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灾害

合集下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

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一、冰雹的危害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

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

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

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

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

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

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

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

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

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

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

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

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法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法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法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法冰雹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常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应对冰雹灾害,采取及时、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应急处置方法。

首先,做好预警和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冰雹往往会伴随着雷暴天气,因此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并注意天空的变化非常关键。

当预警信号发布时,应立即向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大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进入室内或寻找遮蔽物。

此外,加强对农业、建筑等脆弱区域的防护措施,如搭建防护棚、加装冰雹网等,可以减轻冰雹对建筑和农作物的伤害。

其次,采取避免伤害的措施。

当冰雹开始降落时,人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避难,并保护好头部和身体。

室外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站立在开阔的地方或者树下,以减少被冰雹击中的风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躲避在坚固的建筑物内,或是泊车棚、山洞等能提供较好遮蔽的地方。

另外,在车内的人员要关闭车窗,并躲到车内地板下或是车座下边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冰雹对车辆的破坏和对人员的伤害。

接下来,在冰雹停止后,进行应急救援和清理工作。

首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进行及时处理,如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送医治疗,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

然后,对受灾地区进行清理工作,尽快将冰雹残留物清除干净,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和交通阻塞。

清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穿好防护装备,避免触碰到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冰雹灾害的宣传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发布宣传资料、组织宣讲活动等形式,增加公众对冰雹灾害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应急演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模拟冰雹灾害情景,让人们熟悉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冰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应急响应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救援和救济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加强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建筑和设施,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1.冰雹灾害的定义冰雹灾害: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如图1所示,为冰雹灾害示例图。

图1 冰雹灾害严重影响交通示例2.冰雹的形成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着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量无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即往下降,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融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之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则又凝结成冰,如此反覆进行如滚雪球般其体积越来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于空气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达地面时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态冰粒者称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雨。

综上分析,冰雹形成具备以下六个条件:一是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二是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三是要有强的风切变;四是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千米~8千米;五是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六是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

3.冰雹活动的三大特性冰雹活动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季节性等特征。

地区性主要表现在: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

我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

降雹的持续时间都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季节性主要表现在:冰雹大多出现在4月~10月。

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

一般而言,我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4.冰雹的预警信号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冰雹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水分凝结形成的冰球,其大小从米粒大小到网球大小都有可能。

冰雹虽然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但它对人类、动植物和农作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冰雹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1. 人身安全威胁:冰雹直径大、坚硬,以极高的速度坠落,当其直接击中人体时,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

2. 财产损失:冰雹在坠落过程中对房屋、车辆、建筑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

它可以打碎窗户玻璃、破坏房顶、划伤汽车表面等。

3. 农作物损失:冰雹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当冰雹落在农田中时,会摧毁作物的叶片、茎和果实,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会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粮食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4. 动物和野生动物受伤:冰雹对动物和野生动物也带来了威胁。

例如,冰雹可能让鸟类受伤飞行困难,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

冰雹的防治措施:1. 预警系统:建立可靠的冰雹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雷达、气象卫星和其他技术手段,可以提前监测并预测冰雹的形成和坠落地点。

这将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建筑物保护:建筑物的防护是减少冰雹危害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建设新建筑时,使用耐冲击的材料,如特殊的冰雹防护玻璃;对已有建筑物,可以安装冰雹防护网或其他防护装置来减少冰雹的破坏。

3. 农作物保护:为了减轻农作物受冰雹损害的风险,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农场周围建立高大的遮挡物,如树木、篱笆或风墙,以减小冰雹的冲击力;农民还可以考虑栽种耐冰雹的品种,并在发生冰雹的情况下尽快采取收获果实的措施。

4. 物理防御措施:除了建筑物和农作物的保护之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物理防御措施,如冰雹防护网、冰雹防护罩等。

这些装置可以显著减小冰雹的冲击力和伤害。

5. 冰雹的人工引爆:在冰雹即将坠落之前,人工引爆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避免冰雹危害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殊设备发射火箭或其他爆炸物,可以在云层中释放能量,使冰雹核心迅速融化或发散。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案1. 引言冰雹是一种短时且剧烈的气象现象,带来的灾害性影响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地应对冰雹灾害,是城市管理以及居民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了提高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下列出适用于城市居民的冰雹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2. 预防与准备预防和准备是防范冰雹灾害的基本手段。

以下是应急准备的重点内容。

2.1 预报监测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在冰雹来临之前,把室外窗户全部关闭,以防冰雹砸进室内。

居民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了解冰雹来临的可能性。

2.2 屋顶的排水系统当冰雹过后,很多地方可能会融化成水流从屋顶流下。

因此,确保屋顶排水畅通是应急准备的必要措施之一。

提前将室外电器等设备拔掉,并避免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使用电器。

2.3 应急箱居民家庭应该备有一个应急箱,包括口罩、手套、被子等,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急需。

