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首页填写规定.docx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编码员:指负责病案编目的分类人员。 质控医师: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医师。 质控护士: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护士。 日期:由质控医师填写。 手术、操作编码:指ICD-9-CM3的编码。 手术、操作名称:指手术及非手术操作(包括: 诊断及治疗性操作)名称。 麻醉方式:如:全麻、局麻、硬膜外麻等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切口愈合等级(0类除外):如下:
切口分级 Ⅰ级切口 切口等级/愈合类别 Ⅰ/甲 Ⅰ/乙 Ⅰ/丙 Ⅱ/甲 Ⅱ/乙 Ⅱ/丙 Ⅲ/甲 Ⅲ/乙 Ⅲ/丙 解 释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无菌切口/切口化脓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感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感染切口/切口欠佳 感染切口/切口化脓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病理诊断:指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 尸检的诊断。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损伤的 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质,如:意外 触电、房屋着火、公路上汽车翻车、误 服XX药物/毒物等。不可以笼统填写车 祸、外伤等。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治愈:指疾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恢 复。当疾病症状消失,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者,只计 为好转,如:肝癌切除术,胃毕Ⅰ式切除术。如果疾 病症状消失,功能只受到轻微的损害,仍可以计为治 愈,如:胃(息肉)病损切除术。 好转:指疾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减轻,功能有所恢 复。 未愈:指疾病经治疗后未见好转(无变化)或恶化。 死亡:包括未办理住院手续而实际上已收容入院的死 亡者。 其他:包括入院后未进行治疗的自动出院、转院以及 因其他原因而离院的患者。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统一病案首页资料填写要求

统一病案首页资料填写要求病案首页是医疗机构对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一记录的重要文档,对于医院管理、研究分析和医保结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病案首页的准确与规范,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资料填写要求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统一病案首页资料填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 基本信息1.1 患者姓名与性别在病案首页中,患者的姓名应填写准确无误。
如果患者为婚姓或有别名,应在姓名后加括号注明。
性别应选择男性(M)或女性(F),填写一致性别信息。
1.2 年龄与出生日期患者的年龄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填写具体年龄或填写相关单位(如:岁、月等)。
出生日期需准确填写,年、月、日之间用斜杠“/”分隔。
1.3 身份证号码如果患者有身份证号码,应填写在病案首页中。
如果没有身份证号码,可填写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2. 诊断信息2.1 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是病案首页的核心信息,应严格按照医学术语填写。
主要诊断应在前,次要诊断应在后,并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编码进行填写。
2.2 分类和代码诊断信息还应包括非肿瘤疾病、肿瘤分类以及其它符合规定的特殊类别代码。
如果患者病情较复杂,还需填写病案首页补充资料。
3. 手术信息3.1 手术日期和名称手术日期应准确填写,年、月、日之间用斜杠“/”分隔。
手术名称应使用医学术语或医学常用名称,完整准确地描述手术的性质和范围。
3.2 麻醉方式和术者麻醉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选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术者应填写主刀医生的姓名和职务。
4. 医保信息4.1 医保类型根据患者所属的医疗保险种类,填写医疗保险类型,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
4.2 门急诊如果该患者的入院方式为门急诊转入,应在病案首页中注明。
同时,还需填写门急诊诊断、转入日期等相关信息。
5. 其他信息5.1 诊疗过程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诊疗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医学检查、治疗方案和辅助检查等。
病案首页填写标准2023

病案首页填写标准2023
病案首页是病历记录表的第一页,用于总结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就诊情况。
以下是病案首页填写的常见标准,可能会根据各地的具体要求略有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填写标准:
1. 填写日期:填写就诊日期。
