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文献的版本(五)版本的鉴定

合集下载

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辨识

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辨识

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辨识古代文献作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与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古籍众多,其中不乏虚假或伪造的文献,因此,保证古代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辨识方法。

一、古代文献鉴定的意义古代文献鉴定是确保古籍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鉴定古籍的经文、纸张、装帧等特征,可以准确判断其年代、地域、作者,甚至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只有确保文献的真实和可靠,才能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古代文献鉴定的方法1.考证法考证法是一种常见的古代文献鉴定方法,通过对文献内部记载的事件、人物、地点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其他相关史料进行比对,以验证其真实性。

同时,也要注重对文献的史料来源和传承轨迹进行考证,比如查阅相关的史书、传世文献和历代注解,以拓宽研究视野。

2.字迹学字迹学是古代文献鉴定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文献的字体、笔画、字形等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判断文献的年代和地域。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已知作品的字迹进行对比,以验证文献的真实性。

在字迹学的研究中,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物理化学鉴定物理化学鉴定是一种辅助手段,通过对文献的纸张、墨迹、媒质等进行分析,探求其年代和制作工艺,以确定文献的真伪。

例如,可以运用纸张的碳十四测年技术、色谱质谱技术等方法,以判断文献所属的历史时期。

4.考古发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通过考古发掘可以获得古代文献的实物。

通过对这些实物的形态、材质等进行分析和考证,可以确定文献的真实性和相关的历史信息。

三、古代文献鉴定中的案例1.《春秋左传》《春秋左传》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直备受争议。

通过对《春秋左传》内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考证,与其他相关史料进行比对,我们可以确信《春秋左传》是一部可靠的古代文献。

2.敦煌遗书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一批古代文献,经过物理化学和字迹学的鉴定,确定其年代在唐宋时期,从而确认了这些文献的真实性。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文献学概论题库

文献学概论题库

《文献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题(1分X20=20分)1.宋末元初著名学者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即2.古典文献的载体类型有三种:3.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o4.别集的编排体例有、、三种。

5.我国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o6.我国历史上的“三通”是指、7.古籍按刻书单位可分为、、o8.校勘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四种。

二、判断正误:(2分X5=10分)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属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作品总集。

()2.藩刻本质量精良,为历代藏书家所重视。

()3.校勘的目的是改正古书中的错误。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某书作某”,则可推知所用校勘方法为对校法。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鲍廷博的“老屋三间,赐书万卷”。

()三、名词解释:(4分X5=20分)1.文献学:2.丛书:3.善本:4.敦煌学:5.佚书:四、简答题:(6分X5=30分)1.简述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特征。

2.简述别集在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3.索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4.文献亡佚的原因有哪些?5.简述伪书的价值。

五、论述题:(10分X2=20分)1.试述如何根据古籍本身的特征、记载来鉴别版本?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献学的认识和看法。

《文献学概论》试题(二)一、填空题:(1分X20=20分)1.我国正式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是由郑鹤声、郑鹤春撰写的2.文献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3.我国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4.我国古代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主要有、5.官刻本包括许多类型,如6.古典文献讹误的类型有、、、、_ O二、判断正误:(2分X5=10分)1.《全唐诗》属断代的不加选择的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

()2.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

()3.书帕本一般学术价值较高。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本某下有某字”,则可推知该文献讹误的类型为脱文。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毛晋的“开卷一乐”。

版本学(版本鉴定)

版本学(版本鉴定)

