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兴衰与清朝12个皇帝的关系

合集下载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清代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十二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

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这个特定时代的12为皇帝,自然是有开国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清朝皇帝清朝皇帝世系表清太祖名努尔哈赤清太祖名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太祖名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

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一个奴隶主之家,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

努尔哈赤的父祖有多人受明廷册封,其本人历任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职,深得明廷信任。

青年时,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

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成梁厚待之。

”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受汉文化一定影响。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

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

他采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历时10年,统一了建州各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代(后金),1616---1912,凡二百九十六年,历一汗十一帝。

1583年,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于建州起兵。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25年,迁都沈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清(后金)世系表(1616——1912)(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努尔哈赤───(2)清太宗皇太极───(3)清世祖福临───(4)清圣祖玄烨┐1616~16261627~16431644~16611662~1722│┌─────────────────────────────────────────────┘│└(5)清世宗胤禛───(6)清高宗弘历───(7)清仁宗顒琰───(8)清宣宗旻宁┐1723~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9)清文宗奕詝───(10)清穆宗载淳│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譞─┬─(11)清德宗载湉│1875~1908│└─醇亲王载沣───(12)清逊帝溥仪1909~1912───民国灭清清亡女真族实为宋时金人的后裔。

相传其祖先叫布库里雍顺,是其母佛库伦感硃果而生,长大后定三姓之乱,被众人推为贝勒,居于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的俄朵里城,号其部落为满洲,姓爱新觉罗氏。

后元代在此设立建州卫。

布库里雍顺之后的几代,部落内乱不断,其首领范察差一点也死在其中。

又数代,至都督(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时,移迁至赫图阿喇。

后历世为(兴祖直皇帝)福满---四子(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四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长子太祖。

大清历经295年 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大清历经295年 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清历经295年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导语:大清朝由清太宗努尔哈赤建立到溥仪退位,历经295年,从萌芽,崛起,发展到鼎盛,衰落,灭亡,刚好有十二个皇帝,刚好可以被分为四组,依据
大清朝由清太宗努尔哈赤建立到溥仪退位,历经295年,从萌芽,崛起,发展到鼎盛,衰落,灭亡,刚好有十二个皇帝,刚好可以被分为四组,依据十二个皇帝的年号,分别是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我们就从这四组皇帝来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天天顺阶段 1616年到1661年 46年
这一阶段,是清朝崛起的46年,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自称天命汗开始,到1661年顺治帝驾崩。

标志性大事: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改元天命;
1636年,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之前用的年号是“天聪”;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建立全国范围的统治;
1661年,吴三桂绞杀永历帝,明朝宗室全部消失;
康雍乾阶段 1662年到1795年 134年
这一阶段,是清朝兴盛的134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励精图治,也是中国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海峡两岸实现统一;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经十二位皇帝。

以下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列表:1.顺治皇帝(1611年-1661年,在位1644年-1661年)2.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在位1661年-1722年)3.雍正皇帝(1678年-1735年,在位1723年-1735年)4.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在位1735年-1796年)5.嘉庆皇帝(1760年-1820年,在位1796年-1820年)6.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在位1820年-1850年)7.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在位1850年-1861年)8.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在位1861年-1875年)9.光绪皇帝(1871年-1908年,在位1875年-1908年)10.宣统皇帝(1906年-1924年,在位1908年-1912年)11.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在位即位于1908年,退位于1912年)12.世宗太子·溥儁(1930年-2017年)顺治皇帝洪承畴的入关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末民变军事领袖李自成的将领李定国。

顺治皇帝于1611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44年)正式即位。

1644年,中国明朝的统治者李自成因自身军事行动的错误,导致明朝灭亡的命运无法挽回。

而在此期间,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选择了自尽。

此时,将领洪承畴率领明军投降入关,将清军引入了北京。

顺治内政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其内政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和后来的世祖后婚的和硕格格所主导。

这段时期,清朝的中央政权逐渐稳定,政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多尔衮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重视地方自治,减轻了农民的税赋负担。

