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
“泌尿系统疾病”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

“泌尿系统疾病”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周哲,张祥华100144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前言: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BPH患者日趋增多。
由于BPH是一种临床进展性疾病,因此部分BPH患者最终需要外科治疗解决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BPH的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患者提供了更佳的临床治疗。
现就不同治疗方式的对象选择以及面临的问题予以阐述。
局限性低危前列腺癌的主动监测林卓远,钟惟德510180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省临床分子医学及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林卓远、钟惟德);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钟惟德);广州医学院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钟惟德)前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
局限性低危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特别是随着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在临床早期得到诊断,其中相当一部分前列腺癌体积小、对生命威胁小,拥有较低的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很可能将终身罹患前列腺癌却死于其他原因[2]。
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生存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但有趣的是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在各国各地之间的差异却相对小得多[3-4],在美国,尽管男性的前列腺癌患病率为17%,但是死于前列腺癌的却只有大概3%,这就表明了保守治疗对于大部分的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更有价值[5-6]。
因此,如何安全而有效地分辨出哪些前列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过度治疗也将不太可能因此死亡,避免过度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肾癌常见亚型的生物学特性和CT特征杨培谦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前言: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实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成人所有肾脏恶性肿瘤的90%、所有恶性肿瘤的3%[1]。
医学研究中的肾脏疾病研究

医学研究中的肾脏疾病研究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体内扮演着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正常血压等重要功能。
然而,肾脏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健康负担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医学界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期改善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肾脏疾病的种类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为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
另外,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不能正常进行废物排泄和体液平衡的病症,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二、肾脏疾病研究的重要性肾脏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进行肾脏疾病研究对于寻找治疗方法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对肾脏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肾脏疾病研究的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对大量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病例收集,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疾病的共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2. 实验室研究:通过对动物模型或人体样本进行实验室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分子变化。
例如,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证实,免疫反应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为肾脏疾病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
通过研究特定基因的变化和功能调控,可以揭示不同肾脏疾病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
四、肾脏疾病研究的热点领域1. 基因治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肾脏疾病相关基因进行修复或改变,有望开辟肾脏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2.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研究中。
