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合集下载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第 2卷 第5 8 期
201 年 1 1 0月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Me i a s a c n d c t n dc l Re e r h a d E u a i o
、0 .8 No. ,12 5 oc .0l t2 1
高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与脑 梗死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曹 国辉 ,王新 平’ ,杨 光福
(. 1河北 大学 ,河北 保定 0 10 ;2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中西 医结合科 ,河北 保定 0 10 700 . 7 00)
摘要 :概括 了近年来高 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 ( y 0o oytie a h y h p h m c s n mi,H c )的中 、西医病 因病机及 治疗 ,H c导致 脑梗死 e hy 机制 、与脑梗 死的关系及脑梗死伴 H c 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强调 了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脑梗 死伴H c 的优越性 ,并 提出了 目 hy hy 前存在的 问题 。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 死 ;中西医结合 ;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 :R 4 . 7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9 X 2 1)5 0 6 — 7 6 4 4 0 (0 0 — 0 5 0 1
等损伤改变 ;对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 ;诱导内皮细胞产生和激活凝血因子并且抑制抗凝 物质的表达;使内皮细胞基 因表达异常;对 内皮 细胞的炎性损伤。 ( ) 2 促进血小板聚集。 ( ) 3 与平滑
收稿 日期 :2 1- 9 1 0 10—4 作者简介 :曹 国辉 ( 9 6 ),男 ,河北保 定人 ,副主任医师 ,在读硕士 。E m i 16 一 - al :Hd j ch 6 . r f z g@1 3 o yk cn
而引起H c。先天禀赋不足 ,则体质虚弱 ,易患各种疾病甚 至遗传病 。此与西 医认为的H c与遗传缺 hy hy 陷有关相符。另外后天营养物质的缺乏以及饮食偏嗜亦可损伤脾 胃。脾 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UA、Hcy、Fib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UA、Hcy、Fib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报告·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为我国居民第一死因[1],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但目前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如客观化指标缺少统一标准,可重复性及可比性较差,说服力不强,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关系的实际价值阐述不深入等[3]。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客观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脑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UA、Hcy、Fib的相关性分析∗陈景利梁文倩何明丰△袁康李旷怡张英俭李莹莹刘宝华(广州中医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20)04-0624-03doi:10.3969/j.issn.1004-745X.2020.04.016【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20日本院收治的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00例,根据标准对入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患者进行NT-proBNP、UA、Hcy、Fib统计分析。

结果急性脑梗死中脏腑与NT-proBNP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中脏腑组的NT-proBNP水平较非中脏腑组高9.142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方法试验组为我院接受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62例,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161名,根据医院的检测标准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血压、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高于15 ?mol/L的比率为52.1%,高于对照组的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对脑梗死的病情检测、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Clinical study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high homocysteineLU Fe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Third Hospital of Xingtai City,Hebei Xingtai 054000,China)脑梗死[1]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病死率高且预后较差。

Hcy是人体内的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为甲硫氨酸的中间产物之一,其在体内可以多种形式存在,99%的Hcy被氧化成SO2,1%为游离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血液中异常增多,临床上研究表明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静脉血栓、动脉硬化[2]等)的形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脑梗死为临床严重血栓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于此疾病的发生、预后及复发影响较大。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认为,脑梗死治疗应采取辩证施治,就像人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不可一概而论、辩证施治是通过对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采用不同的有效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梗死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时,想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需从根本上出发,了解脑梗死患者的体质、分型,即实现辩证的目的。

