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合集下载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嘧啶碱的分解
不同生物嘧啶碱的分解过程也不 一样,一般情况下含氨基的嘧啶要 先水解脱去氨基,脱氨基也可以在 核苷或核苷酸水平上进行。
2.嘧啶碱的分解
NH 2 N
N
O
H
-NH2
β-丙氨酸
O
NH
二氢尿嘧啶
N
O
H
(开环)
H2O
H2O
β-脲基丙酸
嘧啶还原途径的分解
-CH3
嘧啶分解
• 其中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体外,氨在
AMP激酶
AMP + ATP —— 2ADP
glycolytic enzymes or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DP —— ATP
2 .ATP通过核苷单磷酸激酶生成其他NDP
ATP + NMP —— ADP + NDP
3.NTP的生成
核苷二磷酸激酶
XTP + NDP
XDP + NTP
肠黏膜细胞中还有核苷酸酶 (磷酸单 酯酶),水解核苷酸为核苷和Pi。
脾、肝等组织中的核苷酶进一步水解 核苷为戊糖和碱基。
核酸酶
核酸
核苷酸酶
核苷酸
磷酸
核苷酶
核苷
戊糖
碱基
(嘌呤碱,嘧啶碱)
核酸酶(Nuclease)
核酸酶是作用于核酸磷酸二酯键的水 解酶,包括核糖核酸酶(RNase)和脱氧核 糖核酸酶(DNase),其中能水解核酸分子 内磷酸二酯键的酶又称为核酸内切酶 (endonuclease),从核酸的一端逐个水解 下核苷酸的酶称为核酸外切酶 (exonuclease)。
NH 2 N
N
N H
N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R-5'-P
R-5'-P
5-氨基咪唑-4-羧酸 核苷酸(CAIR)
5-氨基咪唑核苷酸 (AIR)
甲酰甘氨咪核苷酸 (FGAM)
O
C
HO
C
C H2N
N Asp
H2O
ATP
CH
N
合成酶
R-5'-PFra bibliotekCOOH OC
HC N C H
CH2
C
H2N COOH
延胡索酸 N
CH
N
裂解酶
R-5'-P
O
C
H2N
C
C H2N
二、嘌呤核苷酸的降解
AMP
GMP
嘌呤核苷酸的结构
AMP GMP
H(I) 黄嘌呤氧化酶
(次黄嘌呤)
X
G
(黄嘌呤)
黄嘌呤 氧化酶
嘌呤碱的最终 代谢产物
腺嘌呤脱氨酶含量极少 腺苷脱氨酶和腺苷酸脱氨酶活性较高
腺嘌呤脱氨基主要在 核苷和核苷酸水平
鸟嘌呤脱氨酶分布广
鸟嘌呤脱氨基主要 在碱基水平
嘌呤类在核苷酸、核苷和碱基三个水平上的降解
1. 从头合成途径
(1)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2ATP 2ADP+Pi
Gln + HCO3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
(CPS-Ⅱ )
H2N C OPO3H2 + Glu
O
氨甲酰磷酸
CO2 + NH3 + H2O
2ATP N-乙酰谷氨酸
2ADP+Pi
氨基甲酰磷酸
Pi
线粒体
鸟氨酸
瓜氨酸
鸟氨酸循环
鸟氨酸
尿素

第十五章 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五章  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五章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第一节分解代谢一、核酸的降解核酸由磷酸二酯酶水解,有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内切酶和外切酶之分。

蛇毒磷酸二酯酶和牛脾磷酸二酯酶都是外切酶,既可水解DNA,又可水解RNA,但蛇毒磷酸二酯酶从3’端水解,生成5’-核苷酸;牛脾磷酸二酯酶从5’端水解,生成3’-核苷酸。

