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拖延症的急救药》的读后感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最近借着给儿子在图书馆办证的机会给自己也办了一张借书证,转了一圈选了一本《战胜拖延症》,把《战胜拖延症》这本书粗略看了一遍,感觉这本书写得挺好,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阅读后的大概感受。
所谓拖延的意思就是把事情不断延后,却迟迟不肯去做。
有的人认为时间有的是,明天可以再开始,记得子曾经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总认为时间还有很多,离最后的时间还很远,我们总会拖延到最后迟迟不肯行动。
针对拖延引发的情绪,书中的建议就是培养对这些情绪的忍耐能力,进而锻炼出情绪肌肉,这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很痛苦。
我们可以学习书中提到的战胜拖延的几点建议:1、确定一个清晰、具体、可量化的目标;2、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步骤来完成,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就分解成机械性的活动;3、不必准备太充分,一旦发现自己在准备上花太多时间,就跳过准备,直接行动;4、停下完美主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做,同时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变化;5、消除一切干扰,如关掉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网线。
集中注意力;6、利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7、先做5分钟,再做5分钟。
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慢慢找到状态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较注重实践操作,但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书中提倡通过记录和书写来觉察和反思自我,许多内容只有做了才会明白,才能理解,有此情况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分享谢谢。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读后感(1):《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行列间闲逛徘徊时发现,瞄到后便毫不犹豫地取出来。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拖延热衷者,而且越发有严重之势。
比如与朋友赴约,我往往会把时刻预算得刚刚好,不迟也不早;又比如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爱把作业拖到限期前一两天才开始做,像是此刻的读书笔记,我想着明天就务必打印,因此只好赶在周末的尾巴把这赶出来于是,我决定要透过这本书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期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战胜拖延症》读后感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头脑中一直在涌现着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农场主,在大西洋沿岸耕种一块土地,他总是不断地张贴雇用人手的广告,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他的农场工作,因为大西洋的风暴总是摧毁沿岸的建筑和庄稼。
直到有一天,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人找到农场主应聘。
“你会是一个好帮手么?”农场主问他;“这么说吧,即使是飓风来了,我都可以睡着。
”应征者得意地回答到。
虽然这听上去有点狂妄,农场主心里也有点怀疑,但是农场主还是雇用了这个人,因为他太需要人手了。
新来的长工把农场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天从早忙到晚,农场主十分满意。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狂风大作。
农场主跳下床,抓起一提灯,匆匆忙忙地跑到隔壁长工睡觉的地方,使劲摇晃梦中的长工,大叫道:“快起来,暴风雨就要来了,在它卷走一切之前把东西都拴好!”长工在床上不紧不慢地翻了个身,梦呓一样说道:“不,先生。
我告诉过你,当暴风雨来的时候,我能睡着的。
”农场主被他的回答气坏了,真想当场把你给解雇了。
他强压着火气,赶忙跑到外面,打算一个人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准备,不过令他吃惊的是,他发现所有的干草堆早已被盖上了焦油防水布,而且被捆得结结实实,农场主这时才明白长工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学毕业恰逢两年,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得到“导师带徒”的读书活动培训机会,能够去阅读这本《战胜拖延症》,上面的小故事被读书时期我一度推崇,我觉得那是做好准备、未雨绸缪的表现,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更觉得,一个没有拖延症或者是战胜拖延症的人是多么的让人信赖。
在这个电子媒体日益爆棚的时代,带着墨香的传统书籍貌似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正是由于这些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变得懒了很多,拖延症也渐渐成为生活中一个大问题,很开心在这次读书活动中,让我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启迪和认识。
这本书从拖延症的基础定义、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我们自己应该去采取的措施行动以及在行动过程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来展开叙述,可以说每章节都能够戳中当下我的要害。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1500字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1500字《战胜拖延症》是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18年的研究成果。
