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李清照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单独伤心……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那么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有的简单明了,读后易懂。
有的那么不露真意,待你去一点一点破解其中无限微妙……读李清照的诗,品李清照的词。
乐趣无穷也!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二李清照的一辈子,过得很坎坷,很倒霉,很不走运,很受到同时代人的垢辱。
她又挺爱国,挺爱这个对她很不怎么样的宋朝,因为她说什么也不能当亡国奴,所以她说什么也要跟着这个居然没有被人灭掉的赵氏王朝,从北宋跟到南宋,从徽宗跟到高宗。
数十年跟下来,从声誉鹊起的诗人,到一文莫名的嫠妇,从海内传诵的词家,到不知所终的孤魂。
最后,究竟何年何月死的?到底死在什么地方?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一概不知,比一条流浪狗的下场更惨。
这说明中国的宋朝,是个多么糟糕的王朝,它连本朝最有天才的女诗人,都弃假设敝屣,这个王朝,不亡何待?所以,天才投错胎,时间不对,空间不对,跌进了小人堆,掉进了恶狗村,那就雪上加霜,不得好日子过了。
魅力李清照作文800字(通用26篇)

魅力李清照作文800字(通用26篇)魅力李清照作文800字(通用2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魅力李清照作文800字(通用2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魅力李清照作文800字篇1才女李清照,历史长河里一位伟大的女词人。
我喜欢她,最初是爱上了她的词,觉得极具魅力。
在她的笔下,那些不起眼的小文字,仿佛忽然间有了生命,有了情感。
品读她的《点绛唇》,我沉浸在她玩耍时的欢快里,那颗雀跃着的少女心,还在秋千上肆意荡漾。
默读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仿佛看到了一个轻醉的撑船少女,不小心到了荷花深处,惊起一滩各种各样的五彩鸟儿。
这生机盎然的一幕,被李清照用清脆可人的笔调记录下来,让人遐想无限。
每次读起易安词,感觉都是如此的优雅和唯美,仿佛沉醉与花瓣中,不肯动弹一丝一毫。
她的词,虽是信手拈来,却如精雕细琢过一番似的。
女性的细腻与男性的大胆都在她的作品里逐一呈现。
她的词无拘无束,似乎成熟的她还保留着那份自由自在的童心。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绿肥红瘦”一词,那精细的笔法,更给她的作品添了一种女性的柔和之感,让多少人为之称叹。
她在如歌岁月里奔跑蹦跶,用宛如轻歌的韵律生动地述说了那时生活的魅力,包括她自己。
李清照中年晚年的词却是十分成熟却孤独的。
她一边顶着丈夫赵明诚患疟疾而亡的悲痛与国家灭亡的危险四处逃难,一边守护着一生辛辛苦苦攒下的收藏品,一边在颠沛流离中尝尽孤苦。
在这种环境下的李清照,回想当年被父母捧为掌上明珠的日子,那被丈夫赵明诚疼爱的日子,怎会不成熟呢?李清照的魅力,何止在于她的词呀!人生几何花烂漫?我喜爱她的清新、淡雅,喜爱她的感性、忧愁,喜爱她的活泼、任性,喜爱她的成熟、洒脱。
写李清照的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1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19篇),欢迎大家分享。
写李清照的作文篇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独自伤心……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则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有的简单明了,读后易懂。
有的则不露真意,待你去一点一点破解其中无限奥妙……读李清照的诗,品李清照的词。
乐趣无穷也!写李清照的作文篇2对于诗和词,我向来喜欢词多一点,她给我一种乐得清平自在调的随意,一种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恬静,一份夜深蛙声成片的朴实温馨。
诗讲究逐字句推敲,而词更多的时随性而为、一气呵成,作者的心意表露得更为直接,更容易看出,而不至于歪曲了古人。
而在词之中,我比较推崇李清照的词——清新淡雅、幽柔哀怨一如她本人。
思绪飘啊飘,来到一片雨帘之中。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一在群芳争艳的宋词中,清照的词是那朵最美的梅花——孤傲、凄美。
若将所有词人都比作夜空的繁星,清照不一定是那最闪耀的一颗,但却是最独特的一颗,那么清丽,那么婉约,那么超凡脱俗。
走进清照,我被她的才情折服;感悟清照,更觉得她是误落凡尘的绛珠仙女——林黛玉。
李清照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饱经艰难困苦。
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亦有过无奈痛心的感触,最终,李清照将平生的种种伤痛,幻化成了一首又一首凄丽哀婉的诗词,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古不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的清照,不谙世事,活泼、快乐、悠然、无忌。
她陶醉于山水间,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钟爱自然,质朴纯真。
在这个时期里,她创作出的诗词,无一不充满着快乐的气息,像一条清甜的溪流,“叮咚叮咚”地在人们心间流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后所作,字字句句流露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那是一种种揪心的缠绵,刻骨的爱恋。
都说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是最美丽的,而此时的清照便是那一位醉心于爱情的含羞的少女,独具韵味。
每每读她此时所作的诗词,总感觉在这哀婉动人的句子背后,有一位含羞的少女,正执笔挥写于白纸之上。
此时的清照,像是枝头上一颗半熟的青梅,酸酸的,甜甜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后,清照的词中多了几分凄凉,少了几分色彩,晚年的清照,不再拥有童年时的那份纯真,也没有了少女时的那种羞涩。
读她此时的词,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让人感慨无比,心生怜爱。
走进清照,体会她的纯真与欢乐;品味清照,和她一起共享少女的羞涩与哀思;感悟清照,咀嚼她那独特的家国悲愁。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二我爱李清照的诗词。
从她的诗词中,可见她的清,高自许可见她的才华满腹,也可见她的似水柔情……然而如此超凡脱俗、风华绝代的女子,该是怎样的呢?你若问我她的模样,我不敢言。
李清照作文素材

李清照作文素材一篇的优劣,除了是否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表述是否顺畅外,素材的运用也是关键。
李清照是宋朝的女词人,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李清照作文素材一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为婉约派正宗。
