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物理:《第九章 电与磁》复习课导学案(方案5)(人教版八年级下)

物理:《第九章 电与磁》复习课导学案(方案5)(人教版八年级下)

物理:《第九章电与磁》复习课导学案(方案5)(人教版八年级下)一、复习目标(1)了解磁场和磁感线的方向。

(2)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3)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归纳、概括、想象,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其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电流的磁场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应用,如:电磁继电器电路的设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的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认识。

三、学习活动:(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1、回顾本章所学知识,梳理后构建出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2、小组内交流知识网络图,互相补充完善,使本章知识系统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辩析1.在小组内提出你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后,生成组内疑难问题,写在下面。

2.除组内提出的问题外,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1)播放一段磁悬浮列车的音像片段,并且启发学生: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磁悬浮列车的片段以后,你能提出一些跟电与磁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吗?(学生开始讨论)(a)磁悬浮列车上的磁铁磁性很强,是否是电磁铁,电流很大吗?(b)磁悬浮列车是用电动机来驱动的吗?(c)磁悬浮列车上的电力是怎么供应的?上面有发电机吗?(d)磁悬浮列车上的话筒、电话、喇叭等和电磁有关的(2). 问题研讨,设计创新问题1:磁悬浮列车需要磁性很强的电磁铁,怎样才能获得磁性很强的电磁铁呢?(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并进行探究)猜想:实验设计|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问题2: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电磁铁还有哪些其他应用呢?(电磁继电器、电铃、扬声器等)你能说说这三种器件的工作原理吗?请大家分组讨论。

问题3:(投影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图)请大家判断一下,这分别是什么机器的原理图?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练习1、填空:(1)、在电风扇、电熨斗、电磁起重机、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话筒和发电机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初期。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和游戏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图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舞蹈和歌曲,让孩子们放松身体,激发他们的热情。

2. 情境教学(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活动的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与他人合作完成小任务等,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九章 压强-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九章 压强-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资料设计第九章《压强》复习课导学案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框架。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章基本实验及其结论。

4、会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过程:学习活动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基本框架。

学习活动2:学习要求:(1)分小组用语言表述压强概念。

(2)写出压强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3)说出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4)举例:增大压强的实例:减小压强的实例:展示评价1、2: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学习活动3:请同学们说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注意:深度h ,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由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课堂练兵:例如: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N 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cm 2,杯内水面高度为20cm 。

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N ,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展示评价3:通过此题总结一下计算压强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活动4:学习要求:(1)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举例说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连通器?(3)能用规范、简练的语言,结合物理原理解释船闸工作过程。

展示评价4: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方案,其它小组作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5:学习要求如下:1)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著名的实验是什么实验?你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是哪个实验?该实验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大气压与高度有什么关系?能否用来P=ρgh 计算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生活中应用到大气压的地方有哪些?展示评价5:各小组代表用规范、简练的语言描述或展示实验,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学习活动6: 学习要求:(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你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这一现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2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2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师生共用学案第16课时§9.2 液体的压强(一)主备人:黄文福审核:城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组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2013--4.2一、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的原因。

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学习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三、学习难点:液体压强特点。

四、学习用具:玻璃管、橡皮膜、微小压强计、侧壁有空的玻璃管,橡皮筋、水槽,水五、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

2、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探究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看课本33页图9.2-1及右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分析: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

A B 探究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我们需要用到压强计,压强计主要由探头、U形玻璃管、橡皮管三部分组成。

(2)压强计的用途:,原理:。

(3)下图是都是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6)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如图①②③所示,是将探头放在水中的 不变,改变探头的 。

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如图④(5)所示,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探头的 相同,改变探头 。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如图⑤(6)所示,控制探头的 、 相同,改变液体的 。

结论: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

【小结】 液体压强的特点(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 2、3、 4、 5、【我的疑问】(请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来)----------------------------------------------------------------------------------------------------------------------【课堂达标】1、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 、B 、C 三点的压强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学习重点:压强概念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学习难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压强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压强:1、定义: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单位是,也叫,简称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改变压强的方法你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二、经典例题:(1)易错点例题: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按上图进行试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体现在哪里?(2)乙步骤中,为什么要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你会发现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3)丁步骤中,将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4)本探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重点例题:一位质量为50Kg的同学,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平方厘米(g取10N/Kg)求:1、这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力;2、这位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三、课内练习配套练习 1-10题四、形成性测试1.下列事例,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B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C .菜刀经常磨一磨才好用D .书包带宽一些背在身上会舒服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B.重力越大,压力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3.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便于产生较大压强的是( )A.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B.啄木鸟的嘴坚硬细长C.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4.一个人站在地面上, 他对地面的压强接近于 ( )A .10 PaB .100 PaC .1000 PaD .10000 Pa5.一台质量为6t 的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 ,拖拉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g 取10N/kg)6.水平地面上重100N 的课桌,桌面规格是40cm ×60cm, 每条桌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是7.如图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 试列举出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 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 导学案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导学案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框架。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章基本实验及其结论。

4、会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过程:学习活动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基本框架。

学习活动2:学习要求:(1)分小组用语言表述压强概念。

(2)写出压强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3)说出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4)举例:增大压强的实例:减小压强的实例:展示评价1、2: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学习活动3:请同学们说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注意:深度h,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由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课堂练兵:积为20cm2,杯内水面高度为20cm。

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N,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图1展示评价3:通过此题总结一下计算压强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活动4:学习要求:(1)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举例说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连通器?(3)能用规范、简练的语言,结合物理原理解释船闸工作过程。

展示评价4: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方案,其它小组作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5:学习要求如下:1)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著名的实验是什么实验?你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是哪个实验?该实验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大气压与高度有什么关系?能否用来P=ρgh计算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生活中应用到大气压的地方有哪些?展示评价5:各小组代表用规范、简练的语言描述或展示实验,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学习活动6: 学习要求:(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你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这一现象。