细胞内还有限制性内切酶,可水解外源DNA。

二、核苷酸的降解核苷酸由磷酸单酯酶水解成核苷和磷酸,特异性强的酶只水解5’-核苷酸,称为5’-核苷酸酶,或相反。

核苷磷酸化酶将核苷分解为碱基和戊糖-1-磷酸,核苷水解酶生成碱基和戊糖。

核糖-1-磷酸可被磷酸核糖变位酶催化为核糖-5-磷酸,进入戊糖支路或合成PRPP。

三、嘌呤的分解(一)水解脱氨:腺嘌呤生成次黄嘌呤,鸟嘌呤生成黄嘌呤。

也可在核苷或核苷酸水平上脱氨。

(二)氧化: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再氧化生成尿酸。

都由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过氧化氢。

别嘌呤醇是自杀底物,其氧化产物与酶活性中心的Mo4+紧密结合,有强烈抑制作用。

可防止尿酸钠沉积,用于治疗痛风。

(三)鸟类可将其他含氮物质转化为尿酸,而某些生物可将尿酸继续氧化分解为氨和CO2。

四、嘧啶的分解胞嘧啶先脱氨生成尿嘧啶,再还原成二氢尿嘧啶,然后开环,水解生成β-丙氨酸,可转氨参加有机酸代谢。

胸腺嘧啶与尿嘧啶相似,还原、开环、水解生成β-氨基异丁酸,可直接从尿排出,也可转氨生成甲基丙二酸半醛,最后生成琥珀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第二节合成代谢一、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一)从头合成途径1.嘌呤环的元素来源2.IMP的合成:其磷酸核糖部分由PRPP提供,由5-磷酸核糖与ATP在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催化下生成。

IMP 的合成有10步,分两个阶段,先生成咪唑环,再生成次黄嘌呤。

首先由谷氨酰胺的氨基取代焦磷酸,再连接甘氨酸、甲川基,甘氨酸的羰基生成氨基后环化,生成5-氨基咪唑核苷酸。

然后羧化,得到天冬氨酸的氨基,甲酰化,最后脱水闭环,生成IMP。

第16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16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六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密切相 关。这是一类在代谢上极为重要的物质,它们几乎参与细胞的所有 生化过程。
核酸降解产生核苷酸,核苷酸还能进一步分解。在生物体内, 核苷酸可由其他化合物所合成。某些辅酶的合成与核苷酸代谢亦有 关。
核苷酸的作用: (1)核苷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 (2)核苷酸衍生物是许多生物合成的活性中间物。例如,UDP- 葡萄糖和CDP-二脂酰甘油分别是糖原和磷酸甘油酯合成的中间 物。 (3)ATP是生物能量代谢中通用的高能化合物。 (4)腺苷酸是三种重要辅酶(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 酸和辅酶A)的组分。 (5)某些核苷酸是代谢的调节物质。如cAMP和cGMP是许多种激 素引起生理效应的中间介质。
(四)由嘌呤碱和核苷合成核苷酸 生物体内除能以简单前体物质“从头合成”核苷酸外,尚能由预 先形成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这是对核苷酸代谢的一种“补救” 作用,以便更经济地利用已有的成分。 前已提到,核苷磷酸化酶所催化的转核糖基反应是可逆的。在特 异的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各种碱基可与1—磷酸核糖反应生成核苷:
二、核苷酸的降解
核苷酸水解下磷酸即成为核苷。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磷的磷酸单酯酶对一切核苷酸都能作用,无论磷酸基在 核苷的2’、3’或5’位置上都可被水解下来。某些特异性强的磷酸单酯 酶只能水解3’—核苷酸或5’—核苷酸,则分别称为3’—核苷酸酶或 5’—核苷酸酶。
(二)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第三节 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体内尚有多种核苷酸衍生物作为辅酶而起作用。其中重要 的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素 单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及辅酶A。这几种辅酶核苷酸可在体 内自由存在。现将其生物合成途径分别叙述如下: 一、烟酰胺核苷酸的合成