她是宋朝有名的大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她能做诗、填词、写、骈文,又工于书法、绘画,而且在金石古玩的鉴赏上更是行家。
她最大的成就在于词,是宋室南渡前后的女词人。
文学史上的李清照,一生都从事学术的研究与文学之创作,读她的「金石录后序」,可知她散文的成就不在两宋诸名家之下;读她的五七言古近体诗和「打马赋」,可知她诗赋的成绩也非寻常作手所可及,至于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她有词论一篇,是北宋人评北的重要著作。
李清照作文素材二天资颖悟: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
她记忆力很强,在金石录后序就曾提及:「余性偏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她自称「偏强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天资高者,学习能力就强,理解能力也强,于是过目成诵,于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这些得天独厚的智者,无论从事何种事业,自然比一般常人功效高,成绩好,尤其以智能为主的文学及科学,更是如此。
例如:诗仙李白,天才英丽而「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诗圣杜甫,才智卓越而「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一囊。
」;才人曹植,七步成章,十余岁就「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北宋大文豪苏轼,生年十岁,母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北宋、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苏门四学之一的晁补之,「聪敏强记,纔解事,即善属文」;以骚词见称的张耒,幼颖异,「十三能为文,十七作函关赋,已传人口。
李清照高中作文4篇_0

李清照高中作文4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我看李清照跟琉璃一样,我也向往那古典浪漫,或许来得比她深,比她沉。
可我所爱的并不是那长发飘逸,纤纤玉手抚动琴峦的优美姿态,还有手执利剑的侠女风范。
我所倾爱的是如同李清照般的柔柔女儿情,还有一股莫名的气质在我面前隐隐渐现。
1夕阳西下,一个盘着发髻,而后长发被风轻轻挽起。
身披彩霞,脸上泛起淡淡的醉意,是如此的娇羞,是如此的迷人。
是载着余尽的兴致,撑着小艇在水中一波又一波的荡起的涟漪。
一心观景,无心行船,因此去糊里糊涂的污入着藕花深处。
仿佛听见父母站在门外的呼唤声,于是急急起浆,哪想的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好一派清闲的意境。
2凉凉的清风,幽幽的菊香。
迎风撩起衣袖品茶,哪想的菊花的香味充满了衣袖。
轻轻的雾气,沉沉的云,迭离的心早已飞向到千里之外,可谓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只好把酒洒黄昏。
醉,不在酒。
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到窗前向外张望了,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却总是傻傻的等候,等到的又是什么呢?只是千万个风雨飘洒的黄昏罢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一个痴情的人呀!3心情的凄惨悲戚将温度降到了零度。
任你寻寻觅觅,也找不回昔日的他。
“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是天气的转变让你难以适应。
还是丈夫的死,多年的寂寞。
如今你又难奈相思,想起当年的种种,如今人也去了,落下了你,痛苦的回忆让你手足无措。
三杯两盏淡酒,又岂能冲淡哀愁。
又是那萧萧的秋风带来的瑟瑟冷意。
满地的黄花,就算再艳丽,如今人因伤感憔悴,又怎会有兴致去采摘。
触景伤情,呆坐在一旁,不知何时何日才能盼到天黑,偏那小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是添了一份忧愁。
怎生这一片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
可能我在乎的并不是外在,而是内涵。
那典雅的美女,豪气的侠女。
又怎比的清照争渡的天真,等候的执着,把酒的多情,文采的浪漫。
篇二:李清照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的素材_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

李清照是一个坚强的,顽强的,关心朝政的,豁达的。
她还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这从她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她也没有一般小女子的俗气,从而体现出的是诗词华丽,气质高雅的贵族小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李清照的素材_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查阅学习!李清照的素材更多相关内容推荐(↓↓↓)>>>>>有关李清照的素材高考优秀作文1悠悠中华五千年,济济人才数千万,篇篇佳作百年传,口口传诵今朝在。
所以赵翼大笔一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可在那个以男性为主的代代才人中,我却独爱那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易安居士。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打开了李清照一生的光彩,十六岁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显现出她的写作天赋,之后一路走来,不但佳篇不断,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让世人赞叹。
使得宋朝文士王灼感叹道:“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更是说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朝的一大女词人。
对于一个封建制王朝来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所以多数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李清照,竟然能过在宋朝的历史上画出自己精彩的一笔,实属不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中国封建帝制的阴影下,这似乎成为了每个生活在古代妇人所必须遵守的条令,可李清照却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但对自己的公公毫无忌讳的说出:“赤手可热心可寒。
”更是在自己心爱的丈夫去世后,为了保护那仅剩的一点文物收藏,选择了与张汝舟再婚,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婚。
纵然她面对着“贞女不事二夫”的社会舆论,也无所畏惧。
她的爱憎分明,她开放的性情岂女子所为?可就是李清照在那个时代书写了她的不简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步入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
