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文献综述论文
纪晓岚清朝文学界的女诗人典范

纪晓岚清朝文学界的女诗人典范纪晓岚:清朝文学界的女诗人典范纪晓岚(1744年-1812年),清代文学界的女诗人,被誉为典范。
她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她的诗歌在当时备受瞩目,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她的生平、作品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纪晓岚,展示她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生平概述纪晓岚,字婵容,是江苏常州人。
她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接受了严格的文学教育。
尽管当时女性写诗被视为不合适的行为,但她的天赋和热情使她无法抑制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她通过自学和与文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华,并逐渐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二、作品特点纪晓岚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首先,她的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雅幽静的气质。
她善于运用比喻和修辞,以古典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其次,她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她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性的理解使得她的诗作更富有灵性和深度。
最后,她的诗歌流露出一种追求真实与自由的个性,尽管她身处一个封建社会中,但她的文学追求使她能够突破束缚,表达自我。
三、纪晓岚的影响纪晓岚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她的作品为后来的女性诗人提供了榜样和启示。
她以自身的努力和才华证明了女性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潜力,为后代女性文学家铺平了道路。
其次,她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被收录在许多文集和选本中,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她的才华。
她的作品在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她的创作理念和文学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她强调真实和个性的追求,她的作品使后来的文人更加注重表达自我,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结纪晓岚是清代文学界的女诗人典范,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当时的文坛上崭露头角。
她的诗歌作品优美流畅,展现出她淡雅幽静的气质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的作品为后世的女性文学家提供了榜样,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纪晓岚清末女性革命家与早期女权运动参与者

纪晓岚清末女性革命家与早期女权运动参与者纪晓岚是清末女性革命家与早期女权运动参与者。
她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她的背景、参与的革命运动以及对女权运动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纪晓岚,原名纪联芬,1875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富裕家族。
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当时中国的女性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这为她日后成为女性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奠定了基础。
二、参与的革命运动1.辛亥革命纪晓岚参与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她加入了光复会,积极参与爱国同盟会的活动。
在此期间,她宣传革命思想,呼吁民众与她一起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2.女学运动纪晓岚热衷于女性教育,并积极推动女学运动。
她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并致力于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
她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女性获得平等的机会与权益。
纪晓岚的努力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轰动,激发了更多女性参与到女学运动中。
三、对女权运动的贡献1.倡导平等权益纪晓岚坚信男女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因此她积极倡导妇女平等权益问题。
她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方式,向社会传递了她的观点,鼓励女性争取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2.启蒙女性意识纪晓岚深知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在当时社会是被压制的,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示范,激发了更多女性的自信和独立意识。
她鼓励女性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3.与其他女性一起争取权益纪晓岚不仅仅是自己争取权益的倡导者,她也与其他女性一起组织活动,共同争取女性的平等权益。
她通过团结女性力量,使女性的声音在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
纪晓岚的贡献激励了更多女性参与到女权运动中,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开辟了道路。
她的努力为中国近代女性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被誉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
结语通过对纪晓岚的背景、参与的革命运动以及对女权运动的贡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清末女性革命家与早期女权运动参与者的重要地位。
文坛奇才纪晓岚

文坛奇才纪晓岚清代才子纪晓岚,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
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
虽经宦海沉浮,却能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
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醒世佳作,实为一代文豪。
观其一生,文绩卓著,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后迁来献县,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
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
父亲纪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人称姚安公),为政有贤声。
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
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
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有口吃的毛病。
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
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一、少年才子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叫献县。
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赣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
纪晓岚,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
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有“神童”之称。
到了九岁这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
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
看见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凤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喜欢,便想考考他。
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要他来对,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
”纪晓岚听了,心想先生定是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快对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
纪晓岚清朝的军事家与家

纪晓岚清朝的军事家与家纪晓岚,清朝的军事家与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家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纪晓岚家族。
纪晓岚作为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军事家族,对于清朝的军事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深入探讨纪晓岚家族的军事成就以及对清朝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纪晓岚家族的起源和背景。
纪晓岚家族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重要军事家族,始祖纪晓岚是一位出身于兵部的官员。
纪晓岚在兵法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以精通兵法而闻名于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纪晓岚家族逐渐在朝廷中积累了声望和权势,成为了乾隆朝的宠臣。
纪晓岚家族的成员也凭借家族的荣誉在军事领域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纪晓岚家族在清朝的军事事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他们在边疆防御上的贡献。
纪晓岚家族的成员多次参与边疆的军事行动,保卫了清朝的疆域安全。
他们熟悉兵法,善于指挥作战,对战场上的形势和敌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在战争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
纪晓岚家族的成员中,最著名的是纪晓岚的孙子纪普贤和曾孙纪名盛,他们在对抗外族入侵的战斗中英勇无畏,成为了清朝军队的杰出将领。
其次,纪晓岚家族在军事改革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纪晓岚家族的成员深知军队的现代化改革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他们思考和研究了很多现代军事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中。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军事理念,如提倡重视军事科技发展、强调军队纪律建设等,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朝军队的现代化改革进程。
此外,纪晓岚家族还在军事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开办了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和军事才俊。
这些学院的成立为清朝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队伍,为清朝的军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纪晓岚家族对于清朝的军事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上的创新,使得清朝的军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史书是怎样记述纪晓岚的 (1)

