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及分拨中心的案例分析1

合集下载

国际货运代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国际货运代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通过集中作业,货物得到 了有效的、符合市场和客 户需求的仓储处理,为进 入物流过程中的下一个物 流环节做好准备。
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客 户的要求,其加工目的较 为单一。但是也可以大大 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包括航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务、港口码头服 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打 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 仓储服务和收派服务等。
小组成员:张小佳、梁琼丹、谭燕梅、杨海能、伍兆钊
CONTENTS
主要业务是保税物流,可以开展的保税物流业务包括: (1)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为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2)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3)进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 (4)国际采购、分配和配送; (5)国际中转 (6)商品展示 (7)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供停放车辆使用,采集记录 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 实现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 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
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自身发展,将这些作用归纳为: ➢ 资金推动 ➢ 技术推动 ➢ 人才推动 ➢ 信息化管理推动 ➢ 解决贸易出口商品入中心退税问题、进口商品保税问题、加工贸易中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 ➢ 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加物流服务价值,有利于吸引外资和促进企业投资 ➢ 丰富了当地的物流业态和形式,促进本地物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物流园区案例

物流园区案例

1、日本临空城物流中心日本以中部国际机场、关西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为依托,分别规划建设三个现代航空物流区。

1.1中部国际机场a.空港岛发展区主要分为临空生产区、港湾交流区和综合物流区。

其中综合物流区占地32公顷,集中发挥国际物流的综合功能,如推进、配送、贮藏、分配、流通加工、展示和贸易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机场支持功能(清洁、飞行时的配餐、飞机配件的修理和维护)。

b.空港对岸区主要分为港湾区、中央区、生活文化区、研发生产区。

其中港湾区占地13公顷,由于其独特的海、陆、空交汇的地理优势和高效的配送设施,该区将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物流区。

1.2关西国际机场关西临空都市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东南泉州海面5千米,是一座填海建成的24小时运行的海上机场。

为了加强和完善机场性能,改善周边环境,振兴地方事业,日本在关西机场对岸建设了临空城。

临空城面积为318.4公顷,其中物流区的面积近25公顷,包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服务机构、物资与保税仓库;24小时货物装卸基地支持海、陆、空的物流。

临空国际物流中心是日本西部规模最大的处理国际航空物资的地方。

1.3成田机场物流联盟成田机场是日本空中交通的中心,也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航空货运设施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田机场管理局进行了措施,包括:a.建立成田国际物流联盟。

成田国际物流联盟是由千叶地方政府的公共企业部门推动并组建而成的,共占地78万平方米。

包括成田在内的3个城市、9个市镇和1个乡被批准建设成临港区域的国际物流中心。

b.兴建机场周围的货运设施。

近几年,在成田机场外围,由大型货代公司运营的保税货运设施也快速增长,机场南工业园区现在成为了货代企业的物流中心。

有25家公司在机场周围5千米的辐射范围内的28个地方建造了仓库,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

这差不多与机场所占的26.59万平方米的面积相等,可以很好地缓解机场的阻塞压力。

c.整合原木物流园区。

原木物流园区是日本最著名的四个物流园区之一,通过原木物流园区的整合,每天进出成田机场的车辆从原来的4000辆下降到300辆。

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经济绩效实证研究

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经济绩效实证研究

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经济绩效实证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增多,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发展国际物流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我国为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从1990年开始,至今已建成上海外高桥、大连、青岛等15个保税区,促进了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

我国保税区作为内地对外开放的最高领域,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跟国外自由贸易区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阻碍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交往的扩大和深化发展。

然而由于保税区的独特优势和国际物流的特性,保税区具有发展国际物流的巨大潜力和必要。

因此,如何有效地依托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各保税区管理和研究机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在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外高桥保税区为研究对象,对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未来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做出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经济推动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国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使得国家发展极快,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为促进与欧亚非各国间国际贸易往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了外高桥、天津港、大连等15个保税区。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15个保税区发挥自身优势在发展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5年我国保税区进出口总收支为4362.8亿美元,与2014年对比提高了24.8%,是我国进出口总金额的12.06%。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于20世纪九十年代建立,是中国占地领域最广阔、开放度最高的保税区。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外高桥保税区不断扩充招商引资,使区域经济发展快速。

与2014年相比,2015年外高桥保税区的进出口额增添了45.93%,保税区内企业收入增长了21.36%,货运总量提高了48.04%。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 国际采购功能的设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引入跨国采购中心在 上海保税港区域范围内建立全球化的采购系统,组织采购国内货物的出 口,依托本国的制造能力与之形成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将极大 地促进国内商品出口,成为本国商品走向世界市场的而一条绿色通道。
▪ 设计国际转口贸易功能鼓励进去企业开展国际商品的展示、出样、订货、 交易等以转口贸易为核心的服务贸易活动,营造海外与内地交流、贸易 与物流结合、国内与国外双向开拓的格局。
从功能分析
❖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包括: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 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 场功能 ;
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 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 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 换
通过上海外高桥报税园区的案例探讨物流园区的实
! 质,可以从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物流园