2. 住院号:填写患者住院的编号。
3. 病案号:填写患者在医院的唯一标识号。
4. 院内编号:填写医院内部管理患者的编号。
5. 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6. 性别:填写患者的性别。
7. 出生日期:填写患者的出生日期。
8. 年龄:填写患者的年龄。
9. 籍贯:填写患者的籍贯。
10. 民族:填写患者所属的民族。
11. 婚姻:填写患者的婚姻状况。
12. 职业:填写患者的职业。
13. 地址:填写患者的详细住址。
14. 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
15. 身份证号:填写患者的身份证号码。
16. 医保类型:填写患者的医保类型,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
17. 入院日期:填写患者入院的日期。
18. 入院途径:填写患者入院的途径,如急诊、门诊转诊等。
19. 入院诊断:填写患者的入院诊断。
20. 入院情况:填写患者入院时的一般状况。
以上是病案首页填写的一些常见标准,具体的填写要求可能会因地区或医院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确保准确性,请您参考当地或所在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填写。
医院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医保)优选全文

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
目录
contents
01 首页的重要性
02 首页数据上报错误列举 03 首页填写的要求
01 首页的重要性
02 首页填写的要求
03 认识首页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疾病信息
患者手术及操作信息 住院费用信息
14
身份证的填写
1、 除无身份证号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采集者外, 住院患
• 如: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应该归入清洁切口手术。
手术切口类别
定义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切口类别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 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一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 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 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AL
关于0类切 口
• 腔镜手术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多腔镜手术,虽然切口小,但在皮肤上还 是 有切口的,与胃镜、肠镜下或膀胱镜下进行的无切口手术(如胃肠 镜下 肿物切除术、 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术)不同。因此建议:
• 1、通过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皮肤无切口的内镜手术为0类, • 2、经皮穿刺、皮肤上无切口缝合的介入手术应为0类; •3 、 对 于 在 皮 肤 上 有 小 切 口 并 缝 合 的 腔 镜 手 术 ,应 该 按 照 腔 镜 手 术 涉 及 的范围参照传统手术方式的切口分类进行并纳入有切口的手术分类中
新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说明(1).docx

附件 1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医疗付费方式:□住院病案首页健康卡号:第次住院病案号:姓名性别□ 1. 男 2. 女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国籍中国(年龄不足 1 周岁的)年龄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克新生儿入院体重克出生地省(区、市)市县籍贯省(区、市)市民族身份证号职业农民婚姻□ 1. 未婚 2.已婚 3. 丧偶 4. 离婚 9.其他现住址电话邮编户口地址邮编工作单位及地址单位电话邮编联系人姓名关系地址电话入院途径□ 1. 急诊 2.门诊3. 其他医疗机构转入 9.其他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入院科别病房转科科别出院时间年月日时出院科别病房实际住院天门(急)诊诊断疾病编码出院诊断入院出院诊断入院疾病编码疾病编码病情病情主要诊断:其他诊断:其他诊断:入院病情: 1. 有, 2.临床未确定, 3.情况不明, 4. 无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疾病编码病理诊断:疾病编码病理号药物过敏□ 1. 无 2.有,过敏药物:死亡患者尸检□ 1.是 2. 否血型□ 5.不详 6.未查Rh □ 1. 阴 2.阳 3. 不详 4. 未查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责任护士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编码员病案质量□ ?1. 甲 ??2. 乙 ??3. 丙 ?? 质控医师 ????????? 质控护士 ? ?? ? ???质控日期 ???年 ??? 月???日手术及手术及手术手术及操作名称手术及操作医师切口愈麻醉方式麻醉医师操作编码操作日期级别术者Ⅰ助Ⅱ助合等级////////离院方式□ 1. 医嘱离院 2. 医嘱转院,拟接收医疗机构名称:3.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乡镇卫生院,拟接收医疗机构名称:4.非医嘱离院5. 死亡 9. 其他是否有出院 31 天内再住院计划□ 1.无 2.有,目的 :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入院前天小时分钟入院后天小时分钟住院费用(元):总费用__(自付金额:)1.