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机械设计

合集下载

四驱车产品结构分析

四驱车产品结构分析
2*固定架
电池 车体装饰
电池扣 2*支撑架
3*螺丝
2*金属垫片
固定扣 尾翼
贴纸
(七)、功能结构树
车壳安装 底盘 马达 龙头凤尾
电池
电池盖
车面与车底的拼装
(八)、BOM清单
(1)车面:
项目
级别
编号
物质材料
数量
耗损率
车主盖
1
001
塑胶
1
喷射器
2
002
塑胶
1
车窗
2
003
塑胶
1
固定架
2
004
塑胶
2
支撑架
2
005
11. 轮胎:橡胶轮胎在五轨巨龙与标准跑道上的性能比海绵轮胎好。
12.滚珠轴承:能减少摩擦。
10.附件:
(1).备用齿轮组:备用一套齿轮是供选择跑道和比赛项目时,来换使用的。
(2).说明书:安装四驱的程序表。
(3).润滑油:用于减少有关转动部位磨擦阻力的。
(4).不干胶帖片:四驱车的装饰品,可使四驱车易辩认,美丽漂亮,光彩照人。
级别
编号
物质材料
数量
耗损率
马达主壳
1
019
1
铁轴
3
020

1
大铜片
2
021

1
小铜片
2
022

1
白色齿轮
2
023
塑胶
1
发动机副盖
2
024
塑胶
1
(4)龙头凤尾
项目
级别
编号
物质材料
数量
耗损率
龙头
1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

一、整车性能参数满载重量:G=18433N前轴G f=8295N后轴 G r=10138N驱动桥传动比i f=4.11i r=4.55质心高度h=0.52mm静态滚动半径R stat=0.296m动态滚动半径R dyn=0.301m轴距l=2.576m发动机最大功率P emax=70KW/3800rpm发动机最大扭矩M emax=173N∗m/2200rpm分动箱速比i emax=2.522i emin=1.095路面附着系数μ=0.85振动系数K S=1.2承载系数K t=1.33各档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扭矩为发动机最大转矩的2/3.各档利用率1-5档分别是1% 、 6% 、 18% 、 30% 、45%。

基本要求:汽车传动轴系统至少应有100000km的寿命。

具体设计任务:1)汽车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球式万向节和中央传动轴的设计。

2)绘制三维图和三视图。

3)完成6千字左右的时间说明书。

二、各轴的启动转矩M A和附着转矩M H计算用两者中的最小值作为静态转矩选择万向节,计算结果列入表1。

表1 启动转矩和附着转矩的计算结果三、球笼式万向节的设计选用1、万向节概述万向传动轴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有时还加装中间支承。

它主要用来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万向传动轴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保证所连接的两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2)保证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

万向传动轴在汽车上应用比较广泛。

在发动机前置后轮或全轮驱动的汽车上,由于弹性悬架的变形,变速器或分动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的轴线相对位置经常变化,所以普遍采用十字轴万向传动轴。

在转向驱动桥中,内、外半轴之间的夹角随行驶需要而变,这时多采用等速万向传动轴。

当后驱动桥为独立悬架时,也必须采用万向传动轴。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四驱车,即四轮驱动车辆,是指通过四个车轮同时传动动力的汽车。

相比于普通的两驱车辆,四驱车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在越野、陡坡等复杂路况下表现更为出色。

那么,四驱车是如何实现四轮驱动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1. 分类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四驱车可以分为全时四驱和可切换四驱两种类型。

全时四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四个车轮始终都能获得动力,而可切换四驱车辆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前驱、后驱或四驱模式。

2. 传动系统四驱车的传动系统是实现四轮驱动的关键。

传统的四驱车采用的是机械式传动系统,其中包括传动轴、变速器、传动箱、差速器等组成。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首先通过变速器传给传动箱,然后通过传动轴分别传递给前后两个差速器,最终分配给四个车轮。

3. 差速器差速器是四驱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驱动力的合理分配。

差速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分别位于前、后驱动轴上。

差速器的作用是使左右两个驱动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适应转弯时内外侧轮胎行驶距离的差异。

当车辆行驶直线时,差速器中的齿轮会滚动,使两个驱动轮以相同的转速旋转;而当车辆转弯时,差速器中的齿轮会相对滑动,使内外侧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4. 中央差速器对于可切换四驱车辆来说,中央差速器是实现前后轮驱动力分配的关键。

中央差速器位于传动箱和前后驱动轴之间,它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前后轮驱动力的比例。

当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时,中央差速器可以将驱动力的大部分分配给前驱轮或后驱轮,以提高燃油经济性;而当车辆行驶在复杂路况下时,中央差速器可以将驱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前驱轮,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5. 电控系统现代四驱车通常配备了电子控制系统,以提高驱动性能和安全性。

