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 参数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光伏(photovoltaic,简称PV)发电是一种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可持续能源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发电效率的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效率通常通过两个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

1.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效率(%)=(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100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W)=太阳辐射能照射面积(㎡)×太阳辐射能密度(W/㎡)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试实际输出电流和电压得到。

2.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计算: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是指整个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决定:a.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捕获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的比例。

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光伏电池板净面积/入射太阳能面积)×100b.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计算得出。

c.电流传输效率:电流传输效率是指电流在光伏系统内部传输的能力。

电流传输效率通常由光伏电池板和其它电子元件的电阻损耗决定。

d.功率电子器件效率:功率电子器件效率是指逆变器等功率电子器件将电能从直流转化为交流的能力。

e.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是指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

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体效率(%)=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电流传输效率(%)×功率电子器件效率(%)×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通过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我们可以评估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通过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家庭、商业、工业等。

在设计一个光伏发电系统时,需要计算一系列的参数来确定系统的大小和输出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参数计算方法。

首先,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需求。

这需要确定系统需要为多少设备提供电力以及每个设备的功率需求。

根据负载需求确定系统的总功率需求。

接下来,确定系统的每日发电能力。

这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太阳辐射量以及光伏组件的效率。

可以通过研究气象数据和太阳能地图等方式来估计每天可获得的太阳能量。

然后,计算系统的最大功率需求。

这是指系统在最大日照条件下所需要的功率输出能力。

它可以通过将系统的总功率需求除以太阳能组件的效率来得到。

接下来,计算系统的装机容量。

装机容量是指系统所需要的太阳能组件的总面积。

它可以通过将系统的最大功率需求除以每个组件的功率输出来得到。

然后,计算系统的储能容量。

光伏发电系统通常需要一个储能设备来存储白天产生的电能,以供夜间或阴天使用。

储能容量可以通过系统的每日发电能力除以系统的最大功率需求来得到。

接着,计算系统的逆变器容量。

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它的容量应该至少等于系统的总功率需求。

最后,确定系统的光伏组件数量和布局。

这需要考虑到组件的尺寸和安装方式,以及系统的装机容量和逆变器容量。

可以通过将系统的装机容量除以每个组件的功率输出来得到组件的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系统的可靠性、成本和空间限制等。

这可能需要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总之,光伏发电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包括确定负载需求、每日发电能力、最大功率需求、装机容量、储能容量、逆变器容量和光伏组件数量和布局。

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光伏发电系统。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它因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在设计和规划光伏发电项目时,精确计算年发电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

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如下:年发电量(kWh)=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 光伏板面积(m²) × 光照时间(h/年) × 光伏板转换效率(%)1.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单位面积发电量是指每平方米光伏板在一年内所能发电的电量。

它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板材料和光伏板倾角等因素的影响。

2. 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面积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中所有光伏板的总面积。

它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设计要求。

3. 光照时间(h/年):光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年照射到光伏板上的总时间。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4. 光伏板转换效率(%):光伏板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它取决于光伏板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一般在15%到25%之间。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光伏年发电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 单位面积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单位面积发电量 = 年太阳总辐射量(kWh/m²/年) × 光伏板利用系数年太阳总辐射量是指太阳在一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总能量。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光伏板利用系数是指光伏板在实际运行中的利用效率。

它受到阴影、污染、温度和光伏板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伏板利用系数在0.8到0.9之间。

2. 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光照时间 = 太阳日照时间 × 日照天数太阳日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天照射到地面上的总时间。

它受到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电力光伏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电力光伏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光伏电能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²。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它基于光伏组件板面积和太阳入射角度来估算发电量。

首先,计算板面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然后乘以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光伏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

2.太阳能天文学法太阳能天文学法是根据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来计算发电量的一种方法。

首先,通过经纬度和日期时间计算出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然后,利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计算出太阳垂直入射面积和斜入射面积,再乘以太阳辐射强度和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即可得到发电量。

3.日照时数法日照时数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它基于一些地区的日照时数和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来估算发电量。

首先,统计一些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数。

然后,将日照时数乘以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对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季节进行修正,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但是考虑不了光伏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4.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它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和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模拟计算。

首先,通过合适的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出光伏组件板面的入射太阳辐射能量。

然后,将入射太阳辐射能量乘以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考虑各种损耗和温度影响,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对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要求较高。

总之,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结合以上方法进行综合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发电量预测结果。

此外,还可以借助现场监测数据和历史发电数据进行实时修正和验证,以进一步提高发电量的准确性。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1.功率的计算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计算主要涉及到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功率。

首先,需要确定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

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通常在组件上标识,单位为瓦特(W)。

如果系统中使用多个光伏组件,可以将每个组件的额定功率相加,得到系统的总功率。

其次,需要确定逆变器的额定功率。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应等于系统中所有光伏组件的总额定功率。

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一般在逆变器上标识,单位为瓦特(W)。

最后,需要考虑系统的损耗。

系统的损耗包括光伏组件的温度损耗、电线传输损耗和逆变器效率损耗等。

通常,可以根据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技术参数,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损耗率。

2.能量的计算首先,需要获取太阳辐射量的数据。

太阳辐射量通常用辐照度来表示,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²)。

可以通过气象台或太阳能资源地图等方式获取所在地区的太阳辐射量数据。

然后,需要计算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指的是光伏组件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的能力。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一般在组件上标识,通常在15%到25%之间。

