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7.10•【字号】新政办发〔2015〕81号•【施行日期】2015.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关于转发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新政办发〔2015〕81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提出的《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5年7月10日自治区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2015年是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决胜之年,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完成节能减排进度目标任务的地区和部门,仍要坚持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继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全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多作贡献;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和部门,要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

一、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硬任务2015年,自治区要对各地、各部门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予以考核。

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务必将“十二五”前四年未完成的节能减排目标与2015年节能减排任务有效结合,对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责任到人,确保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新政发〔2012〕2号)和自治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区2014-2015年节能行动计划的通知》(新节能减排办〔2014〕12号)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3.17•【字号】沪经信节〔2015〕110号•【施行日期】2015.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知沪经信节〔2015〕110号各区县经济信息化委、经委(商务委),各控股集团公司:为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和通信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我委制订了《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系统2015年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目标和方案,强化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本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3月17日(联系人:肖榕;电话:23112729)2015年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2015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谋划“十三五”规划、推动“四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

全市工业和通信业系统要按照全市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3%,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促进工业和通信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一、聚焦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四新”经济(一)深化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各区县、集团公司要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特点,制定资金支持办法。

在前期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电能平衡等工作基础上,排摸出一批潜在节能项目,组织项目对接。

2015年节能工作思路

2015年节能工作思路

各收件人:拟定如下2015年节能对标工作思路,请对如下思路办法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便2015年更好地推动节能降耗上台阶工作:2015年继续秉承“优化运行、降本增效”的要求,继续对标攻坚抓关键,优化运行增效益,节能工作上新台阶。

从管理提升、运行优化等环节入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不断强化能效管理水平,力求从细微指标中见差距,从点滴提升里挤效益,消除薄弱环节,提升短板指标,推进“优化运行、降本增效”。

为现不断降低供电煤耗的目标,一要依托机组运行方式的不断优化,二要依托运行人员管理机组执行力的不断优化。

2015年发电部将继续按照本年度9-12月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常态化执行并进一步深挖潜力,1、组织专工对启、停机、水压试验(单凝泵、无循环水)等特殊运行工况进一步细化专门的节能运行措施,2、制定开机过程控制网络图,控制启停时间,加强节油管理,改善运行操作技术,努力减少锅炉启动过程的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进一步实现节能开机,3、继续优化正常运行的主汽压滑压曲线,4、继续推进无油启磨煤机试验,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试验安全,确认试验成功后,继续推动开机第三台磨煤机无油启磨,降低全年油耗,5、结合过减温水管路改造、吹灰蒸汽管路改造、声波吹灰器改造等节能技改,及时调整优化运行方式,确保节能技改实现最大效益,6、结合可能燃用低热值差煤,在做好配煤掺烧基础上及时跟进燃烧调整(开展燃烧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煤粉细度,严格控制过热减温水量,优化磨煤机运行方式和各磨煤机煤量、氧量控制及锅炉风门挡板开度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制粉系统单耗、飞灰可燃物和排烟温度,燃烧调整过程中让各值员工参与,以值内一个员工带动全值人员。

对燃烧调整的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对调整技术进行提练、推广和学习,进一步深度优化运行和燃烧调整)使锅炉在最优(飞灰底渣含碳量低、无受热面超温、减温水量小、排烟温度低)工况下运行,7、利用停机机会时做凝汽器循环水出口阀试验,降低循环水压力,检查在不同潮位情况下循环水压力多少可保证虹吸正常,以降低单台循泵运行时的循泵电流。

2015年工信委节能管理科工作要点

2015年工信委节能管理科工作要点

2015年工信委节能管理科工作要点一、工作思路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转变、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着力抓好工业节能、节水、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监察、新型墙材等各项工作,继续强化节能宣传,落实工作措施,严格考核监督,做好服务引导,确保实现工业节水、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目标任务2015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4%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58立方米/万元以下,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三、工作措施(一)实施目标管理,确保任务落实。

依据省政府、省工信委下达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节能目标任务,加强督促引导,层层分解落实,采取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和年底考核制度,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加强目标管理。

与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10万方以上的重点用水企业及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节水节能目标责任落实到县区和重点用水用能企业。

