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地理知识知识:干旱地区的生存方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地理知识知识:干旱地区的生存方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干旱地区是全球具有特殊生态环境的地区,由于缺乏水源资源和低降水量的问题,使干旱地区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然而,事实上,一些干旱地区却孕育了相当富有的文明,其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是其中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现今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是一个古代的文明,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已经开始形成,经历了若干王朝和政治制度的演变,一直繁荣、发展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而结束。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地区缺乏降水,长期处于干旱状态,这也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能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在干旱地区的生存方式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农业虽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缺乏水源,但是美索不达米亚人却利用灌溉技术,用运河将幼苗的水分充分利用,这样使得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的农业文化是以啤酒和面包为主要生产产品的模式,麦类和大麦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
耕作工具使用木制、石制或骨头制的锄头、耙子和斧头等,不需要很高的投资和技术门槛。
2.公共建筑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公共建筑方面非常有特色,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民众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样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它们的楼房、城墙、寺庙等建筑均由近乎不透气的砖石建造而成,因此被称为“城市里的皮肤”,为该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保障。
3.科学技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人们发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文字的发明。
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将文字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媒介,并通过它把他们的经验和观察都记录下来。
他们的文字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文字像三角形的楔子,而另一种则是尤尼卡形式。
而对于干旱地区来讲,这样的文字技术可以让人们进行有效的记账和对于资源的控制。
4.交通运输与贸易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很少有水源,交通运输方式也需要着重关注。
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利用牲畜和战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并建造各种各样的道路,既让人足以通行,又能够便于军队运输。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和发展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以色列地区,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的古文明。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人类历史学界所关注和探究的话题。
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地理位置非常独特。
它位于两条河流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
这两条大河的汇流围绕出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该地区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在这个区域内,土壤肥沃、养分丰富,浇灌河水十分充足,使得农业得以大力发展,这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提供了良好条件。
除此之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也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缺乏自然资源。
这迫使当地人不得不依靠流经平原的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进行农业生产,因此他们快速地开始了对这两条河流的控制和利用。
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民开始了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开发。
他们筑起了一种称作“塔斯提”(ziggurat)的大型建筑,用于清理水源,堤防河岸,防止河水泛滥,从而使土地变得更为肥沃。
这些建筑物不仅起到了灌溉排水的作用,还成为了天文观测塔、宗教和政治领袖办公室以及政治宣传场所。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入了城市文明阶段。
当时的人们孕育了业主、奴隶、官僚层和工匠等不同的职业界别,也开始了文字的记载。
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被分成了许多城邦,人们互相之间进行着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在城市文明阶段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又逐步进入了国家城邦文明时期。
从公元前2400年左右开始,古代巴比伦帝国开始崛起,它是古代世界最为庞大和强大的帝国之一,长达17个世纪时间。
巴比伦帝国的统治范围覆盖了今天的伊朗、土耳其等地,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持续了数千年,成为了世界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数学历史故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数学文化

数学历史故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数学文化
今天极客数学帮来给大家讲讲数学历史故事中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中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古代文明,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令后人惊讶赞叹的《汉谟拉比法典》,有着泥石板上刻着的楔形文字,也有着发达的数学。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巴比伦有着怎样的数学历史故事。
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两河流域,古称为「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十九世纪,这里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孕育了巴比伦文明。
泥板书上的数学成就
考古学研究表明,古巴比伦人当时使用的是特殊的楔形文字,并把文字刻在泥板上晒干,晒干后的泥板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可以长期保存;但岁月的侵蚀还是使得大部分泥板书消蚀破损,保存下来的泥板书数量远不及埃及的纸草书。
不过,这并不影响后人对古巴比伦灿烂文化的全面了解。
古巴比伦人对于数学的发现和记载,也是采用这种独特的泥板书,在已经挖掘出的50万块古巴比伦泥板中,纯数学泥板有300块左右。
从这些存世发掘的数学泥板书中人们发现,古巴比伦人不仅早就形成“逢十进一”的概念,而且掌握了每隔六十进一的计数法。
在泥板上,古巴比伦人用“▼”表示1,用“<”表示10,从1 到9 是把“▼”写相应的次数,而60以内的其他数字则通过“▼”和“<”的组合实现。
比如35,就用:<<<▼▼▼▼▼。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与建筑遗迹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与建筑遗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它位于现今伊拉克的河川平原地区。
这个文明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539年的一千五百多年间繁荣,期间涌现出许多壮丽的城市与建筑遗迹。
