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 问题汇总

2010年6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SATWE弹性挠度计算中是否考虑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答:未考虑。
施工图中长期挠度可以选择是否考虑,但对混凝土梁挠度结果影响不大。
2、平面不规则结构,SATWE计算到第二步停止答:主要是选用VSS求解器导致的,该求解器不能取过多振型。
可使用模拟一+LDLT计算。
模拟三程序强制使用VSS求解,也不能使用模拟三。
3、异形柱截面尺寸位置保持不变,使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改变角度等),异形柱配筋计算结果差别大答:SATWE对PMCAD的建模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对异形柱,SATWE以腹板形心作为计算定位点。
对PMCAD中对称布置的异形柱,要保证两对称柱子的腹板同时沿竖向或横向,此时生成的计算简图一致,配筋也对称。
4、混凝土箱型截面施工图出不了?梁截面为箱型,而平法表示却为矩形,截面配筋也是矩形?答:梁施工图中无该类型处理。
但SATWE计算是正确的。
5、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没有剪力墙轴压比输出,如何查看?答:将本工程拷贝到另一文件夹中,此时选择计算地震作用,烈度可以随便选,该模型计算的墙轴压比可供设计。
6、筏板标高与上部结构什么关系?答:08版基础CAD与上部PMCAD中使用同一标高,即坐标系一致,两者关联,所以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保证上部标高符合实际。
05版基础与上部标高是独立的,设置相对正负0的标高就可以。
7、有无地下室,其计算的上部结构位移差别较大?答:因为该模型地下室层数多,共4层,取的地下室约束 m值为3,较小,这样计算的地上部分位移要大一些。
可将m值取10或直接设为-4,即嵌固,这样有无地下室计算的位移是很接近的。
8、2层的底部框架结构,非抗震,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计算通过了没问题,但是底框-抗震墙结构三维分析,计算参数中选不计算水平地震力,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无错误,但是到第2步SATWE内力及配筋计算却出错!请问是什么原因?答:底框结构的楼层地震剪力在“砌体结构辅助设计”中已经计算完毕,SATWE中不再计算。
pkpm 问题汇总

2010年6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SATWE弹性挠度计算中是否考虑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答:未考虑。
施工图中长期挠度可以选择是否考虑,但对混凝土梁挠度结果影响不大。
2、平面不规则结构,SATWE计算到第二步停止答:主要是选用VSS求解器导致的,该求解器不能取过多振型。
可使用模拟一+LDLT计算。
模拟三程序强制使用VSS求解,也不能使用模拟三。
3、异形柱截面尺寸位置保持不变,使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改变角度等),异形柱配筋计算结果差别大答:SATWE对PMCAD的建模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对异形柱,SATWE以腹板形心作为计算定位点。
对PMCAD中对称布置的异形柱,要保证两对称柱子的腹板同时沿竖向或横向,此时生成的计算简图一致,配筋也对称。
4、混凝土箱型截面施工图出不了?梁截面为箱型,而平法表示却为矩形,截面配筋也是矩形?答:梁施工图中无该类型处理。
但SATWE计算是正确的。
5、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没有剪力墙轴压比输出,如何查看?答:将本工程拷贝到另一文件夹中,此时选择计算地震作用,烈度可以随便选,该模型计算的墙轴压比可供设计。
6、筏板标高与上部结构什么关系?答:08版基础CAD与上部PMCAD中使用同一标高,即坐标系一致,两者关联,所以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保证上部标高符合实际。
05版基础与上部标高是独立的,设置相对正负0的标高就可以。
7、有无地下室,其计算的上部结构位移差别较大?答:因为该模型地下室层数多,共4层,取的地下室约束 m值为3,较小,这样计算的地上部分位移要大一些。
可将m值取10或直接设为-4,即嵌固,这样有无地下室计算的位移是很接近的。
8、2层的底部框架结构,非抗震,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计算通过了没问题,但是底框-抗震墙结构三维分析,计算参数中选不计算水平地震力,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无错误,但是到第2步SATWE内力及配筋计算却出错!请问是什么原因?答:底框结构的楼层地震剪力在“砌体结构辅助设计”中已经计算完毕,SATWE中不再计算。
(整理)PKPM常见问题.

