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练习进步题2
中专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专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钾C. 铁D. 钙答案:C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A. 血红蛋白B. 胰岛素C. 淀粉D. 胶原蛋白答案:C4. 人体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 铁B. 铜C. 锌D. 镁5.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B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C6. 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A. 肝脏B. 胰腺C. 胃D. 脾脏答案:A7. 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A. 谷氨酸B. 精氨酸C. 赖氨酸D. 甘氨酸答案:C8. 人体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 糖原B. 蛋白质C. 脂肪D. 核酸答案:C9. 人体中主要的电解质是?B. 钾C. 钙D. 镁答案:A10. 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A. 碘B. 钠C. 钾D. 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________。
答案:钠2. 人体中的水占体重的________。
答案:约60%3.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答案:视黄醇4. 人体中主要的肌肉类型是________。
答案:骨骼肌5. 人体中主要的免疫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脾脏6. 人体中主要的排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肾脏7. 人体中主要的消化酶是________。
答案:胰蛋白酶8. 人体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
答案:脂肪9. 人体中主要的电解质是________。
答案:钠10. 人体中主要的储水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肾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人体中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答案: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分子,其主要功能包括构成细胞和组织、催化生化反应、传递信号、运输物质、免疫防御等。
医用化学练习题

医用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糖分子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A. 钙B. 铁C. 锌D. 钠3.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CB. 维生素B1C. 维生素AD. 维生素E4. 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消毒剂?A. 乙醇B. 葡萄糖C. 蔗糖D. 淀粉5. 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哪种蛋白质结合?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血清白蛋白D. 纤维蛋白6.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钾C. 铁D. 钙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多糖8.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A. ATPB. ADPC. AMPD. DNA9. 以下哪种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坏血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10.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糖分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______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人体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______,而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
13. 人体中的水盐平衡主要通过______调节,而酸碱平衡主要通过______调节。
14. 人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______,它能够维持血液的pH值在______的范围内。
15. 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氧合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 + O2 → 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人体中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17. 描述人体中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并解释其调节机制。
医学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钾C. 铁D. 钙答案:C2. 维生素B1的化学名称是什么?A. 硫胺素B. 核黄素C. 烟酸D. 泛酸答案:A3.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氨基酸?A. 葡萄糖B. 脂肪酸C. 核苷酸D. 氨基酸答案:D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电解质是什么?A. 钠离子B. 钾离子C. 氯离子D. 钙离子5. 以下哪种物质是DNA的组成部分?A. 核糖B. 脱氧核糖C. 核苷酸D. 氨基酸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A7.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B12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脂肪酸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葡萄糖C. 甘油D. 脂肪酸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胆固醇的组成部分?B. 葡萄糖C. 脂肪酸D. 胆固醇答案:C10.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葡萄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铜C. 锌D. 钠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维生素B群的成员?A. 硫胺素B. 核黄素C. 烟酸D. 维生素C答案:ABC3. 以下哪些物质是DNA的组成部分?A. 脱氧核糖B. 氨基酸D. 脂肪酸答案:AC4. 以下哪些物质是胆固醇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甘油D. 胆固醇答案:BC5. 以下哪些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葡萄糖答案:A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铁、锌、铜2. 维生素B1的缺乏症称为______。
答案:脚气病3. 氨基酸是构成______的基本单位。
卫生化学练习题

卫生化学练习题一、单选题(2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以铬黑T (EB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法测定Ca 2+、Mg 2+的总浓度,终点时呈现的颜色是()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 Mg -EBT 配合物的颜色C Mg -EDTA 配合物的颜色D Ca 2+-EBT 配合物的颜色3、佛尔哈德法测定Ag +时,溶液的适宜酸度是()A pH 6.5~10.5B 0.1~1mol/L 的HNO 3介质C pH 6.5~7.5D pH >114、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5、影响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 酸度对配位体配位能力的影响B. 酸度对电解质溶解度的影响C. 酸度对金属离子配位能力的影响D. 酸抑制金属离子水解6、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A 进行仪器校正B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 做对照试验D 做空白试验7、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主要决定于A. 两反应物质的浓度比值;B.催化剂或诱导体的存在;C. 两反应物质的条件电极电位的差值;D.溶液的〔H +〕。