区的实质
功功

能能
作 用
从结构分析
❖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要与 物流园区的功能特点相匹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 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 经济开发功能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为了使物流园 区的功能能够充分得到发挥,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 置,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应该以交易平台为中心进 行纵向连接。后向连接生产企业,前向连接用户,并在作为 交易平台的物流中心内分别设置 与功能相对应的中心,从 而达到匹配, 这样综合考虑,能为物流园区做一个想当好 的规划。
一体化 。

物流所辐射的地区没有形成一定的区域,专业化有待改进,技术水

1.-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运营模式及借鉴意义

1.-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运营模式及借鉴意义

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运营模式及借鉴意义外高桥集团股份旗下的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是为适应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布局和外高桥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的战略任务,由集团系统内的各大保税商品交易市场、进出口和物流公司共26家企业于2009年11月整合而成,公司注册资本伍仟万人民币。

作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运营载体,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超过50亿美元,经济指标行业排名浦东新区第一位;服务的保税区交易市场会员超过5000家,管理仓储面积超过30万平米,年进出口报关量超过20万票,是外高桥保税区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贸易物流服务商。

该公司的提供的服务产品、设立的专业服务平台以及开展的租赁产业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服务产品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程专业的贸易和物流服务,其中包括:(一)企业服务中心营运中心公司下辖上海外高桥第一企业服务中心、第二企业服务中心、第三企业服务中心三个政府指定的贸易交易平台,为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企业提供各种政府支持服务。

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1)定期为企业申请和办理各类政府财政补贴;(2)企业增值税发票保管、委托购买及开具;(3)协助企业办理一般纳税人的申报、年检;(4)提供保税区最新政策咨询和信息传递及相关培训;(5)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到沟通桥梁作用;(二)商务咨询以丰富的专业经验、严谨的办理流程、顺畅的公关渠道为依托,向客户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投资咨询、金融服务咨询、代办注册及许可等全方位咨询服务,使客户轻松入驻自贸试验区。

(三)贸易代理拥有一支为自贸试验区客户服务20年以上的专业贸易服务团队,熟悉各种国内外贸易规程、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流程,可以根据客户自身特点、个性需求及贸易模式,度身定制最便捷的进出口流程,并提供相应的业务操作。

提供的贸易代理服务主要包括:(1)进出口贸易政策咨询;(2)进出口贸易流程设计;(3)付外汇服务;(4)可提供代垫付税金服务;(5)完整的服务链,贸易及全程物流;(6)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国内国际采购及销售贸易代理;(7)代办出口退税;(四)报关报检拥有国家资质的在册报关人员70余名、在册报检人员40余名的专业团队;严谨、科学的单证流程;良好的公共关系渠道;海关AA类企业管理资质;及时、高效地满足客户对于报关报检的各种服务需求。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现状分析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现状分析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业务现状分析【摘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与园区,本文通过对上海外高桥现有业务的分析,明确了区港联动才是上海外高桥未来发展的重点,并为此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日游区港联动引言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与园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处。

自2004年4月15日封关操作以来已经经历了7个年头,被赋予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

目前区内物流企业已经有26家,诸如:近铁物流,DHL,商船三井等跨国大型物流企业。

业务现状目前园区的主要业务仍是“园区出口一日游”,以往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深加工结转贸易企业,为了能获得退税而采取一种业内称为“香港一日游”、“台湾一日游”、“日本一日游”的“迂回战术”,即让自己的产品先出口到境外,然后再回到国内有关企业,解决海关手册核销等问题,以此保税。

但这样的操作结果往往增加企业的运输时间和费用,进而提高整体成本。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将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区内物流企业可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并对进出境及中转货物进行分拆和集拼,对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同时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使“上海一日游”取代“香港、台湾、日本一日游”,大大节约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而相对红红火火的”园区一日游“业务,区港联动的海运直通业务,则生意冷清。

其中原因有许多,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具体操作繁琐,货物通过港区直通去物流园区,操作过于繁琐,以至于其中许多环节中同一部门需要安排多种不同计划,如果在业务繁忙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操作错误,从而影响了正常的通关速度。

2.价格无优势,直通所用的直通车运输费用与货物通过海关监管车运输费用相比无价格优势。

3.操作时间长,除了因为操作繁琐可能引起的时间延长,洋山直通是由驳船完成,但驳船船期安排时间间隔长,运输时间长。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的设施现状与规划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点。