3. 处置方法3.1 在室内避难冰雹来临时,首先应该及时关门,拉好窗帘,尽可能避免室内和室外的短路情况,高人为在室内或阳台采取措施,尽量躲在室内。

如果需要离开房间,尽量从房间后部、靠近车库地下室道路或建筑物的门窗逃离。

3.2 驾车应急如果遇到冰雹,尽量不要驾车行驶;如在驾车时遇到冰雹,请慢速驾驶、开启雾灯,并寻找高处地点避难。

如果需要离开车辆,应先停车于看起来安全的地点,并采取掩护措施,尽量避开出现快速溶解的大冰块。

3.3 安全撤离如果被埋在瓦砾中或遇到其他不幸情况,请尽量保持镇静,尽可能迅速地使用安全通道离开。

如果您身陷其中,注意力和气息要集中,快速确认自己的方向,跃出瓦砾,避开瓦砾碎片等尖锐物体,同时也需注重自己的安全,警惕潜在风险。

3.4 拨打紧急电话如果您或您周围的人处于危险之中,请立即联络当地的紧急服务单位,报警求助。

4. 结束语冰雹的灾害性影响不言而喻,因此,了解应对措施是保障自身安全和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以此文章为参考,居民们能够做好冰雹灾害应急准备工作,保证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有效的处置。

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冰雹灾害应急预案冰雹灾害是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有效地应对冰雹灾害,对于各类机构和个人而言,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冰雹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措施,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

一、冰雹灾害概述冰雹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特定条件下凝结成冰的降水形式,直径通常在5毫米到200毫米之间。

冰雹灾害是指降雹时所产生的冰雹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破坏农作物、房屋、车辆等。

二、冰雹灾害应急预案1. 前期准备a. 建立监测系统:安装冰雹监测设备,并与气象局、气象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冰雹灾害预警信息。

b. 加强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冰雹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大众的灾害意识和自救能力。

c.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冰雹灾害应对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责,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 预警和监测a. 提前预警: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冰雹灾害的预警信息,引导民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b. 监测数据分析:通过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为灾害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3. 防护和避难a. 防御措施:在室外设置防护措施,如搭建雨棚、利用遮阳伞等,以减轻冰雹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b. 室内避难:冰雹来临时,及时引导民众进入室内安全地带,避免在户外行动,以保证人身安全。

4. 损害评估和救援a. 损害评估:冰雹过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损害评估与统计,及时获得灾情信息,为灾后救援提供支持。

b. 救援措施:根据损害评估结果,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抢险和救援工作,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和财产安全。

5. 后期恢复和重建a. 灾后恢复: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帮助受灾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b. 重建工作: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重建规划和措施,加快重建进程以恢复经济社会活动。

三、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对冰雹灾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应对能力和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急保护措施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急保护措施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急保护措施冰雹灾害是指冰雹降落对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的破坏和影响。

由于冰雹具有破坏性强、范围广的特点,一次冰雹灾害往往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甚至完全毁损。

因此,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对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作物减产:冰雹对作物的直接打击会导致植物叶片受损、杆秆折断等,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当冰雹降落时间较长,并且与其他恶劣天气同时发生时,作物的减产程度更为严重。

2. 品质下降:由于冰雹的冲击和剧烈震动,作物表面易产生创伤,并影响果实的形状、颜色和口感。

这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3. 病虫害增加:冰雹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会破坏作物表皮的保护层,使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菌和虫害的侵袭。

这不仅会导致农作物的增病率上升,还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应急保护措施1. 建设遮阳网和保护设施:在农田或果园中建设遮阳网和保护棚,可以减轻冰雹对作物的直接冲击。

这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作物的减产风险。

2. 提前收获:如果预测到可能会有冰雹灾害的天气,农民可以尽量提前收获作物。

这样可以减少农作物暴露在冰雹下的时间,降低受损的概率。

3. 引导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灾害损失的经济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以应对冰雹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加强监测和预警: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冰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并及时向农民发出警报,帮助农民及早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农作物。

5. 开展科技研究和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寻求更好的防护手段,提高作物的抗冰雹能力。

同时,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应对冰雹灾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结语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应急保护措施来减轻其损失。

建设保护设施、提前收获、引导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加强监测和预警、开展科技研究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自然灾害-遭遇冰雹时的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遭遇冰雹时的应对方法

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 红色表示。
橙色预警信号
红色预警信号
橙色预警信号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表示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 雹伴随雷电天气。
橙色预警信号
人们要做好防雹和防雷 电准备,应妥善安置易受冰 雹影响的室外物品、小汽车 等,老年人和小孩不要到户 外活动。
红色预警信号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表示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 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
小学安全教育歌谣 安全歌
小学生,要牢记,不登高,不下低。 不追逐,不投掷,安全意识放第一。 学习。 有险情,要警惕,行动敏捷莫迟疑。 玩耍不做险动作,及时远离危险地。 品德高,爱学习,生命安全愈珍惜。 平平安安来学校,高高兴兴回家去。
卫生歌
遭遇冰雹时的 应对方法
冰雹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直径一般为 5~ 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夏季或 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 很大的破坏力。
遭遇冰雹的应对方法: 迅速关好门窗,并远离玻璃门窗。
遭遇冰雹的应对方法:
借助先进的天气预测系统,冰雹是可 以预测的,因此可以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 备工作。
讲规则,立规矩,为保大家利学习。 认真做值日,责任莫逃避。
按要求,来作息,节省时间求效率。 放学就回家,家长不着急。
搞活动,要积极,尊重他人不缺席。 集体场合中,人人讲秩序。
小学生,要记清,果皮纸屑莫乱扔。 碰到杂物拣起来,人人动手地面净。 环境美,人文明,快快乐乐好心情。 引来蝴蝶空中飞,飞进校园花丛中。 花儿香,树常青,大家都来讲卫生。 学校是个大花园,我们争做小园丁。 齐努力,树新风,提高思想不放松。 从小养成好习惯,德才兼备最光荣。
纪律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