8、间接碘量法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A.滴定开始时B. 滴定至50%时C. 滴定至近终点时D. 滴定至I 2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9、吸收了空气中CO 2的纯水,其pH 值应A. 小于7B. 等于7C. 大于7D. 其pH 与大气无关10、佛尔哈德法以_________为指示剂。
A. K 2CrO 4B. NH 4Fe(SO 4)2C. 荧光黄D. FeSO 41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1:1B. 1:2C. 1:3D. 1:412、用KMnO 4滴定-242O C 时,反应速度由慢至快,这种现象称为A. 催化反应B. 自催化反应C. 氧化反应D. 诱导反应13、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是A. 0.1~10 nmB. 10~200 nmC. 200~400 nmD. 400~760nm1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A. 火焰中各种原子B. 火焰中的各种基态原子C.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D.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15、极谱分析法中通常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明胶,目的是消除A. 极谱极大B. 迁移电流C. 充电电流D. 残余电流16、一薄层板上,斑点离原点3.32cm,溶剂前沿线距斑点6.68cm,则R f= ()。
医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肽键D. 肽链答案:B2.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促进钙的吸收B. 促进铁的吸收C. 促进碘的吸收D. 促进锌的吸收答案:A3.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糖类?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甘油答案:D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 钙B. 钠C. 钾D. 镁答案:B5. 胆固醇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构成细胞膜B. 储存能量C. 运输氧气D. 调节酸碱平衡答案:A6. 人体中哪种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坏血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C7.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 丙氨酸B. 谷氨酸C. 赖氨酸D. 精氨酸答案:C8. 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C答案:D9. 人体中哪种元素的含量最高?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10. 人体中哪种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A. 碳B. 氢C. 钙D. 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蛋白质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大分子。
答案:氨基酸2. 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_________病。
答案:脚气3.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_________等。
答案:硒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水5.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电解质是_________。
答案:钠离子6.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脂溶性维生素是_________。
答案:维生素D7.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电解质是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8.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是_________。
答案:谷氨酸9.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_________。
答案:油酸10.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糖类是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人体中水的主要功能。
卫校化学试题及答案

卫校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自来水C. 氧气D. 碳酸钙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氢气B. 氯化钠C. 铜绿D. 碳酸氢铵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6.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碳酸氢铵7.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碳酸氢铵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碳酸氢铵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铵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12. 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
13.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5.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1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医学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医学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铜D. 铅答案:D解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而铅是一种有毒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答案:A解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这是蛋白质结构的基础。
3.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脂类?A. 甘油三酯B. 磷脂C. 胆固醇D. 葡萄糖答案:D解析: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而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不属于脂类。
4.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C答案:D解析:维生素A、D和E是脂溶性维生素,而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
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核酸的组成部分?A. 磷酸B. 核糖C. 氨基酸D. 碱基答案:C解析:核酸的组成部分包括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碱基,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6. 以下哪种物质是酶的辅酶?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C. 氨基酸D. 核酸答案:A解析:金属离子可以作为酶的辅酶,而维生素、氨基酸和核酸不是酶的辅酶。
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胆固醇D. 纤维素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8. 以下哪种物质是DNA复制的原料?A. ATPB. dNTPC. RNAD. 氨基酸答案:B解析:DNA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包括dATP、dCTP、dGTP和dTTP。
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呼吸的主要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乳酸D. 酒精答案:A解析:细胞呼吸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乳酸和酒精是某些无氧呼吸的副产品。
10. 以下哪种物质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A. 铁B. 铜C. 锌D. 钙答案:A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其组成成分包括铁。
卫生化学复习题库

卫生化学复习题库卫生化学复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待测元素的原子与火焰蒸气中其它气态粒子碰撞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