综合医疗服务类:( 1)一般医疗服务费:( 2)一般治疗操作费:( 3)护理费:(4)其他费用:2.诊断类:( 5)病理诊断费:(6)实验室诊断费:( 7)影像学诊断费:(8)临床诊断项目费:3.治疗类:( 9)非手术治疗项目费:(临床物理治疗费:)(10)手术治疗费:(麻醉费:手术费:)4.康复类:( 11)康复费:5.中医类:( 12)中医治疗费:6.西药类:( 13)西药费:(抗菌药物费用:)7.中药类:( 14)中成药费:(15)中草药费:8.血液和血液制品类:( 16)血费:( 17)白蛋白类制品费:( 18)球蛋白类制品费:(19)凝血因子类制品费:( 20)细胞因子类制品费:9.耗材类:( 21)检查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 22)治疗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23)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10.其他类:( 24)其他费:说明:(一)医疗付费方式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 贫困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社会保险9.其他(二)凡可由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病案首页中可不填写“住院费用”。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病案首页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入院管理的重要文书之一。
准确填写病案首页对于医生诊断、医疗质量评价以及相关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指导医务人员如何准确填写病案首页。
一、患者基本信息填写1.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必须与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2. 性别:填写患者的性别,男性填写“男”,女性填写“女”。
3. 年龄:按照实际年龄填写,不要简写,如“23岁”。
4. 民族:填写患者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等。
5. 身份证号码:填写患者的身份证号码,以便核实身份信息。
6. 出生地:填写患者的出生地,包括省份和城市。
7. 婚姻状况:填写患者的婚姻状况,如已婚、未婚、离异等。
8. 职业:填写患者的职业,如工人、教师、学生等。
二、入院信息填写1. 入院途径:填写患者的入院途径,如急诊、门诊转诊、定点医院转诊等。
2. 入院日期:填写患者的入院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3. 入院科别:填写患者入院时所在科室的名称,如内科、外科等。
4. 主治医师:填写负责患者治疗的主治医师的姓名。
5. 主要诊断:填写医生对患者主要疾病的诊断,可以使用疾病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
6. 入院时病情:填写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如稳定、加重、恶化等。
7. 入院诊断依据:填写医生对患者入院诊断的依据,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三、手术操作信息填写1. 手术名称:填写患者接受的手术名称,必须准确无误。
2. 手术日期:填写患者手术的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3. 手术切口类型:填写患者手术切口的类型,如无切口、切口愈合等。
4. 手术级别:填写患者手术的级别,如一级手术、二级手术等。
5. 麻醉方式:填写患者手术时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四、病案质量评分填写1. 抢救次数:填写患者在入院期间进行抢救的次数。
2. 并发症与合并症:填写患者在入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如心肌梗死、肺炎等。
3. 病理诊断:如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在此处填写病理诊断结果。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病案首页填写规范病案首页作为患者就诊信息的重要记录单,必须填写准确、规范,以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权益。
以下是关于病案首页填写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患者基本信息填写规范1. 姓名:必须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不得使用化名或代号。
2. 性别:标注男性或女性,不得填写其他内容。
3. 年龄:填写患者的实际年龄,如不详可填写“不详”。
4. 住院号:每位患者需有唯一的住院号,可采用医院制定的编号方式。
5. 入院日期:填写患者的入院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6. 出生日期:填写患者的出生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7. 职业:填写患者的职业,如不详可填写“不详”。
8.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以便医院与患者或家属联系。
二、主要诊断及入院病情描述1. 主要诊断: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要诊断,准确反映患者就诊的疾病情况。
2. 入院病情:客观描述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
3. 入院诊断:填写医生对患者入院症状和体征所做出的初步诊断。
4. 入院情况:患者入院时的主要情况及就诊原因,应详细描述。