在写作过程中,皮切尔博士的妻子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增加了本书的轻松好读性,博士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得以通俗易懂地呈献给读者。
这本书还配备由博士和他的朋友保罗·曼森一同创作的漫画,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
科学研究表明,拖延症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我们的健康。
这本书是对摆脱生活中拖延症的关键策略的一个简明总结:预先决策,即刻行动,拿回人生主动权!如果你要战胜拖延症,读这本简短的书就够了!按照书里的方法,马上开始!战胜拖延症读后感给你一把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机器替代的钥匙(之二)——与你分享好书《战胜拖延症》作者写此书的目的:为被拖延症困扰的人,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并提供解决的策略² 1本书结构:一、每个章节都用一个关键句开头,这个句子可能就是你做出改变的准则。
二、每次都会用一个简短的、来源于现实的故事做例子,以此来表述拖延症带来的常见问题。
三、总结拖延的关键问题。
四、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供能帮助你摆脱拖延的策略五、书中用每章一幅漫画的方式,直观反映拖延的表现。
² 2什么是拖延症及为什么它值得关注关键句:所有拖延症都是延迟,但延迟并不一定是拖延症。
解释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拖延的关键问题: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学会鉴别哪些延迟才是拖延,拖延的几个明显特点:a自愿的延迟;b不必要的延迟;c从目标、责任、角色、需求等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有时间做而不做;d除了自己不情愿,没有别的事情会阻挠去做那件事。
改变的策略:①对延迟进行分类,找出哪些延迟属于拖延,找出什么才是你应避免的。
②做“思考实验”,即用表格或一张纸列出你可能会拖延的任务、计划、目标、活动等,在每一项旁边,记下当你想到每件拖延之事时随之而来的情绪和想法。
治拖延症的书

治拖延症的书哎呀,说到治拖延症的书,我可得好好跟大家聊聊。
作为一个曾经的拖延大王,我可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治拖延症的书都啃了个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番茄工作法》这本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它告诉我们把时间切成小块,就像切西瓜一样,一口一口吃,不知不觉就能吃完一整个。
书里说了,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听起来简单吧?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让我从一个整天喊"等会儿再说"的拖延怪,变成了能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
还有一本《微习惯》,这本书绝了!它说要把任务变得超级小,小到让你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的程度。
比如说想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不要一上来就说要读一小时,而是从读一页开始。
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次一个台阶,慢慢来,总能爬到顶楼。
《断舍离》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讲拖延的,但是它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房间乱糟糟的时候,人也容易变得懒散。
就像我以前的书桌,堆得跟小山似的,光是找个笔记本都得像考古一样。
收拾完房间后,整个人都感觉清爽多了,做事也有劲儿了。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写得特别接地气,就像一个知心大哥在跟你聊天。
它说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而是用来陪伴的。
想想也是,老是跟时间过不去,时间也不会跟你讲道理,还不如跟它交个朋友,和谐相处。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虽然是本讲跑步的书,但是里面讲到的坚持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作者说,每天跑步就像刷牙一样,不是因为喜欢才做,而是因为该做才做。
这句话简直就是给我们这些拖延症患者当头棒喝!《小狗钱钱》这本书表面上是讲理财的,但是里面讲到的目标管理特别有用。
它说要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就像拆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拆,就不会觉得任务太重了。
这招对付拖延症特别管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有个观点特别实用:要事第一。
就是说该干的事情放在前面,不该干的事情往后放。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我以前就老是先玩手机,作业放到晚上做,结果常常熬夜。
拖延症读后感

拖延症读后感
《拖延症,如何摆脱拖延的困扰》是一本让人深有感触的书籍。
它深入探讨了拖延症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这种
习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拖延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到
了许多有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克服这一问题。
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书中,作者详细解释了拖延症的成因和表现,让我对这一问
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意识到,拖延症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
