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0届潍坊四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届潍坊四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RSA)的最初备忘录,“国际空间站”的用途相当于实验室、观测台和加工厂。
在布什政府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后,“国际空间站”增加了为未来的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运输、维护及补给站的新用途。
(摘编自晓帆《“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材料二:2020年5月5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
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第一次飞行任务,期盼已久的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终于拉开。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挥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专家说,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科学探索平台。
(摘编自余建斌、刘诗瑶《揭秘中国空间站》)材料三:“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每一次面对困难和挑战,都是依靠团队的力量渡过难关。
”长征五号系列第一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在任务成功后说。
帅小伙儿吴俊峰,是长征五号B火箭管路系统设计师。
长五B火箭管路规模是现役其他火箭的两倍多,吴俊峰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前人经验的复杂工程。
他暗下决心,蓄须明志:不完成管路装配,不剃须。
张舒是火箭控制系统最年轻的副主任设计师,今年大年初六,他进驻了发射场。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次出差变得“非同寻常”。
他对家人说,请放心。
此行必定照顾好自己。
“逆行”在他看来,更像一场“修行”。
2020年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
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城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爆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
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
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
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
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2020届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完成严仲子所托后为不连累家人,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2020届潍坊市东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潍坊市东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工刘建华王安忆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
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
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
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可能!杀下去一半。
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
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
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
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
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
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
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
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来报仇。
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责”。
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
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
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
再有,看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
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锉、凿,均是称手牢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
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
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
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
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
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
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他们穿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2020年潍坊十三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潍坊十三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脑中的旅行彭程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
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
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
2020年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老舍①已是掌灯的时候,门外的两株大槐像两只极大的母鸡,张着慈善的黑翼,仿佛要把下面的五六户人家都盖覆起来似的。
别的院里都没有灯光,只有三号——小羊圈唯一的安了电灯的一家冠家的院里灯光辉煌,像过年似的,把影壁上的那一部分槐叶照得绿里透白。
②瑞全到一号去叫门。
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
里面才低声地问了声:“谁呀?”他听出来,那是钱伯伯的声音。
③“我,瑞全!”他把嘴放在门缝上回答。
④里面很轻很快地开了门。
⑤门洞里漆黑,教瑞全感到点不安。
他一时决定不了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好。
⑥“老三进来!”钱先生在屋中叫。
瑞全进去,还没坐下,老者就问:“怎样?得烧书?”⑦瑞全的眼向屋中扫视了一圈。
“这些线装书大概可以不遭劫了吧?日本人恨咱们的读书人,更恨读新书的人;旧书或者还不至于惹祸!”⑧“呕!”钱默吟的眼闭了那么一下。
“可是咱们的士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也用大刀欧日本人的头!对不对?”瑞全笑了一下。
“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火,他就无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终认为咱们都是狗,踢打着都不哼一声的狗!”⑨“那是个最大的错误!”钱先生的手伸了一下,请客人坐下。
他自己也坐下。
“我是向来不问国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
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我可以任着本国的人去发号施令,而不能看着别国的人来做我的管理人!”他的声音还像平日那么低,可是不像平日那么温柔。
楞了一会儿,他把声音放得更低了些,说:“你知道吗,我家老二今天回来啦!”⑩“二哥在哪儿呢?我看看他!”⑪“又走啦!又走啦!”钱先生的语声里似乎含着点什么秘密。
⑫“他说什么来着?”⑬“他?”钱默吟把声音放得极低,几乎像对瑞全耳语,“他来跟我告别!”⑭“他上哪儿?”⑮“不上哪儿!他说,他不再回来了!教我在将来报户口的时候,不要写上他;他不算我家的人了!”钱先生的语声虽低,而眼中发着点平日所没有的光;这点光里含着急切兴奋,还有点骄傲。
2020年潍坊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北宋初年开始,为保证右文【注】政策切实贯彻实施,宋王朝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
国家大力扩大录取名额,大批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士人经过严格的考试走上仕途,充实到各级政府,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宋代官僚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部分杰出者更是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对于冗官、冗兵和冗费所导致的社会政治问题充满忧患意识,并致力于积极推动变法图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胡瑗、范仲淹同时前后,新思想、新精神蓬勃四起。
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夭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
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系国之安危、时之众望于一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了“庆历新政”改革。
他在上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严明官吏的升降,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防止任人唯亲,避免官员冗滥,均衡官吏职田分配收入,杜绝违法乱纪,以及重视农桑、整治军备、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
其中,廉洁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改革的焦点,“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庆历三年新法正式实施,朝廷派员到各路对地方官的徳才政绩进行考察,一批庸碌贪财不称其职的官员被裁撤,一些勤政廉洁贤能务实的官员得到提拔。
由于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庆历新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风,并对王安石领导的规模更为宏大的“熙宁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2019-2020学年潍坊四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潍坊四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
那么,什么是意境?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
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
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
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
《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
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
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
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
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
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
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
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
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
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