本文将探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规划特点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遗迹。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规划以巴比伦为代表。
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两岸,以庞大的城墙和宫殿而闻名。
城市内部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专门功能。
例如,宫殿区域是由国王和贵族所居住的地方,而神殿和宗教区域则是居民进行宗教崇拜的场所。
城市的规划使得各个功能区域分割清晰,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实用性。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中,建筑遗迹占据了重要地位。
最著名的建筑遗迹之一是巴比伦的金字塔。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字塔建筑之一,拥有七层高,每层都有自己的庇护神。
金字塔的外墙被涂成金色,给人一种奢华的感觉。
这座金字塔成为了该地区的象征之一,也证明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建筑水平和艺术造诣。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建筑遗迹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宫殿。
这些宫殿通常由砖砌而成,具有壮丽的门楼和宽敞的大厅。
宫殿内部装饰华丽,墙壁上绘有各种题材的浮雕图案。
这些宫殿不仅是国王和贵族的住所,也是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与建筑遗迹还包括许多重要的神殿。
神殿是人们向神灵祈祷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的宗教核心。
其中最著名的是乌鲁克的伊纳娜神庙。
伊纳娜神庙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
它有多个神殿和祭坛,是供奉爱与战争女神伊南娜的场所。
伊纳娜神庙也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
总体而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与建筑遗迹展示了该文明的繁荣和先进。
它们以巴比伦为代表,展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
巴比伦的金字塔、宫殿和神殿都彰显了美索不达米亚人民的智慧和宗教信仰。
这些城市与建筑遗迹成为了后世的范例,对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与建筑遗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之处,以及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谈天说地: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文明在这里诞生,大漠明珠在这里聚集,乳香古道在这里穿梭,这里就是世界石油资源的集中营,一个受四方敬仰的神圣天堂——阿拉伯半岛。
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并称亚洲三大半岛。
它东与波斯湾、阿曼湾为邻,西靠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北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总面积达32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由于半岛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因而岛内沙漠面积广袤,约占半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岛上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卡塔尔等八国领土也主要以沙漠为主。
这些国家的人口分布集中,聚居在岛上的狭窄绿洲中,总人口约有320万人。
阿拉伯半岛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
西南部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主要出产小麦、稻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半岛上的居民主要以牧业为生,其中,骆驼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阿拉伯人从事游牧生活的主要牲畜。
另外,阿拉伯半岛及附近的海湾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其中“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而波斯湾也被誉为“世界油海”。
除了能创造大量财富的石油外,阿拉伯半岛闻名于世,还在于它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宗教文化。
诞生于这块土地的伊斯兰教,经过宗教复兴者穆罕默德领导的宗教革命后,最终成为半岛上所有国家的国教。
在阿拉伯半岛上还散布着许多著名的古城。
无论是“圣城”麦加、先知之城麦地那,还是被上帝赐予九分美丽、九分哀愁的耶路撒冷,都以其虔诚的信仰受到世人的膜拜。
而在“阿拉伯明珠”萨那城内,古丹王宫、大清真寺等古代建筑,见证了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兴衰,记录了伊斯兰教四处传播的最初岁月。
徜徉在阿拉伯半岛上,仰望着古代的宗教遗迹,欣赏着奇特的异域风光,倾听着古兰经的悠远吟唱,人们仿佛坠入了中世纪的时光隧道,如梦似幻,令人神往。
阿拉伯半岛。
以一粒麦子发展起来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观后感

科学的起源问题是一个争议很多的问题,但不容置 疑的是,生产的需求是早期科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早期人类与自然界的抗争,原始的生产技术必然会 遇到其瓶颈,如何克服这种自然环境对生产的限制,早期 科学更产生于这种思索之中,无论是影片中种植大、小麦 的衍生,各种农业工具的发明,沥青的使用,引水技术的 改进,无一不是为了克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人类的生 活。 今日之科学亦何尝不是如此,每一次科学的进步背 后都有显示生产力发展对其的需要,无论是电视等家用电 器的发明,还是通讯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生产需要的促使。 综上所述,科学的产生于发展,其背后是生产力巨大 的推动作用。
从这部短片中,我们对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孕 育的文明有了大致的了解。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底 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交界处,于是一种文明 便在这里交汇产生。他们并不像埃及人信奉有来 世,所以我们对它的了解缺少了许多埋藏在地下 的证据。苏美文明之所以被全球关注,也跟当时 的科学技术有关,比如小麦的种植,完成了人类 生存最基本的要求,人们一般只有在物质文明相 对发达的时候,才能孕育博大的精神文明。当地 的城邦制也给了当地自由的环境以及滋养这种文 明的可能。 总之,一种文明的产生首先与当地的地理位 置,自然条件有关,此外也受制于技术条件和各 种宗教文化信仰。 张昭(管理科学与工程)
苏美人文明由两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 但是其兴盛繁荣的根本原因乃是在生活生产中得以产生和 发展的科学技术“以麦子为起点”——科学技术从农业起 步,农民发明了农耕用具,发明了汲水的工具,发明了记 录收成的楔形文字,同时,为了祈求收成而产生的宗教祭 祀又促进了发水沥青,图章七月等技术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通过苏美尔文明,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生产活 动对于科学技术的阐发启示作用,同时,由此产生的科学 技术又反过来推动促进生产的进行,提高生产的效率,而 文明就是在生产活动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 得以向更为高级、繁荣的阶级发展进步的。 而忠实于生活的苏美尔人正是走在了这文明进步的最 前端。 张家立(法学)
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文明发祥地,却最终毁于自然之手

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文明发祥地,却最终毁于自然之手文/梦天天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为身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也常常被称作两河文明。
如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伊拉克,看似纷乱而平凡的土地上,却早在六千年前便孕育出了西亚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文明。
