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合集下载

清朝12位皇帝列表及顺口溜

清朝12位皇帝列表及顺口溜

清朝12位皇帝列表及顺口溜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接下来分享清朝12位皇帝列表及顺口溜。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
清十二帝记忆顺口溜
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1.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
2.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
3.世祖皇帝福临-顺治;
4.圣祖皇帝玄烨-康熙;
5.世宗皇帝胤禛-雍正;
6、高宗皇帝弘历-乾隆;
7.仁宗皇帝颙琰年-嘉庆;
8.宣宗皇帝旻宁-道光;
9.文宗皇帝奕詝-咸丰;
10.穆宗皇帝载淳-同治;
11.德宗皇帝载湉-光绪;
12.溥仪-宣统。

清朝皇帝传承顺口溜
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才立大清。

顺治出家或可信,康熙大帝有盛名。

雍正刻薄但辛勤,乾隆六次江南行。

嘉庆平安靠祖荫,道光无奈英国兵。

咸丰慈禧夫妻情,同治初期小中兴。

光绪变法难维新,宣统重为老百姓。

清历代

清历代

南京(六朝古都):三国吴(建业) 东晋(建康) 南朝宋齐梁陈(建康) 明太祖(应天) 太平天国(天京) 北京:春秋战国时燕国 金 元 明 清
西安(十一朝古都):周、秦、汉、新、前赵、前秦、西魏、北周、隋、唐 开封:战国时魏、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 洛阳: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 杭州:五代、吴越、南宋(临安)
清十二帝、十三朝
姓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福临 玄烨 胤祯 弘历 颙琰 旻宁 奕詝 载淳 载恬 溥仪 年号 天命 在位 1616-1626(11) 庙号 清太祖 清太宗 清世祖 清圣祖 清世宗 清高宗 清仁宗 清宣宗 清文宗 清穆宗 清德宗 清恭宗 谥号 武皇帝 文皇帝 章皇帝 仁皇帝 宪皇帝 纯皇帝 睿皇帝 成皇帝 显皇帝 毅皇帝 景皇帝 末皇帝清逊帝 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聪、崇德 1627-1643(17)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1644-1661(18) 1662-1722(61) 1723-1735(13) 1736-1795(60) 1795-1820(25) 1821-1850(30) 1851-1861(11) 1862-1874(13) 1875-1908(34) 1909-1921(4)

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

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
宣统 1909 溥仪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1908.12) 3 3 61 载恬之侄
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天命 1616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聪 1627 太宗 皇太极
崇德 1636
顺治 1644 世祖 福临 崇德八年八月(1643.10) 6 18 24 皇太极之第九子
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清朝皇帝顺序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2018-06-03 16:01:37来源:一点奇闻网作者:admin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朝皇帝顺序表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 清圣祖康熙→ 清世宗雍正→ 清高宗乾隆→ 清仁宗嘉庆→ 清宣宗道光→ 清文宗咸丰→ 清穆宗同治→ 清德宗光绪→ 宣统帝溥仪1.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2.清太宗皇太极简介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

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3.清世祖顺治简介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清朝12位皇帝 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

清朝12位皇帝  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

清朝12位皇帝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努尔哈赤的儿子有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1609年—1647年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天聪元年1627初封镇国将军。

康熙8年,晋封辅国公。

1690去世,时年64岁。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27岁亡,谥曰裕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品级。

明年,卒。

第八子,早殇。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1、顺治(1638—1644—1661)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1644)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

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1654—1661—1722)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

3、雍正(1678—1722—1735)爱新觉罗.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

康熙六十一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

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清朝历代皇帝、皇后

清朝历代皇帝、皇后

清朝历代皇帝、皇后简介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清朝历代皇帝

清朝历代皇帝
享年51岁
辽宁新宾人\满族
陵寝:沈阳昭陵
第九子福临继位
爱新觉罗·福临
第三任
清世祖-顺治帝
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1643.09-1661.02
6-23岁
1638.03.15-1661.02.05
享年23岁
沈阳出生\满族
陵寝:清东陵-孝陵
第三子玄烨继位
爱新觉罗·玄烨
第四任
清圣祖-康熙帝
伟大的政治家
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陵寝:清西陵-泰陵
第四子弘历继位
爱新觉罗·弘历
第六任
清高宗-乾隆帝
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
1735.10-1796.01
25-86岁
1711.09.25-1799.02.07
享年89岁
北京出生\满族
陵寝:清东陵-裕陵
第15子顒琰继位
爱新觉罗·顒琰
第七任
清仁宗-嘉庆帝
1796.01-1820.09
36-60岁
1760.11.13-1820.09.02
享年60岁
北京出生\满族
陵寝:清西陵-昌陵
第二子旻宁继位
爱新觉罗·旻宁
第八任
清宣宗-道光帝
1820.09-1850.02
38-69岁
1782.09.16-1850.02.25
享年69岁
北京出生满族
陵寝:清西陵-慕陵
第四子弘历继位
爱新觉罗·奕詝
第九任
清文宗-咸丰帝
陵寝:清东陵-惠陵
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
爱新觉罗·载湉
第11任
清德宗-光绪帝
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
1875.01-1908.11
4-3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