⑶ 根据讳字鉴定版本
避讳的两种类型: (A)国讳(公讳) (B)家讳(私讳) 避讳的历史 《礼记· 曲礼上》:“礼不讳嫌名,二名不遍讳。”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 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 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否则,嘴上一说出这 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 来——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
一、版本鉴定
• 1、基本方法举例 • ⑴ 根据牌记鉴定版本 • 牌记,俗称书牌子,又叫墨围、碑牌、木记、 条记。牌记在书中的位置不确定,可以在内封 面、扉页,在序跋后、目录凡例后、校刊人姓 名后、音图后、附录后,卷端、卷一末,某卷 末、全书末,甚至一书当中会有几块不同的牌 记。
• (A)一部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牌记,要进行综合 分析。 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吴郡袁褧嘉趣堂刻本《六家 文选》(5个牌记) 第一个在序后: 此集精加校正,绝无舛误,见在广都县北门裴氏 宅印卖。 第二个在卷三十后: 皇明嘉靖壬寅四月立夏吴郡袁氏两庚草堂善本雕。 第三个在卷四十后: 此蜀郡广都裴氏善本,今重雕于汝郡袁氏之嘉趣 堂。嘉靖丙午春日。 第四个在卷六十后: 吴郡袁氏善本新雕
• ⑾ 根据体例鉴定版本 • 古书版本时代不同,其编纂体例也会有 改变,最常见的是经部书,其经、注、 疏或分或合。如《春秋公羊经传何休解 诂》十二卷、《释文》一卷,北宋刊 本,释文附于经传后;南宋刻本,则散 入逐条注下。
⑿ 根据衔名、尊称、谥号鉴定版本
• 古代官修书常常开列纂修官姓名,其姓名前面 便冠有他们当时正担任的长长的职衔,这些结 衔便可反映成书或刊版年代。 • 中国古代帝王、皇族、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 迹由礼官议定谥号;另外还有“私谥”,是士大夫 卒后由其亲旧门生故吏为其拟立的。如苏轼卒 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其身份是 刚赦还的逐臣,为其平反昭雪追加谥号已是南 宋孝宗隆兴初年的事情了,故但凡称为《苏文 忠公文集》的,就知其不会是早于孝宗时的刻 本。

古籍版本鉴定常识

古籍版本鉴定常识

古籍版本鉴定常识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从总体看来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

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

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

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

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

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

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

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

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

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

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

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古代文献学中的历史文献的鉴定与鉴别

古代文献学中的历史文献的鉴定与鉴别

古代文献学中的历史文献的鉴定与鉴别古代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科学,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对历史文献的鉴定与鉴别。

通过鉴定和鉴别历史文献,可以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献学中的历史文献鉴定与鉴别的理论和方法。

一、历史文献的鉴定鉴定历史文献是确定其真伪、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过程。

对于古代历史文献而言,其年代久远,鉴定的难度较大。

在进行历史文献鉴定时,我们需要通过以下方面的考察:1.1 书写材料和工艺:通过考察历史文献所使用的纸张、墨色、字体等,可以初步判断其时代背景和制作工艺。

例如,古代纸张的纤维结构、纹理和质地等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历史文献的年代。

1.2 语言文字:历史文献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也是进行鉴定的重要依据。

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发展规律不同,文字形态和用法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的语言用词、文法结构等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其所处的时代。

1.3 内容和风格: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都会对文献的内容和风格产生影响。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内容、记载方式、叙述风格等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其可信度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情况。

1.4 参考其他文献和资料:鉴定历史文献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和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验证,可以进一步确定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和价值。

二、历史文献的鉴别历史文献的鉴别是指确定历史文献的来源、作者和目的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鉴别历史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献的背景和意义,进而推断其在历史资料中的价值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历史文献鉴别方法:2.1 作者考察: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中的签名、题字、批语等,可以初步判定其作者身份和地位。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其他相关文献和资料,进一步确定其真实性。

2.2 目的和用途:历史文献的产生常常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通过分析文献内容、记载方式以及历史背景等,可以推断出文献的创作意图和使用目的。

古籍版本分类术语及雕刻本鉴定

古籍版本分类术语及雕刻本鉴定

古籍版本分类、术语及雕刻本鉴定1.版本分类对版本作鉴定与辨伪,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古籍的浩繁,研究者往往从刻印地区、时代先后、刻印机构、版式、装帧等多方面着手,将其细作分类,大抵如下:按刻书时间区分,计有:唐卷子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北宋本、南宋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按刻书地区分,计有:浙本、闽本、蜀本、高丽本(即朝鲜本)、东洋本(日本本)、越南本等;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按字体、装订大小分,计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袖珍本等;按印刷颜色分,计有;红印本、蓝印本、朱墨本、三色(或五色、六色)套印本等;按内容多寡、评注等分,计有:足本、增订本、删节本、批点本、评注本、配本等;按活字性质分,计有: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铅活字本、铁活字本、瓷活字本等;按其价值或使用价值分,计有:孤本、珍本、善本、校本、进呈本、四库底本、残本、不列尾、批校题跋本.另外,非雕刻版文献可分:抄本、旧抄本、传抄本、影抄本、稿本、上版稿本、手稿、清稿、底稿、拓本、影印本、钤印本、石印本等。

