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的危害
耕地耕层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治理模式探索

河南农业2023年第13期
必造成过量施用氮肥、施肥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发生,虽然化肥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但长期过量施肥也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二)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在肥料市场的主要肥料品种中,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等均为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长期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这些化肥中的阳离子可以交换出大量的氢离子,导致氢离子增加,促进土壤酸化。
(三)不合理施用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作为一种化学制剂,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能预防一些农作物因为缺铁而导致的黄化病,但也能使土壤酸化。
(四)使用有机肥越来越少
近年,大部分农民缺少积造农家肥的积极性,商品有机肥成本又太高,一些耕地连续多年不施有机肥,导
地的治理效果。
(四)合理深耕深松
使用大型农机具至少保持3年1次深耕深松25~30 cm,加深耕层,促进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功能,促进有机质分解,综合提高土壤pH,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五)实行休耕轮作
针对土壤酸化比较严重的地块,在农作物种植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为下一茬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也可以倒茬轮作,倒茬轮作能够改变连作致使土壤养分失衡的情况,达到调节土壤养分、抑制土壤酸化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素芳)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
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
(本栏目由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支持)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耕地酸化防控工作方案及措施

耕地酸化防控工作方案及措施耕地酸化是指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耕地酸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轻其影响,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一、耕地酸化的原因。
1. 土地过度肥化,长期施用过量的化肥和有机肥料,导致土壤中的酸性物质积累过多,从而导致土壤酸化。
2. 大量砍伐和开垦,大规模的砍伐和开垦导致土地裸露,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使土壤变得更加容易酸化。
3. 工业排放和生活废弃物,工业排放和生活废弃物中的酸性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酸化。
二、耕地酸化的危害。
1. 影响植物生长,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中的养分供应,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降低农作物产量,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的铝、锰等有毒物质释放增加,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
3. 损害生态环境,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生存,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耕地酸化防控工作方案及措施。
1. 合理施肥,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减少土壤酸化的发生。
2. 植被恢复,加强对砍伐和开垦土地的植被恢复工作,增加土地的覆被,减少土壤侵蚀,减缓土壤酸化的发展。
3. 减少工业排放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对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减少酸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4. 土壤改良,采用石灰、石膏等中和剂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pH值,减轻土壤酸化的程度。
5. 科学种植,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采用轮作休耕、套种套作等措施,减少土壤酸化的发生。
6.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耕地酸化的监测体系,定期对耕地酸化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7. 科学管理,加强对耕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四、耕地酸化防控工作的推进。
1. 政府引导,政府应加大对耕地酸化防控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耕地酸化的监管和管理。
果园土壤酸化的危害、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果园土壤酸化的危害、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是什么一、果园土壤酸化直接导致的危害有两点:1.果树在偏酸的环境下生长不正常,施入的肥料利用率差,土壤养分比例严重失调,根系吸收水份养分能力差,叶片无光泽,产量低,果品质量差,果实表光粗糙,树体抗性减弱。
2.酸化的土壤中有效钙的含量大大降低,锰的有效性提高,使果实缺钙苦痘病增多,枝干粗皮病加剧(锰中毒现象发生)。
二、果园土壤酸化的原因:1、施肥上管理不善,长年忽视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投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很多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于1.5%。
2、长时间大剂量施用化学肥料,对于成年苹果树而言,全年每株树施用的高浓度化学肥料达15-20斤。
2、施肥上偏施氮肥。
三、果园土壤酸化的纠正措施及注意事项:1、增施有机肥,每年于11-12月份放射沟施基肥时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以“斤果斤肥”为标准,也可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2、控制化学肥料用量,特别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同时注意硅钙镁硫肥的使用。
特别是要注意硅钙镁硫的平衡使用。
如果不经过化验.单独使用钙肥或镁肥都是不科学的。
钙肥、镁肥的使用一定要适量,无论土壤酸度多大,一次用量不要过多,底肥施用结合叶面喷施效果最好。
3、施用生石灰或中微量元素肥料调酸化。