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

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

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

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

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

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

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

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

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顺治是满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注释: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

慈禧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依宣国公建议,已协商为溥仪上庙号为恭宗,追加谥号为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但此事尚未被中国公众普遍知晓和接受。

大事记(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时间:2005-8-11 10:15:01点击:2290明15世纪江阴与靖江以东长江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潮汐顶托,泥沙淤积,水下孕育起点点沙洲。

16世纪江阴与常熟两县长江水域交界处,由西北向东南显露出几片沙洲。

时人依其形状、位置和洲上植被特点称之为紫鲚沙、横墩沙、关丝沙、蕉沙。

其中横墩、关丝两沙属日后的锦丰地区。

17世纪境内水域又出现刘海沙。

因这众多小沙洲地处江阴和常熟两县之间,日后连片时统称常阴沙。

地理位置上称之为北沙。

锦丰地区北片属常阴沙。

天启年间(1621~1627年) 南沙与北沙之间汊江水域积涨起盘篮沙和东兴沙(两沙并连后称中沙)。

构成日后锦丰地区的主体。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江阴长山以东长江南侧水域中的大小沙洲逐步并连成南沙、中沙、北沙三大块。

道光年间(1821~1850年) 江北沿江民众因土地坍江而登上北沙、中沙割芦苇、青草、垦殖谋生。

咸丰年间(1851~1861年) 海门顾七斤、鹿苑钱友芝、塘桥庞钟璐等在北沙、中沙围垦、筑圩造田。

顾七斤在刘海沙首次围圩成功,圩名叫佳境庄。

随后钱友芝在关丝沙围成砚秀庄,庞钟璐在东兴沙围得庞家圩。

同治元年(1862年) 东兴沙西港边形成集市,有日杂店、茶馆、烟铺等,这是日后西港镇雏形。

同治三年(1864年) 境内开始大规模围垦,至1874年江北岸一带农民大批迁来定居。

中沙的店岸、郁家桥、西港从西到东形成一条居民带,北沙以南兴、德安为中心形成居民点。

同治四年(1865年) 西港东建造关帝庙,正殿5间,侧殿2间,庙前栽银杏树两棵,庙祝为刘长寿。

同治十一年(1872年) 开凿十一圩港。

同治十三年(1874年) 开凿常通港,将九龙港以东的北沙地区一分为二,南属常熟,北隶通州。

光绪初年(1875年) 西港成为私盐贩子转运站和帮会啸聚之地,其时有两个帮会组织,一伙是自称“运粮帮”的青帮,一伙是自称“码头帮”的红帮。

泗港闸上人吴林宝在西港收授门徒,成立反清秘密组织“安清同盟会”。

是年,清政府在西港建立水上汛哨(相当于今水上公安局),缉查走私,维持水上交通秩序,弹压帮会械斗纠纷。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农历12月,江阴富绅赵佩荆呈请江苏巡抚院核准,在常阴沙毛竹镇建常阴沙育婴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后塍天主教总堂朱季球神甫,在西港镇和南兴镇各建分堂一所。

光绪三十年(1904年) 境内尚未围垦的草滩经丈量,东兴沙1 322.83公顷,盘篮沙952.59公顷。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杨同时在西港镇首创境内新学——敬业初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改称沙洲市立第二初等小学校(西港小学前身)。