临床常将脑梗死分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痰湿淤堵型等不同类型,根据患者辩证类型不同,也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方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脑梗死患者辩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时,中医治疗组方应选择补阳还五汤,若肝肾阴虚型患者,则可选择天麻钩藤汤治疗;血瘀且舌质暗黑者,则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不同中医分型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明确疾病分型,采取辩证施治,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预后,使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出现缺血性坏死,软化等表现,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两种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期间,需对畸形脑梗死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观察,无意识障碍患者辨证时,辨证分型可分为如下六方面:1肝阳暴亢证患者表现症状主要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眩晕、头晕麻木、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面诊可见,舌质呈现红色或红绛色、舌苔薄黄,切脉时,脉弦有力,临床治疗时应以“平肝潜阳”治法为主,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方治疗为佳,组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川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等中药;针对头痛者,在基础方中加入羚羊角粉、夏枯草,达到清熄风阳之效;针对存在手足心热、烦躁失眠等肝阴虚者,基础方中加入干地黄、麦冬、五味子、生龙骨,减去黄芩与栀子二味药;偏瘫严重者基础方中加入地龙、木瓜、桑枝、鸡血藤,达到通经活络之效;存在血瘀证者,组方中加入丹参、桃仁、土元,减少黄芩、栀子等药,达到活血化瘀之效;语言不利者组方中加入郁金香、菖蒲、远志,达到开音利窍之效。

