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1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
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
据此完成l~2题。
1.该大桥位于A.湖北 B.江西C.安徽 D.江苏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答案】 1.D 2.A【解析】本题以热点长江大桥建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和交通地理区位。
难度适中。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到该桥需“挑战台风,江面宽,水深,基岩埋藏深,航运密度高”等关键词,由此可推出,该桥应在沿海的河口附近,选项中距河口近的的省区是江苏,故1题选D。
由于这里航运密度高,因此把大桥建的主跨度大,便于船舶的通行,故2题选A。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5.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3.B 4.D 5.A【解析】本题以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
.海南高考地理(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图11. 图1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 ①附近B. ②附近C. ③附近D. ④附近2.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 海浪的影响B. 暖流的影响C. 海风的影响D. 寒流的影响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3~4题。
3. 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A. 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 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A. 提高产量B. 改善运输条件C. 推广良种D. 扩大销售渠道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5~7题。
52671000000挪威0°10°20°0°0°30°2459国界城市湖泊河流等高线、高程/m 山峰、高程/m2002459图25. 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 河湖众多,少泥沙 6.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 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 占用大量耕地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7. 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 照明B. 制冷C. 取暖D. 烹饪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海南卷

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海南卷高考海南卷地理真题+答案+解析(Word版)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 湖泊水【答案】1.D 2.C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
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答案】3.A 4.D 5.C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答案】6.C 7.B考点:区域产业转移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8.D 9.B【解析】试题分析: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完整word)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全国卷1),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汇。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地理部分(清晰word版)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详解高清WORD地图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图1,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解析:考查提取地图信息和气压带分布.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极圈线附近.答案:B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解析:考查板块划分和板块成因.答案:B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解析:考查时事热岛和火山喷发火山灰对航空业的影响.答案:D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考查提取统计图表信息能力.自然增长率看该国人口结构"金字塔"统计图底座(0-4)相对(其他年龄短)长短.答案:D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解析: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看30-39岁人口数量大小,注意是"从小到大"排序.答案:B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解析:考查圣诞树产业主导因素:接近消费人群的市场距离.中国圣诞树产业应靠近沿海:面临西方出口.答案:A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对出口产品的影响.低档圣诞树最终转移到我国内陆赣州,是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答案:D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解析:会增加出口圣诞树产品的运输距离而增加运输成本.答案:A读图3,完成9~10题。
2011年海口高考地理试题评析汇总

604
592 572
实验中学
海师附中 海口平均
538
495 520
600分以上人数
学校 海南侨中 海口一中 实验中学 琼山中学 海口二中 海口四中 府城中学 成绩 800分以上 3 5 0 0 1 0 0 700分以上 41 37 2 15 9 3 3 600分以上 177 141 46 91 108 30 28
(2)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不够强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指“能够从题目的文字 表述、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 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和“能够 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第5题,要求考生判断甲河的自然带,只有22% 的考生能正确作答。关键点:图中岛屿位于加勒比 海中18°N附近,图中河流密度比较大,往南北入海。 第9题,答对率只有21%。全省出错率最高的。 关键点:R市的年降水量从图例知道是200mm-300mm 之间;图3中的经纬网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图4 中C和D两选项的年降水量都超过300mm。不符合题意。
(四)突出地理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考查 2011年地理高考试题(海南卷)全面 覆盖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的四 大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试题的设计需要考生会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结合已 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综合题回归学科本质, 立足区域研究,强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区域发展的认识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以区域 空间为背景从自然、人文、区域发展的不同角度展开问题, 在图文信息的运用中形成表达结论,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地 理知识、方法和观点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 题的能力。
2011年海南高考试卷.

2011年海南高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2.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和A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
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V的示数变大,A的示数变小(B)V的示数变大,A的示数变大(C)V的示数变小,A的示数变小(D)V的示数变小,A的示数变大3.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电荷量为q,球2的电荷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球1、2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
由此可知()(A)n=3 (B)n=4 (C)n=5 (D)n=64.如图,有两个钉子a和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
在绳上距a端l/2的c点有一固定绳圈。
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m 1/m 2为( )(A )5(B )2(C )5/2(D ) 25.如图,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 )等于零(B )不为零,方向向右 (C )不为零,方向向左(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6.如图,EOF 和E ’O ’F ’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E ’F ’,FO//F ’O ’,且EO ⊥OF ,OO ’为∠EOF 的角一平分线,OO ’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沿OO ’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 =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2全国文综Ⅱ地理题(精校精解清晰图word版)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2全国文综Ⅱ地理题(精校精解清晰图word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文综Ⅱ地理(课标版)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生产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答案】B 【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
考查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地震之前。
A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
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不正确。
中国生产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 整车厂【答案】C 【解析】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停产,所以C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图1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
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
据此完成l~2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B.江西C.安徽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D.缓和海潮冲击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B.东西C.东北一西南D.西北一东南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据此完成6~8题。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
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
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B.新C.藏D.滇
图3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读图3,完成9~11题。
9.图4中的气候资料,与图3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10.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A.距海洋近B.气旋活动频繁C.多地形雨D.多锋面雨11.图3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B.灌渠纵横c.陡坡梯田D.水田密布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
据此完成12~13题。
12.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
13.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4~15题。
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15.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16~18题。
16。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18.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图6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
读图6,完成19~20题。
19.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C.考虑盛行风向D.接近居住区20.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高速公路B。
市中心C.运河D.机场
第Ⅱ卷
二、必考题(共有3道小题,共30分)
21.读图7,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10分)
22.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
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
(10分)
23.读图9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10分)
三、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
24.(10分)旅游地理
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
“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被称为“衡山四绝”。
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说。
图10示意衡山中心景区。
24 阅读图文资料,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6.(10分)环境保护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
据2005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
1.D 2.A 3。
B 4.D 5.A 6.B 7.C 8.C 9.B 10.C
11.A 12.D 13。
B 14.D 15.D 16.A 17.C 18.B 19.B 20.A
二、必考题
21.答案要点:
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 000~3 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5分)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
(5分)
22。
答案要点: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赤道)地区,纬度差异小,(平原地区)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全年高温多雨)。
根据放射状水系和山峰(海拔2 524米)推知,中部地区为山地(四周海拔较低,为平原)。
(6分)各种作物相比较,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其他作物(橡胶、椰子、水稻)适合在平原地区(海拔较低地区)种植。
(4分)
23.答案要点:
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每项2分,答出5项即可得lO分。
)
三、选考题
24.答案要点:
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2分)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2分)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种类多);(4分)
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
(2分)
25.答案要点:
(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分) 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
(7分)
26.答案要点: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
(4分)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2分)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2分)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2分)(其他合理建议酌情评分,每项建议不超过2分,总分不超过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