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用版
基于B/S模式的路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三 、系统设计 ( 一 )功能模块设计
经过测试本 系统可以实现 设计 功能, 能满足路政部 门的需 求 。可以实现对道路信 息、资产信 息、 路政执法信息、路政许 可信 息、路政人 员信 息 5 个部分 的管理 ,查询 、删除、导入和 导出地 图显示 等功能可 以使用 户方便快捷 的对系统数据库 进 行管理 。 下一步应将 网上 督查系统纳入到路政管理系统 中,加 大路政执法视频监控系统 的范 围{ 并将路政办理大厅、超限运 输检测站全部纳入视频监控系统 。 全过程记录运转情况 , 违法 事件发生 时, 及 时通知有关部 门处置 , 并 留下有关视频依据 以 追究有关责任人 的法律责任 。 完善行政许可 网上监督功能, 路 行政许可实现审批流程的全程监控和全过程动态公开, 同时对 公路 网上许可系统 的应用、执行情况进行检 查、通报 ,实现对 行政许可过程的 网上监督 ,提高监督效率 。 参考文献: 川周翊 鹏冲 山市地方公路 路政信息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 实 现【 D 】 威 都: 电子科技 大学, 2 0 1 2 . [ 2 ] 葛建峰. 网 络技术在路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Ⅱ 】 . 江苏
、
但是用户并没有对 于系统数据进行修 改的权 管理 , 在信 息存储 、 信息检索、数据 挖掘 与利用等 方面 均具 有 的 同时导 出信息 , 手工 管理所 无法比拟 的有点Ⅲ。路政 工作 的特 点决 定了路政信 限 中层数据流是对父层数据流中的某个加工进行 细化 , 而它 息系统必须 实现 网络化 , 然而现有 的路政信 息系统往往采用 张表 C / S模式设计 ,对客户端要求较高 ,不利 于路政人 员外场作业 的某个加工也可 以再次细化,形成子图。管理 员可 以对 5 删 除、 查询 , 而普通用户只 能对其 中几个对外部开 的开展。 因此, 在B / S 架构下建设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 , 进行录入、 建立公路路政基础信 息资源库 , 在公路路政基础信息资源库建 放的信息模块进行查询。 ( 三)数据库设计 立过程中建立起完整的路政业务体系, 最终形成完整、 规范的 由于本系统主要面向的对象有两种, 即外部查询用户和系 公路 路政基础 信息资源库 ,是对现有路 政信 息管理 系统的完 统管理员,所以数据库需求分析中就要考虑两个方面 的因素 。 善 ,对提 高路政工作效率具有较大 的积极意义 。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 所关心的就是如何快速、 正确的录入所 二 、系统 需求分析 将数据正确存储在数据库 中, 并能对所有数据进行所 系统应可全面进行路政信息导 出、 路政案件处理处罚和路 有数据 、 需管理;而对 于外部查询用户来说 , 所关心 的是系统信息的及 政许可文档生成等计算机辅助管理 。其 中对路政资产的管理 , 将路政部 门的固定资产全部纳入系统数据库 , 可对路政资产 状 时性和准确性 。 ( 四)数据表设计 况进行跟踪、分类 统计查询;支持 E t 常事务管理 ,可 自动生成 根据 最初 的需求 分析 ,设计 的数据库包括 了道路信息表 路政管理所需的各类数据表 , 科学更新和配置路政资产; 完 善 涉及路政部 门管理 的道路一切主要信息 ) 、道 路资产信 息表 的路政 人事管理功能,一是对路政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 包 括 ( ( 道路上所设置 的一切公路标志 ) 、路 政人 员信 息表 、路政执 登 记和 查询 功能, 二是离任 人员注 销及信 息查询 , 三是 生成 路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信息 ) 和路政许可信息表 政人 员情况 数据 表, 按单位 、 性别、学历等统计路政工作人 员 法信息表 (
B/S及C/S模式在应用中的优劣比较和选用参考

1概述
C / S结构即 ( 客户机/ 服务器 C l i e n t / S e r v e r ) 结构, 诞生于上
世纪九十年代 初, 发展至今技术相当成熟 , 也得到 了非常广泛
的应用 。C / S结构软件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 ,在此结构
中, 客户机 硬件 环境的优 势被 充分利用 。近 年来, 随着 网络 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人们对 We b使用率和依赖性 的上升 , c /
B / S结构 即 ( 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B r o w s e r / s e r v e r ) , 是在
网络 技术 发展的背景下,对 C / S结构 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 结构 。 B / S结构模式下 , 主要的事物都在服务器端 ( S e r v e r ) 实
现, 用 户 只 需要 安 装 浏 览器 即可 解 决 前端 ( B r o ws e r ) 的事 物 , 工
关键词 : B / S结 构 ; C / S结 构 ; 优 劣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T P 3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一 l 1 3 l ( 2 0 1 4 ) 0 2 — 0 1 0 2 . 0 1 统, 一般无需接入 I n t e me t , 安装好客户端软件后便可 以开始操 作 。客户端录入数据, 处 理数据速度极快 , 不受网速极限制, 处理速度快 。而基于 B / S架 构的系统 虽然 克服 了 C / S架构 的 系统的诸多缺 点, 却必须接入 I n t e r n e t , 通过 网络时时访问服务 器端 。在 网络拥挤、 带 宽不够 的情况下 , 等待服 务器 端响应浪 费了大量 的客户时 间。客户端 P C的有无法发挥 。同时 , 若大 量用户 同时使用系统 , 也就是同时访 问服务器时 , 服务器端的 响应更加迟钝 , 造成客户端 效率地 下, 大量的客户端 同时访问 还可 能造成服务器崩溃 的危险 。 另外, 在数据安全方面 , C / S模式一般面 向的固定且熟知 的用户, 且 只在局域网上使用, 数据安全性非常有保障 。 而B / s模式面对的是广 域网的用户 , 面向未知的用户群, 且数据在 广域网中传播, 数据安全时刻都面临威胁 。
基于B/S模式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第 l 5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文章 编 号 :O 9—4 1 (t))2 O 8 2 lO 3 8 2 2 o 一O2 —0 x
连 云 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n l fL a y n a gT c n c lC l g o r a in u gn e h ia ol e o e
浏 览 器 / 务 器 模 式 ( r sr evrBS模 式 ) 服 Bo e/ re, / w S : We 务 器 上 实 现 基 本 功 能 , 发 、 护 工 作 简 b服 开 维 单, 便; 方 客 户 端 安 装 的是 标 准 的 、 用 、 用 的浏 览 器 , 通 易 如
术 。 与 Ci t 实 现 动 态 主 页 的 技 术 Jv p ltA — ln 端 e aaa pe、 c
据 库 BS模 式 由浏 览 器 、 b服 务 器 、 用 服 务 器 、 / We 应 数
