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训练大纲

合集下载

少儿武术中级基本功

少儿武术中级基本功

少儿武术中级基本功训练大纲
一、腿法
1、前扫退后扫退侧踹腿
二、套路
初级长拳初级刀术初级剑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表演组合少年规定拳
三、平衡
提膝平衡扣腿平衡燕式平衡探海平衡望月平衡
四、跳跃
原地纵跳屈膝跳原地旋转跳马步旋转跳单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旋子腾空健踢后手翻后空翻侧空翻前手翻五、跌扑滚翻
前空摔鲤鱼打挺乌龙绞柱侧空摔旋风摔腾空后摆摔腾空侧踢摔
六、功力训练
1、摆头训练
2、手部训练
压肩压腕臂绕环拨肩
俯卧撑倒立手推车倒立走路
3、腰部训练
下腰下腰走路涮腰翻腰前附腰乌龙盘打
两头起背起
4、腿部训练
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弓步压腿仆步压腿正扳腿侧扳腿后扳腿朝天蹬正踢腿交叉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踢腿转身里合击响
深蹲蛙跳单腿蹲单腿跳鸭子步冲刺跳绳
七、基本格斗术。

武术基础教学大纲模板

武术基础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武术基础2. 课程性质:公共体育课程3. 课程目标:通过武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防身能力。

4. 教学对象:全体大学生5. 教学学时:共计108学时,2学分二、教学目标与任务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掌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使学生熟悉武术的基本技术,包括拳法、掌法、腿法、摔法等。

(3)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健身价值、防身价值和竞技价值。

2. 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能够独立完成。

(2)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武术表演和教学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耐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阶段(前12周):武术基础理论及基本动作训练(1)武术概述:武术的历史、起源、发展及分类。

(2)武术基本动作:拳法、掌法、腿法、摔法等。

(3)武术基本组合动作:拳法组合、掌法组合、腿法组合、摔法组合等。

2. 第二阶段(第13-24周):武术实战技巧及套路练习(1)武术实战技巧:步法、身法、手法、腿法、摔法等。

(2)武术套路练习: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武术套路进行练习。

3. 第三阶段(第25-36周):武术表演与教学实践(1)武术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武术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武术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武术基本理论、技术要领和动作方法。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互助法: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五、考核评价1.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部分。

幼儿园武术训练教学大纲 幼儿园体育

幼儿园武术训练教学大纲 幼儿园体育

幼儿园武术训练教学大纲一、序言1.1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幼儿园武术训练教学大纲,帮助幼儿园教师合理安排幼儿园武术课程,满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

1.2 幼儿园武术训练教学大纲应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武术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2.1 以幼儿身心发展为中心。

教学大纲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核心目标,体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2.2 兼顾教育和娱乐。

幼儿园武术训练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身心锻炼。

2.3 引导幼儿正确树立武术观念。

教学大纲应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的含义和精神内涵,培养正确的武术观念。

三、幼儿园武术教学目标3.1 培养幼儿的基本武术技能。

在幼儿园教学大纲中,应确定幼儿在武术训练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基本招式、动作规范等。

3.2 促进幼儿体质发展。

武术训练应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的提高,培养良好的体态和体魄。

3.3 培养幼儿的坚毅意志和自信心。

通过武术训练,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毅力和自信心,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4.1 教学内容的安排。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安排适合幼儿的武术教学内容,如基本功、套路等。

4.2 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游戏教学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武术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5.1 评价标准的确定。

教学大纲应包含幼儿武术训练的评价标准,通过考核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 考核方式的选择。

针对幼儿特点和武术训练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考核方式,如表现观察、技能测试等。

六、教学安全和管理6.1 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

在武术训练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武术训练的安全知识,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幼儿的身心安全。

6.2 教学管理和督导。

教师在武术训练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定期进行教学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3篇)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本大纲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武术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承武术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武术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2. 武术基本功: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武术套路: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等。

4. 武术器械:刀、枪、剑、棍等。

5. 武术散打:实战技巧、攻防策略等。

6. 武术表演:基本动作、编排技巧等。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4课时):武术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

- 第二阶段(8课时):武术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 第三阶段(12课时):武术套路训练,使学生掌握初级套路。

- 第四阶段(8课时):武术器械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器械动作。

- 第五阶段(8课时):武术散打训练,使学生掌握实战技巧和攻防策略。

- 第六阶段(4课时):武术表演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表演动作和编排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等,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动作。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要领。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技能掌握:学生的基本功、套路、器械、散打等技能水平。

武术技能完整教学大纲模板

武术技能完整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武术技能训练二、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三、适用专业(如:体育教育、健身指导、武术表演等)四、教学目标1. 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教学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身能力。

5. 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五、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基本功(桩功、步功、身法、眼法等)- 武术的养生与保健2. 武术技术- 拳法(如:长拳、南拳、太极拳等)- 腿法(如:弓步、马步、猴步等)- 摔法(如:滚法、扫法、摔法等)- 拿法(如:抱法、拿法、挤法等)- 器械(如:剑、刀、枪、棍等)3. 武术套路- 套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 套路的演练与比赛4.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竞赛规则解读- 裁判法掌握5. 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教学组织与实施- 训练方法与手段- 安全教育与防护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1-4周:武术基本理论、基本功训练第5-8周:拳法训练第9-12周:腿法训练第13-16周:摔法与拿法训练第17-20周:器械训练第21-24周:套路训练第25-28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习第29-32周:综合训练与考核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理论、技术要领。