而是与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深入了解
自己的拖延行为,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来克服拖延症。
作者提出
了一系列的行为改变策略,如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
克服完美主义、建立自我激励机制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人们改
变拖延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我深受启发,决心要将
这些方法付诸实践,积极克服自己的拖延倾向。
除了具体的方法,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成功克服拖延症的案例,
这些案例让我深信,只要下定决心,每个人都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
这些成功的案例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一定能够摆脱拖延症的束缚,取得更好的成就。
通过阅读《拖延症,如何摆脱拖延的困扰》,我对拖延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克服这一问题。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一定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和帮助是巨大的,我会将其中的知识付诸实践,努力改变自己的拖延习惯,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

《战胜拖延症》如何告别拖拉机称号拖延是个天性,“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
”那么,如何战胜拖延症?一、不要把自己称为拖延症患者。
全世界有25%的人有拖延症。
有拖延行为不等于有拖延症。
简单的小拖延未必就是拖延症。
二、开始清单行动克服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
举个栗子:“你回家就拿出一张纸,写下第二天要做的六件事,每天都写下第二天要做的六件事,然后每天就保证把这六件事做完,就OK!”如果每天真的能干六件对工作和生活有推进意义的事,你的人生真的很有效率。
其实来自于拖延症的最根本的动机,是自己的完美主义,是你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真正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自己。
抛掉完美主义,“先完成,再完美!三、应对拖延的5步自我调节方法1.觉察,和拖延症对话运用认知方法看清拖延症,运用觉察疗法,跟拖延症行为对话。
学会运用觉察,以第三方的视角来观察“此时此刻的我”。
ABCDE模型。
A:事件发生B:你对这件事的看法C:结果D:重新看B改变看法E:效果2.开始行动立刻、马上、NOW,现在就去做,5分钟法则:任何想拖延的事情,给自己5分钟,只需要做个框架或者开头,思想立刻会不一样。
“太棒了!这次终于不会再临时抱佛脚了!”心里轻松很多!“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
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反而行为拖延会有好转。
3.调节情绪工作中,忽然想起来要去打个电话,回个微信,刚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杂事来分散。
那就和这个情绪对抗,控制自己不去打电话,不去回微信。
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持久性,练习自己的忍耐力和定力,就像禅修,会让自己做事情更加专注,从而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在专注的时间内,只做当下的事,不被其他事打扰。
4.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奖励自己。
经常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比之前更进步。
5.自我实现你真的去战胜了拖延的行为,真的去按照日程表上每天六件事的清单去做,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跟过去完全不同。
用行动消灭拖延症读后感

用行动消灭拖延症读后感以前我总是觉得,拖延嘛,不就是懒一点,晚一点做事情呗。
但这本书告诉我,这可不仅仅是懒的问题,那背后藏着好多心理的小九九呢。
比如说,害怕做不好,就干脆拖着不开始;或者是觉得事情太复杂,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就一直在那儿纠结,时间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就像我每次要写论文的时候,一想到那厚厚的资料要整理,那复杂的观点要阐述,我的脑袋就像被浆糊给糊住了,然后就开始刷手机,看剧,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儿,等我有灵感了就开始”,结果等到交论文的期限都快到了,才火烧眉毛地开始乱写一通。
书里讲的那些消灭拖延症的办法还挺实在的。
它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这就像是要打仗了,你不能一直在营帐里谋划,得拿起武器冲出去啊。
其中有一个办法我印象挺深的,就是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
就像吃大象得一口一口来一样,写论文的时候,我可以先把找资料这个任务拆分成几个小部分,比如先确定几个关键词去搜索,然后每天找一点资料,这样就不会被那一大堆的任务给吓住了。
还有一个点也很有趣,就是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
我就想啊,我要是能按时完成一部分任务,就奖励自己吃一块小蛋糕,或者玩一会儿喜欢的游戏。
这就像是给自己干活的小毛驴前面挂个胡萝卜,有了这个盼头,做事的动力就大多了。
以前我总是把任务当成是一种折磨,现在换个角度看,就像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像过了一关,还挺有成就感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试着按照书里说的去做。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难,就像要改掉多年的老习惯一样,那些拖延的小恶魔还时不时地跑出来诱惑我。