据服 务器 四个层 次组成 , 当前世 界最先进 的网络体 是 系 结 构 , CS结 构 的 换 代 技 术 , 表 了 全 球 应 用 软 是 / 代
2 2 We . b数 据 库 技 术
结 构 为 三 层 : 2
浏 览 器 一We b服务 器 一数 据 库 服 务 器 。
为 实 现 网 上 数 据 的 高 效 存 取 , 现 交 互 式 动 态 实 We 面 , 多 厂 家 推 出 了 将 数 据 库 与 We b页 许 b连 接 的 新 技 术 。 其 中尤 其 以微 软 公 司 推 出 的 A PA O技 术 S /D
MS — I E5. 0;
果 产 生 动 态 生 成 的 We 面送 到 浏 览 器 ; Ci t b页 而 ln 端 e 技 术 的 Sr t 令 则 是 由浏 览 器 来 解 释 执 行 。 由 于 ci 命 p S A P是 在 服 务 器 端 解 释执 行 , 发 者 可 以不 必 考 虑 浏 开 览 器 是 否 支 持 A P;同 时 由 于 它 在 服 务 器 端 执 行 , S 开 发 者也不必担 心别人下 载程序从而知道 编程逻辑 。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BS和CS结构的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B/S和C/S结构的应用摘要:文章以制造企业为例提出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开发模型及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方法,讨论了B/S和C/S的混合结构模式及JSP网络技术与网络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通过企业建模,掌握企业组织构架,了解企业如何工作,何处是瓶颈,为企业高效地运作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B/S、C/S、企业信息系统1. 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正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典型应用。
它能有效地管理企业数据,使这些数据可高效地存储、使用和共享,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合理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作用巨大。
我国制造行业应该看到和把握住这个机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应用计算机实现整体化、集成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运用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用信息支持决策,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合理、更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达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通过对企业建模,可以审视企业的组织架构,着眼于公司内部的角色及其间如何交互,同时可以监视企业的工作流程,了解企业的主要过程,知道企业如何工作,有何效用,何处是瓶颈,同时也可以监视企业的外部实体,如何与企业交互及其含义如何。
2 管理信息系统介绍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变化,内容越来越丰富,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刁-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仁-j,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基于B/S与C/S协同服务的高校资产与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实现

i n t e g r a t e d b u s i n e s s o ic f e p l a t f o m r t o p r o v i d e q u i c k a n d c o n v e n i e n t s e vi r c e s or f u n i v e r s i t y r o u t i n e a s s e t s ma n a g e me n t S O a s t o s o l v e t h e d i s o r d e r
。 ( T e c h n o l o g yDe p a r t m e n , t , I m me r s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C o . , L t d,Q i n g d a o 2 6 6 1 0 0 , S h a n d o n g, C h i n a )
f o r m f o r u n i v e r s i t y a s s e t s ma n a g e me n t d e p a r t me n t t o i n t e g r a t e d l y ma n a g e a s s e t s a n d l a b s . I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u t i l i z e s WP F,S i l v e r L i g h t ,W C F s e r v i c e a n d o t h e r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t o c a r r y o u t s y s t e m’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 B y c o mb i n i n g a n u mb e r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i t i mp l e me n t s a n
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第1期2009年3月电光系统ElectronicandElectro—opticalSystemsNo.1Mar.2OO9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王德芳,秦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450015摘要:分析了B/S和C/S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以某系统的远程监控为例,对系统实现进行论述,为今后远程监控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关键词:远程监控;B/S;C/S;混合构架中图分类号:TP3l1.1文献标识码:ADesignofaRemoteMonitoringSystemBasedonHybridConstructionofB/SandC/SWANGDe~fang.QlNGang(The27thResearchInstituteofChimaElectronicsTeehnologyGroupCorporation,engzhou450015.China)Abstract:AdvantagesandshortcomingoftheB/SandC/Smodeareanalyzed,andadesignschemeofrem