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历史发明,甚至有史学家猜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正如历史的规律,它辉煌过,发扬过,却也最终衰落。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许多文明的起源一样,都是在河流边聚集,依靠着河流的地理优势而产生。
但最终的灭亡,却也和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脱离不了干系。
下面我们便顺着历史的时间线,来看看这段历史中的过往。
•起源这里是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另外两个便是印度河流域以及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
不难看出原始部落常常在河边聚集,更容易形成部落的碰撞与交流,更利于文明的产生。
首先在此定居的是苏美尔人。
在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苏美尔人通过开垦和耕作,逐渐将土地环境变成适宜耕作、生活的草地和小树林。
于是,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民开始自发地组成部落,也就是之后演变成的城邦。
每个城邦都是相对独立的小个体,有着不同的学校和法律,也是这种形式让早起的商业产生,早起的货币开始在城邦之间流通。
但是除了交易,城邦之间还互相倾轧,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
•统治者的更新迭代古苏美尔人是这里的原住民,但是因为城邦的零散,很轻易地便被阿卡德王国所灭。
当时的统治者是萨尔贡,在他的领导下,阿卡德王国国力最鼎盛的时期甚至将现在的伊朗、叙利亚等版图都收归己有。
但是好景不长,苏美尔人虎视眈眈,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又夺回了这片土地。
两河流域的统治者和统一王朝中最有名的,便是阿摩利人所建立的城邦,也就是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最鼎盛的时期便是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汉谟拉比法典也是那个时候的杰作。
话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历史上很少能度过一个和平的年代,在不同民族和人种的轮流上位和占领下,也有很多民族被赶走,甚至毁灭。
文明的交汇之地探索古代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波斯帝国

文明的交汇之地探索古代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波斯帝国文明的交汇之地:探索古代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波斯帝国古代中东地区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地带,蕴藏着众多令人震撼的历史和文化遗迹。
其中,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波斯三个古代帝国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光辉。
本文将以这三个帝国为重点,探索古代中东文明的辉煌。
一、美索不达米亚:精湛的建筑艺术与创造力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两河流域,是公元前4千年至公元前6世纪最繁荣的文明之一。
其首都巴比伦和尼尼微都是辉煌的城市,展现了美索不达米亚人民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能力。
例如,巴比伦的宏伟城墙、伊甸园、赫梯和挂园等建筑物,无不展示了美索不达米亚人对建筑艺术的精湛掌握。
在创造力方面,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字母书写系统——楔形文字,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埃及:尊崇的法老文明与神秘的金字塔埃及帝国是中东地区最久远的文明之一,其兴起始于公元前3100年,持续了长达3000年之久。
法老文明是埃及帝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法老被视为同上帝关系最亲近的神明,享受无上权力。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奇迹之一,象征着法老的权威和神秘力量。
另外,埃及人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和纸莎草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波斯帝国: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与帝国荣耀波斯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古代中东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
从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影响力覆盖了中东地区,其首都巴格达被誉为“文明的交汇之地”。
波斯人以宽容、包容的态度治理帝国,并吸收了各方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
同时,波斯帝国在艺术、建筑、道德和领土扩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给中东地区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波斯帝国是古代中东最富有文明的三个帝国。
美索不达米亚以建筑艺术和创造力为特点,在城市规划和楔形文字的发明上有着杰出贡献。
埃及以法老文明和金字塔为代表,展示了其丰富的宗教信仰和高度的文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这里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这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这里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里还建造了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这里就是世界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汇碰撞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绝大部分在伊拉克境内和叙利亚东北部。
它东起伊朗高原西缘,南至波斯湾,西达叙利亚沙漠,北抵亚美尼亚山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语出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的地区”,也称“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从西北伸向东南,形似“新月”,有“肥沃新月”之称。
原是波斯湾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气候,其余部分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年降水量从北部的500毫米,到南部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气候干燥,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产椰枣、大麦、玉米等。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古巴比伦所在,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它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不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还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古巴比伦。
另外,它还编制了闻名世界的《汉谟拉比法典》,第一个制定了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等,这些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就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源远流长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提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令人津津乐道、浮想联翩的还要属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相传“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建的。
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
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园林景色巧夺天工。
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创造的文明和它留给后人的遗憾几乎一样多。
“空中花园”以及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只能从后世的历史记载与近代的考古发掘中,触摸它曾有的辉煌,并从中遥想几千年前它那神秘而又古老的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1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