电控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智能地调整驱动力的分配。

例如,在起步或加速时,电控系统会将更多的驱动力分配给后驱轮,以增加牵引力;而在转弯时,电控系统则会根据车辆的横向加速度智能地调整前后轮驱动力的分配比例,以提高操控性和稳定性。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CAD/CAM 课程设计说明书系(部):数控工程系班级:计辅3091*名:***指导教师:***2010 ~ 2011学年第2 学期四驱车的造型设计与运动仿真一:四驱车的造型设计如图所示的四驱车,首先要了解内部结构及运动原理;首先绘制四驱车的底盘1,首先绘制一个大概的截面,然后对其进行拉伸抽壳2,抽壳之后对其进行其他造型的设计,如型腔的设计以及车的龙头凤尾的设计,以及壳里面的一些设计。

3,根据四驱车的底盘在设计出上盖(车身),车身要用曲面来做,首先把四驱车的车身大致模型在草稿纸上给构思出来,然后根据底盘的尺寸来设计车身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5,接下来就是设计车轴,分析车身之间的间距,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车轴的数据(比车身大就行了),还有车榖的设计(根据车轴)6,根据车榖的尺寸来设计出车轮7,根据四驱车的传动原理,设计必要的传动齿轮(首先是在后车轴上的齿轮)8,再设计出和其配合的齿轮以及齿轮轴9,再设计出马达外壳(外壳只要有个大概就可以了,不必太细致的去设计了)10,根据马达的外壳,设计出马达轴11,根据马达轴以及黄色齿轮设计出和马达轴相配套的传动齿轮(这个可以通过测量来设计,也可以通过在装配中实现设计)12,和绿色齿轮同轴的还有一个齿轮,根据绿色齿轮大小来设计那个齿轮13,和深红色的齿轮相传动的还有一个齿轮,根据这个齿轮来设计出于此相啮合的齿轮14,有齿轮必有传动轴,也就是后车轴驱动前车轴的传动齿轮轴(根据车底盘设计出长度)15,在齿轮轴的另一端也有与此相配的齿轮16,因为要驱动前车轴,所以与此相啮合还有一个齿轮17,在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18,最后还有尾部的锁紧装置,这个根据底盘还有车身的尾部结构来设计19,最后把这些零件进行装配,得到的装配图如下所示二:四驱车的运动仿真1,要想让四驱车能够运动,首先要知道车中那些东西该动,那些东西不该动,改动的用销钉连接,不动的就用刚性连接2,首先装配底盘,底盘用坐标系来固定3,再装配绿色的齿轮,齿轮用销钉连接,并且固定好位子4,接着装后车轴,因为是绿色齿轮带动车轴转动,所以车轴和齿轮之间是固定的5,装与车轴相配的齿轮(也是固定的)6,装与绿色齿轮相配的齿轮的齿轮轴,并装黄色的齿轮(销钉连接)7,再装配后车轴的车榖还有轮胎8,接着装配马达外壳以及马达轴,还有与黄色想啮合的小齿轮(马达轴是销钉连接,小齿轮与马达轴是固定连接)9,接着装配与深红色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以及传动齿轮轴和齿轮(主动齿轮为销钉连接,其他是固定来连接)10,装配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深红色的齿轮(为销钉连接),以及前车轴,车榖车轮11,把剩下的东西个装配好,这样整个四驱车就装配好了12,在机构中在马达轴处加一个伺服电机,其他的用齿轮副连接,不过要注意齿轮副的转动方向,在机构分析中就可以看到小车的转动了飞机起落架的设计根据图片来设计出所需要的机构绘制好之后再进行装配,要清楚起落架的原理实训小结一,经过一个星期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都没有学过的东西,比如一些机构的运动,还有一些做曲面的命令,好多好多东西都是我以前都没有用到过的,通过这次实训我懂得了许多关于ProE的知识二,在实训中遇到了好多不懂得也有好多不会的,通过和老师讨论以及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终于把不会的问题给解决了,在运功仿真中,小车的运动要么齿轮同方向,要么就是前后轮反方向转动,最后经过不断的改进,终于做好了,在成功的那一刻有心理有说不出的愉快。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四驱车UG三维设计系别: 机械工程系专业: 机电一体化年级: 2009级**: ***学号: ************ ****: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在UG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玩具四驱车的三维造型设计。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四驱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着色渲染,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动态仿真、全局干涉检查。

通过对四驱车的系统设计,肯定了UG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动态仿真、着色渲染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

并精确证明了UG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UG、三维造型设计、零件装配、动态仿真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3)第二章:UG的简介 (4)第三章:驱车的造型设计 (6)3.1四驱车的地盘设计 (6)3.2四驱车的上盖设计 (6)3.3四驱车的车轴及车轮设计 (7)3.4四驱车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7)3.5四驱车电动机设计 (8)3.6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 (9)3.7尾部的锁紧装置 (9)3.8其他固定发动机和齿轮保护结构导电片及整体装配 (9)第四章四驱车的运动仿真 (10)第五章工程图 (12)第六章爆炸图 (14)第七章设计小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绪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