(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重点用水用能单位用水用能状况季、月报告制度,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节水台账管理制度、用水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器具定期维修、检定、更新制度,全面加强节水节能统计、计量器具配备、水平衡测试等基础工作,开展重点企业与国内同行业用水及能耗定额对标活动和重点企业能耗限额标准检查,提高节水节能管理水平,培育一批行业先进标杆和典型。

今年华瑞麦芽公司完成水平衡测试工作。

(三)切实强化源头监管工作。

根据省上考核组对我市2014年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考核反馈的意见建议,今年要重点抓好工业重点用水行业新建企业(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制度的落实,新建企业(项目)必须达到《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的规定。

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行业发展,对用水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论证。

同时,积极做好节能节水项目申报、能评及省市级节能节水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促进企业节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业节能监察与综合利用的工作要点分析

工业节能监察与综合利用的工作要点分析

工业节能监察与综合利用的工作要点分析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协调共进,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工业节能目标。

相关部门需要对工业节能进行检查,实现工業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本文将具体探讨工业节能监察与综合利用的工作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工业节能;节能监察;综合利用;工作要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

为了将工业节能落到实处,应该开展工业节能管理,促进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1 工业节能监察和综合利用的原则①依法原则;在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法律原则。

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节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工业企业布置了节能减排的任务。

相关部门应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切实有效地开展节能管理工作,提高工业能源和工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果工业企业违反法律使用能源,或者是没有按照规定节约能源资源,相关部门应该对工业企业进行处罚。

②科学原则;在正式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综合利用工作前,应该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采用科学的执法手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计划的可行性。

执法操作直接关系着工业节能的监察效果,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执法操作进行规范,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节能意见。

相关部门需要采用定期监察和不定期监察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增强工业企业的警惕意识。

③实际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才能确保工业节能任务的落实。

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工业企业的节能实际,根据工业企业状况制定节能政策措施。

部分工业企业耗费的能源、资源较多,节能减排任务难以达成。

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工业企业设定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完成节能目标,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工业节能监察的工作要点①明确节能义务;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业节能监察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工业企业承担的节能任务。

工信部出台《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工信部出台《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年, 实现我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 9 0 %以上 。
3 . 1 积 极 开 展 农 村 中 大 型 沼气 工程 建 设
通 过实施“ 8 1 1 ” 环 境 污染 治理 行 动 ,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程 。
达 到国家控制标准 。主要有 以下几点做法 :
到2 0 1 2年 底 , 全市共对 1 1 3家规模畜 禽养殖场进行 “ 减量 化 、 资 源化 、 无害化 ” 处理措施 , 新 建大 中型 沼气 工程 1 1 2处 ( 其 中列入 中央投资项 目4处 ) ,总池容 2 . 8 X 1 0 4 m , 9 8 %以上的规模 化畜禽 通 过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干湿分离 , 雨污分流工艺和沼气处
2发展低 碳 工 业 。 推 动城 市能 源 的优化
资源调查 和综合利用规划 。
3 . 3开 展 海 岛清 洁 能 源 示 范 村 推广
低 碳工业作 为低碳经 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指 以低消耗 、 低 排 2 0 1 1 年开始市农 业部 门积极参 与“ 美丽海 岛” 建设 , 以沼气 、 放、 低 污染为特征 的工业发 展模 式 , 其核 心在于提 高能源利用 效 太 阳能 等 清 洁 能 源 利 用 技 术 为 手 段 ,开 展 农 村 生 态 家 园 富 民 计 率, 改善能源结构 , 优化经济结构 , 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 经济与 划, 实现家居环境 清洁化 、 农业生 产无害化 和资源利用高 效化的 循 环经 济 、 节能减排一脉相承 , 都是 追求绿色 G D P 、 实现可持续发 海 岛新 农 村 模 式 推 广 。涌现 了一 批 “ 户用 沼气 示 范 村 、 太 阳能 利 用 展 的问题 , 但在 内涵上 又有 所区别 : 循 环经济以“ 减量化 、 再利用 、 示 范村 、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处 理示 范村 ” 等典型村落。 资源化 ” 为原则 , 侧重于 能源 、 物质 的高 效利用 ; 节 能减排 出 自我 同时加强农 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沼气合作社 , 建立 市 国“ 十一 五” 规划纲要 , 强调节 约物质资 源和能源 资源 、 减少废弃 级 服 务 站 和 培 训 基 地 , 对大 中型沼气工程鼓励 其加入会 员 , 缴 纳 物 和环境有 害物质排放 ; 低 碳经济侧重于严格控制现代丁业社会 年费后 由合作社承担工程 的全年维护和 出料 ,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 大量燃烧高碳能源 的温室气体排放 。当前舟山市工业经济正处于 工程 由社区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 由合作社承担净化池维修 , 定 调结构 、 转方式 、 上水平 的关键 时期 , 尤其 国务 院批 复成立 舟山群

