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结构设计步骤教程

合集下载

PKPM结构设计软件应用教程

PKPM结构设计软件应用教程

PKPM结构设计软件应用教程PKPM(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for Privacy-Enhanced Mail)是一种用于设计结构的软件,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

本文将为你介绍PKPM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教程。

一、软件简介PKP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结构设计软件,它提供了多种工具和功能,可以用于设计和计算各种结构。

PKPM的核心功能包括结构绘图、性能计算和分析、荷载计算和分析等,它能够帮助用户轻松地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并提供详细的计算结果和报告。

二、软件安装与设置2.同意软件许可协议,并选择软件安装路径。

3.点击“下一步”进行软件安装。

4.成功安装后,打开软件,按照提示进行软件初始化设置。

三、结构绘图1.在PKPM软件中,选择“绘图”功能,创建一个新的绘图文件。

2.在绘图文件中,可以使用绘图工具和参数设置工具来绘制结构的基本形状。

3.可以选择各种结构元件,如梁、柱、板等,进行绘制。

4.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尺寸、角度、位置等参数的设置。

5.绘制完成后,保存绘图文件,并进行下一步的性能计算和分析。

四、性能计算和分析1.在PKPM软件中,选择“性能计算和分析”功能,打开绘图文件。

2.在计算和分析界面中,可以设置结构的材料、截面属性和边界条件等参数。

3.可以选择各种加载条件,如静态加载、动态加载等,进行计算。

4.进行计算时,软件会根据输入的参数和条件自动计算结构的性能参数,如应力、位移、应变等。

5.计算完成后,软件会生成详细的计算结果和报告,并显示在界面上。

6.可以对计算结果和报告进行查看、保存和导出,以备后续使用。

五、荷载计算和分析1.在PKPM软件中,选择“荷载计算和分析”功能,打开绘图文件。

2.在荷载计算界面中,可以设置各种荷载条件,如静态荷载、动态荷载等。

3.可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荷载条件,并进行计算。

4.进行计算时,软件会根据输入的参数和条件自动计算结构的荷载情况,如最大荷载、最大变形等。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PKPM(Physical Knowledge Practice Method)是一种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软件。

其操作流程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模型:首先,需要在PKPM软件中创建一个结构模型。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创建空间框架、平面框架或平板等模型。

在创建模型时,需要定义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荷载条件等。

2.添加结构元素:在模型中,需要添加各种结构元素,如柱子、梁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元素类型和尺寸,可以反映出实际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

3.定义材料性质:在PKPM中,需要为每种结构元素定义材料性质。

可以选择材料的类型(如混凝土、钢材等),并输入相应的材料参数(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等)。

4.设定荷载条件:在模型中,需要设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条件。

可以选择静荷载、动荷载或温度荷载等,并指定相应的荷载值和作用位置。

5.进行分析计算:一旦模型创建完毕并定义好材料性质和荷载条件,就可以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在PKPM中,可以选择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或非线性分析等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获得结构的力学性能。

6.查看和分析结果:在计算完成后,可以查看和分析计算结果。

PKPM提供了丰富的结果显示功能,如位移云图、应力云图和反力云图等。

可以通过这些结果来评估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等。

7.优化设计: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通过调整材料性质、几何形状或荷载条件等参数,可以改善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8.输出报告:最后,在PKPM中可以输出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报告。

报告中包括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荷载条件和计算结果等。

可以用于技术交流、审查或归档等。

综上所述,PKPM操作流程包括创建模型、添加结构元素、定义材料性质、设定荷载条件、进行分析计算、查看和分析结果、优化设计以及输出报告等。

通过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实现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PKPM的应用使得土木工程师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结构设计和计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PKPM操作步骤建筑结构设计

PKPM操作步骤建筑结构设计

PKPM操作步骤建筑结构设计PKPM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它能够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计算报告。

下面是PKPM的操作步骤建筑结构设计的详细介绍。

1.启动PKPM软件。

在计算机桌面上找到PKPM的图标,双击打开软件。

2.新建项目。

在PKPM软件界面的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新建”->“工程”,输入项目名称和相关信息,并选择要设计的结构类型,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3.创建结构模型。

在PKPM软件界面的左侧工具栏中,选择相应的结构元素,如柱、梁、墙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绘制。