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艺术的形态、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大众首选的时尚,二十一世纪是设计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色的造型设计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创造产品的个性,提升品牌的价值,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

Get格雅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Get格雅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四轮驱动赛车目录一概述 (7)1—1玩具的市场调查71—2四驱车简介71—3开展玩具四驱车科普活动的社会意义81—4玩具四驱车开发的前景81—5毕业设计题目确实定9二玩具四驱车的UG实体建模 (8)2—1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3 电机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2 车身的根本套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3 车壳的实体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4—1玩具四驱车零部件的UG实体图254—2玩具四驱车的装配图334—3玩具四驱车的爆炸图34三、结论 (36)四、参考文献 (37)摘要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广阔的玩具市场和满足爱车一族的珍藏喜好。

本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是设计按真四驱车缩小32倍对四驱车进行仿真设计造型,因考虑本钱且实现运动和仿真,本设计简化了其结构而设计的四轮驱动模型车。

四驱车工作原理

四驱车工作原理

四驱车工作原理一、四驱车的概述四驱车是一种具有四个驱动轮的汽车,相比于传统的两驱车,四驱车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和操控能力。

四驱车通常用于越野行驶或者在复杂路况下行驶,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传动系统和差速器的设计。

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驱动轮上的一系列机械装置,通常由离合器、变速箱和传动轴组成。

在四驱车中,传动系统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前后轮驱动系统外,还包括中央差速器和前后差速器。

1.前轮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输到前驱轮上。

这部分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前驱车相同,不再赘述。

2.后轮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输到后驱轮上。

后轮驱动主要用于提供后轮的牵引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好的车辆稳定性。

3.中央差速器:中央差速器可以将动力传输到前后驱动系统之间。

它允许前后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从而保证车辆的操控性能。

中央差速器通常使用机械或者电子控制来实现动力的分配。

4.前后差速器:前后差速器位于中央差速器和驱动轮之间,用于将动力传输到各个驱动轮上。

前后差速器可以根据车辆的需要,调整每个驱动轮的转速,以增强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性能。

三、四驱车的工作模式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四驱车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满足需求。

以下是四驱车常见的几种工作模式。

1.2H模式(两驱模式):在2H模式下,四驱车只使用两个驱动轮进行行驶,通常是前轮驱动或者后轮驱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普通路况下的行驶,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并提高车辆的经济性。

2.4H模式(四驱高速模式):在4H模式下,四驱车同时使用前后驱动系统。

这种模式适用于复杂路况或者低摩擦路面,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能力。

3.4L模式(四驱低速模式):在4L模式下,四驱车使用前后驱动系统和低速挡位。

这种模式适用于极限越野或者陡峭路面,可以提供更大的爬坡能力和驱动力。

四、四驱车的优缺点四驱车具有较高的通过性和操控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优点:1.通过性强:四驱车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可以在复杂路况下行驶,如泥泞、沙滩或者雪地等。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是指由传动轴、传动轴连接处的万向节和四驱联轴器等部分组成的系统。

它承担着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输至车辆的车轮,从而实现行驶的功能。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旨在增强车辆在恶劣路况下的通过能力,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驱动力分配,使车辆更加适应各种路况和行驶环境。

首先,在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中,传动轴的选材和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传动轴根据车辆的结构和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如钢材、铝材等。

传动轴的设计要满足车辆的强度要求,同时尽可能降低重量,提高传动效率。

为了提高传动轴的强度,可以采用中空结构或者多边形截面设计,以增加材料的强度。

此外,传动轴的支撑系统也需要设计合理,以保证传动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中,万向节的合理选择和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万向节是将传动轴与车轮连接的关键部件,它不仅要能够传递扭矩和转速,还要具有一定的偏差补偿能力。

万向节的选择应根据车辆的结构和驱动方式的不同来确定,有常见的等速万向节和非等速万向节两种。

对于四驱车辆,由于在行驶过程中车轮有可能出现悬跃等情况,因此最好选择非等速万向节,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还有,在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中,四驱联轴器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四驱联轴器是连接前后传动轴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驱动力的分配。

在正常行驶时,四驱联轴器可以将动力均匀分配给各个车轮,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能力。

而在特殊行驶条件下,如爬坡、泥泞或雪地等,四驱联轴器可以根据需要将更多的动力传递给特定车轮,以保证车辆的牵引力和通过能力。

因此,四驱联轴器的设计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需求。

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还可以引入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