同时,他还改革了官员的选拔制度,提拔了一些有才干的官员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顺治垂悬长绳然而,长达十七年的顺治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清朝皇帝共有⼗⼆位,从顺序来看的话是努尔哈⾚、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整体上来进⾏划分,⼤该能够分为三类,第⼀类是努尔哈⾚到皇太极,开创到巩固,属于前期;第⼆类是顺治到乾隆,发展⼏乎达到⿍盛,属于中期;第三类是嘉庆到溥仪,⼀直开始衰落,属于后期。

1、努尔哈⾚到皇太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个封建王朝,它起源于少数民族⼥真,后来改名为满族。

在历代君主中,存在⼀定的质疑。

因为努尔哈⾚称汗,并没有改国号,也没有选择称帝,所以很多⼈觉得努尔哈⾚时还不算清朝。

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君主之⼀。

⽽从1636年开始皇太极改国号“⼤清”,此时正式开启了⼤清王朝。

在分类上来说,他们也算是⼊关前的两个君主。

2、顺治到乾隆从顺治到乾隆属于中期,期间在康熙时期打下了最⼤的板块,但也为后来的闭关锁国奠定了基础;到雍正时期少有战争,主要是补缺因康熙常年战争导致的国库亏空;到了乾隆时期,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坚实基础,国⼟和经济都趋于稳定,所以它开创了⼀个⼩盛世。

现在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就是康熙和乾隆,但不可否认雍正是真正的枢纽,没有他盛世不可能存在。

3、嘉庆到溥仪清朝从嘉庆时期开始,逐渐⾛向了衰落的道路。

毕竟封建统治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的趋势。

⽽在嘉庆、道光、咸丰之时,倒也还算稳定。

只是在咸丰⼗⼀年,随着清⽂宗咸丰的去世,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政变,顾命⼤⾂全都罢黜,两宫皇太后开始霍乱朝政。

此后越来越差,直到溥仪时代宣告彻底结束。

清朝的皇帝⼀共有12位,但是进⼊关内的也就是通过⼭海关的皇帝只有⼗位。

因此,在历史上,对于清朝皇帝数量是有⼀定的争议的。

因为在康熙在位的时候,满清王朝才将明朝完全灭亡。

虽然在历史上定义明朝灭亡的时间是崇祯皇帝上吊的那⼀天,但是随后明朝在福建,⼴东等地⼜建⽴了南明王朝。

因此在康熙年代才完全统⼀中国全境。

后⼈对于清朝的12位皇帝都是以前年号进⾏称呼的,年后依次为努尔哈⾚,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是雍正的爸爸,雍正是乾隆的爸爸,康熙是乾隆的爷爷父亲、儿子、孙子的关系
康熙异响比较喜欢弘历(后来的乾隆)。

自小就被接进宫,有康熙亲自调教。

或许,这就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理由之一。

再者,康熙后期,腐败在朝内盛行,国库空虚,经过雍正13年的厉政,才使得留给乾隆比较厚实的底子。

因此,没有雍正,很可能清朝的盛世不能留到乾隆时期。

“康乾盛世”雍正功不可没。

所以,雍正也是有足够的能力的。

至于,雍正篡改诏书,纯属荒唐的虚构:“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纯属荒唐的虚构。

因为“当时的“十”和“于”不是现在的写法,还有,作伪满洲,清朝的诏书,应该是有满文的。

再说: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殿内的“正大光明”匾后的做法,是雍正开始的。

所以,如此篡改毫无依据。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历时近300年,共有十二位皇帝执掌大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清朝的历代皇帝,我们可以用一首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顺口溜如下: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二位皇帝当纪念。

顺治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康熙是他的父亲,而雍正则是康熙的四子。

康熙和雍正都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们的统治期间为清朝的黄金时代。

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达到了60多年,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之一。

嘉庆是乾隆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相对平稳。

道光是嘉庆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相对安定时期。

咸丰是道光的四子,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衰落时期,也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时期。

同治是咸丰的第二子,他的统治期间继续面临太平天国起义的压力。

光绪是同治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中
国的事件。

宣统是光绪的儿子,同时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末期,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宣布结束,共和中国取而代之。