可以使用鼠标进行拖拉和绘制,也可以输入具体的坐标和尺寸进行绘制。

4.材料属性设置。

在PKPM软件界面的右侧属性设置栏中,选择各个结构元素的材料属性,并填写相应的参数,如混凝土的强度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属性。

5.荷载设置。

在PKPM软件界面的左下方荷载设置栏中,选择相应的荷载类型,并填写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不同的荷载条件。

6.约束条件设置。

在PKPM软件界面的右下方约束条件栏中,选择各个结构元素的约束条件,如固定端、弹性支座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约束条件。

7.进行分析计算。

在PKPM软件界面的菜单栏中,点击“计算”->“结构分析”,进行结构的分析计算。

软件会根据设计的结构模型、材料属性、荷载和约束条件等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

8.结果查看与分析。

分析计算完成后,可以在PKPM软件界面的右侧结果查看栏中查看各个结构元素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结果。

可以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和修改。

9.生成计算报告。

在PKPM软件界面的菜单栏中,点击“文件”->“生成报告”,可以将分析计算结果生成为计算报告。

报告中包括了结构模型、材料属性、荷载、约束条件和分析结果等信息。

10.保存项目文件。

在PKPM软件界面的菜单栏中,点击“文件”->“保存”,将项目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pkpm结构设计步骤配图

pkpm结构设计步骤配图

PK PM操作步骤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双击击如下图标,进入PKPM主菜单一、模块(P M整体结构建模与形成数据文件)(当前工作目录要自己先指定好路径)点击1.布置轴网①点击轴网输入,选择正交轴网②点击确定,布置如下③点击使用或两点直线命令,增加轴线④点击按TAP 键成批输入(可以不操作),命名如下所示2.布置柱子和梁1)布置柱子出现柱布置菜单如下图所示,可进入柱截面定义、布置等②点然后点增加新建柱截面③点击确定选择800X800柱后,选柱布置如下2)梁布置④点击250*960次梁和次框梁中主梁800*1200(双拼)边主梁400*1200选择梁布置如下(注:布置时按TAB键,可以采用框布置、反选布置、轴线布置、围合布置等)⑤梁截面显示检查⑥点击修改板厚、保护层、强度等级等3)偏心对齐⑦点击偏心如下所示4)复制标准层⑧点击添加两个标准层5)生成及修改板厚3.荷载输入1)第1标准层荷载输入选择第一标准层①梁恒载定义②梁恒载输入布置10KN/m的荷载4)楼面荷载的输入①板恒载输入 1.0 KN/m2(无装修面层)②板活载输入20 KN/m2(按主梁、柱强度荷载输入)4.设计参数①单击“设计参数”出现如下对话框②点击(容重取25.5,作为整体分析计算用)③单击地震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根据设计城市设防烈度,查规范定抗震等级)④单击风荷载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根据项目所在地的风压,海边、郊区、城市、高密集城市,根据荷载规范选取)5. 楼层组装1)2)3)存盘退出,确定,进入satwe设计计算分析二、模块对荷载进行校核①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②定义角柱相应的其他的标准层的也定义角柱③生成satwe数据及数据检查确定④查看数检报告文件当有错误时通过这个查看时什么原因点击退出⑤内力计算⑥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点击显示其他层同样点击把其他层的也显示下(pkpm有显示的就生成pkpm文件,最后转成cad)同样点击把其他层的也显示下同样点击把其他层的也显示下点击同样点击把其他层的也显示下文件输出要一些几个三、模块①梁平法施工图按enter确定Enter同样点击把其他层的也显示下同样画出其他层的梁平法施工图确定同样画出其他层的梁平法施工图②柱平法施工图输出归并系数0.3点击显示其他层的。

PKPM结构设计计算步骤-权威总结(初学必看)