(整理)PKPM常见问题.建筑模型输入及工程量计算常见问题1. 如果有同一工程的建筑APM建模和结构PMCAD建模数据,可以利用(工程拼装)命令使结构模型与建筑模型的合并。
2. 现程序中的阳台只能统计出投影面积,其他工程量都不能解决,如何变通处理?答:阳台栏板按“墙”输入形成房间后,就可以统计出阳台的装饰工程量;再用“修改定额”,将“墙”的定额修改为“栏板”的定额。
3. 如果模型中有的房间不计算建筑面积,程序怎么处理?答:利用“房间编辑”中“房间特征“命令,定义房间的计算面积系数为0后,布置在不需计算建筑面积的房间内,程序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就不会统计了。
4. 现程序中双层梁怎么处理?答:在建筑模型中可以输入梁和层间梁,来处理双层梁。
5. 程序在进入平整场地时,有时会出现模型不见只显示平整场地的轮廓线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答:重新进入建筑模型中点“形成网点”命令即可。
6、外立面在计算室外地坪的装修工程量时,怎么解决?答:(1)在“改层信息”中,输入室外地坪标高,这部分工程量会自动并入第一层的工程量中。
(2)立面选择完毕后,用“辅助网格”绘出室外地坪这部分的区域,录入做法后可统计工程量。
7、建模的本层检查中,能检查出模型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隐藏的问题检查不出来?根据经验模型还会出现哪些问题?答:目前检查如下情况:是否有180度圆弧(由于程序生成房间时圆弧边被简化成圆弧两端的直线边,如果180度的弧墙中间没有节点打断,则半个圆的面积将丢失。
如果还有通过其圆心的另一段墙,则该圆弧与直线墙连接生成的房间会由于面积为零而发生错误)检查在两个距离比较小的节点间(最大检查距离为1000mm)没有布置梁或墙的状况。
当平面上节点的布置较乱(在结构数据和装修、填充墙等同时布置时常出现),可能出现相距较近的节点网格上梁或墙的遗漏布置,特别是在柱截面范围内有多于一个节点的情况时常出现这种遗漏布置,这种情况由于柱的掩盖常不能被发现。
PKPM做钢结构的经典问答(一百多疑问解答)

PKPM做钢结构的经典问答1、优化设计并非是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死扣用钢量(俗称“蚊子腿上剔精肉”),因为这样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设计的安全度,“荷载优化”是选取适当的荷载,应当兼顾业主对结构小幅改动的可能性,比如吊挂灯具、功能分区重新布局。
把恒载取得很小,用钢量没有减小太多,功能限制则限制太死。
优化首先考虑变化方案,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做到大处节省,具体到杆件节点则要放宽。
如果原结构各部件安全储备相差严重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储备标准来调整各构件型号,该加大的加大,该减小的减小。
结构安全是整体安全,个别杆件强大没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0.6条: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中讲: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对未达要求的行为承担“违约责任”。
3、网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压制钢板制作,钢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强规》规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
怎么办呢?制作时可以把钢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质检找麻烦了。
4、设置20吨以上的吊车的厂房在国内不允许按《门式刚架规程》设计,主要在于国内吊车梁安装偏差和吊车轨道安装偏差造成卡规,使水平力增加4-5倍,导致厂房剧烈晃动,没法正常使用。
总之,任何先进的设计方法都无法超越实际施工水平来实现,要求符合国情(或者“公司加工实力”)。
