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优秀课件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 _中_国__市__场__,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__亚__罗__号__事件”和“__马__神__甫__事件”。 3.主要经过:___1_8_5_6__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 __英__国____和___法__国___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 大沽炮台,逼近__天__津____。
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
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B)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索银4.5亿两
2.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
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
1.近代史上,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下列属于英法发动第二次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是( C )
A.增加沿海通商口岸 B.允许外国人在内地自由贸易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要求清政府允许鸦片贸易
2.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其主人公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
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4.结果: ①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__津__条__约__》,通 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__北__京____,增开__汉__口____、 __南__京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_长__江__各__口__岸__自由航 行等特权。 ②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_通__商__章__程__善__后__条__约___》中, 又被迫承认了_鸦__片__贸__易___的合法化。
第二鸦片战争资料简介

第二鸦片战争资料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第二鸦片战争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
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修约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
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
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
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整版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
具体内容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重点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 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战争的过程、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
3. 课堂讲解:(1)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
(2)讲解战争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让学生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分析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摆脱民族危机。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鸦片贸易、修约问题、太平天国运动过程: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结果:不平等条约、领土割让、赔款影响:加剧民族危机、促进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2. 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
2. 答案:(1)背景:鸦片贸易、修约问题、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结果:不平等条约、领土割让、赔款。
影响:加剧民族危机、促进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9篇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9篇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重点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附件内容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具体的授课方式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
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
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
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沙俄 趁火打劫
沙俄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
东北、西北
• •
领土侵略是沙俄对华侵略的突出特征
影
第二次鸦片
响
战争使中国 英法美
丧失更多 等西方
主权 侵略势力
深入到长 沙俄占领 江中下游 中国北方
地区 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从下列关键词中,找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关联性: 思考探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
法
1
战火再燃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份的围 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马神甫事件是指1856年2月处死 法国神甫马赖的事件。
巴夏礼
英驻广州总领事
亚罗号事件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的 导 火 叶名琛 索
清朝两广总督
马赖画像
马神父受刑图
二
(直接原因)
次 发动者(主凶): 英国、法国
鸦 支持者(帮凶): 俄国、美国
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 经过: 列强侵华罪行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争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结果 清军惨败 伤亡 伤亡过半
攻占北京 死5人伤41人
壮烈还是耻辱?
清军绿营兵装备抬枪和鸟枪
英军装备恩费尔德-1853型线膛枪 法军普遍装备了1851型米涅弹步枪
1841年铸造的福建胡里山铁炮 英军装备阿姆斯特朗12磅后膛炮
军事装备的代差和军 事思想的落后决定了 大清帝国的悲催命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2020部编版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八年级上册

总理衙门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相当于英法本土面积 的二倍,四个日本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
这是圆明园今昔的图景,这座宫殿为何这般模样?这场战 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 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授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 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 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 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 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 特权太少。于是他们又向中国发动了一次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
有(B )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六百 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宫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议一议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 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 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 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 片战 争》战火蔓延,痛失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火蔓延,痛失疆土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段充满屈辱与伤痛的篇章。
这场战争不仅让中国的社会陷入更深的困境,更导致了大片疆土的丧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要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得从当时的国际背景说起。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此时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脱轨。
在这种情况下,列强们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国。
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幌子,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一开始,英法联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占据了优势。
他们的舰队沿着中国的海岸线长驱直入,炮轰沿海的城市和港口。
而清政府的军队,由于武器落后、战术陈旧,在抵抗中节节败退。
在战争过程中,英法联军犯下了累累罪行。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这座历经数代皇帝精心营造的皇家园林,汇聚了无数的珍宝和艺术珍品。
然而,侵略者却对其进行了疯狂的抢掠和破坏。
他们将能带走的宝物洗劫一空,带不走的就肆意毁坏。
最后,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竟然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连烧三天三夜,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除了对文化瑰宝的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导致了中国大片疆土的丧失。
俄国趁火打劫,通过威逼利诱等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这些领土的丧失,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严重的侵犯,国家的完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沉重的。
从经济方面来看,战争使得中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大量的财富被掠夺,沿海的贸易港口被控制,中国的经济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在政治上,清政府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内部的腐败和无能更加暴露无遗。
社会的动荡不安,让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