otemonitoringsystemonthebasisispresentedinthispaper.Aremotemonitoringsystemistakenasanexamp le,tointroducetherealizationofsuchsystems,providingareferenceforoptimizingfutureremotemonitoring systems.Keywords:RemoteMonitoring;B/S;C/S;HybridConstruction1引言远程监控是指利用本地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对远程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nternet/[ntra—net远程监视并控制设备运行流程及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各种参数,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突破空间的制约实现异地监视和控制远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工作状态.本文在对B/S和C/S工作模式以及B/S和C/S混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以某系统的远程监控(RSMS)为例对系统实现进行论述.2远程监控系统结构远程监控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模式,B/S(Browser/Server)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下面分节描述C/S模式,B/S模式,B/S和C/S模式相结合的优缺点.2.1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由终端/主机(Termi—nal/Mainframe)模式发展而来的一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系统结构如图l所示.运行关系体现为”请求/响应”的应答模式.图1两层C/S结构模式C/S模式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组成.服务器具有数据采集,信息发布,数据转发和与客户端通信的功能;客户端包括与服务器通信,提供人机操作界面.C/S模式适用于局域网范围内的远程监控.首先,它基于两层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作者简介:王德芳(1979~)女,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方向:软件架构. 总第127期王德芳,秦刚: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25强,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网络通信量低,响应速度快,利于处理大量数据,但是该模式的程序是有针对性开发的,变更不够灵活,并且需要有特定的安装和配置,维护和管理不方便.2.2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m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改进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B/S模式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浏览器为用户提供界面,并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Web服务器执行相应程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数据操作并将运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利用HTTP协议将结果显示在Web浏览器匕.图2三层B/S结构模式首先,B/S是一种”瘦客户机/胖服务器”模式,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端实现.其次,客户端只配置浏览器,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和跨平台性.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1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人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2.3采用B/S和C/S的混合架构的优势采用B/S和C/S的混合模式,使装入客户机的软件可以采用统一的Web浏览器,并且在客户端可以构造非常复杂的应用,界面友好灵活,易于操作.对于原有基于C/S体系结构的监控客户程序,通过内嵌到AetiveX组件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升级到这种体系结构.可以保留原有的采用C/S结构开发的监控服务程序和用于内嵌的监控客户程序,只需开发用于发布的Web界面,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使得现有资源无需大的改造即可以连接使用,保护了用户以往的投资.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用户利益,保证用户方便操作的同时,也使系统更新简单,维护方便,易于操作.信息发布采用B/S结构,保持了客户端的优点.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C/S的响应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点,B/S良好的扩展能力和跨平台性以及数据库的高安全性等优点,体现了两种体系结构的优势,弥补了二者不足.3远程监控系统(RSMS)设计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设计的远程监控系统是以网络作为通信平台的新型监控系统,以HT—TP技术为基础,具有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利用网络通信Socket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及面向对象等软件技术实现对某系统的系统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监控,数据管理,自动化测试等模块的设计,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局域网资源和广域网资源,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实现不同地域的远程监控.3.1系统方案在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数据库访问请求,Web服务器检索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内容, 并将结果返回,在浏览器页面上显示;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监视控制等功能,将采用C/S结构设计监控客户程序,以ActiveX组件的方式嵌人到网页中,客户端访问网站时根据情况自动下载安装组件,实时监视控制等功能则通过ActiveX组件内的通信接口直接与采用C/S结构设计的监控服务程序进行通信,它们之间的通信一般采用SOCK方式(UDP/IP或TCP/IP协议).