比如对20吨驾操吊车的门架按美国规范控制柱头位移为H/240(国内H/400),晃动得没人愿意驾操,省那一点点钢材和厂房适用性相比就显“设计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5、什么样的维护系统需要考虑阵风系数?(1)、对脆性材料。
如玻璃幕墙,必须采用阵风系数。
(2)、对阵风作用下,对荷载临时提高能够承受的钢材等,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
(3)、不该考虑阵风系数的维护系统考虑了阵风系数,安全度比主结构高出一倍,不利于主体安全。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1、钢梁拼接处用内力设计一般就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什么还要采用等强设计?答:从概念上讲,拼接位置是构件的连续位置,如果按照内力进行拼接位置节点设计势必造成该位置承载力比连续部位要弱,该位置成为薄弱部位,在强风强震,及其他偶然情况下都很可能率先破坏,造成连续倒塌等安全隐患,所以该位置按等强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说的概念设计是从抵抗不利情况出发的,我们在设计时考虑的地震作用一般为多遇地震作用,也就是小震情况,而我们要通过概念设计以及相关构造保证在设防地震(中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甚至是极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安全,此时结构中很多构件出现塑性,在此情况,如果拼接节点是先于构件破坏的,那么整个结构成为机构,后果不堪设想。
从规范角度来说,抗规8.2.8等条文也提到了等强连接设计以及强节点弱构件的相关验算,足见节点的重要性。
2、根据门式刚架规范4.1.3条条文说明“当屋面均布荷载标值取0.5KN/m2时,可不考虑最不利布置”计算屋面连续檩条时活荷载取0.5kN/m2时,就可以不考虑其最不利布置?答:首先在考虑此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规范中规定“本条所指的活荷载仅指屋面施工及检修时的人员荷载”同时此条表述与旧版规程类似。
首先该条继承了旧规程3.2.2的说法是主要针对刚架构件而言的,刚架构件一般包括刚架梁、柱构件,对于檩条、墙梁等围护构件的计算新版规范没有单独提出,旧版规程则提出“屋面构件计算时的活荷载取值大于刚架构件计算时的取值是合理的”。
活载不利布置是一般活荷载的一种属性,即可变荷载存在加载位置的随机性,例如楼面或楼面各个房间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人员分布,屋面雪荷载随着背阴、向阳位置、遮挡及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对于雪的融化及再次冻结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门式刚架规范中4.3.5也考虑了类似不利布置的情况。
规范4.1.3条的规定认为人员及检修荷载取到相应数值时按照一次性加载也有较大概率能够包络活载不利布置的情况,对于雪荷载等其他活荷载类型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共24页

2019年10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框架结构下独立基础中的拉梁在哪计算?答:可以在PMCAD中增加标准层的方式计算拉梁配筋,也可以按拉梁拉结的各柱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10,按受拉构件计算配筋。
2. 08的pkpm找不到楼层各振型位移值的输出文件?答:目前程序只输出各荷载与地震作用工况下的位移值,没有输出各振型位移值。
3.08版的PMCAD里面拉伸节点后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答:在帮助菜单下,恢复数据,程序自动备份有9个模型数据,可分别点击寻找较早的记录,恢复数据即可。
4.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参数输入,没有“地震波主方向与X轴夹角”的输入框?答:为了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作对比,用户需要在SATWE参数输入的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中,输入相应角度分别计算。