三、处理意见及医嘱1. 处理意见:根据医生的诊断建议,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饮食、护理等进行详细说明。
2. 手术记录: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应详细记录手术名称、日期、手术医生等相关信息。
3. 医嘱:医生对患者的医疗建议和处方药品等,必须准确填写,方便护士和患者遵从。
四、医疗费用及出院情况1. 医疗费用:填写患者的医疗费用明细,包括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等。
2. 出院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的病情转归,如痊愈、好转、转院等。
3. 出院医嘱:对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进行具体指导和建议。
总结:病案首页作为患者就诊信息的第一单,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填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医疗记录的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服务效果。
希望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以规范的病案首页填写为基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健康医疗的目标。
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要求及格式完整版

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要求及格式病历首页书写要求(一) 病案首页是病案中信息最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要求填写准确、完整、规范。
(二)由经治医师于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三) 病案首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病人的基本情况,由住院处依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录入;第二部分是医疗情况部分,由经治执业医师填写;第三部分为住院费用等,由财务部门填写,已实现计算机管理能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费用可以不填。
(四)疾病诊断的填写:1、疾病诊断的构成应包括病因+部位+病理+临床表现几个方面,但并不是每一个疾病诊断都必须含有这些成分。
一般的疾病诊断都含有部位+临床表现两个核心成分,如腹膜炎,脊柱前凸;有些诊断还包括了病因+部位+临床表现三个部分,如结核性胸膜炎。
一般的诊断不必含有病理诊断。
对于病因不清、部位不确定的诊断或者全身性的表现,又是单一的临床表现也可作为诊断名称,例如:腹痛,发热。
医师在填写诊断名称时,一定要尽量将上述的成分描述清楚,不能只写类似“心肌梗死”这样的诊断,因为“急性”、“慢性”、“透壁性”、“心内膜下”和具体的部位都直接影响编码的结果,从而影响编码的结果,从而影响资料利用时的价值。
2、疾病诊断的填写顺序疾病诊断的填写顺序基本原则(1)主要治疗的疾病在前,未治的疾病及陈旧性情况在后。
(2)严重的疾病在前,轻微的疾病在后。
(3)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
(4)对于一个复杂的疾病诊断的填写,病因在前,症状在后。
3、主要诊断选择规则主要诊断选择总则:(1)选择本次住院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名称为患者的主要诊断。
(2)对于复杂诊断的主要诊断的选择:如果病因诊断能包括一般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如果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疾病某种严重的后果,是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那么要选择这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但不选择疾病的终末情况,如呼吸循环衰竭作为主要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首页填写规定根据原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 〕 84号)的要求,结合医院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病案首页项目内容分工(一)患者基本信息部分:1.依据患方提供的信息由门急诊医师在门诊填写电子住院证时填写,并打印出住院证由患方签字确认。
2.若患者入院(或出院)后需补充或修改患者相关信息的,患方须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补充(修改)申请单》,经病区主管医师、主管护士同意并签名后,持申请单到病案科审批同意后盖章,并将申请单归入病历,病案科复印出院病历后,修改相关信息,在修改处加盖病案复印章以示修改。
(二)医疗项目部分:由经治执业医师填写,质控医师核对,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三)住院费用项目部分:由财务部门在患者出院后24 小时内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归入患者住院信息。
二、病案首页填写基本要求(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完整。
所填写的内容必须依据住院病历中的相关内容。
(二)不得空项:病案首页中所有栏目必须填写,有内容的填写内容(有可选项者必在其中选一),没有可填写内容的填写“—”。
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处填写“—”。
三、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一)患者基本信息部分1.“第 N次住院”:指患者在我院诊治的次数。