生物化学ii(苏维恒)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PPT课件

生物化学ii(苏维恒)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PPT课件
核苷酸的利用
核苷酸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和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原料,可以 用于DNA和RNA的合成,以及作 为信号分子和代谢调节分子。
04
核苷酸代谢的调控
核苷酸合成与分解的平衡
80%
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
核苷酸在细胞内不断合成与分解 ,维持着动态平衡,以满足细胞 正常的代谢需求。
100%
合成途径
核苷酸主要通过嘌呤和嘧啶合成 的途径进行合成,这些途径需要 多种酶的参与和特定的前体物质 。
授课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课程大纲
介绍核酸的组成、结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讲解核酸的降解途径,包括内切核酸酶、外切核 酸酶等的作用机制;深入探讨核苷酸的合成与分 解代谢,包括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过 程。
讲师介绍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 学等技术的发展,核苷酸代谢的研究 将更加深入和全面。未来,核苷酸代 谢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 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多个 角度全面揭示核苷酸代谢的奥秘。
展望未来,核苷酸代谢研究将在疾病 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针对核苷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将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 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 献。同时,随着核苷酸代谢研究的深 入,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也将更加全 面和深入,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注入新 的活力。
生物化学II(苏维恒)核酸的降 解与核苷酸代谢PPT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核酸的降解 • 核苷酸的代谢 • 核苷酸代谢的调控 • 核苷酸代谢异常与疾病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生物化学_09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

生物化学_09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

IMP转变为GMP和 转变为GMP (3)IMP转变为GMP和AMP
2、 补救途径
(利用已有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 (1) 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重要途径)
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核苷 + 磷酸 腺嘌呤 + 5-PRPP
次黄嘌呤(鸟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
嘌呤碱 + 戊糖-1-磷酸 AMP + PPi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基因组DNA 基因组 不被切割
限制—修饰的酶学假说 限制 修饰的酶学假说 1968年,Meselson 和Yuan发现了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年 发现了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发现了 1970年,Smith和Wilcox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纯化了 年 和 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纯化了 第一个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第一个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 二氢乳清酸酶
乳清苷酸焦磷酸化酶/Mg2+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乳清苷酸脱羧酶
(3)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可直接与NH3(细菌)或Gln(动物) 细菌) 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可直接与 (动物) 反应,生成胞嘧啶核苷三磷酸。 反应,生成胞嘧啶核苷三磷酸。
二、脱氧核糖核酸酶
只能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只能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DNA磷酸二酯键的酶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 可切割双链和单链DNA 降解产物为3 DNA, 可切割双链和单链 DNA, 降解产物为 3’ - 磷酸 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为末端的寡核苷酸。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细菌产生的、能识别并特异切割外源DNA DNA特定 细菌产生的 、 能识别并特异切割外源 DNA 特定 中的磷酸二脂键( 序列中的磷酸二脂键 对碱基序列专一) 序列中的磷酸二脂键(对碱基序列专一)的核酸内 切酶。 切酶。

第1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1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过程:
P-P-CH2O B OH OH
P-P-CH2O B + H2O
OH H
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调节
CDP UDP
dCDP ATP
dUDP
GDP
dGDP
ADP
dADP
dCTP dTTP dGTP dATP
12.5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定义:
嘌呤或嘧啶、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
原理:
主要以竞争性抑制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 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止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尿酸—— 人类嘌呤碱的
最终 代谢产物
黄嘌呤氧化酶
特点:氧化降解,环不打破; 终产物:尿酸。
嘌呤代谢紊乱:痛风病
血中尿酸超过正常值。
痛风症的治疗机制
鸟嘌呤
次黄嘌呤
竞争性抑制。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尿酸
别嘌呤醇
12.2.2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特点
还原降解,环被打破;
先天缺乏HGPRT——自毁容貌症
三、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
AMP
腺苷酸代 琥珀酸
NH3
IMP
GMP XMP
12.3.3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合成部位:肝细胞的胞液
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
氨基甲酰磷酸
Gln CO2
C N 3 4 5C
C 2 1 6C N
Asp
过程 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_
调节的意义:
既满足需要,又不致于浪费;维持ATP与GTP浓度的平衡。
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补救合成过程及调节
次黄嘌呤 鸟嘌呤
腺嘌呤
腺嘌呤核苷

