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报告总结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高压绝缘实验、高压开关操作、高压绝缘子安装与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绝缘性能和安全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在高压绝缘实验中,我们了解了高压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高压绝缘材料的测试和评估,我们能够判断绝缘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能够预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例如耐压试验仪、介质损耗测量仪等,这些设备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高压开关操作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高压开关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操作流程。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我们能够了解高压开关的开关过程、分断能力和联络电阻等重要参数,并学会了正确使用操作杆、开关机构和各种保护装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注意操作安全,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在高压绝缘子安装与维修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高压绝缘子的种类、结构和安装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高压绝缘子的组装过程、固定方法和绝缘子串的连接方法。
在维修实训中,我们学会了检查绝缘子的表面和内部状况,并掌握了绝缘子清洁、涂覆绝缘油和更换损坏绝缘子等维修方法。
通过高电压技术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对高电压设备运行状态和安全问题的敏感性。
我深刻认识到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和维修,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还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电压技术泄漏电流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
备注:序号(一)、(二)、(三)为实验预习填写项
五、程序调试及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实验电压(KV)泄漏电流(uA)
5 1.07
10 2.8
15 5.18
20 8.22
25 11.82
30 16
实验总结:
我在实验课上使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做了高电压技术的泄漏电流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了解了直流高压装置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直流高压分压器、直流高压电压表、直流高压电流表、直流高压绝缘试验台等。
我知道了直流高压发生器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产生高压脉冲,然后经过整流和滤波得到稳定的直流高压输出。
我也知道了直流高压分压器是利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将高压信号分成若干个低压信号,以便于测量和控制。
我还知道了直流高压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利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将高压和高电流转换为低压和低电流,然后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
我更知道了直流高压绝缘试验台是用来测试被试品的绝缘性能的装置,它可以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和时间参数,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力条件。
其次,我掌握了泄漏电流的测量方法,我知道了泄漏电流是指在绝缘体上或内部由于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电流,它是反映绝缘体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高电压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我也体会到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优势,它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和设备,让我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方便、高效的实验学习。
高电压工程实验报告

沿面放电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沿面放电的基本概念。
2.研究介质沿面放电的基本现象及影响沿面放电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内容:固体介质处于不均匀电场中,且介质界面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
当所加电压还不高时,电极附近首先出现电晕放电,然后随着所加电压的不断升高,放电区域逐渐变成由许多平行的火花细线组成的光带,即出现辉光放电。
火花细线的长度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放电性质发生变化,出现滑闪放电。
当电压再升高一些,放电火花就将到达另一电极,发生沿面闪络。
仔细观察沿面放电的整个过程,了解各个阶段沿面放电现象的特点,并阐明发生沿面放电现象的原理。
(三)实验用仪器设备:1.800kV无局放工频试验变压器2.JJFB-1交流峰值电压表3.平板式电极〔小圆柱和平板为电极〕(四)实验用详细线路图或其它示意图:图1 沿面放电试验线路图图2 平板式电极〔小圆柱和平板为电极〕(五)实验有关原理及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实验的有关原理请参考文献[4]和上述〔四〕中部分实验的原理图。
(六)实验数据记录:放电阶段施加电压放电特点电晕放电辉光放电滑闪放电表1空气间隙放电实验记录表的参考式样(七)实验结果的计算及曲线:本次实验沿面放电分为三个阶段:电晕放电、辉光放电和滑闪放电。
图3 电晕放电阶段图4 辉光放电阶段图5 滑闪放电阶段(八)对实验结果、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思考并完成下述问题:1.进行高电压试验时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安全?应采取那些安全措施?〔1〕因为在高电压下工作,由于疏忽,人体与带高电压设备部分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极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错接试验电路或错加更高的试验电压很可能使试验设备或被试设备发生损坏。