3. 靶向治疗:通过研究肾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靶点,探索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五、肾脏疾病研究的挑战肾脏疾病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肾脏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很多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孙伟教授运用“护肾延衰”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临证经验阐微

2019第二十一卷第四期*V o丨.21No.4孙伟教授运用“轳肾延衰”理论治婷慢性肾舷病临鉦经验阐撳*陈继红,刘琼,高坤,王跃娟,赵静,张露,孙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3)摘要:孙伟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及科研,经过潜心专研,不断临床验证,提出了 “护肾延衰”理论,即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保护腎脏,延缓肾衰进展,延迟透析,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该理论为临床工 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患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治疗理念,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增强信心,更好的投入到生 活和工作当中去。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护肾延衰中西医结合doi:10.11842/wst.2019.04.019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是一个棘手时困难的疾 病,随着时间的延长,疾病会不断恶化,最终进展到终 末期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孙伟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 药领军人才,江苏省第二批中医药传承导师,从事中西 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40余年,学贯中西,经过潜心研究,执简以驭繁,提出了“护肾延衰”理论,用于指导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 了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和理念,特阐述如下,以繪同道。
1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孙教授将慢性肾脏病的病机高度概括为“肾虚湿 (热)瘀(池)”,肾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湿为湿热之邪,瘀 为瘀血,浊为浊毒。
肾虚乃发病之根,湿热为进展之 基,瘀血、浊毒为疾病之果'由此创立了 “益肾清利,收稿日期:2018-08-26和络泄浊”法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益肾即 补益脾肾,固护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修复受损肾脏 细胞;清利即清利湿热,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害;和络即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改善肾脏缺血,抑制肾 脏纤维化;泄浊即排泄浊毒,促进毒素从体内排出,减 少毒素吸收。
2 “保护肾脏,延缓进展”是肾脏病新的治疗理念2.1延缓进展—早中期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延缓CKD的进展CKD 卜2 期的患者,GFR> 60 mL(min.1.73 m2) 1,治疗重点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蛋白尿,防止肾功能 下降。
慢性肾脏病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慢性肾脏病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郭振球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07(27)1
【摘要】慢性肾脏病不仅包涵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还包括紫癜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损害,以及伴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疾患。
本病属中医肾热病、肾风、肾水、肾劳等范畴。
临证当首分虚实,虚证用补肾、滋肝、健脾、益气等法以理虚,实证用熄风、利水、祛痰、化瘀等法以治实。
见微
知著,细心辨证,据证选方用药。
【总页数】3页(P13-15)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微观证治学;肾热病;肾风;肾水;肾劳;肾虚
【作者】郭振球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1
【相关文献】
1.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微观证治学综合研究 [J], 郭振球
2."主诉辨治法"与微观证治学 [J], 郭振球
3.癌症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J], 郭振球
4.卒中治风四法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J], 郭振球
5.代谢综合征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J], 郭振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脏疾病科学报告范文