贴近保税区东边的外环运河,连通长江和黄浦江,可通300吨级驳船,是保税区货运经内河运输的主要通道。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保税区约36公里,而浦东国际机场则位于保税区东南面,车程20分钟即可到达。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我国15个保税区中规模最大的保税区。

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运作区域8.5平方公里;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

1.外高桥保税区的设施状况(1)硬件设施:参见表1。

(2)软件设施:建有完善的光缆等通讯基础设施。

现已建成电信局房,通讯线路容量达16万门,已开通ISDN、ADSL线路。

建成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传真和电传在内的可提供DDN数据专用网、Internet高速接入、服务器托管、宽带数据网接入、ISP国际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等各类n信息服务。

2.外高桥保税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概况:详见图11993-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2.7%。

2002年的集装箱业务主要集中于集装箱货运站、仓储和分拨业务,其比重约占总吞吐量的96%;而冷藏和增值服务两项业务则刚刚起步。

3.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物流基地包括三个部分①外高桥国际物流园区规划:一期规划面积约为1.03平方公里,计划于2005年初步建成。

二期规划面积为1.53平方公里,计划于2010年初步建成。

②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园区开发建设采用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技术物流在空间上集中布局,成为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汇集点;建立与海关、港口、铁路、航空公司、货运、船务代理以及其他港口、保税区等专业网站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网络;为货主提供最经济、快捷、安全的货物清关、报检、配送、运输和多式联运等一站式服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构筑符合国际惯例的软环境;简化行政事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货物通关速度;率先与国际接轨,放宽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人,在外贸经营权、货代、分销等领域进一步开放,最终实现贸易和物流的便利和自由化。