A. 多普勒变宽B. 洛伦兹变宽C. 共振变宽D. 自然变宽2. 为了消除AAS火焰法的化学干扰,常加入一些能与待测元素生成稳定络合物的试剂,从而使待测元素不与干扰元素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这类试剂叫()。
A. 消电离剂B. 释放剂C. 保护剂D. 缓冲剂3. 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A.200nm~400nm B.400nm~800nm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4.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2~3mg/L,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若选用1cm的比色皿,则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a=190 L/g·cm) ()A.1,2,3,4,5mg/L B.2,4,6,8,10mg/LC.100,200,300,400,500μg/L D.200,400,600,800,1000μg/L5.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A.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一定不会高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也高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两者没有关系6. 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叙述,错误的是()A.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B.误差是可以测定的C.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D.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时,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B.在用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它对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没有响应C.pH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 标准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A.1.0mol/LKCl溶液B. 0.1mol/LKCl溶液C. 0.1mol/LHCl溶液D.纯水9. 对电导率测定,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测定低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铂黑电极;测定高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光亮铂电极B.应在测定标准溶液电导率时相同的温度下测定待测溶液的电导率C.溶液的电导率值受温度影响不大D.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增加电极有效面积,增强电极的极化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A: 2.000mol./L Cu2+ (E?=0.337V) B: 1.000×10-2mol./L Ag+ (E?=0.799V)C: 1.000mol./L Pb2+ (E?=-0.18V) D: 0.100mol./L Zn2+ (E?=-0.763V)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一、单选题1、电位分析法测量的电学参数是:A、电流B、电导C、电量D、电位2、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平衡电位在什么温度下为零:A、常温B、任何温度C、零度以下D、4℃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由下列哪项决定:A、干扰离子B、温度C、敏感膜材料性质D、溶液pH4、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下限的最主要因素是:A、内参比电极B、内参比液C、溶液pHD、敏感膜性质5、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保持离子强度一致B、提供标准电极电位C、调节适宜pH范围D、消除干扰6、在电位分析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A、与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B、与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C、与溶液中H+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D、与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呈线性响应7、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F-时,下列离子中干扰最大的是:A、OH-B、NH4+C、H+D、Cl-8、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一次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是:A、体积大,浓度高B、体积小,浓度低C、体积大,浓度低D、体积小,浓度高9、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简便合适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离子选择性电极法C、火焰光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10、测定溶液pH值时,通常使用的参比电极是:A、pH 玻璃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氟离子选择电极D、敏化电极11、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由于玻璃膜表面的:A、电子传导B、电子得失C、不对称电位D、离子交换和离子迁移12、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的电位取决于:A、AgCl的溶度积B、试液中待测离子的浓度C、试液中Cl-的浓度D、电极内充液中Cl-的浓度13、直接电位法定量时常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对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溶液的离子强度B、恒定溶液的pH 值C、掩蔽干扰离子D、消除液接电位14、电位分析法不能测定的是:A、被测离子各种价态的总浓度B、能对电极响应的离子浓度C、低价金属离子的浓度D、待测离子的游离浓度15、直接电位法中,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A、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很大B、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很小C、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不同D、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一致16、测定溶液pH 值时,用标准缓冲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的是消除: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相间电位17、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中浸泡,其主要目的是:A、清洗电极B、活化电极C、校正电极D、清洗和校正电极18、一般玻璃吸收池可用于:A、紫外光区B、红外光区C、紫外-可见D、可见光区19、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D、移动方向不确定20、有色物质在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c,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吸光度A三者的关系是:A、当c增加时,λmax增加、A也增加B、当c减小时,λmax不变、但A也减小C、当c增加时,λmax不变、但A减小 