肾脏疾病科学报告范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肾脏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的肾脏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肾脏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可以提高人们对肾脏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治疗工作,以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一、引言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同时维持体内的平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肾脏可能会出现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肾脏疾病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全面的了解,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肾脏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肾脏疾病是指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导致尿液异常、血液和体液代谢紊乱。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肾脏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肾脏疾病、感染性肾脏疾病、代谢性肾脏疾病和免疫性肾脏疾病等几类。
三、常见肾脏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1. 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其病变通常较为缓慢,潜伏期较长。
常见症状包括尿量减少、尿液异常(如尿蛋白、尿血)、血尿、水肿等。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通常通过尿常规检查、血肌酐、肾功能指标和肾脏影像学等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等。
2. 肾结石肾结石是肾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在肾脏内形成结石。
临床症状包括腰痛、血尿、尿频等。
肾结石的诊断通常通过尿液分析、腹部超声等进行。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物理治疗等。
3. 急性肾炎急性肾炎是肾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由感染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腰痛、血压升高等。
诊断通常通过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指标和肾脏组织活检等进行。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等。
四、结论通过对肾脏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肾脏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从而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此外,加强对肾脏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提高人们对肾脏健康的认知,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名中医吴廷扬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思想及用药探讨

吴 廷 扬先 生 于 1 9 2 6年 出生 于广 东省 雷 州 市 的一 个 中 医世 家 , 可 补 。 肾的治疗 , 应用 金 匮肾气丸 、 四君 子汤 进行 温补 脾 肾的治 疗 。 谓幼 年受 熏 陶 , 矢志 继承 祖业 , 毕生 以 悬壶 济 世为 己任 。他早 年 在 广 2 . 2 慢 性 肾炎 证 治 : 吴 老 认为 慢性 肾炎 和尿 蛋 白长期 不 消 退者 , 在治 东省 立 雷州 师 范学 校 肄业 , 还 曾做 过 小学 教 师 , 1 9 5 5 年, 吴先 生 在 雷 疗 过 程 中应 该 同时注重 脾 胃和整体 调理 脏腑 阴 阳气 血 , 不 可偏 废 。有 州北 和 镇卫 生 院 进行 中医学 临床 工 作 , 1 9 6 2 年 毕 业 于 广 州 中 医学 院 的患 者应 用激 素治 疗无 效或 副作 用 明显 ,吴 老认 为 原 因在 于 人 体气 第一 届 中医学研 究 班 。吴廷扬 先生 于 1 9 7 9年 2月被 广东 省湛 江地 区 机升 降 出入 比较紊 乱 , 导致 气 机 久延 , 气滞血瘀 , 阻滞 脏 腑 经 络 肌腠 革命 委 员会 评 为 “ 湛 江 地 区名 老 中 医 ” , 后 在雷 州 市 中 医 医 院工 作 至 而发 病 , 辨证 为湿郁 络 阻 , 中医药 方用 越鞠 丸 加减 用 药 治疗 以使 气机 今, 现 为 副主 任 中 医师 , 吴 老先 生 对 中 医 内科 领 域有 专 业 了解 , 对 于 升降 出人 功能 恢 复正 常。若 表现 为慢 性 肾炎 中脾 肾阳虚 , 水湿 泛 滥 , 中 医妇儿 科方 面也 有 比较深 刻的研 究 。多 年来 , 吴先 生在 学术 交流 会 以致 一 身水 肿 , 吴 老建 议采 用 健 脾 益 肾 、 温 阳利 水 法 进行 治 疗 , 中 医 议上 或 发表 学术 论 文包 括 《 治疗 4年慢 性 肾 炎一 例 的 临床 探 讨》 《 中 药方 可 用真武 汤 合五苓 散加 减化 裁进 行 治疗 ,但 要 注 意该 方 需 久 煎 医 中药 治疗 急慢 性 肾炎 的临 床小 结》 《 滋 阴渗 湿法 治疗 慢 性 肾 炎 肾病 以防 中毒 。 型5 5 例 小结 )  ̄ 1 9 7 8 年 中 医中药 治疗 急慢 性 肾炎 9 4 例 临床 观 察》 《 蒲 2 - 3 急 性 肾 炎证 治1 4 ] : 该 症 患者 多 表 现 为先 从 面部 、 眼 见 开始 浮肿 , 严 索 四物 汤治 疗 刮宫 不全 》 《 养 阴活 血方 治 疗原 发性 血 小板 减 少 性紫 癜 重者 甚 至会恶 化 为全 身水肿 , 中医 又称之 为 “ 风水” , 《 金匮要略・ 水气 2 4 例》 《 内难经 治则 选读 译释 》 等。 