保税区案例研究

保税区案例研究

产业 现代物流业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集聚了包括美国APL、 英迈,荷兰TNT,日本近铁、通运和德国飞鸽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物流仓储企业。近年新批物 流项目占保税区各类项目的比重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投资额度等方面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保税区物流 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70.5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外高桥保税区增 加值的30%。物流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已经扩大到长三角地区。
关税后可直接内销。
优惠政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货物存储: 1.任何商品(除武器、毒品及有污染的物品之外)均被允许无期限保税存放或展示,海关不征收任何监管费
用。 2.经海关同意,保税区内保税仓库可存放非保税物品,但应分隔管理。 3. 经海关同意,保税物品在交纳保证金后允许在区外短期展示。 4. 对于信誉优良的企业,经海关核准,对其贸易中批量小、批次多并价格低的保税零件和维修零碎件采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产业
国际贸易业
1992年初,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 业——日本上海伊滕忠商事有限公司经外经贸 部批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90年代后期,保 税区贸易功能日趋成熟,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贸 易企业纷纷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分 拨业务,分拨面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逐步向国际 市场拓展,使外高桥保税区成为跨国公司跨区域 的货物集散中心之一。目前,贸易企业在保税 区综合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优惠政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境外与保税区间货物进出自由,免关税,免许可证; 在区内可开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展示,没有时间限制,保税商品可在 区内自由买卖; 区内企业自用设备、建筑材料及20种办公用品全部免税,免许可证; 区内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生产性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免三减半,非生产性 企业自开办之时起一年免两年减按10%征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境备案
国外
转口贸易
进SLC 1、收验货
出口报关+进境备案
2、检测
国内 一般贸易
海关 3、上架入库 备案单 4、收货报告
国内 加工区
出口报关+进境备案 手册接转
5、存货报告 …
出SLC 仓库 1、提货单 入库单 2、分拣、装箱
出境 备案
口岸出
巴 西
港区
区内手册
出口报关+进境备案 手册接转
3、打托
口报关
⑴每周集成、整合、集运一次: 5000套(100万件):55M3 /40’*2*19090=38180元, 即347元/M3 ;0.038元/件 (库存量4周) 整合成本: 0.013元/件 合计: 0.051元/件
八、案例粗略成本分析
⑵如供应商发货出运以20’为例: 25万件/20’;27.5M3 ;12450元/20’ 即452元/ M3 ;0.05元/件 (库存量20周) 供应商和组装企业的存货成本、资金成本大大 上升。
外高桥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及 分拨中心的案例分析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供应链 模式的变革
世界经济一体化 产业的进一步细分
形成了世界相对的几大生产 区域和消费区域
生产主要因素:经济与人口
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物流的空间距离及量反而会增 加,整个供应链和物流链会发生很大的变革。因此 如何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供应链的角度、从 采购生产直至成品到消费者整个链的综合成本的降 低,这就给供应链研究和物流链研究提出了新的课 题。
跨国公司(保税区)
3、出口报关
2、预约收货
海关
4、进境备案报关
订单 收货报告
SLC
实物
5、送SLC
6、入库
卡口确认
九、案例流程分析
保税区入库流程
基本流程与一般入保税库相同,但有几个要点值 得注意: 1、收货一定要100%正确 只有收货正确才能保证出货正确,订单、供应商 送货单、发票、进境(入区)备案单单单相符;单 证与实物一致
五、贸易方式分析
出口报关+进境备案
3、国内加工企业---手册接转贸易 出境备案+口岸出口报关 4、区内加工企业---同上 5、区内贸易企业---区内贸易 移库
出境备案+口岸出口报关
六、案例背景及概况
1、世界著名汽车音响制造商在上海的企业(S) 为其巴西组装厂采购、集成、提供成套部件。
2、部件来源:
国内生产企业
区外加工企业
国内企业 约占65% 区内加工企业
区内贸易企业
国外企业 约占35% ---东南亚国家 3、每一型号汽车音响涉及约250—300SKU部品 4、每周集成发运1~2次,约数千套 5、供应商约100家,每家仅供应2-3种部品
七、案例流程框架
供应商
采购订单
跨国公司 (保税区)
订单/出货指令 入库报告、出货信息
二、生产区域采购整合集成成套运 往消费地区组装的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会有所发展,给物流服务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模式特点: 1、贸易形式复杂(在保税区做常有五种贸易型式) 2、存货量极低 (为降低资金及存货成本) 3、发货频次高(周转很快) 4、物流链很长,环节多,节点控制非常重要 5、时间要求紧而正确 6、分拣、出货正确率要求100%
十一、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1、货物中文名称标准化问题 A、采购部件名称与供应商供货单货物名称不一致,
四、外高桥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分拨 中心的优势
1、转口贸易---便于周遍地区的海外采购 2、手册核销---国内手册加工企业 3、部件集成---国内\国外部件集成 4、 出口退税---一旦实现区港联动,出口保税区即可正式
进入退税程序(已列入国家改革计划) 5、 品质控制---就近集中品质检测 6、 整合运输---节省运输成本
五、贸易方式的分析
不同的贸易方式其进出口关检务有所不同,四流(信息流、 单证流、物流、资金流)也有差异。
1、海外企业---转口贸易
进境备案
注:木质包
出境备案+口岸出口报关 装问题
注:如有强制
2、国内企业---一般贸易
出口报关+进境备案
性三检的,要
出境备案+口岸出口报关 有属地证明。
进境备案三检
号留至出口用。
4、订舱、提箱、
装箱
移库
5、装箱单
区内贸易
预约送货
6、出货报告…
实物送货
八、案例粗略成本分析
国内 企业B
国内 企业A
国内 企业C
保税区
国内 企业D
巴 西
海外供应商A
海外供应商B
八、案例粗略成本分析
1、集中采购、集成、整合、集运---大大降低运费 2、强化了采购及库存控制---降低了库存量、资金 成本及风险 3、运输成本及库存分析
三、中国是一个特殊区域,既是最大市 场消费区,又是在逐步形成的生产区
成品生产区---13亿人口的大市场 为成品配套的部件生产区---支持成品生产
支持 其他消费区的生产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生产区域
支持 是中国航运和航空最发达的 地区
远程集成、整合、配送的物流服务机会会大大增加 上海将成为国际采购中心、航运中心、东北亚物流 分中心。
出库报关
分拣、取货、包 装、打托、装箱
口岸出 口报关
进港
十、远程 VMI 管理的特点与要求
低存货量、快速周转--快速、及时、准确。 库存量低-- 巴西仅一周库存量 -- 减少周转资金 SLC-- 基本无库存量,仅完成收集货、检测、分拣、 装箱、发运及关检务服务。
从采购商发出采购订单 完成100家供应商收集货、 检测及进境备案仅5天时间。 全部到货后,跨国公司(保税区)即下达出库发货 指令,从出口报关、装船发送,完成所有口岸出口 手续也仅5天时间。而且不得有任何细小差错,不然 会影响巴西工厂生产,最终影响汽车生产。
⑶如库存量控制在一周,每周拼箱0.55 M3 ,约 5000件: 拼箱+海运费用:约996元,即0.20元/件 运输成本上升4倍。
九、案例流程分析
1、出口保税区、进境备案及入库基本流程 2、订单处理、分拣、包装及出库基本流程 3、订舱、装箱及口岸出口流程
九、案例流程分析
保税区入库流程
供应商
1、订单
2、一份订单多次备案进货的对应与控制 3、外箱包装的严格检查与品名对照 4;待检测与非待检的区分(包括托盘、暂存区等有
明显的标签) 5、坏货及不合格货的快速处理
九、案例流程分析---出库基本流程
跨国公司(保税区)
出库指令
SLC服务控制中心
仓储部
货代部
船公司
订舱
提箱
WMS系统分拣、 海关系统出
取货
库提货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