史书是怎样记述纪晓岚的一少年神童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
献县,座落于河北省中南部的淦阳、滹沱河畔,是一块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土壤。
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物产丰饶,交通便利。
早在汉代,就是河间国都邑所在地,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汉景帝之子刘德即封邑于此,并被谥为"献王"。
献县之名,即由此而来。
或许是累积深厚历史遗存的缘故,在纪晓岚远祖于明代初年从江南迁徙至此之后,本为江南大姓的纪氏家族在直隶献县也很快繁衍发达起来,至清代康雍年间,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望族。
出生于世家大族的纪晓岚,在这块古老土地的滋养和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下,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和过人的才华。
他幼年入学,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
不仅《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而且于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天文历算、文集诗赋,甚而医经方书、笔记小说等,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
当时,小小年纪的纪晓岚,经常到县城东头的书铺,翻阅自己所喜爱的书籍,看完一卷,再换一卷,而很少买书。
书铺的主人颇觉不解,便询其究竟。
当得知这个小男孩于书读过一遍即能诵其大概时,更是惊奇万分,当场拿书出来测试。
结果,纪晓岚不仅能复述其主要内容,而且于一些精警字句段落,还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书铺主人大为叹服,"神童"之称,也逐渐传开。
博闻强记而外,纪晓岚还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常常出人意外,妙语天成。
据说,纪晓岚10岁时去应童子试,主考官有意要考其才思,便出联嘱对:"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纪晓岚听出有讥讽之意,立即毫不示弱地回敬道:"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一时愕然,正巧抬头看到门上所绘门神的图像,即出一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著地"。
纪晓岚清朝的才女与家

纪晓岚清朝的才女与家纪晓岚,清朝的才女与家庭女性地位的探索纪晓岚(1901年-1978年),原名周晓兰,字晓岚,江苏扬州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她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一位才女,同时也是家庭女性地位与传统观念间碰撞的缩影。
一、才女纪晓岚的崛起纪晓岚自幼聪慧过人,天资聪颖,家教严谨。
她从小酷爱阅读,涉猎广泛,擅长文学、绘画和音乐。
在充实自己知识的同时,她也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才情和文学天赋。
纪晓岚的才情得到了家族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她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对纪晓岚的教育非常重视,给予了她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学习了古文、诗词和书法等传统文化。
这些教育背景成为了她日后成为一位才女的基础。
二、纪晓岚的作品与成就纪晓岚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她擅长各种文体,尤其以散文和小说最为突出。
她的作品充满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情,表达了对家庭、爱情和自我追求的思考和感悟。
纪晓岚的代表作之一是《风月雪花》。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深受读者的喜爱。
小说中的女主角形象鲜活,性格饱满,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思考,引起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自由的思考与探索。
她的另一部作品《秋水》也是备受称赞。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追求自由的意蕴,成为纪晓岚文学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追求自我独立,对传统婚姻观念产生了质疑和反思,展现了纪晓岚对家庭女性地位的探索。
三、纪晓岚与家庭女性地位的思考与探索纪晓岚的作品深受时代和社会制约。
她生活的年代正值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女性地位和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冲击。
作为一个处于家庭中的女性,纪晓岚亲身经历了许多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束缚。
封建家庭中的女性地位低下,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婚姻多以门当户对和属于父母的选择为主。
而纪晓岚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情,为自己争取了一定的自由和追求,并且以自己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美学思想与作品分析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美学思想与作品分析引言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文学家,才华出众,作品丰富,被誉为“清代诗文第一人”。
他的美学思想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纪晓岚的美学思想及其在他的作品中的呈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纪晓岚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
然后,我们将探讨他的美学思想,特别是他对诗歌和绘画的独特见解。
最后,我们将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展示他的美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表达。
纪晓岚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纪晓岚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早年在家庭的熏陶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才华横溢,在诗歌、散文、绘画等多个文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黄粱梦》、散文集《病懨集》等。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清代文学的瑰宝。
纪晓岚的美学思想纪晓岚的审美观念纪晓岚的美学思想注重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上的享受。
他认为美是一种可以感知和欣赏的客观实在,而不仅仅是主观的情感体验。
他强调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感官和情感,使人们心旷神怡,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纪晓岚对诗歌的独特见解纪晓岚在诗歌创作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他认为诗歌应该以写实为基础,同时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他反对形式主义,主张诗歌应该反映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深层次的内涵。
他强调诗歌要有节奏感和音韵感,同时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和精练。
纪晓岚对绘画的独到见解纪晓岚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同样出众。
他对绘画的研究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绘画的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他认为绘画要追求形神兼备,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他强调绘画要注重观察现实,同时也要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以达到艺术形象的完美呈现。
纪晓岚的作品分析《黄粱梦》的美学特点《黄粱梦》是纪晓岚最著名的诗集之一,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这部作品以叙事诗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悲剧性爱情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戏剧性。
纪晓岚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的贡献