定义地震波后,程序自动按该角度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5.墙施工图里,对剪力墙端柱配置箍筋“99@5”,怎么回事?答:对计算配箍面积,程序没能在钢筋库里找到合适的配筋形式而出现的情况。
可以在工程设置里,选筋设置,墙柱箍筋,增加钢筋规格和间距,只要合适,程序可以选到合适的箍筋,就可以正常配置。
6.框架结构参数“风荷载信息”计算的时候是回填第一周期还是第二周期?答:为准确计算风振系数,计算后在参数“风荷载信息”里的结构基本周期,回填WZQ.OUT文件里第一周期的数值,重新进行计算。
7、鉴定加固模块中,柱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加实配钢筋计算出来的配筋值也会变大,为什么?答:JDJG模块中配筋结果中的值是包括了实配钢筋的。
根据规范公式,实配钢筋的增加量要大于新增钢筋的减少量,才能保证承载力不变,所以计算的配筋值就会随着实配钢筋的增加而增加。
8、satwe数据转到epda中出现节点混乱,如何处理?答:地下室部分,由于有不等高基础,模型中有柱悬空。
该模型地下室能满足嵌固要求,拷贝一个模型不组装地下室计算,再导入epda中分析。
9、slabcad板带验算中,支座处和跨中的截面计算高度怎么确定?答:均按照板底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来计算截面的计算高度。
PKPM结构软件问题汇总

2012.12.24结构软件问题汇总发布时间:2012-12-24 来源:PKPM1、10版QITI计算的底框层间刚度比为何纵向明显变小?答:10版PKPM按照10抗震规范7.1.8规定:底框层间刚度比计算时,上部砌体层侧向刚度计算计入构造柱影响。
2:JCCAD节点荷载数值小而算出来的基础(独基、承台)较大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节点荷载的偏心距较大,由基础偏心距控制基础底面积尺寸。
处理方法:增加节点竖向力,可以减小上述情况下基础的尺寸。
查看单位覆土重是否正确,首层填充墙如果是通过地梁传到独立基础上时,可将填充墙的自重以附加荷载的方式加到节点上。
3:基础荷载与自动生成的基础(独基、条基、承台)底面尺寸不对应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这是由于相比较的两个基础分别属于不同的归并组,且归并系数较大造成的。
处理方法:先清除原又基础,然后将归并系数减小(也可填0),然后再进行基础验算,就可解决上述问题,一般说来基础的底面积较大,归并系数应填相对小一点的数。
4、基础程序中怎么不能导入桩位?答:确认画桩的园是不是一个整圆,cad的版本不要太高。
若dwg图转不了,可尝试将dwg图转成T图再进行转换。
5、2011.9.30(v1.3)版本wmass文件中,参数中选择特殊风荷载,而计算书中的提示特殊荷载计算信息中提示不计算?答:特殊荷载信息始终不计算,包括吊车荷载,温度荷载,人防荷载,该参数可以不参考,v1.3版中已经取消该输出。
6、剪力墙模型比较对称,质心和刚心偏离很远?而且刚心是偏向墙较少的一方?答:模型中,X方向的墙集中在上方,Y方向的墙(多)集中在下方,而墙主要是考虑面内刚度,而且非常大,所以导致了刚心靠上方偏移。
另外,Y方向墙虽多,但在左右方向布置对称,所以在左右方向上刚心呈现在中间。
7、工程屋顶是斜屋顶,采用在屋脊那里设置上节点高处理,结果算出的屋面梁的钢筋为什么跟按照平板计算出来的钢筋差别那么大?答:你可以从平屋面和坡屋面的内力图里面进行查看,对比一下两种情况下屋脊梁的内力(弯矩和轴力)情况。
(整理)pkpm年7月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2010年7月第一周技术问题汇总一、用户理解及操作问题1、SATWE的“WMASS“文件中,“风荷载信息”的“风荷载”、“剪力”、“倾覆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答:都是标准值2、push over 里剪力墙的红色大叉是什么意思?答:红色叉是该片墙可认为是破坏了,包括拉坏、压坏、剪坏。
可在前面参数“高斯点破坏程度指数”中设定每片墙破坏高斯点占总点数比例,作为墙破坏的标准。
3、SATWE轴压比最大限值较规范小0.1是什么意思?答:剪跨比小于1.5的时候,SATWE限值取规范表数值减去0.1作为最大轴压比。