远程监控系统软件方案如图3所示.,ve}萤凰姒务器—◇监挖胀,hwcl,J垂f!}=i控,系绕图3远程监控系统软件方案图3.2浏览器/服务器(B/S)监控子系统的结构设计电光系统第1期B/S监控子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被监测的现场设备的状态参数被采集后存储在Web服务器或者与Web服务器相连的数据库服务器上,由Web服务器利用java技术形成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返回结果数据.用户在远程运行浏览器,借助应用程序(采用C/S结构开发的监控客户程序)对数据进行访问,实现数据交互.应用程序则通过Ac—tiveX控件下载安装的方式,实现在本地安装最新版本的程序.过程如下:ActiveX控件存放在Web 服务器上,当浏览器发出请求时,Web服务器回传页面,浏览器进行解释,在解释过程中若发现页面中要求调用ActiveX控件时,则用该控件在页面中注明的ID值,在本地的注册表内进行查找,若已经存在,则说明该控件已经在本地安装,然后通过注册表中的相关信息直接使用该控件;否则就要根据页面中所提示的该控件所在的服务器上的路径到服务器上去下载并且自动完成在本地的安装注册,使该控件成为本地资源,供今后使用.3.3客户耄几/服务器(C/S)监控子系统的结构设计C/S监控子系统由监控客户程序和监控服务程序组成.客户机运行浏览器,通过内嵌在Ac—tiveX控件内的监控客户程序将监控命令传送给监控服务程序,监控服务程序向系统内设备转发监控命令,并向监控客户程序响应监控命令结果.监控服务程序可接受并响应同时来自客户机的多个请求.将请求组织成请求排队,并按LOOK策略给予服务,以协调请求竞争问题.监控服务程序将数据存储倒数据库服务器中.监控客户程序和监控服务程序均由C++Builder6.0开发实现.监控服务程序实现的功能有:数据库数据存储与访问,与监控客户程序进行Socket通信和系统内设备状态采集;监控客户程序实现的功能有: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时现场信息流程的框图显示,与监控服务程序进行Socket通信.4结束语远程监控是监控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分析了B/S和C/S的优缺点及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没计方案,具有人性化操作界面,实时性和可扩展性强,功能齐全,性能稳定,易于实现的优点,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远程监控系统.参考文献[1]于海晨,伸崇权.基于Intemet的控制系统远程监控方案及实例[j].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2001,(9):14—16.[2]易任重.一个基于C/S与B/S混合架构的应用实例解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6):10—12.[3]杜俊俐,王东云.基于C/S与B/S混合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3,14(1):l一3.(上接第l2页)参考文献[1]赵连明,赵宏伟.啤酒瓶检测系统成像装置的设计[J]. 无损检测,2005,25(1):25—27,30[2]A.Khotanzad,YH.Hong.InvariantImageRecognitionby ZemikeMoments.IEEETrans,pattemAna1.Mach./ntel1.2o07,12(5).[3]贺国华,贺礼见.玻璃啤酒瓶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影响【J].啤酒科技,2006(7):22-23[4]王庆有.CCD应用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5]许泽洪.LED光源照明技术及在灯光环境中的应用[J].道路照明,2004,8(2):5~7。
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模式

后 台 服 务器 负 责 数 据 管 理 , 而 在 主机 模 式 和文 件 服 务 器 模 式 从
之 间 找 到 了平 衡 , 其结 构 模 型 见 图 I 。
络 技 术 和 数 据 库 技 术 的 发 展 .基 于 1 T R E 的管 理 信 息 系 NENT
统 巳成 为企 业 MI 展 的必 然 趋势 。 S发
的 功能
如 图 l 示 ,/ 所 C S模 式 下 服 务 器 与 所 有 的 客 户机 直 接 相
连 , 据 库 放 置 在服 务 器 端 客户 机 提 出 访 问数 据 库 的 请求 . 数 由 服 务 器 响 应 这 些 请 求 , 后 台数 据 库 进行 操 作 , 要求 把 查 询 对 按
同样 具 有 一 定 的局 限 性 . 待 进 一步 的 改进 , 有 比如 在 通 信 教 率 和 安 全 性等 方面 存 在 聩 陷 。正 是 基 于 此 . 章 提 出 丁 一种 基 于 文
田 1 C S模 式 M /
B S和 C s混台 结构 的管 理 信 息 系 统运 行 模 式 , 图 实现 两 者 / / 试 的 优 势 互 补 ,更 有救 地 发 挥 IT R E N E N T环 境 下 管 理 信 息 系统
M a a e e t I f r to y t m Op r t n M o e Ba e n t e Hy rd n g m n n o ma i n S se e ai o d sd o h b i S r c u e o S a d B/ t u t r f C/ n S
所示
3 B S管理信 息 系统运 行模式 /
I RA E M N T是搏 IT R E N E N T的技 术 应 用 于 企业 内 部 而 产 牛 的 内部 同 络 , 叉称 企 业 内联 网 自 19 9 5年以 来 成 为 了理 论 界
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本

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解决安全管理问题一是要不断提高员I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事故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安全管理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的发生。
笔者综合考虑C/S模式在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事务处理和B/S模式在信息浏览、查询和发布方面的优势,采用B/S和C/S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开发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为某铁路运输企业开发的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 系统研究现状和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各种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广泛应用,由于其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其安全管理大多包含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之内。
而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多停留在宣传、教育、定期安全检查的水平上,而且多数是定性分析或事故后分析。