稳心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影响

稳心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影响

2 结
内蒙 古 中医药
通 过对本 组病 例进 行 观察 , 急性 脑梗 死 患者血 浆 同型半 胱氨 果 21 . 脑梗 死 组与 对照 组血 浆 H y 平 比较 : 死 组 与对 照组 平 酸 明显 增 高 , 同期 体 检 者进 行 比较 , 异 具有 统 计 学意 义 ( < c水 脑梗 与 差 P O 与 均 空腹 血 浆 H y c 水平 分 别 为 (62 ̄ . ) ( 1 7 3 8 p oL 0 1。这表 明急性 脑梗 死 与血浆 同型半 胱氨 酸呈 正相关 关系 , 1. 4 1 和 1.  ̄ . ), l . ) 8 2 0 6 m/ (< .1;两 组 中血 浆 H y P0 ) 0 e 水平 升 高者 分 别 为 4 . 6/5 ) 40 610和 部分 文献 报道一 致 t从 中 医辨证 分 型与血浆 H y 平 的关系 看 , %( s l 。 c水 8 %( / )P 0 1 o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 45 ( < . 0 0 0 H y 平 的 高低 依 次 为 痰 瘀 阻 络 型 > 虚 血 瘀 型 > 热腑 实 型 > e水 气 痰 风火 上扰 型 , 以痰瘀 阻络 型血 浆 H y e 水平 显 著 高于 2 . 梗死 组各 中医证 型 血浆 H y 平 的 比较 :痰瘀 阻 络 型 、 2脑 e水 气 阴虚 风 动型 > 虚 血瘀 型组 血浆 H y 平较 正 常对 照 组显 著 升高 ( ( . )痰 热 正 常对 照组 , 且 显 著高 于 其他 4组 , 明血浆 H y c水 P 00 ; 1 并 说 c 水平 的 升高 腑 实 型 、风 火 上扰 型 、 阴虚 风动 型 组较 正 常 对 照组 亦 升高 ( < 可 能与 脑梗 死痰 瘀阻 络证 型关 系更 为密 切 , 在 中医各 证型 的形 P 并 成过程 中起 一定 的作 用 , 因此认 为血浆 H y c 水平 可作 为急性 脑梗 00 )差 异具 有统计 学 意义 。见 表 1 .1 ; 。 表 1 各组血浆 H y q  ̄s z 死发 病 中医辨证 分 型 的客观 指标 之一 , 梗死 中 医辨证 的客观 为脑 化、 微观 化 , 别是 运 用活 血 化 痰通 瘀 中药 治疗 急 性脑 梗死 提供 特 更 多 的理 论依 据 。 此外 , 观察各 中医证 型组 治疗 前后 的血浆 同型半胱 氨 酸时 在 发现 , 治疗 后各 组 的血浆 同型半胱 氨 酸均有 不 同程度 的下 降 , 经 差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中又 以痰瘀 阻络型下 降 最显著 。据 此可 其 以推测 , 血浆 同型 半 胱氨 酸不 但可 以作 为急性 脑梗 死 发病 中医辨 证分 型的 客观指 标 , 而且 可 以作为 判 断其辨证 论 治疗效 的指标 。 参考 文献 注: 同组 治疗前 后 比较 ,< . 。 P 0 5 0 【 李公祥.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脑梗塞伴颈动脉 粥样硬 1 ] 血浆 3 讨 论 化 相 关性f. J 医学检验 与 临床 , 0, ( : . ] 2 61 66 0 7 )5 同型半 胱氨 酸是 一种 与半胱 氨酸 同系 的 四碳 含硫 氨 基酸 , 是 【 中华 医学会 . 国脑 血 管病 学术 会议 各 类脑 血 管疾病诊 断要 点 2 】 全 蛋 氨酸 循 环 的代 谢 产物 , 是 许 多需 甲基 化 反 应 的 重要 中间 产 『 . 也 J 中华神 经科 杂 志, 9 , ( : 9 ] 1 6 9 )7. 9 2 63 物( 3 1 。一般 可 引起 血 浆 H y c 升高 的主 要 因素是 遗传 、 养 、 营 代谢 及 【】 3池丽芬 . 动 脉 粥样硬 化与 进展 性缺 血 性脑 卒 中的 关 系【. 至 贞 J 中华 1 某些 药物 等H 。近年来 , 越来 越 多 的研究 发 现 , H y 高 e 血症 与 脑血 神 经科杂 志, 0 , ( : 8 2 63 6 3 . 0 9 )8 管 意外 的发病存 在密 切 的联 系 , 分研 究表 明血 浆 H y 高的幅 【 红燕. 部 c升 4 催 高半胱氨酸对血管 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 中药抗损伤 度 与脑梗 死 的严 重程 度呈 正 相关I 5 1 H y 通过 自由基介 导 的 的 实验研 究[. 东医科 大学 学报, 0, ( :1. 。高 c 可 J山 ] 2 7 5652 0 4 ) 氧 化反 应损 伤 血管 内皮 , 时诱 导 血管 平 滑 肌细 胞增 殖 , 进 动 【]ac , b.sJ Jc b sB , ta1H m oy en sa 同 促 5S coRL Ro e K, ao S c . o cstie a 脉 血管 壁脆性 增加 及管 腔狭 窄 ; 可 激活 血小 板黏 附 和凝 血 因子 rs a trfric e i to :a p ie ilgc lsoy i v lt 并 ik f co o s h m c sr k e n e d m oo ia tr n e ou V的 活性 , 过凝 血机 制 以影响 血栓 调节 素 的表 达和 蛋 白 c的活 i J N ?e e l y 19 , () 6 . 通 o ] ur ?pi m i o , 9 81 4: 7 n[ . o d og 7 1 性 , 进血 栓 的形 成 , 而导 致 动脉 粥 样 硬化 性 血栓 形 成 性脑 梗 [] 促 从 6高海风 , 张哲成 . 高同型 半胱 氨 酸血 症 与缺 血性卒 中f. J 医学 综 1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进展申太明【摘要】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血管性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高Hcy血症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笔者就中医学治疗脑血管病中高半胱氨酸血症以及其病因辨证分型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7(030)001【总页数】5页(P156-160)【关键词】脑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医药【作者】申太明【作者单位】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血浆或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近年来中医对高Hcy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高Hcy与脑血管病中医证型的关系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对中医证型客观化,避免辨证施治因医生经验不足而存在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随着临床防治高Hcy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显示了良好的防治作用,现将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医学对高Hcy血症的病因目前多认为是本虚标实,由虚而发,虚实夹杂。

本虚以脏腑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血中Hcy水平升高,能损伤血管内皮,高Hcy既是病理产物,其本身又是致瘀成痰之病因。

姚海强等[1]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痰湿体质共同的遗传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病理机制进行探讨,论述了痰湿体质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土壤,并提出可从中医体质学及调整痰湿体质的角度入手,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以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徐业等[2]将326例高Hcy血症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体质判定,同时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行证素判断,分析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高Hcy血症患病率为24.77%,其中平和质6例,偏颇体质 320 例。