PKPM结构设计计算步骤-权威总结(初学必看)
1、轴线输入 ——画轴线 2、网格生成 ——轴线命名 3、楼层定义 ——换标准层 ——梁、柱构件定义 ——布置梁、柱、墙 ——设置本层信息 4、荷载输入 定义并布置作用于结构标准层中梁、柱、墙等构件上的荷载,以及某些特殊节点上的集中荷 载。 楼面恒荷载、活荷载 设计参数 本菜单用于对结构设计计算和结构施工图绘制的相关参数进行输入、选择和确认
PKPM 计算步骤
第一步:建立结构模型(前处理) PMCAD:第 1~3 主菜单(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结构楼面布置信息、楼面荷载传导计算) 第二步:整体分析(分析计算) TAT-8 或 TAT SAT-8 或 SATWE PK 第一主菜单 第三步:基础设计(分析计算) JCCAD:第 1~5 主菜单 第四步:绘制施工图(后处理) 单层框排架施工图:PK 绘图相关菜单 板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PMCAD 第 5 主菜单(完成 PMCAD 的第 1~3 主菜单后就可完成) 梁施工图:梁柱施工图 柱施工图:梁柱施工图 剪力墙施工图:JLQ 基础施工图:JCCAD 绘图相关菜单 第五步:图形编辑(后处理) 任意程序模块下的“图形编辑、打印及转换”菜单
分析计算 SATWE(SAT-8) 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前处理){必须执行的两项} 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分析计算 1)
PM 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分析计算 2) 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后处理 1)
施工图绘制 画结构平面图 完成上面的三部操作后,通过执行 PMCAD 主菜单 5【画结构平面图】来完成结构的平面布置 图绘制(非配筋图),并可以完成现浇楼板的配筋计算及楼板结构图绘制。 三个步骤:参数定义、楼板计算、绘制结构平面图 梁施工图 【梁柱施工图】1~3 菜单项 柱施工图 【梁柱施工图】4~7 菜单项
楼层组装 主要用于对已经建好的结构标准层、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整栋建筑的结构模型。即要 完成建筑的竖向布局,要求用户把已经定义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布置在从上至下的各 楼层上,并输入层高。 保存、退出 结构楼面布置信息 对已经组合的结构楼层的楼面相关信息进行补充操作,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有关楼板结构 的信息(在各层楼面上布置次梁、铺预制板、楼板开洞、改楼板厚、设层间梁、设悬挑板、 楼板错层等)。 楼板开洞 主要用于当某个房间需要布设楼梯或有其他需求时,对房间内的楼板进行开洞。 次梁显示 开关菜单 预制楼板 类似于【楼板开洞】 修改板厚 每层现浇楼板的厚度已在 PMCAD 主菜单 1 中决定。主要是对结构标准层的某个房间的板厚进 行调整。 悬挑楼板 在结构标准层外围设置现浇悬挑板,如设置雨篷、阳台板等。 显层间梁 显示开关 楼板错层 当某个房间的现浇楼板的标高不同于本层其他楼板的标高时,即需要把该楼板断开形成错层 (如卫生间的楼板需下沉等)。 强度等级 楼层中某些构件的材料由于某些要求,需要与本层中的其他构件的材料不同时,使用本菜单 对结构标准层中的构件(柱、梁、墙、支撑)材料进行局部调整。 砖混圈梁 用于布置砌体结构的圈梁并输入相关数据。 楼面荷载传导计算

PKPM初学者建模详细过程

PKPM初学者建模详细过程

PKPM初学者建模详细过程PKPM(Pressured Key-point Plane Metho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适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复合结构等多种结构类型。

作为初学者,以下是PKPM建模的详细过程:1.确定结构类型和目标: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要进行建模的结构类型,例如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确定结构的目标,如荷载计算、变形分析或最优设计。

2.建立模型:在PKPM软件中,选择适当的结构模板,如梁、柱或框架,然后设置结构参数,如尺寸、材料特性和截面属性。

根据具体的结构,选择适当的单元类型,如梁单元、板单元或体单元。

3.输入荷载:根据设计要求,输入荷载的重要参数,如类型、大小和作用方式,如集中力、均布荷载或温度荷载。

根据结构以及适用的规范,将荷载应用于适当的位置和方向。

4.约束和加载:在PKPM软件中,设置结构的约束和加载条件。

约束包括支座、铰接连接、弹性约束等,加载条件包括荷载大小和时间。

确保约束和加载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5.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分析。

在PKPM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

根据结构和加载条件,进行计算并生成结果。

6.检查计算结果:分析完成后,检查计算结果以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满足设计要求。

结果包括荷载反应、应力分布、变形情况等。

确保结果在规定的安全限制范围内。

7.优化设计(可选):如果需要,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目标包括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结构重量或调整结构形态。

