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电子游戏自问世以来,很快代替了“老鹰抓小 鸡”“老虎钻圈”“捉迷藏”等传统游戏,已成为 我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行动在线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电子游戏的危害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对于沉迷于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与家
建议,保证合理的休息和运动时间很重要。
有些青少年游戏瘾一上来,经常是废寝忘 食。因此,要严格控制游戏时间,每次最
好在一个小时以内,游戏中间要起来活动
一会儿戒是闭目休息10分钟。每天保持体 力活动半小时以上,如快步走、慢跑、做
体操等,游泳、球类运动更好。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4、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5、很多游戏都有暴力、血腥的内容,长时间的玩, 很容易养成暴力倾向,甚至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6、游戏厅往往是社会闲杂人员聚集的场所,是刑事 案件的多发地,也是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高发区。
1、最好请父母帮助选择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玩,千
万丌要玩含有暴力、凶杀、赌博等内容的游戏。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2、玩游戏时,一定要控制时间,每次丌要太长。玩一会
儿休息一下,活动活动脖子,往远处看一下,这样可以保护颈
椎不视力。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3、我们在玩电子游戏时,离屏幕最少应70厘米,坐姿要端正。
《安全教育》·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安全教育》·远离校园暴力
手机游戏相比电脑游戏的最大优势,是手机携带方便。
五年级安全下册课教学计划

安全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学校坚持“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群防群治、各负其责”的原则,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九个内容:“怎样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暴力”“饮食与健康”“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和铅中毒”“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家庭防火”“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健康上网”“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怎样保护自己”中学生会学会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抢劫、绑架时如何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吗闭合侥幸心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是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机智地保护好自己。
“远离校园暴力”里,针对校园暴力增加,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提醒孩子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生,应该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自救与互救,以避免受到意外伤害。
“饮食与健康”里将会学习如何吃的好、吃的科学、吃得健康。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和铅中毒”中将会学习如何预防学生中毒事件。
“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中将引起孩子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并学会一些防治的方法。
“家庭防火”中将会学习如何增强消防意识,预防家庭火灾的发生。
“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将会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电子游戏这一事物,教育孩子可以玩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但不能无节制沉湎其中。
“健康上网”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正确看待网络,防止网瘾的形成。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将会带领学生认识洪水,学会自救常识,让自己能够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针对这九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本领、技巧。
三、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学生安全问题。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致使有些孩子遇到危险时不知道如何面对处理,缺少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上当受骗和意外事故。
这些事故都是由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的,探究这一主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更多安全知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本领,从而健康的成长。
《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教案

《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了解电子游戏的害处二、如何抵制游戏机的诱惑。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一)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
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
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二)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
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
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
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三)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
(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教师展示“请你思考”)(四)小事例: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
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
事例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电子游戏对学生的危害作文

电子游戏对学生的危害作文咱可得好好唠唠电子游戏对学生的那些危害。
先说说这学习成绩吧。
你看啊,好多学生一沾上电子游戏,那心思就像被游戏里的小怪兽给叼走了一样。
本来应该在书桌前好好写作业、预习复习的,结果呢?满脑子都是游戏里的炫酷技能和闯关秘籍。
上课的时候也在走神,想着自己在游戏里下一关该怎么过,什么数学公式、语文课文啊,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像我有个同学,以前成绩还不错呢,自从迷上了一款游戏,那成绩就像坐滑梯一样,“嗖”的一下就滑下去了。
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在奋笔疾书,他却在那发呆,心里估计还在琢磨游戏里的装备怎么升级呢。
再说说身体吧。
玩游戏的时候,那姿势可真是千奇百怪。
有的学生趴在床上玩,眼睛都快贴到屏幕上了;有的缩在沙发角落里,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样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能舒服才怪呢。
时间一长啊,眼睛首先就受不了了,近视度数蹭蹭往上涨,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快。
而且,因为老是坐着不动,身体的肌肉得不到锻炼,变得软绵绵的,就像个没气的气球。
我邻居家的小孩,以前还经常出去跑着玩呢,现在整天玩游戏,整个人都胖了一圈,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的,活像个小老头。
还有啊,电子游戏对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有影响。
你想啊,在游戏里,大家都是通过网络交流,虽然也能聊天,但和现实中的社交可不一样。
在游戏里,你可以躲在一个虚拟的身份后面,想说啥说啥,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感受。
可到了现实生活中呢,这些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和人好好相处了。
他们习惯了游戏里那种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面对真人的时候,就变得很害羞、很内向,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就见过这样的学生,在游戏里那可是个“话痨”,可一到学校,和同学说话都结结巴巴的,很难融入集体。
最后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
有些电子游戏里充满了暴力、血腥的画面,还有一些不良的诱导。
学生们还小,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就被这些东西影响。
他们可能会觉得在游戏里打人、抢东西是很正常的事情,慢慢地,这种观念就会渗透到他们的思想里,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劝小学生远离电子游戏的作文