上述概念的外延有不少是相互包容的,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罢了.2.雕刻本鉴定要点鉴定古书,首先可注意其封面与牌记.今日所见,以明清刻本居多,而是时书籍有不少刻有封面,封面除书名外,大多刻有作者、雕版时间、书坊字号,如清雍正刻本《李义山诗》封面为:“雍正八年携,华亭赵润川解,《李义山诗》,金陵刘晰公梓。

"清乾隆刻本《西湖志纂》,封面刻:“乾隆乙亥刊刻进呈,《御览西湖志纂》,赐经堂藏板。

”一般有封面的书,据以断代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书例外。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古典文献学复参考题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

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

由金石收藏家XXX偶然发现,后XXX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XXX、XXX、XXX、XXX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

XXX,XXX观堂,XXX,XXX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XXX”,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

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XXX《考古图》,XXX《集古录》,XXX《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笔墨。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XXX 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籍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籍的标准本颁行天下。

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

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

简牍呈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期间。

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XXX:XXX末年拆毁XXX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

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毛皇
汲 古 阁 刻 本
之氏明 交鐫崇 (”禎 屠,改 維乃元 大是歲
荒刻在
落于屠
为崇維
崇祯大
祯元荒
二年落
年与古
)二虞
.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牌记
.
牌桐 记城
方 宗
诚 《 读 诸
子 诸 儒 书
杂 记 》
桐光 城绪 方刻 宗本
诚: 述读 ,诸 光子
绪诸 四儒 年书 四杂
月记 开一 雕卷 。,
.
(3)查避讳
古代文献中,常见的避讳方法有三种: 一是改字。 二是空字。在古籍中,刻书人为避讳,往往
用墨围框代替讳字。 三是缺笔。避讳用缺笔始于唐代,碑刻中尤
多,后代历代皆有,而以宋代最盛。缺笔的 运用一般情况下是缺末笔。 查避讳对鉴定古籍版本非常有用。
.
(4)考刻工
刻工大都记在版心下方,有的姓名俱全,也 有的只记姓或名,还有冠以籍贯的。刻工往 往用俗体字、行书、或同音代替,或偏旁代 替。刻工名也有记在卷尾等处的,多见于明 清刻本。
第十六课时 文献的版本 (五)
——版本的鉴定
.
版本鉴定提要
版本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的鉴定。鉴定的目 的是从一书的不同版本中判出优劣,考订出 不同版本间的相互关系、流传过程、篇卷分 合以及内容增损等。
鉴定的途径,既有从印纸墨色、字体行款、 书口鱼尾、版式风格等方面的直观鉴别,也 有从本书序跋、后人题跋、前人著录、刊工 讳字、他书记载等方面的考证,两者有机地 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完成鉴定任务。
.
一、版本鉴定
(一)鉴定古籍版本的总原则: 鉴别古籍版本,首先必须对留存的古书有一个
总的了解。尚在民间的古籍版本情况大致如下: 第一,唐、五代以及以前的版本基本不存在。 第二,宋元版本,年代久远,十分难见,偶有
出现的往往是赝品,以明清本冒充宋元。 第三,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
本的主体,尤以清本为多。 第四,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
.
(4)考刻工
刻工的名字虽然很简单,但是,因为一个人 的技艺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再参以记名, 就很容易加以区别。同时,一个人的匠龄也 有限,我们凭借这两方面的因素,就可判别 刻本的年代。 一位刻工一生要刻许多书, 其中有些书有明确年代(例如有序跋、牌记 之类),这些有固定刊刻年代的本子可作为 标准件,同时也就定下了这些刻工的时代。 凡有他本刊刻时代不明而有刻工与此相同者, 则可参照标准件推定其刊刻时代。
.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以后,至五代、两宋, 刻本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宋代发明泥活 字,元代创造了木活字,以后又有铜活字、 铅活字等,只是活字印本数量有限。除刻本 和印本之外,抄本也有少量流传。
.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主要是根据版本特征及有关记载,诸如书名 题署、书牌木记、序跋文字、题跋识语、藏 书印章、避讳用字、刻工姓名、行款格式、 文献著录,以及版式风格、字体刀法、墨色 纸张和装帧形式等,都是鉴别刻印本的重要 依据。
.
宗光Biblioteka 桐 城 方 宗 诚《
读 史 杂 记