8.详细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和优化设计,进行结构的详细设计。

包括确定构件尺寸、截面属性、材料选择等。

确保设计满足结构的要求和规范。

9.输出结果: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果展示方式,如绘图、表格或报告。

输出结果包括结构尺寸、截面图、应力变化图、变形示意图等。

10.评估结构:根据计算结果、详细设计和输出结果,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确定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word完整版)pkpm框架结构设计 附上主要步骤

(word完整版)pkpm框架结构设计 附上主要步骤

设计说明:一、建模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结构体系:根据设计任务,本工程为一五层建筑,采用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至顶层全部采用现浇楼板.2、结构尺寸估算:根据建筑图中的开间、进深及层高,结合各楼层采用的砼强度等级及受荷情况,根据设计规范及构造要求可以估算基本构件尺寸(单位:mm )A 、柱:本工程可取400×400mm 。

B 、梁:主梁:128L h L ≥≥; 32h b h ≥≥; 本工程根据图纸得5700/12=475《h 《5700/8=712.5,取h=600mm ,b=300mm 次梁:1812L h L ≥≥; 32hb h ≥≥; 本工程根据图纸得4200/18=233《h 《4200/12=350,取h=350mm ,b=200mm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C 、板:40/;80L h mm h ≥≥,本工程可取120mm ;3、确定荷载A 、楼面恒载(包括楼板自重):一层~五层楼面:4KN/m 2,卫生间:3.5KN/m 2,楼梯间:5。

5KN/m 2, 屋面:6KN/m 2, B 、楼面活载:一层~五层楼面:2。

0KN/m 2,卫生间:2。

0KN/m 2,楼梯间:2。

0KN/m 2, 阳台:2。

5KN/m 2不上人屋面:0.5KN/m2,C、墙荷载:外横墙:9。

4KN/m 外纵墙:4.0KN/m 内墙:6。

0KN/m 女儿墙:4 KN/m4、确定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根据建筑图及所采用的结构体系进行标准层划分,本工程根据建筑图及荷载情况,可分为3个结构标准层,2个荷载标准层。

三个结构标准层:第一标准层为▽3。

000楼板,层高4000(1000+3000=4000);第二标准层为▽6.000、9.000、12。

000楼板,层高均为3000;第三标准层为▽15。

000屋面板,层高3000.二个荷载标准层:第一标准层楼面恒载:4KN/m2,活载:2.0KN/m2,第二标准层屋面恒载:6KN/m2,活载:0.5KN/m2,二、结构建模基本步骤:1、执行PMCAD主菜单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A、建立和生成网格,根据所给建筑图建立第一结构标准层的轴线可用正交轴网进行,然后进行轴线命名B、楼层定定义,根据所估算的截面尺寸进行结构布置,注意:纵、横方向框架梁应拉通对齐,在填充墙的位置处应布置次梁,每块楼板四周应有梁支承第一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C、梁间荷载定义D、楼面荷载定义,两个荷载标准层E、设计参数设定F、建立其他结构标准层第二结构标准层第三结构标准层:还应在主菜单2中添加向外挑出的悬挑板G、楼层组装完成以上步骤后,保存文件退出主菜单12、执行PMCAD主菜单2结构楼面布置信息修改各结构标准层的楼梯间板厚为0,卫生间比楼面标高下降50mm,阳台比楼面标高下降100mm3、执行PMCAD主菜单3 楼面荷载传导计算检查各楼层的荷载布置,并对具体房间的楼板恒载、活载进行编辑修改4、执行PMCAD主菜单A 平面荷载显示校核检查各楼层的荷载布置,核对荷载数值5、执行PMCAD主菜单5画结构平面图首先进行参数设置在钢筋级配表中,常用钢筋直径为6、8、10等,间距可取100、150、180、200mm.应尽量减少钢筋级配,使得绘制出的楼板配筋图中钢筋直径及间距不至于变化过多,便于施工.其次进行楼板配筋计算先指定边界条件,然后点击自动计算,若有连续板计算,在自动计算后后可对连扳参数进行设置,然后计算楼板配筋计算后,还应根据实配钢筋进行现浇板裂缝宽度计算,室内正常环境下,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3mm。