PH值在5.0至6.0的土壤,亩施用60-100公斤中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每年促使土壤pH值提高0.5个单位比较合适.如果1年内土壤pH值提高超过1个单位.往往对作物生长不利。
PH值小于5.0时,要分2-3年逐步进行调整。
4、解决酸性果园不同程度的锰毒害问题。
实践证明,在用生石灰调整土壤酸性的同时,硅肥的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以苹果园为例,酸性苹果园每亩使用硅肥元素肥料200 公斤,苹果树一至两年内开始褪去老粗皮.连续使用3年或4年锰毒害、枝干轮纹病基本消失,果园土壤酸碱度也同时趋于适宜。
中微量元素六大功能:1促进作物的生长,增产幅度大;粮食作物增产15%以上,在花生油菜油料作物上,增产20-30%以上,同时提高出油率30%以上;瓜果。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下降,成酸性。
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过度使用化肥、氮肥的过度施用、土壤长期受酸雨侵蚀等。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首先,土壤酸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酸性土壤中的氢离子会抑制农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使得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从而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此外,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锰离子等有害离子也释放出来,对农作物根系产生毒害作用,进一步加剧其生长受阻。
其次,土壤酸化还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酸性土壤中,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加快,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矿质养分流失加剧,从而使得土壤肥力减弱。
此外,酸性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降低,微生物对有机质降解和养分转化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得土壤肥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土壤酸化还会对土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酸性土壤中,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力减弱,土壤容重增加,水、肥料和空气的渗透性下降,土壤通气性变差,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酸性土壤容易发生壤土流失,对土壤的保持能力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与此同时,土壤酸化还对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酸性土壤多为酸性微生物所主导,而这些微生物中很多都是病原微生物,对农作物的病毒病、真菌病等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酸性土壤中,许多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可溶性增加,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酸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土壤酸化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施用更多的化肥及其他外源性改良材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
同时,土壤酸化还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减轻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使用化肥和其他外源性改良材料,减少对土壤的负荷,避免过度施用氮肥。
福安市耕地土壤酸化的危害、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44福安市耕地土壤酸化的危害、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文/李文龙(福建省福安市农业局土肥站 355000)摘 要 通过对福安市耕地具有代表性土样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酸化严重。
总结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危害、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 土壤酸化;危害;原因;治理措施土壤酸碱度又称“土壤反应”,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
土壤酸碱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
pH值等于7.0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0,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0为碱性反应。
它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性有很大影响。
福建省福安市2008年被列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市以来,通过对福安市18个乡镇5172个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化验,发现福安市耕地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良和恢复,提升耕地土壤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壤酸化现状化验结果表明,福安市耕地土壤pH值范围为3.1~8.6,平均值为5.2。
其中pH≤4.5的强酸性土壤392个,代表面积0.16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59%;pH4.5~5.5的酸性土壤3 703个,代表面积1.56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1.58%;pH5.5~6.5的微酸性土壤943个,代表面积0.39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8.22%;pH6.5~7.5的中性土壤110个,代表面积0.04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13%;碱性土壤只占耕地面积的0.48%。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福安市土壤除了少部分中性和碱性土壤外,酸性土壤比例高达97.39%,由此可见福安市土壤酸化的严重程度。
2 土壤酸化的危害2.1 土壤酸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研究数据表明,土壤pH值<6.5时,土壤中的活性铁和铝将与磷酸盐生成难溶性沉淀,使土壤的有效磷降低;土壤pH值小于6.0时,土壤中的有效钾、钙、镁的含量随pH的降低而减少;同时,土壤酸化也会影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钼在土壤中pH 值4~8的范围内,随pH 值的下降,有效性降低。
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策略