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精选7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篇11、豪爽之气也许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赋诗饮酒的熏染,也许同宗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激发了她的想象力,她的词作中总氤氲着缕缕酒香。
早先与人游玩,常常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她的酒中有乐;到后来与丈夫有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又常常“东篱把酒黄昏后”,她的酒中有愁;再到夫死南渡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的酒中有悲。
无论是初为人妇的“闲愁”,还是夫死、家散、国破的“痛楚”,李清照的生活似乎总是以词蒸煮一份孤独,用酒浇化心中块垒。
她在当时女子中,才气“高绝一时”,饮酒无人可比,可谓无妇人拘束之态,有男儿豪爽之气。
因为李清照词中写的不只是愁怨,不只是小女子之心绪,更有大丈夫之情怀。
2、以心抗世我们记得抗金英雄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也熟知辛弃疾“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痛苦无奈,可谁知一个瘦弱女子内心发出的最强音,并不输给热血男儿。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为了能收复沦丧的国土,李清照恨不得横刀立马,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
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种种清规戒律捆绑了女人的手脚,也捆绑了女人的心灵,李清照却挣脱而出,以心抗世,以笔唤天!更可贵的是,即使是丈夫的不耻行为,她也毫不留情地抨击。
丈夫赵明诚为建康知府时,遇城中叛乱,竟缒城而逃。
这对李清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她因丈夫没有担当的行为而心灰意冷,在第二年逃亡江西的途中,在乌江边她激愤地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独立不屈不以亲疏论大义,不以家事废国事,李清照的这种决绝,无疑又让自己陷入到孤独的深处。
其实在这乱世,像李清照这样真性情的人,已不能像一根青藤,缠附于一棵大树了。
更何况,南宋小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举目一望,苟延残喘到处有,血性男儿一时无。
她无枝可依,只能做一棵树,一棵带有男性荷尔蒙的、孤独、激愤且清瘦的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
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
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
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
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
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
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
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
出众之处在于:1. 立意独到而高远。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远、书籍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
2. 行云流水的结构。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倾诉。
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爱情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结构如行云流水。
3. 文采斐然的语言。
巧妙的引用是文章语言最大的特点,如果说“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实的积累、宽广的阅读面,而“暗引”则巧妙地显示了考生高超的化用语言的能力,而排比更是展示出语言的气势,引用、排比使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无意中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我已心的维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已此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国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溢的庭院,探头窥见正直豆蔻年华的易安.她来了。
踩着小碎步,拈着香汗巾,顾盼生姿,眉宇间自有一种风采.她看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吧青梅嗅’’。
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宅门拐角外的背影,目送这位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我头望天高云淡处,雁过无痕。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浆声冷冷, ‘‘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
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浆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我远眺,藕荷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主力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
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语还休。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家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寂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
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
此时,我倘徉在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耐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
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