生物化学下-第33章 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生物化学下-第33章  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腺苷酸琥珀酸 合成酶
磷酸核糖焦磷 酸激酶 转酰胺酶
次黄嘌呤核苷 酸脱氢酶
➢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的概念: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代谢物(底物 或辅酶)结构相似,具有竞争性拮抗正常代谢的 物质。
机制: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真”方式干扰或阻断核 苷酸的合成代谢,进而阻止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 合成。
尿囊酸酶
尿囊素酶
尿囊酸 (硬骨鱼类)
小 AMP 结
GMP
嘌呤碱的最终 代谢产物
I
H 黄嘌呤氧化酶
X
G
黄嘌呤氧化酶
OH
N
N
OH
HO
N
N H
尿 酸 (uric acid)
3、代谢产物
•排尿酸动物:灵长类、鸟类、昆虫、排尿酸爬虫类 •排尿囊素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除外)、腹足类 •排尿囊酸动物:硬骨鱼类 •排尿素动物:大多数鱼类、两栖类 •某些低等动物能将尿素进一步分解成NH3和CO2排出。 •植物分解嘌呤的途径与动物相似,产生各种中间产物 (尿囊素、尿囊酸、尿素、NH3)。 •微生物分解嘌呤类物质,生成NH3、CO2及有机酸(甲 酸、乙酸、乳酸、等)。
Lesch-Nyhan综合症(莱-尼综合症):也称为自毁容貌 症,是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遗传缺陷 引起的。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 IMP和GMP,而是降解为尿酸,过量尿酸将导致LeschNyhan综合症。手舞足蹈,咬指咬唇强迫自残。
5、嘌呤核苷酸 生物合成的调节
(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1、 从头合成的概念及部位
①定义
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 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途径。
②合成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 糖
苷键
腺嘌呤核苷酸
(5′-AMP)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dCMP)
3
核酸的生物功能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NA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RNA功能的多样性
4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
核酸酶 核苷酸酶 核苷酶
5
一、核酸酶(水解产物为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DNA酶(DNase) RNA酶(RNase) 非特异性核酸酶 核酸外切酶 核酸内切酶 作用于单链或作用于双链
终产物 C和U:CO2、NH3、 ß -丙氨酸 T: CO2、NH3、 ß -氨基异丁酸
26
OO HO H O NH 乙酸 尿嘧啶 H O CH 2 H O HO H 3 CH H HO H CH 33 NH 乙酸+3NH +2CO 3 NADPH+H CH H O NADPH+H 3 CH HN O H 胸腺嘧啶 NH2 H 2 H H2 HO H HO H H2 CO CH 2 H H β-氨基异丁酸 NADPH H NADPH H N +CO +NH N O H 2 2 O N β-丙氨酸 NH H H HO H 3 排出体外或进入有机酸 H CO22 HOCO H+NH H 代谢。 2 CO 2 3 2 NH 3
U(U( 或或 C、 A) C、 A) U(或C) U(或C) 3’3’ 5’5’ PP 3’3’ PP 3’ P3’ 5’ P
12
3.非特异性核酸酶
蛇毒磷酸二酯酶 从3’-OH 逐个水解,生成5’-核苷酸。 牛脾磷酸二脂酶 从5’-OH开始逐个水解,生成3’-核苷酸。
13
4.核酸内切酶与核酸外切酶
②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核苷或嘧啶核苷,
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29
2.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从头合成”途径 补救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30
①“从头合成”途径
合成部位:主要在肝细胞液 合成原料: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和CO2等 合成方式在5-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环。 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转变成AMP,GMP 重要酶: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嘌呤核 苷酸合成的重要调节点)
酰基转移酶
腺苷酸代 琥珀酸