劝小学生远离电子游戏的作文劝小学生远离电子游戏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老师可是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哦!有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老是心不在焉的,写作业也越来越草率了,难道是被魔法夺走了注意力不成?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只见那些小朋友虽然身在课堂,但眼神总是有些恍惚,仿佛思绪早已飘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没讲清楚呢,可一连好几堂下来发现都是几个同学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好家长可顿时就起了疑心。
"小朋友们,上课的时候怎么都这么没精神啊?是不是最近玩游戏通宵了?"我关切地问道。
只见他们低着头支支吾吾的,不敢看我的眼睛。
后来我私下拉着其中一个小朋友聊了聊,这才了解了原因所在。
"老师,其实。
其实我最近迷上了一款新出的手游,它太好玩了!我每次打开游戏就停不下来,总想快点升级、获得更好的装备。
"那小朋友低着头小声说道,脸上写满了内疚。
"可是一旦我玩上瘾,就会忍不住熬夜玩,结果白天总是犯困,也没心思学习了。
"我听了他的话,顿时恍然大悟。
看来这就是那些小朋友上课总是心不在焉的原因了!电子游戏本身固然有趣刺激,但如果上瘾就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简直就是一大祸患啊。
于是在下一堂课前,我特意拿出了一盒多彩的积木和益智游戏,摆放在讲台上。
那些小朋友看到后都好奇得直眨眼睛。
"是不是电子游戏很好玩啊?可是你们知道吗,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玩具哦!"我笑着拿起一个积木,"小朋友们从小就喜欢搭积木对不对?用双手拼搭出各种形状,想象力可是要比电子游戏丰富多了!还有这些解谜游戏呢,考考你们的头脑,一起玩多有意思。
"我一边说着,一边亲自与几个小朋友动手拼搭起积木来,很快他们便被这新奇好玩的活动深深吸引住了。
原本无精打采的小眼神儿一下子就重新焕发出神采来,他们兴致勃勃地比赛起谁拼得更快更漂亮,教室里顿时热热闹闹、其乐融融起来。
"你们看,原来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乐趣啊!"我看着孩子们被拼搭游戏彻底吸引住的样子,由衷地感到欣喜。
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课件

2.下面哪种做法不利于防范网络陷阱( ) ?
A、不轻信诱惑,不打开不良网页
B、为了便于记忆,QQ和电子箱设置相对简单的密码
C、在多人共用电脑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的密码
D、不单独与网上认识的网友见面
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防范网络陷阱”的学习,我们发现:当我们兴致勃勃地上 网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网络陷阱在等着,它们往往以形形色 色的诱惑包裹着,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不要掉入不 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谢谢贝贝!安装杀毒软 件真的很有用!
新知讲解
学着做
观看防范网络陷阱视频,并进行总结,说出视频中一共有几 种防范网络陷阱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新知讲解
学着做
1.免费wifi要慎用
7.手机更换要防泄密
2.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别乱扫
8.网上兼职赚钱不可信
3.个人隐私不要晒
9.私人充值游戏币,游戏皮肤是
4.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不要点
新知讲解
一.防范网络陷阱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会被一些隐藏的不法分子所利用。 在你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遭遇过和玲玲类似的情况吗? 万一碰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不用慌张,有很多应对办法,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防范网络陷阱吧。
其实还不太够用呢!看
视频学习几个小妙招! 做到就能百毒不侵!
新知讲件中都嵌入了病 毒,只要你一进来,我
就有机会啦。
哇,这个网站有电 影,还有那么多我 想下载的软件,赶
紧下载试试。
探究新知
1.认识计算机病毒
请仔细阅读课本,或利用搜索引擎查找 ,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机病毒是什么东西?
2.计算机病毒能够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传播?
《警惕网络陷阱》课件PPT课件

如何抵制网络色情
一、要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网络淫秽色情。 二、要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加强道德修养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避免网络成瘾
网络上瘾症状
网络成瘾危害之一
1.网络成瘾对学生生理健康产生危害
IAD患者由于上网时间长,大脑神经中 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 平异常升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 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这些改变可能引起 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 使肌体免疫功能降低,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 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 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 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 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一、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 二、不在网络上随意透露自己的个 人信息
科学、合理、健康上网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8
可编辑
警示案例二: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 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小新翻 箱倒柜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 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 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 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 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 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 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 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 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理性面对网络
由于网络具有丰富性、实用性、便捷性、开 放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 中学生开始喜欢上网,但是网络上也充斥着 大量的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我们要充分认 识到网络的负面作用,防止陷入网络陷阱。一、抵制网Biblioteka 色情网络色情的危害
谨防儿童网络诈骗陷阱