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通常以“社会转型"来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变。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产过程(包括劳动方式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产业构成的非农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是基本动力,而由此带动的社会生活形态上的城市化则是最显著的外在表征。
如果我们将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看作是一种“乡土文明"的话,那么,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则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城市文明"的时代。
对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的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单纯理解为一个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概念,而没有将它看作是描述中国整体社会的概念。
实际上,在费先生这里,与“乡土社会"对应的不是空间形态意义上的城市社会,而是历史序列上的“现代社会"。
费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所要刻画的,是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社会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乡土型文明形态。
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并不仅仅限于城市,这种独具中国点的传统“乡土文明"形态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乡村,而是笼罩于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但是,无论你是主动告别还是恋恋不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乡土文明"已无可避免、无可挽回地成为了或正在成为明日黄花,今日的我们已无可选择地进入了“城市文明" 主导的时代。
这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提升必然带来产业的集中,而产业的集中,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必然带动人口向产业集中地大规模集聚,进而带来城市的扩张。
这一过程,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看,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进程。
在传统乡土社会,一方面城乡联系本身并不紧密;另一方面,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乡村是本位,而且相对独立,不依赖于城市,而并非生产基地的城市则反过来完全依赖于农村。
但现代社会的城乡关系则截然不同,一方面,由于现代市场以及更为直观可感的交通、通讯技术的纽带作用,城乡联系变得异常紧密;另一方面,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之后,城市在城乡关系中便取得了几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而必然地发挥出对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而且,只要承认经济运行的形态方式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其他各个方面,那么,城市的这种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也必将及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运行方式必然是围绕着城市而组建起来的,今天我们的乡村振兴只能顺应而不可逆这个基本历史趋势而展开。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是(即使不是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文明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是乡村融入城市主导的现代文明的过程。
〈摘编自冯婷《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市文明是在社会发展客观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决定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B.城市文明是独具中国特点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覆盖城市、乡村在内的整个社会。
C.城市文明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是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
D.城市文明是现代文明的表征,在乡村振兴中只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就定能取得成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乡村振兴"为写作目的,着重论述了城市文明是一种必须顺应的历史趋势。
B.文章着意厘清人们对“乡土中国"的错误认知,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是种文明形态。
C.文章提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概念,让读者更易于接受对城市文明的论述。
D.文章论述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城乡关系上的不同时主要从联系性和独立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正进行着由乡土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转型,乡村受到城市的重塑和辐射作用,实质上已经完全沦为城市的附庸。
B.我们被带入城市文明时代.;与当今中国产业的集中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来的人口大规模向产业聚集地聚集有关。
C.在当今中国,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城市文明时代这一背景,在城乡一体的视野下统筹规划。
D.潍坊鼓励企业到农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淄博依托工业城市底蕴发展乡村旅游,这些举措都和本文的理念相符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
、这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 I号"。
此后30多年,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持续。
截至.2019年3月,水卞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4万件各类文物。
“南海I号"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福船',实物,其船体结构和建造手段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从“南海I号"的船体结构和船中瓷器情况来看,该船极可能是从泉州港始发,目的地有可能是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东非沿海这些地区,而对沉船上那些具有域外风格金器的产地研究或许能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重要线索。
“南海I号"沉船由于受到海洋生户、非法盗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并不适宜;沉船海域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和复杂海况又使得以水下考古方式进行的原地发掘无法科学实施。
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创造性地扩“整体打捞" 的方案,把沉船、船载文物以及沉船周围的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定的钢结构箱体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并迁移到可人为控制的新环境中,进行后期室内发掘和异地保护。
“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魏峻(一艘自南宋船一一一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材料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飞速发展,水下的文化遗产开始得到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应根据国法则和条例,出台相关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条文,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政策。
因此,世界上9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制定,并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公约》强调的基本原则有:(一):“为全人类利益。
水下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各个国家都要对其进行保护。
(二)原址保护。
鼓励人们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文化遗产,以对其进行考察或建立档案资料,人们的这些活动不应该妨碍对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三)不应该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以交易和投机为目的的商业开发(四)合作共享。
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方面相互合作帮助,有可能的话,也应在对这种遗产的调查、挖掘、记录、保存、研究和展出等方面开展协作。
(摘编自万晓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原则的应用探析》)材料三1985年初,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域打捞了一艘我国古代沉船“泰兴号",船上满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
出于“物以稀为贵"的想法,哈彻砸碎了其中60 多万件,将剩下的交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拍卖行。
那次专场拍卖,共计出现15万件瓷器、 125块金锭。
国家文物局得到中国瓷器将被拍卖的消息时,曾经试图阻止,惜未成功。
于是,文物局委派专家携3万美元赶赴荷兰进行回购。
但高出起拍价十倍的成交价让我们在拍卖之时根本无力举牌,最终黯然归国。
随后“发展水下考古研究" 的建议提交给了国家文物局。
198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培养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行之《中国水下考古25年》)4.根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下列事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 为避免外在因素的影响,“南海 I 号" 沉船被迁移到新环境中保护和研究,这并没有违背“原址保护”原则B.英国人哈彻打捞古“泰兴号"沉船的瓷器,大量破坏并对剩余瓷器委托拍卖,这不符合“为全人类利益"的原则。
c.某影像公司拍摄水下遗址,制成纪录片发行出售并获利,按照禁止商业开发的原则,这种行为应当一律制止。
D.美、英、法、加签署《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沉船协定》,共同保护沉船纪念地,这是“合作共享”原则的体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30多年前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就对“南海I号"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并一直持续进行这项工作,最终成功。
B.面对水下的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破坏的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许多国家制定了公约,中国也参与其中。
C. “泰兴号"被盗捞,文物被毁坏、拍卖;文物局阻止拍卖未果,回购失败。
这促使水下考古研究提上日程。
D.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很多,而没有自己的水下考古队员是原因之一6.“南海I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研究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的文字,完成7~9题。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婷们自己诵读。
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
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
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
':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
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
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