光绪年间(1875~1908年) 长江北岸靖江、如皋、通州、海门等地民众大批迁居境内。

在渡口、民工集散地、交通要道和大居民点出现众多集镇。

其中钱友芝在九龙港西侧建造南兴镇,太学生丁兆庭等集资在盘篮沙去南沙渡口建造雁鸿镇。

宣统二年(1910年) 庆凝、盘篮等13沙实行地方自治,称沙洲市。

自治公所先设在青屏沙合兴镇,后迁东兴沙西港镇。

秋,沙洲市乡董局董事曹钧培(字挹芬)在郁桥创办初等小学堂。

是年,沙洲市自治议会选举,周秉中为议长,由议事会选举曹森培为总董,钱祝三为副董,黄炳南、戴惕真、俞元中等为名誉董事,由以上人员组成董事会。

宣统三年(1911年) 雁鸿镇商店遭海盗抢劫,在民众的围击下,18名海盗全部落网。

中华民国民国5年(1916年) 曹钧培在店岸镇北市梢创办沙洲市乡董局第十一国民学校(店岸小学前身),首任校长陈育贤。

民国7年(1918年) 鹿苑钱姓士绅在南兴镇创办南兴小学,首任校长张锡麒。

民国8年(1919年) 汤静山、张渐陆、徐韵琴等建办鼎丰垦殖公司,围垦北夹涨滩。

是年,汤静山、黄承祖等主持兴筑北夹第二条海坝(第一条海坝即老海坝,在大新境内),坝址在小盘篮沙的时畴圩西北与常阴沙龙太庄东南,堤长1公里左右。

民国9年(1920年) 广业垦殖公司到北夹围垦沙滩。

民国10年(1921年) 西港镇设置境内第一个邮政代办所。

是年,鼎丰垦殖公司兴筑北夹第三条海坝,坝址在盘篮沙惠民圩与常阴沙关丝圩之间。

民国11年(1922年) 沙洲乡董局委托董事曹钧培疏浚七圩港,直达福前镇。

民国16年,国家土地局命名其为一干河。

2月,常州冯益、赵陶怀,江阴祝丹清,常熟徐韵琴等组建福利垦殖公司兴筑新海坝(段山南夹海坝),翌年春筑成。

秋,鼎丰垦殖公司兴建北夹第四条海坝,坝址在盘篮沙扁担圩与常阴沙协兴圩之间,南北长1公里许。

秋,福利垦殖公司在小盘篮沙耕乐圩与带子沙合仁圩之间,兴建南夹二海坝。

民国12年(1923年) 曹钧培在店岸北市梢创办境内第一所慈善机构——保嫠局,收养孤苦寡妇,俗称“老人堂”。

是年,十一圩港成立保坍委员会,采石构筑十一圩港东西丁坝。

民国13年(1924年) 鼎丰垦殖公司在东兴沙和盘篮沙之间的浃漕五圩到蕉沙永盛圩,兴建北夹第五条海坝。

是年,福利垦殖公司兴建南夹第三条海坝,坝址在大盘篮沙盈济圩与带子沙耕辛圩之间,堤长1.5公里。

民国14年(1925年) 开掘、拓宽、疏浚十一圩港,北段接通十一圩港港口,南段接通新庄河,全长6.5公里。

翌年,国土局命名其为二干河。

是年,店岸镇遭火灾后重建,在东巷门刻有“福兴镇”三字。

民国15年(1926年) 7月31日,气温高达40.5℃,时疫严重流行。

是年,锦丰地区围垦沙田总计5.72万亩。

民国16年(1927年) 西港、郁桥等地一些知识青年投身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民国17年(1928年) 长江缉私营统领杨在田(杨老九)独资兴建锦丰镇,历时三年竣工。

3月1日,店岸福利垦殖公司农民暴动,焚毁福利垦殖公司房屋。

4月,西港镇建立商团,有枪200支左右。

9月2日凌晨,西港镇发生火灾,焚毁街房40多间,杨在山(杨老二)的5间楼房也被烧毁,损失巨大。

冬,锦丰群众起来吃大户,并与军警发生冲突。

是年,沙洲市改为沙洲行政局,后行政公所由鹿苑迁至西港“永善堂”办公。

常熟县建设局集资筹建西港乡村电话。

沙洲乡董局委托杨老二开浚西港,串通桥北港,南抵南中心河,北通北中心河。

西港富绅钱祖赓、何有文合办西港至无锡的锡北轮船公司开业。

民国18年(1929年) 西港镇设公安分局。

是年,西港镇设电信交换点,有10门小交换机。

民国19年(1930年) 春,南兴镇街北李老大家失火,殃及全镇,烧毁房屋40余间。

是年,境内首次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西港通津桥和锦丰小洋桥。

是年,锦丰镇二干河西侧创办一所发电间,供镇上照明之用。

民国20年(1931年) 国民党常熟县党部在西港镇建立区分部,严朝佑任书记。

民国22年(1933年) 杨在田在锦丰镇南市梢创办锦丰小学。

民国23年(1934年) 西港镇东设变电所,用常熟发电厂电力,供西港镇机关、商店和居民用电。

4月,锦丰地区设西港、雁鸿、福兴、关丝、横墩五乡。

民国24年(1935年) 秋,螟害严重,收成锐减,灾民时有去常熟县城闹荒。

民国25年(1936年) 筑九龙港丁坝。

民国26年(1937年) 8月至10月,西港镇附近回乡学生30余人,自发组成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团长杨知方,服务团到锦丰、乐余、店岸等地巡回演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8月,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寓居上海的杨在田命侄儿杨行方返乡组建自卫队,有200多条枪。

秋,国民党政府修筑东界港至江阴要塞的军用公路,途径西港、雁鸿两乡(现元兴、锦西、郁桥三村)。

后因日军入侵被毁。

10月,南兴镇遭日本飞机轰炸,镇上李永昌花行等50余间房屋被毁,死1人。

民国27年(1938年) 4月至5月,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在锦丰改编杨行方自卫团,建立“忠义救国军”第二纵队第六支队,杨行方任指挥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