但是只要我一想到书里那些话,再看看自己之前因为拖延而搞得一团糟的事情,就咬咬牙坚持下去了。
现在我发现,自己做事的效率真的提高了不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被拖延带来的焦虑感笼罩着了。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治疗拖延症的小秘方,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把拖延症这个“病”完全治好,但只要坚持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做,肯定能让自己慢慢摆脱拖延的泥沼,走向高效的新生活。
《战胜拖延症》读书笔记

《战胜拖延症》读书笔记战胜拖延症读书笔记在现代社会中,拖延症已成为许多人所面临的问题。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战胜拖延症的书籍,收获颇丰。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将分享作者的观点和建议,以帮助更多人克服这一常见而困扰的问题。
第一部分:认识拖延症拖延症是什么?作者介绍了拖延症的定义和常见表现。
拖延症并非一时性的懒散,而是长期以来的习惯。
它可能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增加压力和焦虑,并对个人的生活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拖延症的原因为了更好地理解拖延症,我们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个常见的原因:恐惧、缺乏自律和目标、过度乐观等。
这些原因可以相互交织,造成拖延行为的恶性循环。
第三部分:战胜拖延症的策略在这一部分,作者分享了一些战胜拖延症的有效策略。
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为每项任务设定具体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样做可以增加对任务的认同感,并提供明确的方向。
2. 分解任务:大任务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以减轻心理压力。
完成一个小任务后,你会觉得更有动力和成就感。
3. 设定期限和奖励机制:将任务与期限和奖励相结合。
通过设定期限,可以强迫自己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奖励机制可以增加动力和兴趣。
4. 克服拖延的思维方式:拖延往往与负面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积极心态和正确的自我对话可以帮助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并战胜拖延的倾向。
5. 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借助现代科技,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任务、管理时间,并提醒我们的进度。
第四部分:实施策略的挑战和应对在尝试应用上述策略时,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制定明确的计划后,我们仍然可能陷入拖延的状态。
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如寻找伙伴互相监督、寻求支持者的支持等等。
第五部分:成功案例分享最后,作者分享了一些成功克服拖延症的案例。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只要付出努力,改变习惯,并采取正确的策略,成功战胜拖延症并非不可能。
结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拖延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策略来应对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拖延症的急救药》的读后感
《治疗拖延症的急救药》的读后感提要:《战胜拖延症》这本书是第一本用这个app记录笔记的,我把每章的第一句话
物业下载
《治疗拖延症的急救药》的读后感
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可依然不想去做。
于是拿起这本书,开始我又一段全新的罪恶的拖延生涯。
于此同时,我在心中大声念了三遍封皮上写的:“看完这本书就去干正经事儿!”
看到第四章的时候,第一句话醍醐灌顶:“明天我还是不会有心思去做的。
”我终于找到一句能治自己的狠话,既然明天依然没有心思,我干嘛还要寄希望于明天?我都没再往下看,就合上书去做我的正经事儿了。
于是,一上午在做正经事中度过。
午饭过后,我又想先干点不正经的事了。
然后我信手翻书,翻到了第28页:“一旦我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我就保持原样,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
”我把它消化为:不要停。
然后,又一个下午在做正经事中度过。
我的拖延症是反复发作的病,更需要急救类药品。
终于,我把这本书从常规药变成了特效药,一犯病就看一两章,以至于拖到现在才来嘚吧嘚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
但这个“拖”对我是有正向、积极的意义的,因为我忙着去做正经事儿了。
这么说,给这本书写书评是不正经的事喽?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是这么划分正经与不正经的事的:与自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事是正经的,有间接关系的事是不正经的。
这世界几乎不存在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
除了给这本书写书评,不正经的事还有喂流浪猫、看小说、洗澡的时候哼歌、更新微博……
我们经常用这些不正经的事当借口,去拖延正经的事。
正经不正经都需要做,只是需要搞清楚孰先孰后,因为“只花一分钟,我就滑向了拖延的深渊”,所以手边只放可以促使我做正经事的不正经事,就是这本《战胜拖延症》!
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个app——涂书笔记,真的很好用!我用它来记录我喜欢的书里的语句,爽得不得了,用手指一涂,照片就变文本了!
《战胜拖延症》这本书是第一本用这个app记录笔记的,我把每章的第一句话,摘录下来,一旦犯病,就打开涂书笔记看一遍,然后重新投入正在做的正经事儿。
好在这本书不长,没有给我更多的借口去拖延做正经事儿。
写书评晚了,正是我被治愈的结果。
物业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