通过这首顺口溜,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清朝历代皇帝的顺序。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统治期间各有不同,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清朝皇帝顺序表:1、圆明园十四世祖康熙(1662-1722年在位):康熙帝,乾隆四十九世世祖,前身为满族群体清凉江格尔朗扎营,是满清大一统的开创者,在位期间开展了统一战线战略,以期压制少数民族,创建了雍正准则,延续康熙制度,推行农业税,实行盐税、仓税、山税和钱税;他在位期间下诏建立了圆明园,将书画、雕刻的能力提高到颠峰,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经典作品和象征。

2、乾隆帝(1736-1796年在位):乾隆帝,康熙十六世孙,乾隆四十九世曾孙,是满清朝最后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乾隆中兴”的政策,实行了科举制度,发展了文教;他发展和完善了内容丰富的国立教育机构,以“汇福晋官”称科殿试,在西藏开拓了宗教观念,派遣军队进行封建大陆主义远征,推动工业文明发展,建立了第一座铁路,实现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建设,使中国思想文化迈向大规模发展;他在位期间建立了和平养育大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走向了高度。

3、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嘉庆帝,乾隆八十一世孙,是满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兴军政策,发封满族军事官籍,扩大了满清的行政管辖,同时清代中期的民间赋税制度日益改观,乡间各类暴力、歧视等行为得到了抑制,他聘请杨立复为宰相,实行了经济建设、军事改革、宗教改革等政策,对于汉文化及封建建筑艺术在清朝也有重要贡献;他在位期间,因为抗美战争的打击而受到重创,使得末代皇帝年轻的母亲后爱乐担任统治集权,外交政治出现动荡。

4、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道光帝,嘉庆三十七世孙,乾隆八十一世曾孙,是清朝第十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任免制”以及西学东渐政策,赋予农民以贵族资格,劳民休兵制度,能令老百姓拥有特别安宁、礼让之谊,大力推行名目繁多、分类发展的公共教育政策,推行机械工业,建立传动机械,把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开发带入了享誉世界的水平;他在位期间,把乾嘉体制完整记载入乾隆朝典,为清朝末期所做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也是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兴衰与清朝12个皇帝的关系
清朝一共有12个皇帝,他们的年号是:天命(努尔哈赤)、天聪(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我们可以把12个皇帝分成4个阶段,每阶段有3个皇帝,那么这些皇帝与清朝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先说第一阶段的3个皇帝:天命、天聪、顺治。

他们在位期间正是清军打败明朝顺利入关,正式建立清朝的时期。

那么,清军为什么能顺利入关呢?
天命在位期间,明朝皇帝不理朝政,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天命皇帝控诉明朝的“七大罪状”后,开始攻打明朝,一直比较顺利,但是最后被对手袁崇焕打死。

他的儿子天聪皇帝继承皇位后,继续攻打明朝,利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继续攻打明。

这时,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进了北京,干了一些不符合人意的事情。

清军趁机打败了李自成入了关,正式建立清王朝。

第二阶段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

他们在位期间,正是清朝兴盛时期、东西文化最活跃时期,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康熙,一个勤于朝政、勤俭爱民、重用人才、热爱东西文化的天子。

他在位期间,是清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雍正,一个善于改革、爱护军民的天子。

他改掉了康熙晚年的错误,他的改革让清朝变得更加强大。

乾隆,一个风流天子,他喜欢游山玩水,但又勤于国政,注重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修著《四库全书》便是他最大的贡献。

第三阶段的皇帝:嘉庆、道光、咸丰,他们在位期间,清朝由盛变衰,那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嘉庆皇帝闭关锁国,不向西方学习,使中国由盛变衰。

道光不反击英国侵略者,签订了耻辱的《中英南京条约》。

咸丰整天游山玩水、沉迷于女色,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他却逃亡承德避暑山庄,结果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订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咸丰的不理朝政使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的深渊。

第四阶段的皇帝:同治、光绪、宣统。

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为什么奄奄一息了呢?这跟一个女人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慈禧。

她根本不懂朝政,但大权在她手中长达半个世纪,即使皇帝想“维新变法”,也不能成功。

纵观清朝历史,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国家的兴衰跟最高统治者、领导者关系甚大,就如拿破仑所说的:绵羊带领的狮子队打不过狮子带领的绵羊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