2. 示范法:展示武术动作,让学生模仿。

3. 演练法:让学生进行动作的练习与演练。

4. 实战法:模拟实战场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5. 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武术基本理论、技术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2. 技术考核:考察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套路考核:考察学生的套路演练水平。

4. 实战考核:考察学生的实战能力。

九、教材与教具1. 教材:《武术教程》、《武术套路》、《武术竞赛规则》等。

专业武术教学大纲

专业武术教学大纲

专业武术教学大纲- 简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结语简介专业武术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专业武术教学而制定的一项教学指南。

通过该大纲,可以明确武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武术专业人才。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2. 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技能和动作表演能力;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全面素质;4. 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参与武术比赛或表演;5. 培养学生的教学和指导能力,为将来成为武术教练或指导员打下基础。

1. 武术基本功训练:- 站桩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走步、跑步、跳跃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拳法、剑法、刀法等武器操练:培养学生的武术技能;- 水上武术:培养学生在特殊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2. 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起源与发展:学习武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武术哲学与精神:了解武术追求的精神境界;- 武术流派与拳谱:学习不同流派的武术拳法和技巧。

3. 武术器械使用与维护:- 刀剑枪棍等常用武器的使用技巧;- 武器的保养和维修。

4. 表演技巧:- 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训练;- 舞台表演技巧的培养;- 具有戏剧性的动作编排和创作。

1. 系统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高效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4. 群体合作与个人发展: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能力。

考核评价1.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动作进行考核。

2. 期末表演:要求学生通过舞台表演展示所学的武术技能和创意。

3. 平时表现:对学生的出勤、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

4. 课堂作业和项目:考察学生对武术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武术杂技教学大纲模板

武术杂技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武术杂技二、课程类别:体育与艺术结合课程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和杂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和杂技动作,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四、课程内容:1. 理论部分:a. 武术和杂技的历史与发展b. 武术和杂技的基本理论c. 武术和杂技的健身与养生知识2. 技术动作教学:a. 武术基本功: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b. 杂技基本功:柔术、平衡术、技巧、高空表演等c. 武术与杂技的结合动作3. 练习方法与指导:a. 武术和杂技练习的基本原则b. 专项技术训练方法c. 安全防护知识4. 表演与创作:a. 武术和杂技表演的基本技巧b. 创作与编排武术杂技节目c. 参加各类武术杂技比赛和演出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和杂技的基本理论、动作要领。

2. 演示法:教师或示范者现场演示动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或示范者进行动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5.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效果和课堂表现。

2. 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程度、表演能力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纲要求且有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

2. 教具:根据不同阶段和内容的教学需要,选用适当的教具,如木人桩、沙袋、平衡木等。

3. 场地:提供适合武术和杂技练习的场地。

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 第1-4周:理论教学,了解武术和杂技的基本知识。

2. 第5-12周:基本功训练,掌握武术和杂技的基本动作。

3. 第13-16周:专项技术训练,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第17-20周:表演与创作,编排武术杂技节目。

少儿武术 教学大纲

少儿武术 教学大纲

少儿武术教学大纲少儿武术教学大纲少儿武术作为一门独特的体育运动,既能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又能塑造他们的意志品质。

为了使少儿武术教学更加系统和有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少儿武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对孩子们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少儿武术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本功训练、套路练习、器械操练、武术应用和身体素质训练。

1. 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武术的基础,对于少儿来说尤为重要。

教学大纲应明确基本功的要求和训练方法,包括拳法、腿法、步法、身法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坚持基本功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2. 套路练习套路是武术技术的组合和应用,也是少儿武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大纲应包括不同级别的套路要求和练习方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难度。

通过套路的练习,孩子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动作感觉和技术能力。

3. 器械操练器械操练是少儿武术教学中的一项特色内容,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和挑战性。

教学大纲应包括不同器械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剑、棍、刀等。

通过器械操练,孩子们可以培养出专注力、协调性和空间感。

4. 武术应用武术应用是将武术技术应用于实际战斗中的训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和勇气非常重要。

教学大纲应包括不同级别的武术应用要求和训练方法,通过模拟战斗的练习,孩子们可以提高应对危险和压力的能力。

5.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少儿武术教学的基础,教学大纲应包括不同方面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求和方法,如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等。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孩子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和抗病能力。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教学大纲的结构应该是层次分明、有序清晰的。

可以按照基本功、套路、器械、武术应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划分,每个方面再按照不同级别进行细分。

比如,基本功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套路可以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和高级,以此类推。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训练大纲
一、课程简介
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行、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

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要能跑、会跳、善技。

运动员力量、速度、速度耐力、灵巧协调,柔韧全面高水平的发展。

2、进一步强化武术运动兴趣,能够主动参加课外活动,提高套路的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

3、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武术基本功、器械套路基本动作,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武术基本功,熟练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掌握套路的全套动作,领悟其技击原理。

难点:1.武术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习。

2.套路全套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教学大纲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