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策略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降低,导致土壤酸性增加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
首先,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酸化土壤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土壤酸化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形态发生变化,导致某些重要元素的有效性降低,例如磷、钾、钙等。
这会限制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影响微生物活动:土壤酸化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酸性环境抑制了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功能,如有益菌根真菌可以帮助作物吸收养分,然后为作物提供有机氮和磷。
因此,土壤酸化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也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3. 毒害作物:酸化土壤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铝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增加。
这些有毒物质对作物的根系和生长有直接毒害作用,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基于上述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调控策略来减轻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1. 调整土壤酸碱度: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等)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值。
这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可交换性钙、镁等阳离子,并减少有害的铝离子释放,促进作物养分吸收和生长。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对于酸化土壤,可以使用钙镁石灰来增加土壤中的钙镁含量,减轻土壤酸性。
3. 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养分保水能力,减轻土壤酸化的程度。
因此,引入农家肥、秸秆等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
4.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对于酸化土壤,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作物的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对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
5. 建立耐酸性作物品种:培育一些耐酸性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对土壤酸化的适应能力。
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改良措施

河南农业2018年第8期(上)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主办一、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一)影响作物产量土壤的正常pH 值应在5.5~7.5,过度施用化肥的地方,土壤的pH 值不到4,连马铃薯都生长不出来。
一些蔬菜基地,由于酸化造成土壤板结,即使浇水也很少渗透进土壤中,这自然会影响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影响产量。
在酸化土壤里播种的小麦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和出苗。
轻度酸化麦田的小麦,3片叶以后开始发黄,4片叶以后分蘖迟缓,冬前分蘖少;重度酸化麦田的小麦,出苗以后就发黄,分蘖困难,冬前常会出现单根独苗。
“黄、稀、矮”是酸化麦田冬前和早春的典型症状,群众形象地称之为“斑秃”。
后期小麦群体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一般减产20%~50%,严重者会绝收。
(二)重金属超标土壤酸化会造成生长植物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从而影响食品安全。
酸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中钙离子流失,酸化的结果会导致铅、镉、铬等重金属离子的活性提高。
这些重金属离子经土壤进入植物中富集,而人一旦食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会将重金属摄入体内,长此以往,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三)病虫草害严重发生小麦黄花叶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大棚蔬菜线虫病严重发生,恶性杂草“臭荠”严重发生。
香蕉裂果,苹果粗皮病、果树流胶病等都是由于土壤酸化造成的。
二、土壤酸化的原因及过程(一)氯化铵氯化铵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含氮24%~25%,易溶于水,吸湿性比硫酸铵大,易潮解,是生理酸性肥料。
氯化铵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后,氯离子就留在土壤中,在酸性土壤里氯与氢结合成为盐酸,会增加土壤的酸度。
在石灰性土壤里,氯和钙结合生成氯化钙;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氯化钙易于被雨水或灌溉水淋洗掉;在排水不良的土壤或干旱地区土壤里,又会因氯化钙的积累而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对作物生长不利。
(二)氯化钾氯化钾施入土壤以后,钾呈离子状态存在,它既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也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土壤酸化原因、危害及改良措施

土壤酸化原因、危害及改良措施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物丰收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比如土壤的严重酸化问题,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我国耕地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影响到作物的品质。
一、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指的是在自然与人为条件下,土壤的酸度明显增强,土壤pH值下降,进而形成酸性土壤,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一般通过pH值来进行表示土壤酸化的严重性:pH值4.5酸性极强;pH值为4.5~5.5强酸性;pH值为5.5~6.5酸性。
二、土壤酸化原因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强降雨强降雨的影响下,土壤中的盐离子会被水过滤。
水和空气中的氢离子被土壤吸收,取代原有的盐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2、土壤风化土壤风化作用强烈,会产生大量的盐基离子,但是强烈降水量或长期大水漫灌,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盐基离子大量淋失,致使酸离子含量增加,导致土壤酸化。
3、农药和化肥不合理施用除草剂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影响了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加速土壤酸化。
化学肥料,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钾、硫酸铵等钾肥、氨肥等,这些肥料的施用会在土壤中出现沉积,从而加重土壤的酸化问题。
化肥的大量施用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因此需要根据土壤条件及时的作补充,以保证土壤的缓冲能力和恢复能力的正常。
4、不合理耕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产量增长的同时对养分的需求量明显增加,造成大量元素被植物吸收之后,没有及时的进行休养生息或者轮作,导致土壤越发的贫瘠,生产中的不合理耕作。
5、工业污染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的任意排放,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壤酸化。
煤炭、天然气、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经氧化后形成含有硫酸或硝酸的酸雨,会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增加。
三、土壤酸化危害4、土壤酸化改良措施土壤酸化的改良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平衡施用营养元素、施用pH调节物等措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酸化的危害
各种农作物都有其适应的土壤酸碱度范围,大多数作物以微酸至微碱范围为宜。
土壤酸化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
一、土壤养分的利用率降低。
例如,ph值6~8时,土壤中氮肥的吸收利用率最高。
ph值小于6.5时,土壤中的磷变成磷酸铁铝而固结。
当ph值小于6时,钾、钙、镁的吸收利用率急剧降低。
当ph值小于4.7以后。
硼基本不能吸收利用。
二、根结线虫危害严重。
酸性土壤适宜根结线虫生存、繁殖。
三、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威胁。
土壤酸化后,铝、锰活跃。
有效性提高,对蔬菜果树产生毒害。
如:番茄的中脉突起,叶片出现反船状,果树的粗皮病,这些都是因为土壤酸化后,锰的有效性增加,出现的锰中毒。
锰、铝过多,被根系吸收后。
根尖显著膨大,没有侧根和根毛。
四、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土层结皮,农作物抗逆性降低,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果树根系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差,叶片无光泽。
产量低,品质差。
五、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环境,土壤酸化有利于病菌的滋生繁殖。
根际有害微生物在酸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这些病害控制困难,如大白菜的根肿病、辣椒、番茄、茄子的青枯病、茄子的黄萎病、辣椒落花、落果、落叶,还会出现铝、锰、铁离子的毒害,芹菜、白菜的根腐病,莴苣出现“镶金边”等等。
土壤酸化的治理,目前看,比较容易操作的办法就是使用生石灰。
草木灰是很好的调整土壤酸化的东西,但现在数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