2015年节能降耗工作要点

2015年节能降耗工作要点

2015年节能降耗工作要点一、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考核问责1、实行三重控制。

按照任务完成与时间同步的进度要求,分解下达各乡镇(区)、市直有关部门及重点用能企业2012年节能工作目标,做到工作全覆盖、指标全量化、责任全落实。

在下达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的同时,一并下达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率和能耗增量控制指标,实行“三重控制”。

2、加强监测预警。

坚持规模以上工业用能月分析、全社会用电月会商、全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季通报制度,按季发布各责任单位节能进展情况,及时分析全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制定预警调控方案并适时启动,对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或重点项目未按要求完成的,实施预警,通过采取预警示、黄牌警示、约谈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措施,防止出现目标完成时松时紧、前松后紧或完不成的情况。

3、强化绩效管理。

按照《河北省节能专项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分类的评估模式、科学的指标体系、规范的方法程序及有效的结果运用机制。

按照转方式监督检查、绩效管理试点要求,开展年中督导、年底考核等督查,对各责任单位节能目标完成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各责任单位不折不扣地落实节能降耗政策措施。

4、严格督查问责。

对上半年节能目标任务不达标的责任单位,由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黄牌警示;对前三季度节能降耗指标不达标的责任单位,请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完不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取消单位和主管领导评先评优资格等惩戒措施。

二、狠抓重点领域,力求率先突破5、工业领域。

严密监测“两高”行业运行态势,严控“两高”行业过快增长。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行业整体节能降耗水平。

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行动,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以上。

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一、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工作。

将工业节能目标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快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鼓励使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中的技术和设备,贯彻落实国家《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加大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力度。

充分用好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等,大力支持工业节能技改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开展能效“领跑者”活动,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能效之星”产品。

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

深入开展工业碳排放摸底调研工作,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贯彻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动措施。

把握“十四五”关键期、窗口期,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落实国家下达的能源“双控”目标,提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三、深入开展工业节能监察。

制定年度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继续抓好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察,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工业节能监察任务。

充分发挥节能监察的监督作用,督促各市州工信部门做好重点高耗能行业能耗、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提升、用能企业能源管理等日常节能监察工作,做好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加快推行绿色设计,引导企业创建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提升绿色化生产水平。

五、实施工业节水行动。

加大节水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推广一批先进成熟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围绕钢铁、石化化工、食品、医药等重点高耗水行业,鼓励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进建设一批重点水效提升项目,推进工业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企业用水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开展水效“领跑者”活动,努力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4日】【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字体:大?中?小】编者按:为加快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对地方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引领带动全系统进一步突出重点,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经部领导同意,现将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刊发,请各地区结合实际部署推进。

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以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为抓手,以试点示范、目录标准、节能监管为切入点,着力抓好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

深化改革创新,继续在政策、法规、机制方面下功夫,推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6%,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一、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一)组织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

发布钢铁、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广建设一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建立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推动省级系统对接联网,完善平台建设、数据传输标准,探索建立用能监测体系。

开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完善评价标准。

(二)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结构优化,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实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推动焦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及工业炉窑(锅炉)设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

配合有关部门对地方能耗总量控制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进行考核,指导督促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三)组织推进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

组织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指导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尾矿、废石、粉煤灰、电子电器废弃物等协同利用,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

二、统筹抓好重大规划法规标准和政策制订实施(四)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支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纺织行业实施节能、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改造。

实施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技术改造及装备产业化示范。

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及危险废物技术改造。

试点推进钢铁、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治污技术改造。

(五)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战略规划。

抓紧组织编制“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树立和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高效、低耗、清洁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研究符合中央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方向,支持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发展的政策思路。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协调推进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

(六)加强法规建设。

按照深化改革依法行政的要求,继续推进法规研究制订,加强相关行业准入管理。

研究制定《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管理办法》等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修订《节约能源法》。