这种管理手段落后、被动、反应慢,很难适应现代安全生产的要求,这种现象在铁路运输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871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解决安全管理问题一是要不断提高员I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事故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安全管理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的发生。
笔者综合考虑C/S模式在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事务处理和B/S模式在信息浏览、查询和发布方面的优势,采用B/S和C/S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开发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为某铁路运输企业开发的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 系统研究现状和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各种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广泛应用,由于其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其安全管理大多包含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之内。
而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多停留在宣传、教育、定期安全检查的水平上,而且多数是定性分析或事故后分析。
这种管理手段落后、被动、反应慢,很难适应现代安全生产的要求,这种现象在铁路运输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当代现有生产条件的安全管理模式,采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这就为定量分析创造有力条件。
定量分析将对进一步认识安全生产的规律,预测预报事故,防止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产生积极作用,所以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铁路运输企业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向用户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数据,使工作人员对以往的工作有总结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系统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辅助安全部门前瞻性的分析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控制。
据此笔者研制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把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追踪变为事前预防控制。
2 系统开发方案2.1 系统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体系结构,在C/S结构下,应用系统被分成前台(客户机)和后台(服务器)两部分,应用处理由客户端完成,数据访问和事务处理由服务器承担。
C/S结构其优点体现在:①可靠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②高效的联机事务处理性能;③很好的开放性和易扩充性;④高效的应用程序开发。
C/S结构的应用系统易于扩展,处理效率更高。
但这种模式具有内在缺陷:客户端具有平台相关性;随着应用逻辑和程序界面占用越来越多的硬件资源,客户端变得越来越“胖”;客户端管理复杂,维护困难。
为解决C /S模式的内在缺陷,出现了3层C/S模式结构,这种模式把传统C/S结构中客户端的应用逻辑分离开来,形成一个单一的应用服务器,从而大大降低客户机对硬件的要求,使系统更容易扩展。
随着Intemet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基于Web 的Browser/Server模型(浏览器/服务器模型,简称B/S模型)。
该模型是把C/S模型的服务器端进一步深化,分解成一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从而形成一个类似3层C/S模型。
B/S结构优点主要体现在:(1)用户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直观,更易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2)对用户跨平台支持,可跨平台使用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3)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整体性以及可扩展性。
(4)客户端只需配置操作系统和Web浏览器,降低了对客户机的软硬件要求。
(5)更利于软件的开发、安装、升级,节省开发维护费用。
基于Web的B/S模式特别适用于信息的浏览、查询与发布,适于领导辅助决策支持。
而C /S体系结构适用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的系统。
根据系统的开发要求和系统目标,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工种多,安全信息量大,要求处理速度快,基于此特点,为了节省工作量,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系统选择C/S和B/S混合模式的系统体系结构,既发挥传统C/S模式成熟的技术,避免建立3层C/S模式的高昂的代价,又能借Intemet技术充分发挥B/S模式的优点。
这种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 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的选择为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安全性,选用先进的Visual Basic 6.0和ASP编程语言及InterDev6和FrontPage2000开发工具,缩短开发总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其中Visual Ba—sic 6.0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编程工具,由于其灵活方便和易于扩充的特点,因此,它越来越多地用作大型公司数据和客户机/B艮务器(C/S)应用程序的前端开发工具,与后端的SQLServer数据库相结合,可以提供一个高性能的客户机/服务器解决方案。
ASP即活动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是一种用于WWW服务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它具有开发简单、功能强大等优点。