此外 值得 一提 的一点 就是 吴廷扬 老 病 》 有记 载 “ 风水 其脉 自浮 , 外证 骨节 疼痛 , 恶风” , “ 寸 口脉 沉 滑 者 , 中 先生 不 仅 医术 精 湛 , 临 床 经验 丰 富 , 而 且 医德 高 尚 , 吴 先 生特 别 擅 长 有 水气 , 面 目肿 大 , 有热 , 名 日风 水 ” , “ 诸有水者 , 腰 以下肿 , 当 利 小 治疗 肾脏 系统疾 病 ,本 文对 其 肾脏相 关疾 病 治疗 的学术 思 想 和用 药 便 , 腰 以上肿 , 当发汗乃 治愈 ” 。吴 老 先生 认为 急 性 ’ 肾炎 症 状 与 《 金 匮 特色 进行 了探 讨 。 要 略》 中 的“ 风水” 基本 相 当 , 张 仲景 关 于 腰 以上 肿 用 消散 , 腰 以 下 肿 1 肾脏 疾病 的 中医病 因分 析 利小 便 的治疗 方 案 比较 精 确 ,但 是在 施治 前 还需 要 认 真诊 断 寻 找 准 从 中 医理 论 来 看 , 肾 脏疾 病 属水 肿 、 虚劳等范畴 , 吴 老先 生 基 于 确病 因 , 以便 提 高治疗 的针对 性和有 效性 。 多 年经 验 与 理论 认 为其 病 因 主要 有 以 下几 种 _ 1 】 : ① 正气 不 足 , 风 邪 外 3 肾脏 疾病治 疗的 临床思 想及特 色 袭, 则肺 失 肃 降 , 不 能通 调水 道 , 水 湿 内停 , 肌 肤水 肿 ; ② 情 志伤 肾 , 患 吴老 先生 对 于肾脏疾 病 的临 床用 药多 表 现 为组 方 严谨 ,配 伍得 者在 心 情愤 怒郁 闷的时 候 ,就会 表现 出抗 病修 复 防 御功 能 降低 的症 当 , 对 古方 的善 用 和化 裁 , 对 于药 对 和 药物 的 辨 证 巧 用 , 多 能 实现 三 状, 同 时还会 分 泌 儿茶 酚胺类 物 质引 起全 身 微血 管痉 挛 , 继 而 发生 肾 因制 宜 , 多 法齐用 , 灵活 变通 , 不拘一 格 的特 色I 5 1 。 缺血 和 营养 不 足 , 最 终 导致一 系 列病 理生 理学 变 化和 肾组织 坏 死 ; ③ 3 . 1 善 用 且化 裁 古 方 : 《 傅青 主男 女科 》 中对 于 水 结 膀 胱 的论 述 为 “ 此 脾 胃受 伤 , 湿浊 内生 内结 , 若 湿泛 肌肤 则 肿 , 热 灼 血络 则 血 尿 ; ④ 患 者 症 目突 口张 , 足肿 气喘 , 人 以为不 治之 症 , 不知 膀 胱 之与 肾 相 为表 里 , 服用 某 些霉 性药 物 , 会造 成火 热毒 邪 , 灼 伤 肾络 , 闭阻 水 道 ; 另有 药 毒 膀胱 之开 阖 ,。 肾司其 权 ,特通 其 。 肾气 而膀 胱 自通 矣 ,方 用 通 肾 消水 1 3积月 累 , 暗 耗 肾气 , 渐 致 肾元 衰 败 , 阴亏血少, 肾 阴 亏虚 而 发病 ; ⑤ 汤 ” , 《 内经 》 有云“ 异 病 同治 ” , 吴老先 生 善用 此 方用 以治 疗 慢性 肾炎 , 劳逸 过 度 , 则 耗 损气 血 , 久则 散 肾气 。过度 安 逸 , 脾 胃呆滞 , 则 脏腑 功 屡获 奇效 。此外 , 他 还善 于在古方 的基 础上 , 或 变更 药物 比例 , 或 稍作 能衰 弱 , 内生水 湿痰 浊 , 肾之 气化 失 司且 肢体 浮肿 ; ⑤ 肾为先 天 之本 , 加减 , 往 往都 能 收 获奇 效 , 例 如吴 老 对 于慢 性 肾 炎 的 治疗 主 方 “ 肾炎 先天不足, 后 天失 养 , 精亏于内, 气弱于外 , 外 邪 乘虚 而 入 , 则 容 易 引 十味 汤 ” 就是 在 四苓 散 的基 础 上添 加 白芍 、 牛膝、 白茅 根 、 车前子 、 白 起 肾脏 疾病 ; ⑥湿热之邪, 亦可 由体 内 自生 , 脾 肾 阳虚 , 水 无所 主 , 水 花蛇 舌 草等 组成 , 又如 “ 肾炎凉 血 方 ” 则 是 在六 味 地 黄 丸 的基 础 上 化 湿潴 留蕴 而成 毒 , 湿 毒 日久 , 郁而化热, 则 内伤 于 肾 , 加 重 肾脏 损 伤 , 裁而 成 , 以上 事 例均 体 现 了吴 老善 用 古 方 , 化 裁 古方 , 且 用药 独 特 精 使 得 病程 迁延 , 表现 出寒 、 热、 虚、 实 夹杂 , 日久难愈 。 准的 特色 。 2 常见 肾脏 疾病证 治 3 . 2 善用 药对 , 辨 证巧 用药 物 , 提 高疗 效 : 吴老 遣 方 用药 , 巧用药对 , 相 2 . 1肾病 综合 征 证 治 : 该 症 证 属本 虚 标 实 , 脾 肺 肾三 脏 为 病位 所 在 , 辅相成 , 每获 良效 , 例 如 熟地 、 生地 相伍 , 滋 阴补 ’ 肾, 凉 血止 血 : 茯苓 、 吴 老 先 生认 为 治 疗方 法 为健 脾 益 肾 、 温 阳化 湿 、 滋 阴渗 湿 , 该 病 应 根 白术 相伍 , 健脾 渗 湿 ; 当归 、 黄 芪相 伍 , 益气 养血 ; 丹 参 丹皮 相 伍 , 清 热 据 是 否应 用激 素 治疗将 临 床辨 证分 型 为两 种情 况 :① 未 使用 激 素 治 凉血 活血 ; 金 钱草金 沙藤 相伍 , 利 尿通 淋排 石 。此 外 , 由于 肾脏疾 病 通 疗者 , 吴老 根 据患 者气 血 阴阳虚 损 和脾 肾虚 实 的差 异 分为 脾虚 湿 盛 、 过 尿 常规 检查 多会 出现潜 血 、 蛋 白尿 和 白细胞 等 , 吴 老 先 生 辨证 巧 用 脾。 肾气 虚 及 肝 肾阴虚 三种 ,治疗 方 法分 别 为健 脾 益 。 肾采 用利 水 消 肿 药 物往 往 能起 到提 高疗效 的作 用 ,例如 出现 蛋 白尿 ,辨证 为风 水 泛 的参苓 白术散 治 疗 ; 益气 健脾 采用 利水 消肿 之 五苓 散合 五 皮 饮治 疗 ; 滥, 属 风寒 偏重 者用 苏叶 、 风热 偏重 者用 蝉蜕 ; 肾 阳亏 虚者 用 炮 附子 、
陈志强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介绍

631
·名医精粹·
摘要:陈志强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工作 30 余年,擅于将中医学与西医学有机结合,在慢性肾脏疾病诊
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了许多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学术见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病机与客体病机的新
理念,并将此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主要对陈教授诊治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作一概 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主体病机与治法:提出脾肾气阳两虚、水湿瘀血内停为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并将其 称之为主体病机,据此提出了益气温阳、化湿利水、活血通络的基本治法。2)客体病机与治法:将肾病综合征病情演变