B、当c减小时,λmax减小、A也减小21、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C、光度计未用空白溶液调零D、将比色皿磨砂面置于光路中22、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溶剂D、溶液的浓度23、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得的吸光度值都是相对于空白溶液的,这是因为:A、入射光不是平行光B、入射光为非单色光C、吸收池和溶剂对入射光有吸收和反射作用D、溶液中的溶质发生解离反应24、光度法定量分析中,如果入射光的单色性较差,会偏离Lambert-Beer定律,其原因是:A、光强太弱B、物质对各波长光的摩尔吸光系数值相近C、光强太强D、物质对各波长光的摩尔吸光系数值相差较大25、若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B、使用了较大光程的吸收池C、定量测得该物质时其检出限很低D、溶液的浓度很大2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是:A、钨灯B、卤钨灯C、氘灯D、空心阴极灯27、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可用较宽的狭缝,增加了光强度B、消除了光源不稳定的影响C、可用较弱的光源D、可消除共存物质干扰28、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分子中振动能级跃迁B、分子中转动能级跃迁C、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D、分子中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29、电子能级差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A、能量越高B、波长越长C、频率越低D、波长越短30、激发光波长对荧光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和荧光的强度B、不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和荧光的强度C、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但并不影响荧光的强度D、不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但影响荧光的强度31、关于荧光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荧光光谱反映了荧光物质的发射特性B、荧光光谱反映了荧光物质的吸收特性C、荧光光谱的横坐标表示激发光的波长D、绘制荧光光谱时,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均应固定32、分子荧光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择性高的原因是:A、分子荧光光谱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吸收光谱为带状光谱B、能发射荧光的物质比较少C、荧光波长比相应的吸收波长稍长D、荧光光度计有两个单色器,可以更好地消除组分间的相互干扰33、荧光量子效率是指:A、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B、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之比C、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物质总分子数之比D、激发态的分子数与基态分子数之比34、分子中有利于提高荧光效率的结构特征是:A、双键数目较多B、共轭双键数目较多C、含重金属原子D、分子为刚性平面35、一种物质能否发射荧光,主要取决于:A、分子结构B、激发光的波长C、温度D、溶剂的极性36、下列因素中会使荧光效率下降的因素是:A、激发光强度下降B、溶剂极性变大C、温度下降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37、对分子荧光强度进行测量时,要在与入射光呈直角的方向上检测,是由于:A、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B、只有在与入射光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C、为了消除透射光的影响D、克服散射光的影响38、在测定物质的荧光强度时,荧光标准溶液的作用是:A、用作调整仪器的零点B、用作参比溶液C、用作定量标准D、用作荧光测定的标度39、某维生素在440~500 nm波长的光激发下可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实际测定时选用400nm的激发光,其目的是:A、克服溶剂的瑞利散射光B、避免拉曼散射光的干扰C、消除容器表面的散射光D、克服溶剂中荧光物质的干扰40、分子的外层电子在辐射能的照射下,吸收能量跃迁至激发态,再以无辐射跃迁转入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跃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并产生光辐射。
这种发光现象应称为:A、分子荧光B、分子磷光C、化学发光D、拉曼散射光41、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哪种物质的荧光效率最大:A、苯B、联苯C、对联三苯D、蒽4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大B、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减弱C、荧光物质的浓度减小,荧光强度增大D、在极稀溶液中,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大43、为了提高分子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A、增加待测溶液的浓度B、增加激发光的强度C、增加待测溶液的体积D、另找能与待测物质形成荧光效率大的荧光化合物44、荧光分析中,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是:A、对有π-π*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增大B、对有π-π*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减小C、溶剂黏度增大,荧光强度减弱D、溶剂黏度降低,荧光强度增大45、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A、消除杂质荧光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46、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和它的吸收光谱的形状是:A、相同B、相同且重叠C、对称D、呈镜像关系47、下列物质中荧光强度最强的物质是:A、苯甲酸B、苯C、萘D、联苯二、填空题1、电化学电池为()和()两大类。
2、IUPAC规定,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质,凡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凡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
3、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是由()的活度决定的。
4、离子选择电极由()、()和()构成。
5、一支新的pH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
6、电位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在()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理论基础是()。
7、在直接电位法中,通常要向原电池中加入()以保证活度系数恒定。
8、电位分析中常用的指示电极类型有()和()。
9、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通常以()作为指示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原电池。
10、直接电位法是利用专用的指示电极把()转变为()值,然后根据(),由测得的电极电位值计算出被测物含量。
11、玻璃电极的电位包括()、()和()。
12、当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相应斜率与理论值一致时,就称该电极具有()相应,25℃时,其理论值为()。
13、电位法测量所需的仪器主要包括()、()和()。
14、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有()、()、()和(),其中()跃迁所需的能量最大。
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16、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大,透光率(),吸光度()。
17、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重要特性,它与()、()和()等因素有关,与()和()无关。
18、测得某溶液吸光度时,若溶液中存在固体悬浮颗粒,则测得的吸光度比实际吸光度()。
19、用2cm比色皿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欲减小光度误差,可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20、根据光的吸收定律,当b一定时,A与c呈()关系,但实验表明,当溶液浓度c()时,A-c标准曲线则发生弯曲,为减小误差,定量分析时应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进行。
21、某物质溶液在260nm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时应采用()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光源,()吸收池。
22、只有在()和()条件下,光的吸收才能严格遵守Lambert-Beer 定律。
2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
24、分光光度法,吸收曲线描绘的是()和()间的关系,而工作曲线表示了()和()间的关系。
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是()的吸收。
26、在分光光度法中,对单一物质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
27、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消除共存离子常用的方法有()、()。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测定波长的选择原则是()、()。
29、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前者测定的是()的强度,后者测定的是()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