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的贡献田崇振(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河北沧州061001)[摘要]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体现了文献学、目录学的成就。
通过对以上二书的分析,阐明了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纪晓岚文献学目录学[分类号]G256*本文系2012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对纪晓岚研究文献的研究”(课题编号:201263)成果之一。
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
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享年82岁。
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1纪晓岚对文献学的贡献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
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和修书的事情,其必在其中。
他历任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旗通志》总纂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
他先后参与纂辑《热河志》,重订《张为主客图》,辑《沈氏四声考》,重订史雪汀《风雅遗音》,著《南行杂詠》,删定《陈后山集》、《帝京景物略》、《史通削繁》,点勘了《瀛奎律髓》、《文心雕龙》、《王子安集》、《韩致尧集》、《唐诗鼓吹》等书。
一生中他参与重要典籍的编修不计其数。
纪晓岚对文献学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的编纂上。
他由衷地拥护乾隆皇帝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的决策,追随乾隆皇帝创建了盛世局面,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四库全书》编纂的千古宏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晓岚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有关纪晓岚研究的一千三百余篇学术文献,从发表的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及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收录期刊论文的发表年度、学科类别、所刊载期刊、研究资助基金、文献作者、关键词、下载频次、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纪晓岚研究文献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纪晓岚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纪晓岚;纪昀;文献研究一、前言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县)。
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享年82 岁。
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他是清代的著名学者,《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者,还写过一本文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乾嘉时文坛之领袖,被誉为一代文宗。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又使纪晓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对其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在各种媒介上已十分广泛,影响甚广。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有关纪晓岚研究的一千三百余篇学术文献,从发表的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及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收录期刊论文的发表年度、学科类别、所刊载期刊、研究资助基金、研究层次、文献作者、关键词、下载频次、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纪晓岚研究文献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纪晓岚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二、数据统计说明(一)时间范围1980—2011年《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有关纪晓岚研究的一千三百余篇学术文献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一千余篇学术论文。
(二)选用数据库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因为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收录文献数量多而全,所以选择以上两个数据库作为文献分析的统计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三)发表论文期刊的划分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 年版》为划分标准。
三、文献统计与分析(一)《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1.来源数据库文献分布统计可知:纪晓岚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期刊论文1010篇,占全部数据来源论文的73.1%,其中在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仅190余篇;其次是发表在报纸上的论文196篇,占14.2%;硕士学位论文38篇,占2.7%;在一定规模的国际或国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10篇,占0.7%。
可喜的是其中有博士学位论文5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这些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宣传和研究纪晓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论文发表年度1980-1990年纪晓岚研究论文共发表79篇,1991-2000年发表248篇,2001-2010年发表629篇。
这说明对纪晓岚的研究随时间推移呈明显增多趋势,这与国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分吻合。
2000年以后,每年发表有关纪晓岚研究的论文数量均在50篇以上,2007年发表75篇,2009年发表72篇,充分说明纪晓岚研究近十年已达到顶峰,纪晓岚科学研究气氛空前活跃。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的陆续播出推动了纪晓岚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2.学科类别如果把论文按学科进行分类,按论文数量多少排在前八位的学科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人物传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语言文字、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旅游、新闻与传媒。
其中共有519篇论文研究纪晓岚的文学作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图书情报类也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内容上主要集中在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文献学、图书馆事业史等,可见纪晓岚对图书情报事业的贡献也很突出。
中国语言文字类则大多剖析语言形式、语用意义、语言逻辑等方面,以体现纪晓岚幽默诙谐的价值所在。
3.所刊载期刊刊载纪晓岚研究论文的期刊为658种,发表该类论文10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别是:《咬文嚼字》(30篇)、《思维与智慧》(29篇)、《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8篇)、《文史天地》(25篇)、《当代电视》(16篇)、《文史杂志》(10篇)、《政府法制》(10篇)。