使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流程

使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流程

使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流程1. 确定结构荷载•定义工程的设计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

•确定工程的用途和性质,如住宅、商业建筑、桥梁等。

•确定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震烈度等信息。

•根据设计标准和工程性质,计算出结构需要承受的荷载。

2. 设计结构模型•将实际的结构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结构模型。

•使用pkpm软件创建新的项目文件,并选择适当的结构类型。

•输入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荷载信息等。

•创建结构的节点、杆件、板件等元素,并设置其相应的属性。

•对结构进行整体性能分析,如刚度、稳定性等。

3. 进行结构分析•对结构模型进行静力分析,计算结构的各个节点和杆件的受力情况。

•使用pkpm提供的分析工具,计算结构的位移、应力、变形等参数。

•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结构的强度校核和合理化设计。

•分析结构的稳定性,确定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设计结构细部•对结构模型进行细部指定和设计,包括节点连接、杆件连接等。

•使用pkpm提供的细部设计功能,根据材料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计结构的细部。

•根据结构类型和材料的特性,确定结构的细部设计参数,如钢筋直径、混凝土配合比等。

•根据细部设计参数,在pkpm软件中进行相应的输入和设置。

5. 进行结构验算•对结构进行验算,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确定结构的合理性。

•使用pkpm提供的验算工具,对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对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验算,如节点强度、杆件强度、板件强度等。

•根据验算结果,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6. 输出结构设计报告•在pkpm软件中,生成结构设计报告,并导出为Microsoft Word或PDF格式。

•报告中包括结构的输入参数、分析结果和设计验算等内容。

•报告还包括结构的细部设置和设计要点,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输出的报告可以用于工程审查、施工图纸编制和施工过程中的参考。