最后,需要考虑系统的损耗。

系统的损耗包括光伏组件的温度损耗、电线传输损耗和逆变器效率损耗等。

损耗率可以根据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技术参数给出。

能量的计算公式为:能量=太阳辐射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1-损耗率)3.系统容量的计算系统容量=总用电量/(太阳辐射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1-损耗率))其中,总用电量的单位为千瓦时(kWh),太阳辐射量的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²),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和损耗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出。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功率的计算、能量的计算和系统容量的计算。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参数,确保系统能够稳定产生电能。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是评估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并讨论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综合效率的因素。

理论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太阳辐射和经纬度等数据来估算太阳辐照度,再根据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计算出光伏发电量。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有:1. Pvsyst软件:Pvsyst是一种专业的太阳能电池分析软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地理位置、光伏组件参数、倾角和朝向等参数来计算出光伏发电量。

2. Pvgis软件:Pvgis是由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一个太阳能电池分析工具,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太阳辐照度和光伏发电量数据。

实际计算方法需要获取光伏电池的实际工作参数以及运行数据来进行计算。

常用的实际计算方法有:1.年发电量计算:通过监测系统的实际发电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计算出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

年发电量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年发电量(kWh)=日发电量(kWh)×3652.月发电量计算:通过监测系统每月的发电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计算出光伏发电系统的月发电量。

月发电量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月发电量(kWh)=日发电量(kWh)×当月天数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综合效率的因素众多1.太阳辐照度:太阳辐照度是影响光伏发电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太阳辐照度越高,光伏电池的发电量就越高。

2.温度:温度是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温会使光伏电池的电子能级提高,从而降低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3.光伏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光伏电池的质量和性能也会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率。

优质的光伏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光伏组件的倾角和朝向:光伏组件的倾角和朝向也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率。

合适的倾角和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5.阴影遮挡:阴影遮挡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只有一个光伏电池模块被阴影遮挡,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也会降低。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1.负荷计算:根据需要供电的负荷类型和用电量,计算出系统的负荷需求。

如果用户使用电器的用电需求是已知的,可以直接计算出负荷需求。

如果用户使用电器的用电需求是未知的,则需要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负荷估算。

2.光照条件计算:根据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季节和时间,计算出每天的平均辐照量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收集效率。

可以根据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通过太阳能辐射模型(如复合模型、平均模型和衰减模型等)进行计算。

3.电池储能容量计算:根据系统的负荷需求和所需供电时间,计算出电池所需的储能容量。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负荷的功率需求和供应时间来计算。

根据负荷的功率需求和供应时间计算出储能容量。

4.光伏组件数量计算:通过光伏组件的装载容量和系统的总需求负荷,计算出光伏组件的数量。

装载容量是指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输出功率,通常以瓦特为单位。

可以通过光伏组件的装载容量和系统的总需求负荷来计算光伏组件的数量。

5.组串方案设计计算:根据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系统的额定电压,设计组串方案。

每个串的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要小于系统的额定电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6.逆变器容量计算:根据系统的总需求负荷,计算逆变器的容量。

逆变器是将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的关键设备,所需的容量将取决于负载需求和光伏组件的装载容量。

7.布局设计计算:根据光照条件和场地的限制,设计光伏组件的布局方式。

布局方式可以是平面布置、架空布置、立体布置等。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最佳的布局方式,以最大化光伏组件的收集效率。

8.性能参数计算:计算系统的性能参数,包括系统的平均每日发电量、发电效率和发电负载率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系统的运行和性能情况,可以用来评估系统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总结: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负荷需求、光照条件、储能容量、光伏组件数量、组串方案、逆变器容量、布局设计和性能参数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最大化的能量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2011.05.25 XXX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 太阳能组件: 太阳能板功率=用电器额定功率*用户用电时 间*损耗系数1.2/当地峰值日照时间 • 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阴雨天 数*系统安全系数1.2/系统电压 • 控制器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险系数 1.2 • 逆变器功率=负载最大功率*保险系数1.2
Thank you!
电池组件的性能参数
• • • • • • • 短路电流Isc: 开路电压Uoc: 峰值电流Im: 峰值电压Um: 峰值功率Pm=Im*Um 填充因子FF=Pm/Isc*Uoc 转换效率η=Pm/A*配置和选型 1 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的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2 直流接线箱的选型 3 光伏控制器的选型 4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5 蓄电池的选型 6直流输送电缆的选型 7 监控测量系统与软件的选型 8 交流配电柜的选型
电池组件生产流程和工序
• 电池片测试分选——激光划片——电池片 单焊(正面焊接)并自检验——电池片串 焊(背面焊接)并自检验——中检测试— —叠层敷设(玻璃清洗、材料下料切割、 敷设)——层压(层压前灯检、层压后削 边、清洗)——终检测试——装边框(涂 胶、装镶嵌角铝、装边框、撞角或螺丝固 定、边框打孔或冲孔、擦洗余胶)——装 接线盒、焊接引线——高压测试——清洗、 贴标签——组件抽检测试——组件外观检 验——包装入库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 例题 给300W路灯配置系统 1 太阳能组件: 太阳能板功率= 300*8*1.2/4=720W 选用240W/36V 3 pcs 并联 2蓄电池容量=300*8*3*1.2/24=360Ah 选用12V/120Ah 6pcs 3控制器电流=300/24*1.2=15A 选用24V/15A控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