06
结语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家长应向孩子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孩子如何识别网络诈 骗,提高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
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 式,帮助孩子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提高警惕,防范未然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 网络不良习惯。
家长可以安装网络安全软件,定期检查孩子的上网记录, 确保孩子上网安全。
可以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维权途径,以便能够更好地 维护自己的权益。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假冒熟人诈骗
总结词
假冒熟人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冒充孩子同学、老师、亲戚等熟人,利用孩子社会经验不足、警惕性不高等特点 进行诈骗。
详细描述
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途径,冒充孩子同学、老师、亲戚等熟人,与孩子进行联系。他们可能 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孩子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或转账,如谎称孩子涉及违法犯罪行为、需要缴纳学费、购买 学习资料等。孩子往往因为对熟人的信任和对家长的依赖,容易上当受骗。
使用安全软件和工具
01
为家庭计算机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定 期更新病毒库和补丁。
02
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在线支付工具,开启双重身份 验证功能。
03
为孩子使用安全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孩子的账号 设置和隐私保护。
04
遭遇网络诈骗怎么办?
立即报警
发现被骗后,应立即拨打当地报警电 话,向警方说明具体情况,提供相关 证据和信息,以便警方能够及时展开 调子以各种虚假的中奖信息为诱饵,诱导孩子或家长进行转账或汇款,从而达 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详细描述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孩子或家长发送虚假的中奖信息,如谎称孩子幸运地获得 了高额奖金、奖品等。他们通常会要求孩子或家长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税费等费用,才能领取奖金或 奖品。孩子和家长往往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会给我们 造成哪些危害?
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
• 1、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流泪等。 • 2、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不停地打字、点击网 页,手的使用非常频繁,很容易得“腕管 挤压综合症”。 • 3、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会引发低血糖、脱 水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还有的人因陷入网络太深而轻生。 • 4、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很容易造成心理恐惧, 甚至有的模仿网上作案手段而发生行凶杀 人、暴力抢劫等犯罪行为。
健康上网
• 上海一名学生在网上连续玩了10个小 时的游戏后,忽然感到视线模糊、头 痛、恶心,最后全身抽搐。送到医院 后,他被医生诊断为“光敏感性癫 痫”。近几年,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 观看电视、打游戏机等诱发的癫痫病 例屡见不鲜。
• 某小学一名学生上网查资料时,突 然弹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 开始他有些难为情,但出于好奇, 他打开了链接,渐渐陷入其中不可 自拔。从此,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 降。
•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 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 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在网 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 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 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杀无赦”
案例3:
• 5月25日傍晚,四川一名流浪少年赵刚被 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 惨不忍睹。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 他们杀出“瘾”来 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 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 了
案例5:
去年4月26日,德国爱尔富特市一名 中学生开枪打死了 13名老师、2名同学和1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名警察后自杀,引起社会震惊。
“虚拟游戏”变成现实惨剧
网络诈骗(犯罪)触目惊心——
•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的诈骗与 犯罪手段,有新的特点。对 于社会阅历不深的青少年来 说尤其容易上当受骗。
测一测
• 7.在通过电子邮件提供自己真实个人资料 之前,最好要确保你与之打交道的朋友, 是你和父母都认识并且信任的人。 • 8.网上朋友就狭隘在网上为好,贸然走出 “网”,就有可能给学习、生活、安全和 温馨的家园带来麻烦和不快。 • 9 .定期修改自己的上网密码。 • 10 .用完电脑后,应洗脸洗手,注意清洁 卫生。
谨防网络伸出的“黑手”
1.不要把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与自 己身份有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公开信息,提供 给闲聊屋或公告栏等。 2.没有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不要 轻易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3.当有人无偿赠给你钱物时,不要轻易 接收。当有人以赠送钱物为由要求你去约会 或提出登门拜访时,应当高度警惕,最好婉 言拒绝。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请勿疲劳驾驶!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上网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要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7、 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 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 落。 8、 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 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 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 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 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你其中有4项或4 项以上表现,且持续 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 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 上了IAD。