以上是使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 PKPM 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一、执行 PMCAD 主菜单 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 (一)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1、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 1)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 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 3)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 ,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 一个结构标准层 2、 “网格生成”——轴线命名 (二)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1、梁 1)抗震规范第 6.3.6 条规定:b≥200 2)主梁:h = (1/8~1/12) l ,b=(1/3~1/2)h 3)次梁:h = (1/12~1/16) l ,b=(1/3~1/2)h 2、框架柱: 1/20~1/15 层高 1)抗震规范第 6.3.1 条规定:矩形柱 bc、hc≥300,圆形柱 d≥350 2)控制柱的轴压比
3、板 楼板厚:h = l /40 ~ l /45 (单向板) 且 h≥60mm h = l /50 ~ l /45 (双向板) 且 h≥80mm h = l /12 悬壁板 (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 “楼层定义” 1、 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 2、 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 3、 本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 4、 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 5、 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 6、 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 (四)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 “荷载定义”
Ac
N c wnS f c f c
——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 0.7~1.0 ——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 =1.2~1.4
w ——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 w =13~15kN/m n ——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S ——柱的负荷面积
六、执行 TAT-8 主菜单 2,数据检查和图形检查 1、 执行“1.数据检查”检查几何文件 DATA.TAT 和荷载文件 LOAD.TAT。如果有错误或警告信息,屏幕 会有提示,此时应进入“9.文本文件查看”打开出错信息文件 TAT-C.ERR 查看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作 出相应修改。然后依次执行 PM 主菜单 1、2、3,并重新进行数据检查,直到没有错误提示为止。 2、 执行“3.参数修正”对 TAT 计算参数进行定义,除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外,几个重要参数按如下 原则选取: 1) 总信息: 结构类型,按实际选取; 结构材料及特征,按实际选取; 地震力计算信息,一般选“计算水平地震” ; 竖向力计算信息,一般选“模拟施工加载 1” ; 砼柱长度系数,一般多层房屋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选择“不打勾” ,即按第 7.3.11-2 条规定, 底层柱取 1.0,上层柱取 1.25; 是否考虑 P-Δ效应,一般多层房屋可选不考虑; 是否考虑梁柱重叠的影响,一般可选不考虑; 2) 地震信息: 是否考虑扭转耦连,一般需要考虑,对称的结构,可以选择不考虑; 计算振型个数,当地震力计算采用算法 1(侧刚计算法) ,不考虑耦连的振型数不大于结构的层数, 考虑耦连的振型数不大于 3 倍的层数;当地震力计算采用算法 2(总刚计算法) ,振型数一般大于 12; 周期折减系数,视填充墙的多少取 0.7~1.0,填充墙越多,取值越小; 结构的阻尼比,仅对钢结构、混合结构需要相应地减小,钢结构取 0.02,混合结构取 0.03; 5%的偶然偏心,对高层应考虑由质量偶然偏心引起的可能的最不利的地震作用;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选择“打勾” ,程序取规范值为默认值; 3) 调整信息 0.2Q0,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剪力的调整; 梁刚度放大系数,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影响,中梁取 1~2,连梁取 1~1.5;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 0.7~1 对主梁进行负弯矩折减,正弯矩相应增大,一般取 0.85; 梁弯矩放大系数,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时取 1.0,不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时常取 1.2; 梁扭转折减系数,考虑楼板对梁的扭转效应的影响,当结构没有楼板或有弧梁时,应取 1; 4) 材料信息 砼容重,考虑抹灰等影响,取 26~28; 梁箍筋间距,应填入加密区的间距,并满足规范要求; 柱箍筋间距,应填入加密区的间距,并满足规范要求; 5) 设计信息 柱墙活荷载折减,一般选“按规范折减” ; 梁、柱配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6) 风荷载信息 是否重算风荷载,如在 TAT 中定义了多塔、弹性节点等,应选择“重新计算” 。 其他参数按实际或取默认值。 3、 执行“6.检查和绘各层几何平面图 FP*.T” ,生成各层结构构件几何平面图。 4、 执行“9.文本文件查看” ,数检报告 TAT-C.OUT。 七、执行 TAT-8 主菜单 3,结构内力和配筋计算