纪晓岚是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县),因此《沧州师范学院学报》作为沧州地域的高教学刊,在刊载纪晓岚研究文献和推动纪晓岚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研究资助基金纪晓岚研究已经得到国家、省级基金的大力支持。
在所刊载的纪晓岚研究论文中,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三篇,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论文一篇,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论文一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论文一篇。
5.论文作者纪晓岚研究队伍随时间推移不断壮大,据统计,截止至2011年底,共有纪晓岚研究作者822人。
发表三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为34 人,假如把发表5 篇及以上论文作为核心作者,纪晓岚研究的核心作者数量较少,仅为12 人,其中发文最多的是文学创作家牧惠,发文21 篇。
论文作者主要以“单干”为主,合作度只有1.08,合作率仅为16.05%,这说明除了绝大多数的论文作者合作研究意识淡薄之外,笔者还认为与纪晓岚研究更多属于个人爱好有关。
6.论文作者单位按纪晓岚研究发文数量多少排名,前八位的作者单位依次是:沧州师范学院、湖南怀化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可以看出:作为纪晓岚家乡的高校,对纪晓岚的研究排在第一位,丰富了本土文化。
湖南怀化学院的吴波教授、南京审计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韩希明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对纪晓岚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任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副会长的吴波、陈文新教授,对于推进纪晓岚研究,弘扬儒林文化的人文精神,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7.中文关键词排在前八位的关键词分别是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小说观、道德、聊斋志异。
其中研究纪晓岚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方面的论文56篇,从《四库全书》角度研究纪晓岚的论文24篇。
这正是纪晓岚在文化事业上做出的两件大事情,也充分体现了这两部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内容比较丰富和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目录书,它不仅是国家目录中的代表作,而且也是对十八世纪以前的学术进行一次总结的学术性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问世以来,一直影响到二百年后的今天。
所以我们说,纪晓岚对中国古代目录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图书馆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8.论文下载与被引频次分布(统计截止2012 年8月6日)在所有纪晓岚研究论文中除33篇论文没被下载外,其余均被下载过。
下载频次超过20的论文达到523篇,占全部所统计论文的一半以上,最多下载频次为657,是湖南怀化学院吴波教授的“《阅微草堂笔记》“狐”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其审美特征“,这与大家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居多是高度一致的。
在所有纪晓岚研究论文中有229篇被引用过,最多被引26次,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的《皇风帝雨吹野史我看当前中国电视的后历史剧现象》。
四、几点建议(一)依托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丰富纪晓岚研究,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的主要指标有: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国家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法律法规的高度。
而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纪晓岚研究要依托这个大背景,丰富研究内容,挖掘纪晓岚研究的价值领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大发展。
例如:座落于纪晓岚故里沧县崔尔庄西村南的纪晓岚文化园正是一处以纪晓岚文化为内涵,仿清园林式建筑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场所,既传承了纪晓岚文化,又发展了当地经济。
(二)依托纪晓岚研究组织开展研究2002年8月,沧县纪晓岚研究会在纪晓岚的故乡河北沧县成立。
2004年12月起,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更名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
12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学术性社会团体对推动纪晓岚研究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更好地展示本地丰厚的历史风貌,提高纪晓岚学术研究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成立纪晓岚研究组织,吸纳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研究队伍。
研究会应积极与海内外纪学研究学者和广大爱好者进行广泛联系,把纪晓岚研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把研究会搞成纪学史料收集中心和纪学研究中心。
(三)搭建纪晓岚研究和成果发表平台,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文史类刊物应重视纪晓岚研究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设置“纪晓岚研究”栏目,也可适时出版纪晓岚研究专辑,搭建纪晓岚学术研究和成果发表平台,推动纪晓岚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于2003年创办了会刊(季刊河北省内号)《纪晓岚》至今已出版了八期,对推动纪晓岚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大纪晓岚研究者应不断提高纪学研究水平,写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争取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以扩大影响。
(四)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加强合作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各级各类纪晓岚研究课题,努力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并保证科研质量。
应从“单干”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课题的横向研究,整合学术研究力量,加强合作,提高纪晓岚研究内涵和科研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对纪晓岚研究文献的研究》(课题编号:20126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1]田崇振.高职院校图书馆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6).[2]何贤英.一代文宗,纪晓岚[j].兰台世界,2012(1).(作者简介:田崇振,男,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李继存,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张广越,沧州市图书馆;杨凤阁,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主雪梅,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