[2]
累,慎用肾毒性药物 。从而最大限度控制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陈教授认为内科疾病,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总
能找出该病的基本病机,并将其称之为主体病机;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常出现变证,陈教授将其称
* 基金项目: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16034829)。 作者简介:吴 苏(1993-),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 结合治疗肾脏病。 通讯作者:张芬芳,E-mail:zhangfenfang1240@;陈志 强,E-mail:chenzhqiang2011@。
天津中医药
2019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
632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ul. 2019熏Vol.36 No.7
亏败。”脾气亏虚则失于健运,肾阳不足则失于温煦 在经,亦在络,非常用活血之品所能及,必须使用性
蒸化,进而酿生水湿;水湿又可成为致病因素,耗 善搜剔之品的虫类药,故常应用水蛭、全蝎、地龙、
肾病学术论文2

肾病学术论文2肾病的中医治疗【关键词】肾病中医治疗肾病是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专家指出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疗效较为巩固。
辨证论治整体调理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个人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甚至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个性”。
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多数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恶化,患者情绪易波动,性情抑郁,悲观烦躁,中医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和适应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并取得患者单位、家庭的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专方专药证病合参中医治疗肾病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同时也兼顾到辨病。
证和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医学语言,描述患者机体的异常状态,证反映人体某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动态性,并能概括全过程的病理生理特征,反映基本矛盾,两者结合,既能解决基本矛盾,又能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于某一疾病某一证候,长期用药观察,得到较为肯定的疗效,固定处方,经过现代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科学开发出新的制剂、新的药物。
中西结合提高疗效立足中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衷中参西,相互结合,取得良好的疗效。
如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形式,如表现单纯血尿或少量蛋白尿小于1克/24小时通常以辨证论治用药治疗;表现为肾病的则中西医结合,采用激素+雷公藤+中药辨证方,或再加免疫抑制剂,经系统治疗,有效者用中药帮助撤减激素,巩固疗效,无效者用中医药重点保护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三:①起明显的协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疾病”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
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肾损伤的肾内科治疗
谌贻璞
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
前言: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导致急性肾损伤(AKI)被称为Ⅰ型心肾综合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4%~45%[1],我们统计安贞医院的发生率为32.2%。
ADHF患者发生AKI后,将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再住院率及死亡率[1]。
我院资料显示,发生AKI的ADHF患者死亡率较未发生者高8倍。
因此,对ADHF-AKI应该高度关注,认真防治。
心肾代谢综合征
程庆砾,张建荣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肾脏病科(程庆砾);武警总医院肾内科(张建荣)
前言:
心肾代谢综合征(cardiorenal metabolic syndrome)是指一组以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代谢性脂质紊乱(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增多)、白蛋白尿或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1],其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关键问题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各组分(如肥胖、糖代谢紊乱、脂代谢异常及血压异常等)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MS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可达20%~40%,而在一些特殊的人群,如2型糖尿病患者中,MS发病率高达50%以上[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活动的明显下降,MS的发病率在我国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中也迅速增多。
