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人教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16份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实验科目:科学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1)67+42+33+58(2)258-58-26-74(3)125×16(4)50×(2×4)×25(5)7×8×3×125(6)26×103(7)501×12(8)25×(40+8)(9)39×14+61×14(10)163×8+37×8(11)202×13(12)77×4×5(13)27×99(14)48×250(15)98+303(16)49+49×49(17)55×25+25×45(18)123×67-23×67(19)39×101-39(20)99×64+64(21)76×23+24×23(22)12+19×12(23)21+254+79+46(24)25×16×5(25)52×32+48×32(26)18×137-18×37(27)450÷18(28)420÷35(29)480÷15(30)21×99(31)125×32(32)12×301(33)75×3×4(34)19+99×19(35)256×9-46×9(36)13+13×49(37)(25+125)×8(38)541×67-67×441(39)43×201(40)102×35(41)304×22(42)(30+4)×25(43)38×7+62×7(44)152×8+148×8(46)103×23(47)(30+2)×15(48)125×(8+16)(49)68×48+68×2(50)5×27+63×5(51)12×(40-5)(52)64×9-14×9(53)35×98(54)23×134-34×23(55)102×45(56)648+203(57)98×32(58)44×25(59)63+15×2(60)43+43×39(61)27×37+37×23(62)256×7-56×7(63)48×101-48(64)99×62+62(65)41×99(66)765+98(67)560÷16(69)36×25(70)304+297(71)18×45+18×55(72)226×13-26×13(73)15×301-15(74)(30+8)×25(75)25×65+25×25(76)75×141-75×40(77)125×18(78)25×35+25(79)71×23-71×13(80)125×(80-8)(81)101×89-89(82)88×22+22×12(83)28×57+43×28(84)202×41(85)25×19×4(86)47+99+47(87)103×37(88)34×201(89)25×5×16(90)56+56×49(91)57×26+26×43(93)78×101-78(94)199×53+53(95)25×124-24×25(96)250×28(97)125×16(98)250×9×4(99)48×125(100)24×250(101)402×15(102)(25+250)×4(103)199×9+199(104)27×18+82×27(105)2×46+46×18(106)401×25(107)72×101(108)42×(30-1)(109)101×85-85(110)25×19(111)152×49+51×152(112)50×(60+8)(113)93×99+93(114)13×125×8(116)492-145-155(117)43×25×2(118)24×25(119)28×111-28×11(120)63×8+91×63+63。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 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名称 试管 滴管 醋 酒精 食用油 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支 数量 3 3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 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 3、观察
名称 筷子 烧杯 水
单位 根 个
数量 1 4
备注
实验小结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教师 意见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 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名称 音叉 音叉锤 铝箔 木质米尺 尼龙绳 棉线
单位 个 个 张 把 根 根
数量 1 1 1 1 1 1 仪器使用情况
备注
实验小结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 名称 烧杯 钥匙 搅拌棒 水 洗发液 胶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把 根 数量 2 2 2 备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完整word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学习并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如石子、果实、书本等)3.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水平。
2.用零位调节按钮将天平调整到零位。
3.选择一个物体(如石子),将其放在天平的盘中。
4.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5.按顺序重复步骤3和4,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表:序号物体质量 (g)1 石子 52 果实103 书本5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石子的质量为5g,果实的质量为10g,书本的质量为50g。
实验结论:1.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大小。
2.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单位为克(g)。
3.通过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天平平稳并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中时,应当小心轻放,避免物体掉落或破坏天平。
3.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整理,并将实验器材归位。
参考资料:无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学习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也了解了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天平的技巧,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拓展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知。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年适用,共30个试验)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年适用,共30个试验)
新版教科版(2019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观察到的现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观察到的现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适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小碟水、一块塑料薄膜、一根吸管。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中倒入一小碟水,使水面与杯口平齐。
2. 用塑料薄膜盖住玻璃杯,并用橡皮筋将塑料薄膜固定在杯口。
3. 将玻璃杯放置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杯内的情况。
4. 用吸管轻轻地从玻璃杯口吹气,观察并记录下吹气后的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玻璃杯内的水慢慢变热,水面上出现了水珠,而且塑料薄膜上也有水滴凝结。
当我们用吸管吹气时,塑料薄膜上的水滴会变得更多,有时还会滴下来。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模拟了水的循环过程。
当太阳照射到地面时,地面上的水会被太阳热量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
而在实验中,玻璃杯中的水受到太阳热量的照射,也会产生水蒸气,凝结在塑料薄膜上,就像云一样。
当我们用吸管吹气时,就好像风吹动云,使得云里的水滴更多,有时还会下雨。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的重要过程,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更加关注水资源的重要性,珍惜每一滴水,从小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2. 在观察实验结果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干扰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人,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报告单,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实验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课题:《热的传递》
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课题:《热的传递》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 2 单元)
课题:《吸热和散热》
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相同。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同种物质,不同颜色的吸热和散热性是否一样
(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课题:《吸热和散热》
实验器材:白色与黑色杯子、温度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