4、某模型的地下一层地下室墙柱异常超筋。
经检查,总地震力对,但单片墙地震力过大(地下一层单片墙地震力是地上一层地震力的3倍左右),请教是何原因?答:是由于地下室侧向完全嵌固,地下室层刚度放大1000倍导致的,个别模型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当地下室剪力墙较多时。
只能将约束填小,如回填土比例系数M取5或3,此时地下1层构件内力也有减小。
5、平板伐板基础内筒冲剪出现负值?答:原因是操作时,程序提示板边挑出网格线距离,用户输入的为0,程序只识别到了内筒上部的部分荷载,导致冲切力及剪力出现负值。
6、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在内力及位移计算时考虑,在配筋时不考虑可不可以?答:不可以。
内力位移配筋计算都要考虑。
设置弹性板3、6时程序自动不考虑。
7、PUSH-OVER选择“不保留次要构件”计算不过,保留可以通过,怎么处理?答:一般情况下,PUSH-OVER都要选择保留次要构件,这样计算是准确的。
8、WINDOWS7系统上,切换PMCAD标准层后,所有标准层变为同一层?答:在系统所用杀毒软件中, 将C:\PKPM\PM文件夹设置为例外,不检查。
9、端柱倾覆弯矩算到墙里还是柱子里?答:SATWE端柱倾覆弯矩和端柱剪力都算到墙中。
10、SATWE中,楼面活荷载折减与柱、墙的活荷载一般只能使用一个,如两者同时使用,荷载偏小,偏于不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框架结构下独立基础中的拉梁在哪计算?答:可以在PMCAD中增加标准层的方式计算拉梁配筋,也可以按拉梁拉结的各柱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10,按受拉构件计算配筋。
2. 08的pkpm找不到楼层各振型位移值的输出文件?答:目前程序只输出各荷载与地震作用工况下的位移值,没有输出各振型位移值。
3.08版的PMCAD里面拉伸节点后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答:在帮助菜单下,恢复数据,程序自动备份有9个模型数据,可分别点击寻找较早的记录,恢复数据即可。
4.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参数输入,没有“地震波主方向与X轴夹角”的输入框?答:为了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作对比,用户需要在SATWE参数输入的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中,输入相应角度分别计算。
定义地震波后,程序自动按该角度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5.墙施工图里,对剪力墙端柱配置箍筋“99@5”,怎么回事?答:对计算配箍面积,程序没能在钢筋库里找到合适的配筋形式而出现的情况。
可以在工程设置里,选筋设置,墙柱箍筋,增加钢筋规格和间距,只要合适,程序可以选到合适的箍筋,就可以正常配置。
6.框架结构参数“风荷载信息”计算的时候是回填第一周期还是第二周期?答:为准确计算风振系数,计算后在参数“风荷载信息”里的结构基本周期,回填WZQ.OUT文件里第一周期的数值,重新进行计算。
7、鉴定加固模块中,柱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加实配钢筋计算出来的配筋值也会变大,为什么?答:JDJG模块中配筋结果中的值是包括了实配钢筋的。
根据规范公式,实配钢筋的增加量要大于新增钢筋的减少量,才能保证承载力不变,所以计算的配筋值就会随着实配钢筋的增加而增加。
8、satwe数据转到epda中出现节点混乱,如何处理?答:地下室部分,由于有不等高基础,模型中有柱悬空。
该模型地下室能满足嵌固要求,拷贝一个模型不组装地下室计算,再导入epda中分析。
9、slabcad板带验算中,支座处和跨中的截面计算高度怎么确定?答:均按照板底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来计算截面的计算高度。
10、PKPM的复杂空间建模中,若在模型中自定义了风荷载工况下的荷载,则在计算中可不输入基本风压,不然会造成风荷载的重复计算。
11、某模型组装地下室时提示刚重比不满足,需要考虑P-Δ效应;如不组装地下室,则刚重比满足要求,可以不考虑P-Δ效应,如何处理?答:刚重比指标的计算应该在上部结构模型上进行(即去掉地下室),如果结构顶部存在附属结构,也应去掉,只保留附属结构的自重作为荷载附加到主体结构最顶层楼面位置。