AMP GMP
ADP GDP
ATP GTP
(-)
②补救合成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腺嘌呤+PRPP
次黄嘌呤+PRPP
APRT
次 黄 嘌 呤 -鸟 嘌 呤 磷 酸 核 糖 转 移 酶 (HGPRT)
AMP+PPi
IMP+PPi
鸟嘌呤+PRPP
次黄嘌呤-鸟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β-氨基异丁酸
+
3
胞嘧啶
2 +
+
+
2
3
3
27
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8
1.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① “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及CO2等
简单物质为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 酸的途径。
21
脱氨基酶 黄嘌呤
尿酸
OH OH NH2 OH
HO H
HNH H N N
H2O
2
N N
H 2O
O O 2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HO O
N N 核苷磷酸化酶
N Pi N 次黄嘌呤 H H H 2O 2
A-腺嘌呤
核糖-1-磷酸 H 2O 2
核糖
次黄苷 腺苷
23
痛风症(嘌呤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
尿酸生成过多--血尿酸(超过8mg% ), 难溶性的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和软骨及肾 等处,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
6
1.DNA酶(DNase)
DNase I--产物5‘位带磷酸基团 DNase Ⅱ--产物3‘位带磷酸基团 DNA限制性内切酶--产生3ˊ-OH和5ˊ-P A 5’ 3’ P
C
3’
A
C
5’
3’ P
3’
7
DNA限制性内切酶
8
9
2.RNA酶(RNase)
RNase I(牛胰核糖核酸酶) RNase T1 RNase U2 AG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8
核苷酸的功用
合成核酸的原料
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GTP,CTP,UTP 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cAMP,cGMP 组成辅酶:FAD, NAD+, NADP+ 活化中间代谢物:UDPG,CDP-DG,SAM
19
一、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31
5-磷酸-核糖
PRPP 5-磷酸核糖胺 IMP AMP GMP
32
PRPP的生成33Biblioteka “从头合成”中碱基各原子来源
甲酸
谷氨酰胺
34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
抑制部位的酶均为变构酶。 合成原则
(-) (+) (-) (+) (-) PAR (-) IMP XMP (-)
38
R-5-PPRPP合 成 酶 PRPP
内切酶 DNA 外切酶
14
二、核苷酸酶 (产物为核苷或脱氧核苷和磷酸)
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 特异性磷酸单酯酶:
15
三、核苷酶 (产物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碱基)
核苷磷酸化酶 核苷水解酶
16
核酸的水解产物
HMS
–戊糖(或脱氧戊糖) –磷酸 –嘌呤碱和嘧啶碱
用于核苷酸合成 参与细胞内代谢

17
第二节 核苷酸代谢
24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机理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酶系
鸟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
次黄嘌呤
OH N N N C N N (-) N OH C N N
别嘌呤醇
25
2.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 核苷 --嘧啶
从解开嘧啶环开始逐个的水解
391页
20
1.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390页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终产物 排尿酸动物:灵长类、鸟类、昆虫、排尿酸爬虫类 其它排尿囊素/排尿囊酸/排尿素
排尿酸动物
–反应部位:主要肝、肾、小肠 –人体中嘌呤碱基的分解是不开环,在环外加氧氧化。 –重要的酶:黄嘌呤氧化酶 –血浆中尿酸含量(正常值):0.12-0.36mmol/L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酶促降解 核苷酸代谢
1
DNA与RNA
2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NH2 N N O¯ N O H H HO OH
5
NH2
磷酸酯键
N
5
5´ O¯ P O CH2 O H H
N
均为
N 5´ O O¯ P O CH2 O O H H H HO H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