我院曾报道,在中老年干部人群的体检中,MS检出率在2008年为22.34%,2009年迅速上升至40.69%,增加18.35%[3]。
心肾综合征临床诊断与监测的生物标记物
杨叶猗,肖力,刘伏友,孙林
410080 长沙,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前言: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心脏或肾脏功能不全时相互影响、相互加重而导致的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临床综合征。
Ronco等[1-2]将CRS分为5个亚型:Ⅰ型:急性CRS,即急性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Ⅱ型:慢性CRS,是慢性心力衰竭导致的肾功能不全的过程;Ⅲ型:急性肾心综合征,指急性缺血性肾功能障碍导致的急性心脏功能受损;Ⅳ型:慢性肾心综合征,即慢性肾功能不全造成的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脏损害情况;Ⅴ型:继发性CRS,指在心肾功能不全中出现的全身系统事件的情况。
在美国,30%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史(血清肌酐水平>2 mg/dl)[3]。
Smith等[4]进行了文献荟萃,分析了16个中心共80 098例HF患者与肾功能损害和病死率的关联,发现63%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轻度肾功能不全,其中20%有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每下降10 ml/min,死亡率增加7%。
我国一项临床调查中发现,66例肾性高血压发生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64例次,抢救成功252例次,成功率95.4%[5]。
提示CRS
是一种临床常见综合征。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因此,有关CRS临床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重视,现简介如下。
重视肾血管性高血压
赵卫红,鲁星妍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
前言:
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其余少见病因有大动脉炎、肾肿瘤等[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占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
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大动脉炎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而中年以上患者伴有其他诸如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时,多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可致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损害,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病变进展。
即使严重的肾血管疾病患者,病初的数年内,血压和肾功能可完全正常,随后可出现进展性高血压。
临床需充分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合理使用药物、合理选择血管扩张术的时机,以降低血压,从而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钙磷代谢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心血管疾病
孟婷,周巧玲
410008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
前言: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常见疾病,而心血
管疾病并发症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伴随着CKD的进展,心血管疾病逐渐出现并随病程进展而发展。
现有研究认为CKD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危险因素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龄、吸烟、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外,钙磷代谢异常也与CKD 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导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及其诊治
魏培丹,余毅
350025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血液净化科
前言: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高龄透析患者死于CVD,其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0~30倍[1]。
临床研究提示40%~60%的CKD 3~5期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钙化,而CKD 5期患者的钙化率高达80%~90%[2]。
临床组织学和影像学研究表明[3],CKD 5期患者在发生心血管事件之前即有广泛的血管钙化,其血管和瓣膜钙化程度较普通人群更加严重。
血管钙化已成为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充分认识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血管钙化,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CKD患者CV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