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
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
哎!我能葡枝干上的落叶,拂不去你欣中荡的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溯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刻下的印记啊!~心中的易安渐行渐远,我想留住这位宋朝走来的曼妙红颜,却无法挽留,聊作此篇,以纪念我心中的李易安,纪念远逝的词魂.李清照一方斜阳铺成诗笺,把水中那棵被柔风摇动的柳树,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
黄莲树下,琵琶声声。
你夜夜点一盏灯,让跳动的火焰将书卷的墨香点染眉心的红痣。
捧读你静坐窗下的剪影,是秋风的乐趣;捧读唐诗宋词的意韵,却是你唯一的感动。
曙光浮浮沉沉,夕晖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
多少次掀开季节的窗帘,却未能寻到你无语的花影;多少次扣响思念的檐铃,却未能听到你透明的笑声。
煮一壶温暖的香茗,旧年的雨露就象清澈的泪,淡淡的甘甜之余隐隐有一丝寂寞的苦涩。
为何你的一生,是情诗情句垒积起来的一生,从多情走向多情,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走向晓风疏雨萧萧的归来路。
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字。
你的愁字有说不尽的意味,有无尽的美好。
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如年年插在雪里醉醺醺的梅花。
空寂夜空,一对深情的眼睛满含期盼。
独坐黄昏,等雁鸿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
萧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你的双眸。
是诗意的日子很消瘦。
且坐在自己的影子里,读风,读月,读云。
任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写下不朽的诗章。
相聚,在你心中是美的;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双。
连同那绵绵的恨意,开出绝世的忧郁之花。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河时灭?柔弱的你尽仰天长叹:“恨生非男儿,不能跃马挥戈,驰骋疆场……”绿红肥瘦也罢,不过江东也罢,你那一鸿颤栗的情愫已深深的播撒进亿万人的心田之中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比黄花瘦的不仅是你,万千心事难寄的不仅是你,乍暖还寒时凄凄惨惨戚戚的也不仅只你。
可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
总见感悟的碎片闪着花的光芒,缀满遗憾。
于是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带伤的鸟儿跌落满枝的寂寞,再愁一千零一遍也不堪回首。
任表白枉自伫,白发欺人,只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我心中的李清照本文是一个学生的随笔,我们收集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教给大家一种写作的方法,素材有了如何运用素材呢?随笔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随笔与作文不同,因为随意所以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经过多次随笔练习,高考考场上写作速度一定会上来的。
提起李清照,很多人会想到那个“兴尽晚归舟”“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少女,或是那“人比黄花瘦”还怀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着“云中谁寄锦书来”的闺阁思妇。
近一千年来,世人多是赞赏她细腻自然的文笔,感叹她的离别与相思。
但少有人注意的是,李清照不仅是一个沉醉于闺怨的小女人,她也有她的家愁国恨,有她的大气激昂。
联系李清照的一生,在1127年靖康之变以前,她的生活还算富裕安宁。
然而随着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先后南渡。
南渡过程中,他们丢失了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愤懑地过了两年,接踵而来的遭遇是赵明诚不幸病逝,这无疑给李清照更大的打击。
一切美好事物的远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艰难的岁月和多舛的命运给她的作品沉淀了更加厚重的感情。
自此之后,她的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不再是单纯的离愁别绪。
一首《声声慢》是这种感情的最好体现。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深沉凝重的文字,抒写了词人的落寞与悲苦,更是那个动乱时代的写照。
国土沦丧,朝廷腐败,人民流离失所……这时李清照的愁,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
她为国家和人民的焦虑担忧融入她的作品之中。
在这一点上,李清照的诗比词更加明显。
因为她对诗与词的分界看得很严,所以她的诗多爱国言志,包含着她对社会的思考与明确的政治倾向性。
她对于时局的分析远超过当时一介妇人所能企及的深度。
作为一个女人,她不可能去金戈铁马投身于战争洪流,而只能无奈地呆在闺房。
但她的内心是爱国的,于是她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她将自己的愁与痛写入了词中,而在诗中发出激励国人的呼喊和对卖国贼的鞭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
"这些诗句无不表现了她心灵深处闪烁着的爱国热情。
我不禁想到现在的有些所谓的作家。
他们或是沉迷于小资情怀无病呻吟,或是脱离现实陷入光怪陆离的虚幻之中。
较之李清照,他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气与果敢。
我曾经看到一位现代作家直言“我写作就是为了挣钱”。
难道他们所想的只是金钱,名誉,物质享受?我以为,真正的作家应该褪去华丽的外衣,以一颗朴实的热情的真诚的心,写出对于人生和现实社会的思考。
而伟大的作品又是常常与它所诞生的时代紧密相连的。
所以,关注国家和时代是作家写作所必需的。
再看易安,我陡生敬意。
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能够冲破重重枷锁,投奔自然,直面社会,难能可贵。
她的作品中虽有少女之乐与离别之苦,但却也能突破狭隘的个人世界,表现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这真正体现了博大的中国文化和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社会意义。
学生习作:易而安之,何时易安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样的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易安的生活的艰辛。
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