12、08版SATWE生成数据后提示“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定义错误,如何解决?答:用户定义了梁内只有一个一字型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即工形翼缘厚度和宽度定义为0。
新SATWE无法识别该截面,可将翼缘厚度和宽度输入一个较小值模拟。
13、使用PMSAP计算普通梁式转换结构,提示“转换墙抗剪超限”,如何处理?答:这个功能是用作箱型转换的结构,其他转换没有参考价值。
程序现在所有转换都给判断了。
程序是将转换层上一层的墙当做箱型转换墙了,提示剪力超限是把该墙当做转换梁,沿墙竖向切开截面,以梁的方式给出剪力,并做剪压比判断。
14、SATWE参数“地震信息”中自定义反应谱曲线,暂时不能直接从EXCEL表格导入,需要手工输入各点数值。
15、SLABCAD板带交互设计功能暂时不能根据裂缝自动反算板带钢筋面积。
16、框架结构,楼板设置为弹性膜,在SATWE“各层平面简图”中显示梁与楼板被剖分为很多段,是否SATWE就是按照剖分后的连接计算的?答:目前不是,还是只有楼板四个角点与梁端连接,如果想梁板多些协调节点,还要加虚梁辅助剖分。
目前SATWE墙与弹性楼板相交、墙与边框柱相交时,是完全按照剖分后的节点连接关系计算的。
而梁与楼板还没有这样处理。
17、门式刚架能否接力JCCAD进行基础设计?答:使用二维建模计算不能直接接基础。
可使用三维建模,然后三维计算或二维单榀计算,之后进入JCCAD——荷载输入——选PK文件——选择一榀PK文件——鼠标点击该榀轴线,使轴线变为白色,被选中——荷载输入——读取荷载——读取PK荷载。
如有其它榀需要计算基础,重复以上步骤,全部读取后,可进行基础设计。
18、PMCAD中“画结构平面图”的楼板计算中,选择塑性与弹性两种算法配筋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答:可能弯矩较小,都为构造配筋,所以一样。
另外,如下两种情况,即使选择了塑性算法,程序也自动强制按弹性算法计算:A、楼板某边的边界条件有2个,如固定和简支都有,此时强制按弹性算法。
B、长宽比大于2的楼板也自动强制按弹性算法计算。
19、JCCAD中地质资料尺寸没按照1:1输入,可不可以放大或缩小再导入?答:暂时不行。
需要重新输入一次。
20、JCCAD人机交互输入中——荷载输入——荷载编辑——线荷编辑,点击某片剪力墙,弹出该墙内力表格,其中Q代表什么?答:Q是竖向均布荷载,单位是kN/m,乘以墙截面高度就是墙的轴力。
注意该参数不是墙剪力。
2010年9月第四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地下室梁太多,超出PMCAD处理能力,怎么解决?答:PMCAD中杆件数量。
如某一标准层超过8000根梁,此时可能无法布置上新的梁。
可将两端支撑在主框梁上的梁使用“次梁布置”命令,次梁的内力计算在SATWE的第三项“PM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中完成。
往往超限的都是地下室结构,也可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
2、SATWE中可否查看屈服强度系数?答:7度及以上规则矩形柱子的框架结构,可自动按规范的简化弹塑性算法,求大震下的楼层弹塑性位移角。
结果在SATWE结果文本文件第8项薄弱层验算结果SAT-K.OUT中查看。
3、SATWE中“地震信息”参数可设置斜交抗侧力附加地震数,设置后对楼层刚度比有无影响?答:无影响。
目前程序增加该角度的单独构件地震力计算,并参与内力组合及配筋,对其他计算无影响。
4、JCCAD中桩筏有限元计算“荷载选择”参数中有时出现“直接计算”,是什么意思?答:是因为用户在基础人机交互输入中,定义了附加线荷载或点荷载,“直接计算”就是程序只使用该荷载进行筏板计算,而不读取上部的SATWE等荷载。
5、使用10年新SATWE计算,同一标准层对应的多个自然层,层高一样,但计算后WMASS.out中各层偏心率略有差别,什么原因?答:是因为各层剪力墙网格划分不一致导致的。
虽然为同一标准层,新SATWE 对各层网格划分可能略有差别。
6、基础CAD人机交互输入中显示的红色轴网,标高始终对应PMCAD中楼层组装的0.000。
输入基础标高时,要注意与上部楼层组装标高保持对应。
