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利弊浅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

宏观经济 I Ma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y
人 民币 国际化 的利 与弊分析
严祥 蒋 星 星 郑 青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摘要 : 人 民 币成 为 国际货 币是 我 国经 济 长期 增 长和政 治实 力提 高后 的必 然选择 , 符合我 国 国家发展 的战略利 益 需 要, 人 民 币国际化的利 弊是 学者们研 究的重点 , 他 们从 不 同角度 对人 民 币国际化 的利 弊进行 了分析 , 最终得 出 了比 较 一 致 的观 点 。 本 文 对 人 民 币 国际 化 的 利 弊 做 进 一 步 的 分 析 , 以期 找 到 人 民 币 国 际化 过 程 中趋 利 避 害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人 民 币国际化 ; 利弊 分析 ; 国际货 币; 货 币国际化
一
人民币国 际化的现状
( 一) 人 民币国际化 的特点 。当前 , 人 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级 阶 段, 有如下特点 : 人 民币流入周边 国家或地区的渠道主要有 : ( 1 ) 边境 贸易 , 主要通过双边 贸易和边 民互市贸易流入该国; ( 2 ) 境外投资 ; ( 3 ) 公民因私 出国或出境旅游 , 直接携带人 民币出境 ; ( 4 ) 非正常渠道 流 出, 如超额携带人民币出境 、以及货 币走私或地下钱庄等。 ( 二) 人 民币国际化的资金流动。 ( 1 ) 跨境资本流动总量继续增加: 2 0 1 1 年前三季度 , 总规模达1 . 9 2 万亿美元 , 同 比增长3 4 0 / 0 。与同期G D P 之比为3 9 %, 较2 0 1 0 f 全年上 升5 个百允 , 但仍低于2 0 0 7 年的峰值l 2 个百允 。 ( 2 ) 资本和金融项 目依然呈现净流入 : 2 0 1 3 年前三个季度, 净流 入3 . 1 万亿美元 , 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7 0 0 / 0 , 较2 0 1 2 年全年 比 例高2 0 +百分点 。据初步统计, 全年净流入( 含误差和遗漏) 3 . 8 亿美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利弊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利弊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结算以及储备货币,成为了这次灾难的主要传导媒介。
作为持有美元储备最多的中国,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美国国内政策的攻击的目标。
因此中国的经济学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国际现行货币政策的弊端,并且积极寻求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利弊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平均保持了大约10%的年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里的出色表现奠定了世人对中国政府以及人民币的信心。
诚然08年危机中世界各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学者也在积极的探讨是否人民币国际化会成为摆脱世界经济困局的一剂良药;是否借此机会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 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首先,要理解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理解什么是货币国际化,以及作为国际化货币应该具备什么功能,请见表一表1 国际化货币功能货币功能官方用途私人用途价值储藏国际储备货币替代和投资交易媒介外汇干预载体货币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记账单位钉住的锚货币贸易和金融交易计价人民币目前既不能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也不能作为官方用途的锚货币。
2000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中国东盟十加三多边会议,成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会议所达成的《清迈协议》成为人民币货币互换的标志性文件。
所谓的货币互换,是一种服务于双边式经济的协议,按事先的约定用双方货币进行互换的市场行为。
在货物交换中可以不使用第三国货币而是直接使用本国货币来进行结算,从而减少了货币的汇兑损失,在累计一段时间后统一由本国的央行进行结算,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
从签署协议的十年间,中国积极地拓展与世界各国的金融合作。
根据博鳌论坛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的统计,中国已与e11(新兴11国)中的韩国、印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这5个国家先后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e11内部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达7300亿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一系列改革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一步步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了。
到底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解释。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与人民币自由兑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前者以后者为前提,人民币国际化就其含义而言,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现在,先来了解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发展路径: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和“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已成为香港财经界的热门话题。
许多经济学家和知名金融机构均对这一题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及预测。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发展路径1、在中期内(5-10年)逐步成为广为接受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中长期(10年后)逐步开放资本项下管制后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投资货币;2、在长期内(20年后)逐步成为储备货币。
实现这一目标,人民币离岸市场须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一,形成阶段;二,发展阶段;三,成熟阶段。
李小加(是一位受业内尊敬的资深银行家,具有近二十年的华尔街法律、金融与中国企业融资与顾问经验。
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任《中国日报》社记者。
曾任全球最大银行之一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2009年,李小加先生成为首位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交易所总裁。
)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认为应该分为三小步两大步的战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先走三小步,再走两大步”。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舞台,成为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这一趋势对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分析其正面和负面的一些可能后果。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影响1.1 促进贸易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这降低了跨境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和成本。
同时,中国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得到提振,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1.2 加强金融合作随着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支付和结算的主要货币之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也得到了加强。
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亚洲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往来的金融支持。
1.3 增强国际影响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增加了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影响2.1 面临外部不确定因素人民币的国际化面临着外部不确定因素,如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一定冲击。
2.2 监管挑战增加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监管挑战也相应增加。
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确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定和顺利,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
2.3 潜在的汇率压力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参与和更多的国际交易,这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压力。
发展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同时,需要保持汇率的稳定,避免出现剧烈波动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策略3.1 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推动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3.2 推动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完善人民币国际清算体系,建立健全的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清算机制,提高清算效率和安全性,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利弊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利弊一、人民币国际化含义及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人民币国际化,被本国货币当局提高到官方战略的层面,肇始自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2008年岁尾之际。
2009年,中国建设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揭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
直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也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5年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明确作为国家战略,逐步实施。
“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行两个‘三步走’。
”两个“三步走”具体来说: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