2.病案号:指我院为患者住院病案设置的唯一性编码。
原则上,同一患者在我院多次住院应当使用同一病案号。
3.年龄:指患者的实足年龄,为患者出生后按照日历计算的历法年龄。
(1)年龄满 1周岁的,以实足年龄的相应整数填写。
(2)年龄不足 1周岁的,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 ,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 2 15/30 月”代表患儿实足年龄为2个月又 15天。
(3)从出生到 28天为新生儿期。
出生日为第0天。
4.地址:( 1)出生地:指患者出生时所在地点。
(2)籍贯:指患者祖居地或原籍。
(3)现住址:指患者来院前近期的常住地址。
(4)户口地址:指患者户籍登记所在地址,按户口所在地填写。
(5)工作单位及地址:指患者在就诊前的工作单位及地址。
5.入院途径:指患者收治入院治疗的来源,经由本院急诊、门诊诊疗后入院,或经由其他医疗机构诊治后转诊入院,或其他途径入院。
6.实际住院天数:入院日与出院日只计算一天,例如:2011年6月12日入院,2011年6月15 日1天。
出院,计住院天数为3天。
当天入、出院者,住院天数计为(二)医疗信息部分1.新生儿体重:( 1)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病历、新生儿期住院的患儿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患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内第一次称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10 克。
(2)新生儿入院体重:新生儿期住院的患儿应当填写。
新生儿入院体重指患儿入院时称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 10 克。
2.门(急)诊诊断:指患者在住院前,由门(急)诊接诊医师住院证上填写的门(急)诊诊断。
3.转科科别:如果超过两个科室以上的转科,用“→”转接表示。
4.出院诊断:指患者出院时,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所做的各项检查、治疗、转归以及门急诊诊断、手术情况、病理诊断等综合分析得出的最终诊断。
(1)主要诊断:指患者出院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外科的主要诊断指患者住院接受手术进行治疗的疾病;产科的主要诊断指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伴随疾病。
( 2)其他诊断:除主要诊断及医院感染名称(诊断)外的其他诊断,包括并发症和合并症。
5.入院病情:指对患者入院时病情评估情况。
将“出院诊断”与入院病情进行比较,按照“出院诊断”在患者入院时是否已具有,分为:(1)有;(2)临床未确定;(3)情况不明;(4)无。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每一出院诊断后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
(1)有: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就已明确。
例如,患者因“乳腺癌”入院治疗,入院前已经钼靶、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术后经病理亦诊断为乳腺癌。
(2)临床未确定: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临床未确定,或入院时该诊断为可疑诊断。
例如:患者因“乳腺恶性肿瘤不除外”、“乳腺癌?”或“乳腺肿物”入院治疗,因缺少病理结果,肿物性质未确定,出院时有病理诊断明确为乳腺癌或乳腺纤维瘤。
(3)情况不明: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情况不明。
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窗口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潜伏期,因患者入院时处于窗口期或潜伏期,故入院时未能考虑此诊断或主观上未能明确此诊断。
(4)无:在住院期间新发生的,入院时明确无对应本出院诊断的诊断条目。
例如:患者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
6.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质,如:意外触电、房屋着火、公路上汽车翻车、误服农药。
不可以笼统填写车祸、外伤等。
应当填写损伤、中毒的标准编码。
7.病理诊断:指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尸检的诊断,包括术中冰冻的病理结果。
病理号:填写病理标本编号。
8.药物过敏:指患者在本次住院治疗以及既往就诊过程中,明确的药物过敏史,并填写引发过敏反应的具体药物,如:青霉素。
9.死亡患者尸检:指对死亡患者的机体进行剖验,以明确死亡原因。
非死亡患者应当在“□”内填写“—”。
10.血型:指在本次住院期间进行血型检查明确,或既往病历资料能够明确的患者血型。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1) A;( 2) B;( 3) O;( 4) AB;( 5)不详;( 6)未查。
如果患者无既往血型资料,本次住院也未进行血型检查,则按照“(6)未查”填写。
“Rh”根据患者血型检查结果填写。
11.手术及操作名称:指手术及非手术操作(包括诊断及治疗性操作,如介入操作)名称。
表格中第一行应当填写本次住院的主要手术和操作名称。
主要手术及操作一般应与主要诊断相对应,即选择的主要手术或操作是针对主要诊断的病症而施行的,一般是指风险最大、难度最高、花费最多的手术操作。
12.手术及操作编码:目前按照全国统一的ICD-9-CM-3 编码执行。
表格中第一行应当填写本次住院的主要手术和操作编码。