牌 记
诚绪 述刻 ,本 光: 绪读 四史 年杂 六记 月一 开卷 雕,



.
(2)看序跋
古籍多有序跋,序(叙)有自序、他序两种。 跋(跋尾)约始于唐,为置于篇后或卷后之 文字,为序言之补充。跋置后则序居首,渐 成惯例。一般年代最晚的序跋与该书刊刻时 间较近,因此可以作为鉴别版本的参考。但 要注意序跋是否完整,是否覆刻,是否伪造 序跋。
.
(4)考刻工
考刻工对辨别伪书也是很有好处的。就目前 而论,我国可考的最早刻工是雷延美,他曾 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为曹元忠雕刻观 世菩萨像,末署“匠人雷延美”。
现存的宋版书主要是南宋刻本,故我们所知 的刻工大多为南宋人,北宋的不多。
.
(4)考刻工
.
(1)观牌记
牌记又叫书牌或牌子,从宋刻本就有,元、明、 清各代都有使用,是刻书的专门识语。主要由 有关书名、著者、刊刻年月、雕版堂室等介绍 版刻情况的文字构成,无固定位置,大多在一 书目录、序文或正文卷末的空白处。一般是围 在粗黑的版框之内,也有的直接放在空白处。
牌记一般都明确反映版刻的年代、版刻者、版 刻地以及官府坊肆等版本情况,大致相当于今 之版权页,是最为确切的鉴定依据。牌记对于 防止盗版或识别伪本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
(3)查避讳
避讳是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实质就 是不能直呼或直书神灵、君主、尊长的名字。 其中主要是国讳,即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 写,要采取一定方式避讳。另外,作者祖、 父辈名字一般也不直接书写,称私讳。实行 这种制度,使得流传下来的古籍版本带有许 多时代特征,因避讳而形成的文字,造成了 阅读的困难,又为我们鉴定版本留下了一定 的依据,为确定版刻的下限提供了一定的参 考。
.
(二)鉴定版本的基本程序
若从卷首、卷末、序跋、封面、目录、文内 叙事等都无法判断,则从字体、纸张、墨色、 刀法、版式等处入手去分析,若仍无法解决, 最后就查看题跋识语、藏章印记、书目著录, 直至阅览全文,最后综合判断。除非有明确 无误的版本情况的记载,否则无论从哪一处 入手得出的结论,都要再结合整体的情况加 以验证,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判 断。
.
版本鉴定提要
为了鉴定版本,必须具备广博的古代文化知 识和有关古籍版本的具体知识,如古籍所用 文字及不同时代刻版或抄写风格,藏书章的 篆刻文字、印章着色、用印技巧、钤盖位置 等,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古书用纸,雕版印 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发展,历代印书的版 本特点,古籍装帧形制的演变,版本目录及 版本著录的称谓术语,版本造伪的手段和方 法等等。
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极为罕见,偶有 真品,定要小心查看。
.
(二)鉴定版本的基本程序
首先,察看到手的古书是否是一部完整的本 子,即全文、序跋、牌记等是否齐备。遇到 一下子无法确定其版本情况的本子时,就需 要从字体、纸张、版式等特征的某一处入手 细致识别,然后再结合其他特征,综览全书, 予以判别。遇到残本剩卷或零叶单张时,也 应首先寻找有无刻印书本年代的依据,若无 则需从字体、纸张、版式、墨色、刀法等处 入手,再综合分析鉴别,以确定其版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