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
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第一、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还远不能与之相称,这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缺乏国际地位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日渐频繁;首先是在边境贸易中,人民币流通日益频繁,作为一种汇率稳定、基础牢固的货币,人民币在我国边境国家的流通程度越来越高。
在朝鲜等东亚国家中,人民币已成为了许多市场上默认的结算货币。
在边境国家中,人民币已经逐渐取得了区域性货币的地位;而欧洲的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已经能够办理人民币业务(银联),这些国家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正在形成。
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当前,世界贸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局面,使其国际储备体系和贸易结算体系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货币体系。
人民币的国际化完成满足了当前经济形式的客观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地位,有效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有利弊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进而更好地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一)跨境流通的规模扩大。
跨境流通使用的人民币主要来源于旅游贸易中的现金支付、直接投资等。
我们可以采取合理方法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总额进行估算,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
第一,直接法的估计。
2010年姚晓东和孙钰于依据2009年海关总署和国家旅游局统计的我国边疆贸易量、出境旅游出量(指亚洲部分)、平均境外消费量、港澳居民入境数量、平均携钞量等数据,可以大致估算出人民币境外滞留规模约为1050亿元,其中港澳地区约为800亿元,边境地区约为250亿元。
其二,间接法估计。
经济学家依根据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建构估算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由1997年的187亿多元增长到2009年的4063亿元左右。
不管是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估算,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人民币流入流进量、流通总额亦或是人民币境外滞留量,均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跨境流通的主要方式。
出境和入境是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两种主要方式。
人民币出入境的方式有以下五种,一是贸易出境,其主要是进口使用人民币来进行支付。
二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和旅游。
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到境外消费和旅游的人逐步扩大,特别是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受到人民的青睐。
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这些国家使用人民币来进行消费,与此同时,兑换人民币的金融业务日益增加。
三是投资出境。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人民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1、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深化,提高中国的金融市场竞争力。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真正让市场决定汇率。
2、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国际化的货币拥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更高的声誉,能够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权利。
3、推动世界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推动世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使国际金融结构更加合理、公正和稳定。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1、市场开放程度不够当前,国际投资者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比例还很低,市场的开放程度还需要提高,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来投资。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政策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2、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过快过快的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导致外汇管制的失控,同时也会加剧中国外汇储备的流失风险,并可能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
3、国际竞争力不足从国际货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还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意味着人民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国际货币地位和竞争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1、国家发展实力足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经济实力足够强大,能够支撑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
同时,中国还具有丰富的外汇储备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2、国际政治环境有利当前,国际政治环境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利。
如美国在国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问题日益加剧,欧洲的债务问题和脱欧问题等,都给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的机会和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交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逐步被全球所认可。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也随之出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1.提升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政治上的表现。
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体现,同时也能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2.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外国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样能够降低外企在汇率转换上的安排成本。
3.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渐渐成为国际上的流通货币,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和贷款等金融业务不断增加,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
4.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可能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弊1.外汇储备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将会使中国领导层的外汇储备增加,占用更多的外汇,使财政压力增大。
2.金融风险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货币流通范围变广,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国际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而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外汇管制闪失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使得外汇管制失去正常的控制与应渡。
如果失控或不妥当管理,将可能损失中国当地的经济利益。
4.经济结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的经济结构风险。
例如可能会导致出现外交政治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三、如何平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全面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化,引导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保证流动性和外汇储备在可控范围内。
在培育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各种金融风险的控制,通过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增加风险管理水平等方式,规避潜在的风险点,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
加大对外汇市场开放的力度,开放新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的资源供应、增加外部金融资本流入到中国等措施。
四、结论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点和缺点都同时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学生姓名:杨盼盼专业:会计学班级:会计106学号: 201004044634指导教师:董艳丽老师提交时间:2012.12.18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利弊浅析摘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三年有余,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更进一步的诸多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
同时,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自由兑换,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仍存在一定数额的贸易顺差。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外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将更容易传导至国内,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能力将受到挑战,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相信在国家金融系统和各相关部门联合谨慎操作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对我国利大于弊。
关键词:汇率风险融资效率资本项目宏观调控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使欧元非常脆弱。