偏颇体质中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分别为110,73,59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2 结 果
同时近期内未服用左 旋多 巴、 碱 、 i B 、 iB 叶酸 、 茶 Vt Vt 。、 抗
氧 化 剂 及抗 癫 痫 药 物 者 和 排 除 严 重 营 养 不 良 、 酒 、 状 腺 酗 甲
功能异 常、 肝肾功 能不全 、 恶性肿 瘤等 。选择 同期 门诊 体检 的健康 中、 老年人对 照者 4 8例 , 龄、 年 性别 构成 比与脑 梗死
增高组 和中度增高组 ,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0 ) 3 P> .5 。结 论 : H y 高 e 血症与脑梗死有关 , 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无关 , 但 是独立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危险因素
di 1 .9 9 ji n 17 06 .09 0 .1 o: 0 3 6/.s .6 2— 3 92 0 . 30 5 s
龄4 2—8 7岁 , 均 (7 3 平 6 .7±1.4 岁 。均 符 合 第 四届 全 国 07 ) 脑 血 管 病会 议 修 订 的脑 梗 死 诊 断标 准 , 均 经 头 颅 C 且 T证 实 ;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相关 因素对脑 梗死患 者血浆 H y水平 的 c
影 响采 用 多 元 逐 步 回 归 分 析 , 有 检 验 均 为 双 侧 检 验 , P 所 以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中图分 类号 : R 4 . 73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7 0 6 (0 9 0 0 5 0 6 2— 39 20 ) 3— 2 0— 2
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 ( ye o oyti m a H e 是急 hp r m cs n i, H ) h ee 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很 多学者所证实 , 有不 但 同结论的报 道。本课 题 旨在通 过对大样 本 的血 浆 同型半 胱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应用

3 2 6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 0 1 3年 2月 第 1 O卷 第 3期 I a b Me d Cl i n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0 , No . 3

临床 研 究 ・
急性 脑 梗 死 患者 血 浆 总 同型 半胱 氨 酸检 测 的 临床 应 用
Cu l t y KS .HHc y a n d a r t e r i o s c l e r o s i s : h i s t o r i c a l p e r — [ 2 ] Mc
者 1 1 0例作 为对 照组 , 男6 0例 , 女5 O例 ; 年龄 4 6 ~7 6岁 , 平 均 年龄 6 0 . 6岁 。两 组 患 者 年 龄 、 高血压 、 高 血脂 、 肥胖 、 吸烟等 因 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 2 仪 器 与 试 剂 日立 7 6 0 0全 自动生 化 分 析 仪 , 美 国 A. M.
S临 床 诊 断 试 剂 中 心 的 t He y试 剂 , 质 控 物 为 DA TE 定 值 血清 。 1 . 3 检 测 方 法 抽 取 静 脉 血 3 mI , 分 离 血 清 。 利 用 日立
s p e c t i v e s [ J ] . C l i n C h e m L a b , 2 0 0 9 , 4 3( 1 0 ) : 9 8 0 — 9 8 6 . [ 3 ] 李 绣 昌. 同型 半 胱 氨 酸 致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发 病 机 制 的 研 究 进展[ J ] . 心血管病学进展 , 2 0 0 8 , 2 2 ( 3 ) : 1 7 0 — 1 7 3 .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107.[2]周岱翰.肿瘤治验集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4-141.[3]鄢践,曾益新.实体瘤疗效评定最新指南[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6):375.[4]查人俊.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92.[5]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104.[6]Gridelli C,Perrone F,Gallo C,Cigolari S,Rossi A,Piantedosi F,et al.Chem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Multicenter Italian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Study (MILES)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J Natl Cancer Inst 2003;95:362-72.[7]Langer CJ,Manola J,Bernardo P,et al.Cisplatin-based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im -plications of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5592,a randomized trial.J Natl Cancer Inst 2002;94:173–81.[8]Jackman D,Yeap B,Lindeman N,Fidias P,Rabin MS,Temel J,et al.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or =70years of age treated with erlotinib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n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ymptom response.J Clin Oncol 2007;25:760-6.[9]张力,王淑兰,张晓彤,等.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92-395.[10]罗秀丽,秦丹梅,李金彩,等.中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74例临床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0):657.*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广西中医学院(530001)2012年4月8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急性脑梗死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