(七)开展绿色工业试点示范。

组织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验收,探索推进“两型”企业评价认定。

落实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督导试点城市落实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会同发展改革委完成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方案评审,研究制定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

(八)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标准提升计划。

培育重点行业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中心和能效评估中心,建立绿色工业评价支撑体系。

推进电石、铁合金行业贯标试点。

继续完善制定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及取水定额标准。

三、狠抓工业节能降耗(九)加快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

继续开展家电和工业品“能效之星”产品评价,编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目录和先进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

推进东莞、镇江等电机系统改造区域试点和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电机系统改造试点。

实施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推动企业生产和使用非晶合金等高能效变压器。

(十)加强节能管理。

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健全能源管理负责人和管理机构,完善节能评估等能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统计、审计能力。

编制全国工业能效指南(2015年版),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

开展各地区节能管理干部、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岗位和负责人培训。

推进南京等工业能效提升培训基地建设,培育一批能效提升企业。

加强工业节能形势分析交流。

(十一)强化工业节能监察。

制定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围绕电石铁合金行业能耗限额标准贯标、电机能效提升、燃煤锅炉等开展专项监察。

推动健全工业节能监察体系,组织开展节能监察培训,加强节能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完善节能监察制度。

(十二)完善节能政策措施。

推进利用能耗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综合运用标准、价格等手段,实施电解铝及水泥行业差异化电价,研究制定电解铝电耗水平核查规范。

制定“绿色工厂”标准体系、评价体系。

创新节能市场化改造及金融支持模式,探索在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建立区域节能量交易机制。

四、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十三)健全节水管理机制。

发布高耗水工艺技术装备淘汰目录,推动强制淘汰。

协调推进缺水地区高耗水行业用水效率约束性机制。

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制定工业领域落实方案。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及工业用水效率约束性指标考核。

(十四)实施工业水效提升计划。

探索开展水平衡测试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水效评估。

推进工业节水重大示范工程建设。

制订冷却、洗涤等终端用水装备水效标准、节水设计规范,推动水效标识管理。

制订啤酒、氯碱等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及麻纺织、合成氨等取水定额标准,健全节水标准体系。

五、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十五)规范清洁生产审核与效果评估。

发布《工业清洁生产审核规范》、《工业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评估规范》,指导工业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效果评价。

组建清洁生产产业联盟,整合技术承担单位、金融机构等资源,探索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模式。

(十六)继续推进再生铅行业规范管理和高风险污染物削减工程。

按照再生铅行业准入要求,继续开展再生铅行业准入管理,公告通过审查的企业名单。

加大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

协调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做好电池行业资源化利用工作。

指导地方按照编制的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落实方案,组织企业实施汞削减、铅削减和高毒农药替代工程。

(十七)开展生态设计示范试点。

适当调整、拓展试点范围,继续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试点工作。

举办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国际论坛。

研究制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管理办法,制定重点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标准,开展试评价。

(十八)加强有毒有害污染控制。

组织修订《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目录(2012年版)》。

发布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的公告。

印发汽车车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政策。

六、继续推进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十九)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评估验收,启动第二批试点。

支持湖北省创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省,支持山西、内蒙实施尾矿、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

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制定行业规范条件。

(二十)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战略稀贵金属回收利用试点。

制定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

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

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目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开展废旧轮胎翻新产品认定。

(二十一)加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

开展电器电子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树立一批标杆企业。

制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评估规范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制定相关标准。

(二十二)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

开展第一批再制造试点验收,深化试点示范,建设再制造产业集聚区。

继续实施《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开展重点领域再制造技术交流。

推动再制造认定产品纳入“以旧换再”支持政策。

(二十三)深化甲醇汽车试点。

加强对五省市试点工作指导,推进甲醇汽车车型公告。

加强技术数据采集和评价,开展阶段性甲醇汽车排放、环境影响、安全等专项评价。

加强甲醇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甲醇汽车加注体系建设规范,完善甲醇汽车生产及运行管理制度。

七、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二十四)开展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建设。

发布《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重大环保技术及装备、重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推进节能环保重大技术工程、重大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

(二十五)培育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及服务业。

组织实施高效锅炉系统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高效锅炉制造基地。

推进《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落实依托单位,推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推动成立节能服务公司产业联盟,开展中韩工业节能主管部门和节能服务产业交流。

培育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研究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新模式。

202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