式;

(2)设PCQ ∆的面积为S ,请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当t 为何值时,PCQ

∆的面积有最大值?

(3)试探究:当t 为何值时,PCQ ∆为等腰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