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火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5组,采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 水平,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的血浆Hcy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

结论:高Hcy 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浆Hcy 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证型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03-0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黄立武*黎桂育**李景玉**近年来医学资料显示,脑梗死患者中的血浆Hcy 升高者是健康人群中的6~8倍[1]。

研究发现,继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过量饮酒、肥胖之后,血浆高Hcy 被列为脑血管意外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

为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急性脑梗死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笔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所确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以头颅MRI 证实。

1.1.2中医辨证分型:按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共分为5个证型:①风火上扰证型: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②痰瘀阻络证型: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证型: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④阴虚风动证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⑤气虚血瘀证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1.2纳入标准:①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者;②均为首次急性发病,发病在72小时以内;③头颅MRI 确诊为脑梗死;年龄40~75岁。

1.3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②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卒中患者;③因代谢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引起脑栓塞患者;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合并感染者。

1.4一般资料: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源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

风火上扰型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61.41±7.02)岁。

痰瘀阻络型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54±7.98)岁。

痰热腑实型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1~74岁,平均(63.35±8.72)岁。

阴虚风动型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67.84±7.12)岁。

气虚血瘀型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6~71岁,平均(68.25±8.06)岁。

各组在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同期选取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65.10±7.26)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具有可比性。

1.5方法1.5.1治疗:(1)西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每天一次;阿托伐他汀片20mg 口服,每晚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 口服,每天一次。

(2)中药辨证治疗:①风火上扰型: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 、钩藤15g 、生石决明30g 、川牛膝9g 、黄芩9g 、栀子9g 、夏枯草9g ;②痰瘀阻络型:化痰通络汤加减:法半夏9g 、生白术9g 、天麻12g 、紫丹参15g 、香附9g 、酒大黄6g 、胆南星6g ;③痰热腑实型:星蒌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g 、芒硝9g 、胆南星6g 、瓜蒌30g ;④阴虚风动型:育阴通络汤加减:生地黄15g 、山萸肉9g 、钩藤15g 、天麻9g 、丹参15g 、白芍15g ;⑤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g 、全当归10g 、桃仁9g 、红花9g 、赤芍15g 、川芎6g 、地龙9g ;疗程均为30天。

1.5.2血样采集:脑梗死组于入组后以及疗程终点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 ,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 ,两组均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 )抗凝管中振荡摇匀用来测定,4℃下3000r/min 离心5min ,分离血浆标本置-70℃冰箱保存;同时采集分离血清标本置-70℃冰箱保存。

1.5.3检测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Abbo ttAxsymsy tem 全自动分析仪,以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Hcy 水平。

质控采用雅培公司提供的Hcy 标准样品为对照,对其做稳定性检验。

1.5.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t 检验,多组数据比较用F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

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内蒙古中医药心率变异性(HRV )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表明HRV 分析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评价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并严重影响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多项研究发现稳心颗粒有减少复杂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及HRV 的影响。

l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房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除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心动过缓、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心力衰竭、其他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2组:A 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70±10)岁;B 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8±11)岁。

2组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心功能等无显著性差异。

1.2研究方法: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每次1袋(5g ),3次/d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糖浆颗粒),每次1袋,3次/d 。

治疗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按照199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心率变异协作组规定的统一方法[2],计算机自动分析24h HRV 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 )、全程相邻RR 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 )、全部RR 间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房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每次1袋(5g ),3次/d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糖浆颗粒),每次1袋,3次/d 。

治疗疗程为4周。

观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治愈率40%,好转率53%。

对照组心律失常治愈率3.3%,好转率16.7%。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间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SDNN 、SDANN 、rMSSD 、PNN50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