2021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1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版)学习内容第九章压强总复习课型:复习课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2知道压强、压强公式、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3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能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4知道大气压的值、大气压的变化;5能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现象。

重难点:运用压强、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时间分配导课2分、展示10分、评价5分、凝难解惑10分、测评8分、反馈、总结5分课堂过程一、知识整合:1、压力(1)压力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2)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3)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_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强(1)压强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量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出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例:增大压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计算公式____________,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各量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深度h,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导学案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 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习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把具有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 .3.机翼的形状基本是下平,飞机起飞时,上方空气流速,压强,机翼上方与下方存在压强差,因而有,这就形成向上的升力。

【合作探究】探究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想想做做】“硬币跳高实验”。

在离桌边2~3cm的地方放一枚铝制硬币,在硬币前 10cm左右放置一个高度约2cm的木块,在硬币后放置一本与硬币厚度相同的笔记本。

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木块。

口吹硬币跳跃木块【想一想】硬币能飞起,说明硬币受到向上的力,是谁才能给它向上的力呢?【分析】实验中的硬币,上面只有与它接触。

吹气时硬币向上“跳”,说明它上面空气向下的压力比较小,下面空气向上的压力比较。

硬币上下两面的面积相同,因此一定是下面空气向上的比较大。

由于吹气,硬币上面空气的流速变大了。

由此我们猜想:是不是气体的压强跟气体的有关?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就统称为流体。

液体、气体静止时的压强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当液体、气体处于流动时压强又是怎样的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1】给你一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怎么可以让乒乓球在漏斗口不掉下来?可以有几种方法?方法①:把乒乓球堵严漏斗下端口,然后用力把直管内的空气吸走。

方法②:把乒乓球放在下端口附近,不堵住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

方法一吸气方法二吹气【现象与分析】(1)方法①中出现的现象是乒乓球静止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导学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
一、目标导引:
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框架。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章基本实验及其结论。

4、会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过程:
学习活动1:通过看书讨论形成压强知识基本框架。

学习活动2:学习要求:
(1)分小组用语言表述压强概念。

(2)写出压强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
(3)说出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4)举例:增大压强的实例:
减小压强的实例:
展示评价1、2: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3:请同学们说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指出每个量的单位注意:深度h,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由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课堂练兵:
例如: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面高度为20cm。

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N,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图1
展示评价3:通过此题总结一下计算压强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活动4:学习要求:
(1)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举例说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连通器?(3)能用规范、简练的语言,结合物理原理解释船闸工作过程。

展示评价4: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方案,其它小组作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5:学习要求如下:
1)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著名的实验是什么实验?你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是哪个实验?该实验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大气压与高度有什么关系?能否用来P=ρgh计算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生活中应用到大气压的地方有哪些?
展示评价5:各小组代表用规范、简练的语言描述或展示实验,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6:学习要求:
(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你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这一现象。

(2)画图说飞机能够飞起来的原理。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流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展示评价6: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或展示实验,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7:学习要求:
(1)分小组表述实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方案。

要求重点说明实验器材的选
择及理由。

(2)如何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3)实验结论是什么?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表示?
展示评价7: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学习活动8:学习要求:复习整理P33---34涉及液体压强探究实验及结论
(1)分小组表述实验方案。

求重点说明实验器材的选择及原理。

(2)如何判断压强的大小
(3)实验结论是什么?
展示评价8: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1)物理语言是否准确(2)有无需要完善的地方;(3)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会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9: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上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展示评价9: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课堂小结
1请你对照学习目标回顾一下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讨论本章还存在的困惑,小组之间试着帮助解决。

四、课后延:
1、如图2,平放在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和原来整块相比( )
A 对地面压强不变
B 对地面压力不变
C 对地面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2、对压强公式 S F p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
B.受力面积一定时,产生的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C.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3、如图3所示,瓶子里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瓶口,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朝下这时瓶里的水对塞子的压强跟没有倒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比较( )
A .压强变大
B 压强变小
C .压强不变
D .无法判断
图2 图3
4.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手把图钉压入墙壁
B 用吸盘贴在墙壁上挂物体
C 用抽水机抽水
D 用吸管吸饮料
5、如图4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
高度差发生变化( ).
A .将管倾斜
B .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C .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 .将玻璃管变粗
五、课后小测试
1、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刀刃做得很薄
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
多轮子
2.如图5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F2
B . F1>F2
C .p1<p2
D .p1>p2
3.某草原发生的一起龙卷风,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

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人空中。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4.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 、b 、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4所示,则各容器中液
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

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 p 甲>p 乙>p 丙
B .ρ甲<ρ乙<ρ丙 p 甲<p 乙<p 丙
C .ρ甲>ρ乙>ρ丙 p 甲=p 乙=p 丙
D .ρ甲<ρ乙<ρ丙 p 甲=p 乙=p 丙 图 4 图 5 图6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 .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 C .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B .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 D .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
6.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7.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夜体的玻
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
管底的压强(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8.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9.如图9甲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图9乙所示装置,当向塑料管B 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 中液面将会
图7
图8
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10、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
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10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
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 ,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_(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 ,实验时应选用___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____________。

11.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如图11所示,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 ,求:(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
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多少米深处水所产生的压
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

(ρ水=1.0×103kg /m3, g 取1ON /kg ,一标准大气压P0=1.0×105Pa)
【素材积累】
先讲一个我个人的经历。

我高二旧摘创业了。

办校刊,拉赞助,学校外面租房子,开书店,仿佛是懂事完了,吊炸天了,那时候脑壳里旧只有创业两个字,谁的话我都不听,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10 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