〔2〕为了保证实验安全的进行,可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拟定好实验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实验老师的的指导进行实验;○2多人协同工作,明确分工,同时相互提醒,也可专设一人负责安全监察;○3实验中,全体人员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不能闲聊、随意走动,更不可随意触碰;○4时刻注意与带电高压设备保持安全距离;等。
高电压技术试验报告书供电专业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一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兆欧表的原理,掌握兆欧表的使用方法;2.学习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方法,掌握分析绝缘状态、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
3.分析设备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1.用兆欧表(摇表)测量试品(三相电缆)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测量高压直流下的试品泄漏电流。
三、实验原理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就是利用吸收现象来检查绝缘是否整体受潮,有无贯通性的集中性缺陷,规程上规定加压后60s和15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之比为吸收比。
即K=R60///R15//当K≥1.3时,认为绝缘干燥,而以60s时的电阻为该设备的绝缘电阻。
(1)实验原理图及等值电路图(2)绘制直流电压加在介质上,回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四、实验装置及接线图1.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接线图图1-2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图中:R1、R2:串联电阻;E:摇表接地电极;G:摇表屏蔽电极;L:摇表高压电极;A、B、C:三相电缆的三个单相端头。
2.用数字式兆欧表测量电缆护套的绝缘电阻图1-1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接线图四、实验内容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接线图1.断开被试设备的电源及一切外联线.将被试品对地充分放电,容量较大的放电不得少于2min。
2.用清洁干净的软布擦去被试品表面污垢:3.检验摇表,不接试品,摇动手柄指针指向“∞”;短接L,E两端缓缓摇动手柄指针应指零。
4.按图1-3接线,经检查无误之后,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摇表手柄。
5.读取15秒及60秒时的读数,即为R15及R606.对电容较大的试品,在试验快结束时候,应设法在摇表仍处于额定转速时断开L或者E引线,以免摇表停止转动时,试品向摇表放电而冲击指针,造成摇表指针的损坏。
7.表停转后,对试品进行放电,然后分别将B相和C相作为被试对象,重复步骤2和3。
8.测量时应记录当时试品温度.气象情况和日期。
用数字式兆欧表测量电缆护套的绝缘电阻1.机械零位校准:档位开关拨至OFF位,调节机械零位调节钮使仪表指针标准到标度尺的“∞”分度线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1. 工作原理:原理接线图如图2-2所示,桥臂BC 接入标准电容C s (一般 C 、二50pf ),桥臂BD 由固泄的无感电阻&和可调电容G 并联组成, 桥臂AD 接入可调电阻R,,对角线AB 上接入检流计G,剩下一个桥 臂AC 就接被试品Cxo实验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QS1型四林电桥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
二. 预习要点:概念:介质损耗、损耗角、交流电桥判断:介质损耗是表征介质交流损耗的参数(直流损耗用电导就可表征),包括电导损耗 和电偶损耗:测量lg 右值对检测大而积分布性绝缘缺陷或贯穿性绝缘缺陷较灵敏和有效,但 对局部性非贯穿性绝缘缺陷却不灵敏和不太有效。
推理:中性介质的介质损耗主要是电导损耗,极性介质的介质损耗则由电导损耗和电偶 损耗两部分组成。
相关知识点:介质极化、偶极子、漏导。
三. 实验项目:1. 正接线测试2. 反接线测试 四. 实验说明:绝缘介质中的介质损耗(P=sC u 2 tg 6 )以介质损耗角§的正切值(tg«)来表征,介质 损耗角正切值等于介质有功电流和电容电流之比。
用测量值来评价绝缘的好坏的方法是 很有效的,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能发现下述的一些绝缘缺陷:绝缘介质的整体受潮; 绝缘介质中含有气体等杂质: 浸渍物及油等的不均匀或脏污。
测疑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平衡电桥法(QS1),不平衡电桥法及瓦特表法。
目前,我国多采用平衡电桥法,特别是工业现场广泛采用QS1型四林电桥。
这种电桥工作电压为lOKv,电桥而板如图2-1所示,英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简(1).检流计调谐钮 (2).检流计调零钮 ⑶. C4电容箱(tg6 ) ⑷. R 3电阻箱 (5). 微调电阻P (R3桥臂) ⑹. 灵敏度调节钮 (7).检流计电源开关⑻.检流计标尺框 ⑼. ♦tg 5 /-tg 6 及接通 1 / 断开/接通II 切换钮(10. 检流计电源插座 (11).接地 (13. 低压电容测虽 (13). 分流器选择钮(14).桥体引出线介如下:图2-1 QS1西林电桥面板图在电桥中,凡的数值取为=10000/n =3184 ( Q ),电源频率3=100",因此:tgfi= Ci ( uf)(式 2-3)即在Cl 电容箱的刻度盘上完全可以将G 的电容值直接刻度成tg§值(实际上是刻度成 tg5 (%)值),便于直读。
高电压技术 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题目避雷器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薛原学号年级 2011级指导教师周凯教务处制表二Ο一四年六月八日实验四避雷器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阀型避雷器的种类、型号、规格、工作原理及不同种类避雷器的结构和适用范围,掌握阀型避雷器电气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具体内容、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二.实验项目:1.FS-10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工频放电电压测试2.FZ-15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泄漏电流及非线性系数的测试三.仪器设备:50/5试验装置一套水阻一只高压硅堆一只滤波电容一只微安表一只电压表一只高压静电电压表一只 FS-10型避雷器一只FZ-15型避雷器一只四.实验接线:图4-4 绝缘电阻测试接线图图4-5 FS型避雷器工频放电实验接线图(a)微安表接在避雷器处(b)微安表接在试验变压器尾端图4-6 FZ型避雷器工频放电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步骤:1.FS-10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测试接线如图4-4所示,测试前应把避雷器表面清洁干净,检查有无外伤,两端头有无松动及锈蚀。