大家都普遍意识到以第三货币交易的危险性,因此希望改善国际货币环境,推出新的世界主导货币,而人民币在此时跃入人们的视野。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目前在世界上是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同时也是因为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责任感和魄力。
2000~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
在全球贸易下降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 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09年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三年有余,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更进一步的诸多决择。
下面本文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一个简单介绍,然后主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进行浅要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人民币国际化在1996 年中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正式拉开序幕。
2009年7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目前人民币主要是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作为计价单位,在境外的流通也主要是在这些国家,而且作为贮藏手段,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此外,我国还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了央行货币互换协议。
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需要一个离岸企业和机构能够进行人民币买卖、投资和避险的场所,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2011年1月我国开始允许试点境内企业以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这是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项重大举措。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依然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距,而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给我国带来的收益和好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从微观上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还有: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降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不仅使企业免于遭受汇率波动的损失,同时还减少了货币兑换的成本。
出口企业用美元结算手续比较繁琐,而且还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这些成本对处于微利的企业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人民币结算减少了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可以在贸易谈判中一次性锁定价格。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大大减少我国因为使用外币所造成的财富流失,同时为我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显著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从而大大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服务行业的扩张。
因为在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之后,我国金融机构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容易获得人民币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海外投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投资地位逐步上升,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海外投资收益,同时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还会加速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加我国在世界组织中的话语权。
然后,人民币国际化后将有助于我国分享国际铸币税。
一国所获得的国际铸币税的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该货币的国际垄断地位,垄断地位越高,铸币税收入越大,可替代货币越多,净收益就会越少。
经我国一些专家测算,一旦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我国每年从中获得的铸币税收益至少可以达到25 亿美元。
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收取国际铸币税的计划,但这至少可以减少我国对美国支付的铸币税。
国际货币发行国除了可以获得铸币税收入和本国金融收益外,还可以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获得国际货币市场的定价权。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实现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
三、人民币国际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和弊端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自由兑换,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仍存在一定数额的贸易顺差。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外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将更容易传导至国内。
国际市场游资将会更加关注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动,从而进行投机套利,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必将实现无障碍的跨境流通,国内货币供给和需求将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能力将受到挑战,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目前我国只开放了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并未完全放开,若不能自由兑换,货币持有者的货币交易和持有成本将会上升,那么该货币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技术条件。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尤其是部分交易项目仍受到限制。
虽然这并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却是一项必要条件。
资本项目自由化和本币一定程度的可自由兑换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尚比较脆弱,资本市场的规模有限,任何重大的跨境资本流动都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
尤其是当人民币国际化后,如果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偏离名义汇率,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加大,增加了汇率的不稳定性。
其次,我国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仍存在一定数额的贸易顺差。
在当前信用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体系之下,为了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通常要形成某种程度的长期逆差机制。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多年来保持顺差的地位,且规模较大,近期虽有所变化,顺差趋于缩小,但基本趋势仍未改变。
而要推进人民币在境外持有,通常需要以贸易逆差的形式对外支付,这和现在的顺差情况形成矛盾。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输出本国货币,为他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这就势必会使我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和资本外流,也势必会恶化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降低国内可用资金量。
但我国的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金融体系仍然很脆弱,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项目放开后大量资本流动会冲击我国金融体系。
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加快开放资本项目,国际资本在短期内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国家会使中国面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冲击。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后可能会增加征服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人民币国际化后,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减弱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金融政策就要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四、结束语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为全球提供稳定、可信赖的货币体系。
美元本位制与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美元可以不受任何类似于黄金的实物支持和约束来实现增发,这一特点不仅导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相脱离,而且使得美国政府运用美元贬值来摆脱高额债务、实现经济复苏。
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必然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将是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有益尝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极其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必将会受到很多阻碍,由于我国现在的汇率管理制度和利率体系,使用人民币结算会为投机和套利提供机会,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难以持续下去。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给我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国际化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虽有风险,但也应考虑到潜在的长久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a】:《国际金融》(第四版)P55-203 刘舒年、温晓芳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b】:《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图渐明朗》荣郁国际商报2012/12/05【c】:《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柳立金融时报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