利用它,可以很容易地把HTML标签和文本,脚本命令及ActiveX 组件混合在一起构成ASP页,以此来生成动态网页,创建交互式的Web站点,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
Visual InterDev是创建动态Web站点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在其下结合各种脚本开发ASP和HTML应用程序。
Web程序的骨架及各种控制、处理功能都是利用InterDev来设计的,Visual InterDev是配合ASP开发的主导工具,它是为Intemet和Intranet创建数据驱动型动态Web应用程序的完整工具集。
FrontPage是Web站点的创建、管理和页面修饰工具。
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创建漂亮的HTML页面,并对已生成的Web应用程序进行页面上的修饰和编辑。
服务器端数据库选择MSSQLServer7.0,该数据库具有如下性能:可伸缩结构,从单处理器到多处理器的硬件,用以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高性能结构,利用Windows NT可得到更大的传输量和更快的响应时间;方便系统管理,利用省时的图形化工具,降低了对系统管理员的技术要求,使系统便于维护;强化安全的事务处理能力,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它能保护数据不丢失;网络集成环境,可使用通用的网络和协议。
客户端数据库选择桌面数据库Access2000,Access是微软公司于1994年发布的微机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作为一种MIS开发工具,它具有界面友好、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Access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Access开发的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xBASE数据库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客户/服务器(C/S)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
2.3 系统的设计原则本系统的设计原则如下:(1)实用性。
系统采用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方式,实现全屏幕菜单操作,用户能简单、方便地采集基础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
(2)可靠性。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把可靠性作为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安全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局限性,采用了较强的容错功能,对用户的非法操作均有限制和提示,数据出错时具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及处理能力,并且每个处理环节都具有高度可靠性、保密性及安全性。
(3)开放性。
利用Web技术,使各局域网能进行分布数据处理,各子系统能在Intemet上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查询。
(4)通用性。
系统设计过程中,遵循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通用的基本管理制度,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具有通用性。
(5)先进性。
系统采用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开发;利用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客观反映事故系统特征的数学模型体系;采用数据库理论技术中的E—R模式分析实体间的关系并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采用目前流行的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
(6)可扩充性。
一方面是硬件的扩充能力,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增加设备或用户;另一方面是软件的扩充能力,在系统软件设计时,要特别考虑今后可能的功能扩充。
运用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对该系统作适当的调整升级保证系统能够满足新业务、新功能的要求,而且对原来的程序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以及硬件或网络的改变或升级基本不影响应用软件。
3 系统结构及功能3.1 系统事务流程本系统事务流程如图2所示。
3.2 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基本功能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3.2.1 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对系统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参数进行预先设置或重新配置以及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这些参数一般是相对固定的,但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变动情况对其进行重新设置。
系统维护模块包括系统参数设置、代码维护和数据维护3部分,其中参数设置包括系统常用参数设置和数据库参数设置,系统常用参数设置指的是对公司名称,站点IP 等信息相关信息进行设置,数据库参数设置指的是对服务器名称、数据库类型、数据库名称等信息进行重新设置;代码维护模块包括单位名称代码维护、工种名称代码维护、类别代码维护、违章类别代码维护、违章内容维护以及事故类别代码维护,分别实现根据单位中部门名称、工种名称、类别、违章类别、违章内容及事故类别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改的功能;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数据清理3部分,分别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定期备份、数据库损坏后的恢复及定期删除数据库中部分数据的功能。
3.2.2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提供对系统使用者的名称、密码、权限以及所属群组等信息进行管理,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保密性,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密码修改4部分。
系统会根据登录者的权限提供全部或部分功能,如果登录者是系统管理员身份,将提供全部的功能,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用户权限的设定或修改以及密码的修改等功能,如果登录者是一般用户身份,将只提供密码修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