1、 “质量、质心坐标和刚度计算” ,一般选择“打勾” ,生成计算书文件 TAT-M.OUT。 2、 “结构周期、地震力计算” ,一般选择“打勾” ,算法一般采用“侧刚” ,但空旷结构由于没有楼板,不 能采用刚性楼板定义,必须用“总刚”模型。总刚模型一定是耦连的,振型数大于等于 6。 3、 “结构位移计算和输出” ,一般选择“打勾” ,输出一般选择“简化” 。 周期、位移计算完成后,生成楼层位移文件,TAT-4.OUT。 4、 “梁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 ,一般选择“打勾” 。 5、 “基础上刚度计算” ,在基础计算时是否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只有在用 JCCAD 时,才可以实现。 6、 “构件内力标准值计算” ,一般选择“打勾” 。 7、 “配筋及验算” ,一般选择“打勾” 。 8、 “12 层以下框架薄弱层计算” ,对 7~9 度纯框架结构,应该选择“打勾” ,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 的抗震变形验算。 八、执行 TAT-8 主菜单 5,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1、执行“3 绘各层柱、梁、墙配筋验算图 PJ*.T” ,查看和输出结构各层柱、梁、墙的配筋简图,红字表 示超筋。 2、进入“9 文本文件查看”打开“超配筋信息文件 GCPJ.OUT” ,查看是否有超限,及什么原因引起超限: 1)对钢筋砼柱,有以下 3 种超限提示: **(NUc)N,Uc=N/Ac/fc,表示轴压比超限; ** Rs > Rsmax,表示柱配筋率超限; **(NVx)Vx,Vx > Fvx=Ax*fc*B*H0,表示柱抗剪截面不够; **(NVy)Vy,Vy > Fvy=Ay*fc*B*H0,表示柱抗剪截面不够; 2)对钢筋砼梁,有以下 4 种超限提示: **(Ns)X > 0.25H0,表示梁受压区高度超限; **(Ns) Rs > Rsmax,表示梁主筋配筋率超限; **(NTv)V,V > Fv=Av*fc*B*H0,表示梁抗剪截面不够; **(NTv)V,T,V/(BH0)+T/Wt >0.25fc,表示梁剪扭截面不够; 3、 针对具体情况,返回 PM 主菜单 1 进行构件截面的修改,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不出现超限信息。 4、 执行“6 梁挠度、柱节点验算和墙边缘构件图 PD*.T” ,查看和输出梁的挠度图,红字表示超限。 5、 如要作基础设计,执行“7 汇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图 DCNL*.T” 6、 执行“9 文本文件查看” ,主要有: 1)TAT-M.OUT,结构控制参数、各层质量和质心坐标、各层风荷载输出文件 2)TAT-4.OUT,楼层位移文件 3)GCPJ.OUT,各层构件超配筋信息输出文件 九、执行 TAT-8 主菜单 6,梁归并(全楼归并) 1、 输入归并层数。 2、 输入适当的归并系数,一般取 0.2~0.3。 3、 生成各层梁归并图,LGB-*.T。 十、执行 TAT-8 主菜单 A,梁平面图画法 1、输入需要画的层号。 2、选择“重新生成配筋” 。 3、执行“修改参数” ,选择合适的“施工图纸规格” , “是否根据允许裂缝宽度自动选筋”选择“打勾” 。 4、 执行“继续” ,查看“挠度图” 、 “裂缝图” ,并执行“次梁加筋” ,计算并布置次梁处附加筋。
5、 对图面做相应调整, “存图退出” ,生成该层梁平面施工图 PL*.T。 6、其他层梁平面施工图依次重复上述步骤。 十一、执行 TAT-8 主菜单 C,柱归并(全楼归并) 1、输入适当的归并系数,一般取 0.2。 2、生成各层梁归并图,ZGB-*.T。 十二、执行 TAT-8 主菜单 E,接 PK 绘制柱施工图->平面图柱大样画法 1、选择“重新选筋” 。 2、选择合适的“图纸号” , “结构平面图绘图比例” 、 “柱剖面大样绘图比例” 。 3、执行“4 绘制施工图” , “选择楼层”进行各层柱平面施工图 ZPM*.T 的绘制。 十三、执行 PMCAD 主菜单 5,画结构平面图 首先确定要画的楼层号 1、选择“1 修改楼板配筋参数” ,对各项参数进行确认和修改。 支座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 板分布钢筋的最大间距:250 双向板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边缘梁支座算法:梁截面刚度相对楼板较大时“按固端计算” ,否则“按简支计算” 有错层楼板算法:错层较大时“按简支计算” ,错层较小时“按固端计算” 是否根据裂缝宽度自动选筋:选择“打勾” ,允许裂缝宽度取默认 0.3mm 使用矩形连续板跨中弯矩算法:选择“打勾” 钢筋级别:全部选用一级钢 钢筋放大系数:取默认值 钢筋强度设计值:取默认值 钢筋级配表:根据工程情况增(删)级配表,给出合适的钢筋级配。 2、选择“2 修改边界条件” ,先显示边界条件,再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对楼板边界条件逐个进行调整。 主要是不符合在楼板配筋参数中定义的边缘梁支座算法的地方,要在此修改边界条件。 3、执行“4 画平面图参数修改” ,确定合适的图纸号、比例尺。 “板钢筋要编号” :此项控制楼板钢筋标注方式。选择“打勾” ,相同的钢筋编同一个号,只在其中的 一根上标注钢筋级配及尺寸;选择“不打勾” ,图上的每根钢筋均要标注钢筋的级配及尺寸。 本工程要求不画钢筋表,板钢筋均不编号,钢筋不用简化标注,柱“涂黑” ,梁线选择“虚线” 。 4、执行“0 继续” ,查看楼板计算结果图形。 1)执行“2 现浇板计算配筋图” ,生成板计算配筋图 BAS*.T。 2)执行“6 现浇板裂缝宽度图” ,查看有否裂缝宽度超限。满足,则进行下一步绘施工图;否则,应 选择“返回 PM 主菜单”修改板厚,按上述步骤重新计算。 5、执行“0 进入绘图” ,绘制楼板施工图 PM*.T。 1)执行“画板钢筋” ,选择“自动布筋” 。此时可有 2 种选择: “按楼板归并结果配筋” ,则只在样板间 内布筋,其余与之编号一样的房间均采用相同配筋;若不归并,则每个房间的配筋均按实际配筋在图上表 达。 选择“通长配筋”->“板底配筋” ,对相邻几个配筋相同的连续房间实现板底贯通配筋,即钢筋不在中 间支座断开并锚固。 选择“改板钢筋”->“移动钢筋” ,对钢筋标注位置重叠的钢筋作适当调整,保证图面清晰。 2)执行“标注轴线” ,选择“自动标注” ,标注轴线并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