• 毛毛喜欢在QQ上和同学聊天。一天, 他进入了QQ聊天室后,有一条消息提 示他中了一部新款智能手机大奖,但 先要付100元的邮资。毛毛高兴得不 得了,二话没说,便按指定账号把钱 汇了过去。可是,等了十多天,毛毛 也没收到奖品。他与对方联系时,电 话停机,QQ号也未上线。此时,毛毛 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网络成瘾综合症悄悄的向你走来——
•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 • 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 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 能,难以自拔。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 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
2002年6月16日,北京海淀区 “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 亡,十多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大部分受害 者是在读学生。
老爸,老妈: 我在天堂给你们写信,你们不必为我感到悲伤,我在这里 过得很好。爸爸妈妈我很想念你你们,你们的身体都还好 吧! 爸爸妈妈,天堂这儿也有网吧,但是这儿的网吧有很多制 度,例如:未成年不准进入,上网时间不准超过5小时,所 以我至今仍没能进入网吧。我还听说,这儿的网络和人间 的网络是连通的,但因为我不能去网吧而不能给你发email,你们不必太为我操心。 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所拥有过的一切, 一定改正我所犯的错误,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但是一切 都晚了,都迟到了,不过如果记住今生的教训,来世一定 会完美的,从小就会好好懂事,从不让父母操心。 爸爸妈妈,我知道我很不孝,我对不起你们,我辜负了 你们对我的爱,活的时候要你们替我担心,死了让你们为 我伤心,来世我一定好好报答你们。好了,信就写到这里, 再见!记住要多穿几件衣服别着凉了。祝身体健康
健康上网 保护自己
• 1、每次上网前,明确做什么,有选择的浏览自
• •
•
•
己所需要的信息。 2、不浏览色情、暴力、凶杀网页,玩相关游戏。 3、不长时间持续上网,每次上网或玩网络游戏1 小时,就要休息10分钟,并作眼保健操,或远望, 或观看绿色植物。 4、坐姿要端正,眼睛与屏幕应保持70厘米以上 的距离。光线不宜过亮或过暗,做到经常眨眼睛。 5、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时,不使用污言秽语。
•
——摘自胡
安徽省庐江县的罗埠中学,胡彬是这个学校初三(4) 班的一名学生,由于无法摆脱网络游戏和魔幻小说的诱 惑,这个16岁的少年带着许多遗憾和无奈匆匆地离开了 这个世界
•平时你上网做些什么?它给 了你哪些帮助?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但网络也给我 们生活带来了 危害……
• 1、摧残身体,危害健康 • 2、扭曲心态,毒害思想 • 3、滋生是非,诱发犯罪 • 4、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 5、疏于管理,危及安全
• 4.一旦发现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应立即 告诉你的父母或监护人。 • 5.千万不要在父母或监护人不知道的情况 下安排与别人进行面对面的约会,即使父 母或监护人同意你去约会,约会地点也一 定要选在公共场合,且最好要有家长或监 护人陪同。 6.不要轻信网上朋友的信息资料,因为一 些别有用心者上网前往往用假信息资料巧 妙地把自己伪装起来。
案例4: 10少年半年作案60起
• 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系列抢劫 案:该团伙弓宪民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 2002年12月至今的半年多时间内,在河南境内 的20多个县市作案60多起,其中盗窃汽车9辆、 强(轮)奸妇女6名、抢劫作案40多起。 该团伙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是不到20岁的 年轻人。 连“半条命”都没了 更让人痛心的是,该团伙犯罪的诱因竟是网络 游戏。 他玩得最多的游戏是“半条命”。
• 2004年4月30日22时,乌鲁木齐财贸学 校三年级学生陈海与几名同学到一家名为 “银浪”网吧玩“石器时代”网络游戏。玩 到5月1日早晨8时许,玩了一个通宵的他, 站起来看了看别人的电脑后,又坐下继续玩。 8时50分左右,陈海突然脑袋一歪,倒在旁 边机位上玩的同学肩膀上,随后人就滑落到 地上,呼吸困难,全身瘫软,送到医院急救 时,医生发现陈海已全身发紫,瞳孔扩散, 心跳消失,血压也已降为零,确认为猝死。 医院诊断陈海的死亡原因为“心脏瓣膜脱垂, 心脏猝死”。
•沉迷网络,还会给我们造 成哪些危害呢?
不良信息向我们袭来——
• 网上暴力、反动信息等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 案例1: • 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 游戏,无法自拔。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 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 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
“上网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2:
安全隐患害生命
•
2002年11月26日,安康一少年连 续27小时上网,结果疲劳猝死; • 2002年9月15日凌晨6时,湖南一 少年在通宵上网后猝死网吧; • 2003年4月17日,南昌17岁的高 中学生因连续两天上网猝死网吧; • 2002年4月17日,江西南昌一名17 岁的高三学生余斌,连续逃课上网2个月, 在玩网络游戏时,因紧张激动在网吧倒地猝 死。
1、 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 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 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 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 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 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 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 长。 4、 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 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 率不齐。 6、 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 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 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 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