测试时避雷器应竖放,先检查兆欧表的零位和最大偏转位,然后夹好接线,以120转/分的速度匀速摇转兆欧表,读取稳定的读数;为消除表面泄露的影响,可做一屏蔽环并接于兆欧表的G端,使表面泄露不影响读数。
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如果小于2500MΩ,可能是避雷器瓷套密封不良引起内部受潮所至。
(2).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测试接线如图4-5所示,试验电路中应设保护电阻R,用来限制击穿放电时的放电电流,要求将此电流幅值限制到0.7A以下,以避免放电烧坏火花间隙;控制电路应设电流速断保护,要求间隙放电后在0.5s内切断电源。
电压测量可在低压侧进行,并通过变比折算出高压侧电压,试验步骤:①检查接线正确后,接通电源;②合上高压试验开关,匀速升压(≈2kv/s),直至避雷器击穿放电,并记录此时的电压值,然后将调压器电压降至零,断开高压试验开关;③重复步骤②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1min,取三次放电电压平均值为此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④切断电源。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基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对高电压设备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高电压设备和工具。
在实训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设备,如高压发生器、高压开关和绝缘测量仪等。
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如何调整和控制电压,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操作。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将来工作中正确操作和维护高电压设备至关重要。
其次,我了解了高电压设备的保护和绝缘检测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绝缘测量仪来检测电器设备的绝缘状况。
我们还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和其特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并使用绝缘材料进行绝缘修复。
这些知识对于确保高电压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我学会了高电压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故障排除。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应对高电压事故,如何快速断电和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故障排除技巧和工具,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和更换。
通过高电压技术实训,我不仅学到了实践操作的技能,还加深了对高电压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理解。
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我的未来工作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让我能够更加安全和高效地进行高电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高电压综合实验报告

高电压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原理与方法; 2.根据实验结果能够简单分析被试品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1.选择绝缘良好和绝缘劣化的瓷质绝缘子各一片,分别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并比较其差异;2.选择绝缘良好和绝缘劣化的氧化锌避雷器各一只,分别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并比较其差异;3.测量三相电缆相对相及地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三、实验说明绝缘电阻是反映绝缘性能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能够有效的发现两极间的穿透性导电通道、受潮和表面污秽等缺陷,现场和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来测量绝缘电阻。
由于流过绝缘介质的电流有表面电流和体积电流,所以绝缘电阻也有体积绝缘电阻和表面绝缘电阻之分。
当绝缘受潮或具有贯穿性缺陷时,体积电阻降低。
因此,体积绝缘电阻的大小标志着介质内部绝缘的优劣。
在测量过程中,应采取屏蔽措施,排除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以便得到真实准确的体积绝缘电阻值。
对于大容量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规程》规定除测量其绝缘电阻外,还要求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K为60s的绝缘电阻与15s的绝缘电阻之比,即K=R60s/R15s。
根据经验,一般认为当K≥1.3~1.5时绝缘是良好的。
为了克服测量吸收比可能产生的误判断,常采用对吸收比小于1.3的试品测量其10分钟和1分钟的绝缘电阻之比,即用测量极化指数P的方法来判断绝缘优劣。
绝缘电阻或吸收比的试验结果只是参考性的。
根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的值来判断绝缘状况时,不仅需要与规定标准相比较,更应该与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与同类型的设备相比较。
下面将分别介绍绝缘子、氧化锌避雷器和三相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
1.测量绝缘子的绝缘电阻绝缘子在运行中,由于受电压、温度、机械力以及化学腐蚀等的作用,绝缘性能会劣化,可能会出现零值绝缘子,即绝缘电阻很低(一般低于300MΩ)的绝缘子。
零值绝缘子的存在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一个潜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