如PMCAD中有2层地下室,—2层楼层组装底标高为—6m,此时如筏板厚1m,则基础中应输入筏板底标高—7m。
另外,如基础程序中输入地下水位标高—0.5m,则表示地下水位最高处距离0.000还有半米的距离。
7、PMCAD中“画结构平面图”楼板计算,板的同一板边(如上边),设置了固定和铰接两种不同边界,则无法计算挠度,如何处理?答:目前以下四种板无法计算挠度:1、非矩形板2、矩形板,但某边界上边界条件不唯一3、选用塑性算法4、有人防荷载板;第一种非矩形板可近似按矩形板计算挠度,方法是将楼板计算参数中“近似按矩形计算时面积相对误差”改大,默认为0.15。
第二种可将边界条件改为一种近似计算。
8、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程序给出了一些地震波图形显示的曲线,这些曲线可否以文本文件的形式提取出来?答:暂时拿不出来。
9、PMCAD“画结构平面图”楼板计算书中显示的As=1077mm2,实配φ12@150(面积753 mm2),为什么二者面积不一样?答:楼板计算时,如果参数选择了“仅直径大于等于D为二级钢(D=12)”,此时所有板先按照一级钢强度计算,显示的As=1077mm2是一级钢对应的计算面积。
程序自动选筋时如直径达到了12,此时又将该面积进行等强代换,直接给出配筋按二级钢的配筋φ12@150。
10、A级高度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箍率,程序如何取值?答:程序目前给出选项“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设计执行高规7.2.17-4”,如不勾选,则程序对构造边缘构件按照表7.2.17执行。
如为三级抗震,非加强部位,则SATWE边缘构件简图中,纵筋输出为0.004A和4根12的大者。
箍筋C输出为P=0.00%(φ6@200)。
SV11、多层带剪力墙结构,按照抗震规范6.4.6条,一或二级抗震时轴压比较小时,可不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只用构造边缘构件。
此时可以将SATWE参数中“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填一个大于结构最高层号的数值,如6层结构,可填入7。
12、悬臂梁不需要调幅,SATWE是否可以识别?答:可以自动识别为不调幅梁,不需人工设置。
具体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查看。
13、PKPM 查看数检报告CHECK.OUT 的时候,提示以下错误信息:ERR: 网格线与关联刚性板不同层ERR: 结点与关联刚性板不同层是什么问题?答:PMCAD楼层组装里的底标高定义不正确,楼层或构件重叠导致数检不通过而出现的错误提示。
14、PMCAD中的工程拼装,提示文件不存在?答:工程文件夹路径太长或工程文件中文名字符太长,或者路径中存在斜杠字符“/”和点字符“.”,程序无法提取到模型数据文件;解决办法:缩短工程文件夹的存放路径,或把工程文件名改为英文,或者将上述特殊字符删除,程序能正确识别需要工程拼装的模型数据文件。
15、钢结构设计模块STS的桁架计算,出现“震动质点个数大于200,超过程序计算能力”的警告提示而不能继续计算?答:地震作用计算时,目前程序限制的震动质点个数不超过200个。
为了对桁架中的构件作压弯计算,桁架的上下弦杆与腹杆等构件一般均按照柱输入计算。
程序作地震作用计算时对柱子的每个节点都作为震动质点计算,而对每跨连续梁则合并一个震动质点计算,如果模型规模比较大且多跨对称结构,可把左半部分桁架结构构件按梁输入计算,此部分构件的设计结果可参考右边对称位置相应构件的数值。
16、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 条第2 款规定: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在SATWE里哪一项里能够查到??答:结构体系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计算后,在文本文件输出的“框架柱倾覆调整系数”里查看,“柱及短肢墙倾覆弯矩百分比”不超过50%弯矩及0.2Q即可。
17、JCCAD读取上部荷载中柱子轴力出现红色的负值,什么原因?答:一般结构平面的角柱和边柱,或角部的剪力墙,当水平荷载较大时,可能内力组合是负值。
此时可根据最不利的组合算基础,注意基础出现零应力区或者基桩抗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