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动力分配情况和车轮的转速等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实现对传动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2.动力部分组成
90年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18、16、19 三种系列的迷你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到了日 本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价格却是日本的1/3。据 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四驱车迷已超过千万。
迷你四驱车是按真车缩小32倍,以130电机和两节5号电池为动力的 四轮驱动模型车,简称四驱车。英文: 4WD。
6
Company Logo
二、四驱车的基本构造
• 2.1、四驱车动力部分:
2.1.1. 力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动机(马达)及小齿轮、后导电片1个、开关钮1个、电机罩、开关 罩形成完整的直流闭合回路。可控地将直流电能转变成稳定的机械能, 并以运轮圆周转动形式输出。
7
Company Logo
2.1、四驱车动力部分
4
Company Logo
1.3、迷你四驱车国内活动概况

四驱车在中国的发展同样是风起去涌,方兴未艾。90年代初奥迪玩具实业
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系列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发展,奥迪公司
已具备了自发研制和生产的能力,尤其是99系列以其多变外型广受车迷喜爱。
1994年中国广州市体委、市教委在国庆期间组织了中国第一次迷你四驱车 比赛,来自广州各区的二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此次比赛之后,由 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在广州举办了“95奥迪杯全国青少年四驱车争霸赛”, 这是一次民间性的比赛,全国共有20个省的民间组织、单位参加,正式参赛登 记卡的选手就有60万人之多。
迷你四驱车的模仿设计

化工程系

及自动化
系别:机电及其自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
Company Logo源自一、迷你四驱车的概述1.1、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 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 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 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 动的赛车,英文的 “MINI”,中文是微型的 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 是人们喜欢将微小的东西都 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 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 颖的外型、强大的动力,闪 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 万的青少年,风靡了日 本。
二、可以掌握大量有关汽车制造、汽车构造及汽车驾驶的知识,使学生开拓视 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振兴祖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准。汽车工业与其它工业如机床、 仪表、仪工、冶炼等行业息息相关。从汽车的各个发展阶段看,各个时代的汽 车代表着不同时其工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现在各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各汽车厂商都在想尽开发办法推出外型好,低排放,低污染,油耗小的汽车,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汽车业的振兴与发展靠未来的一代。培养他们 对模型车的爱好和兴趣,对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来 讲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四驱车模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它有利于青少 年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 提高。
5
Company Logo
1.4、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的社会意义
• 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四驱车模竞赛运动集力学、
机械学、电学、电磁学、材料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美学、行为学为一身,具 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技能的好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有 效补充。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非常重视。从96年开始将此项活动正式列为第年 的车模比赛活动。这样,一个蓬蓬勃勃的四驱车科普活动在全国普遍兴起。
1996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项目。同年4-12月,在全 国范围内进行了首届奥迪杯全国四驱车冠军赛的选拔赛,并由北京市主办了首 届大赛的总决赛,中国24个省成立了组委会,共有80多万名选手参赛。从此, “奥迪杯”成为了一项传统的比赛项目。97年在成都、98年在上海、99年在西 安、2000年在青岛、2001年在南昌、2002年在南京、2003年在广州分别举行了 总决赛,截止到2003年,在中国共举办了7届“奥迪杯”比赛,加这98、99年 由奥迪公司举办的“夏季杯”比赛,四驱车运动已融入到了全民健身活动中。
2
Company Logo
1.1、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完善,
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 驱车比赛为国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杯”迷你四 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举行了三场 国际性的迷你四驱车大 赛,参加的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家及地区。
一、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可以使广大青少年远离“三厅一社”培养正当的爱好 和志趣。
“三厅一社”对广大青少年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要让他们远离“三厅一社”, 培养正当的爱好和志趣,寓教于乐。通过拆装模型,提高了动手能力,识图能 力,又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启迪智慧,锻炼判断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只有科技模型活动才能与“三厅一社”争夺青少年。
3
Company Logo
1.2、四驱车的分类
• 分类:以产地和结构来区分,四驱车种类不胜列举,这里介绍的是被国
际公认的,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奥迪迷你四驱赛车。 ——16系列全罩式迷你四驱赛车从16601-16605、16201- 16202、16401-16436有43款。它的特点是车身是全覆盖式、 流线型、车轮小、重心低。 ——19系列超级迷你四驱赛车:从19501到19515。共15款。它的 特点是车身象宇航器、大流线型、车轮大、起步快。16、19系列共同 特点:底盘、齿轮、高速电机等都是同一型号的。 ——18系列迷你四驱赛车:从18001到18032,共32款。它是早期 产品,性能不及16、19系列车,是初学者学习的车型,它的特点是: 车身、底盘变化多,电机是普通式,也是大车轮。适合在没有轨道的平 地上行驶。另外,每一款四驱车都有自己的“卡通名字”和“卡通人物 造形”。同一系列车的区别,仅仅在于车身的不同。另外,奥迪公司将 推出新的系列四驱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