13.手术级别:指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 18 号)要求,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填写相应手术级别对应的阿拉伯数字:(1)一级手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二级手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14.切口愈合等级:(1) 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2)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或无需拆线、愈合情况尚未明确的状态。
(3)具体按以下要求填写:切口分组切口等级 / 愈合类别内涵切口分组切口等级 / 愈合类别内涵0类切口有手术,但体表无切口或腔镜手术切口Ⅰ / 甲无菌切口 / 切口愈合良好Ⅰ类切口Ⅰ / 乙无菌切口 / 切口愈合欠佳Ⅰ / 丙无菌切口 / 切口化脓Ⅰ / 其他无菌切口 / 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Ⅱ / 甲沾染切口 / 切口愈合良好Ⅱ类切口Ⅱ / 乙沾染切口 / 切口愈合欠佳Ⅱ / 丙沾染切口 / 切口化脓Ⅱ / 其他沾染切口 / 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Ⅲ / 甲感染切口 / 切口愈合良好Ⅲ类切口Ⅲ / 乙感染切口 / 切口欠佳Ⅲ / 丙感染切口 / 切口化脓Ⅲ / 其他感染切口 / 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15.麻醉方式:指为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时使用的麻醉方法,如全麻、局麻、硬膜外麻等。
16.离院方式:指患者本次住院出院的方式,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
主要包括:(1)医嘱离院:指患者本次治疗结束后,按照医嘱要求出院,回到住地进一步康复等情况。
(2)医嘱转院:指医疗机构根据诊疗需要,将患者转往相应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用于统计“双向转诊”开展情况。
如果接收患者的医疗机构明确,需要填写转入医疗机构的名称。
(3)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乡镇卫生院:指医疗机构根据患者诊疗情况,将患者转往相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诊疗、康复,用于统计“双向转诊”开展情况。
如果接收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需要填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乡镇卫生院名称。
(4)非医嘱离院:指患者未按照医嘱要求而自动离院,如:患者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但患者出于个人原因要求出院,此种出院并非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属于非医嘱离院。
(5)死亡: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
(6)其他:指除上述 5种出院去向之外的其他情况。
17.是否有出院 31天内再住院计划:指患者本次住院出院后31天内是否有诊疗需要的再住院安排。
如果有再住院计划,则需要填写目的,如:进行二次手术。
18.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指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的时间合计,按照入院前、入院后分别统计,间断昏迷的填写各段昏迷时间的总和。
只有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要填写昏迷时间。
19.医务人员姓名:(1)医师姓名能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
三级医师指我院人事部聘用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须打印后手写签名。
(2)责任护士:指在已开展责任制护理的科室,负责本患者整体护理的责任护士,须打印后手写签名。
(3)编码员:指负责病案编目的分类人员。
(4)质控医师: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医师,须手写签名。
(5)质控护士: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护士,须手写签名。
(6)质控日期:由质控医师填写。
(三)住院费用:总费用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与诊疗有关的所有费用之和,凡可由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病案首页中可不填写。
已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即时结报的地区,应当填写“自付金额”。
住院费用共包括以下10 个费用类型:1.综合医疗服务类:各科室共同使用的医疗服务项目发生的费用。
(1)一般医疗服务费:包括诊查费、床位费、会诊费、营养咨询等费用。
(2)一般治疗操作费:包括注射、清创、换药、导尿、吸氧、抢救、重症监护等费用。
(3)护理费:患者住院期间等级护理费用及专项护理费用。
(4)其他费用:病房取暖费、病房空调费、救护车使用费、尸体料理费等。
2.诊断类:用于诊断的医疗服务项目发生的费用。
(1)病理诊断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病理学有关检查项目费用。
(2)实验室诊断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各项实验室检验费用。
( 3)影像学诊断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透视、造影、CT、磁共振检查、B超检查、核素扫描、 PET等影像学检查费用。
(4)临床诊断项目费:临床科室开展的其他用于诊断的各种检查项目费用。
包括有关内镜检查、肛门指诊、视力检测等项目费用。
3.治疗类:(1)非手术治疗项目费:临床利用无创手段进行治疗的项目产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