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植物造景探讨

合集下载

上海世纪公园花坛:沉浸于色彩缤纷的花海

上海世纪公园花坛:沉浸于色彩缤纷的花海

上海世纪公园花坛:沉浸于色彩缤纷的花海上海世纪公园是一座位于上海徐汇区的知名公园,这里的花坛以其色彩缤纷的花海而闻名。

每年春季和夏季,世纪公园的花坛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他们来此处拍照留念、散步放松或者只是为了欣赏美丽的花朵。

一进入上海世纪公园,就会被一片由众多鲜花组成的花坛所吸引。

这些花坛分布在公园的各个角落,形成一道道色彩斑斓的花海,将整个公园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在阳光的照射下,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

世纪公园的花坛由各种花卉组成,包括玫瑰、牡丹、郁金香、向日葵等等。

每种花卉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花形,使得整个花坛更加绚丽多样。

尤其是在春季,世纪公园的花坛中的蔷薇花和郁金香竞相开放,花海的边缘处更是种植了一些紫藤、蓝花楹等攀爬植物,使得整个花坛呈现出层次感和深度感。

而到了夏季,大片向日葵绽放,带来一种阳光和热情的感觉。

在花坛中穿行,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花卉,还能感受到不同的花香。

靠近郁金香花坛,会被淡淡的香气所包围,如同置身于花的海洋中;而走进蔷薇花坛,会被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花香所吸引,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不同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在其中流连忘返。

除了欣赏花海,还可以在花坛周围的绿茵草地上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放松身心。

带上一本书,或者带上相机,捕捉这美好瞬间。

时间在花坛边慢慢流逝,沉浸于花的海洋中,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

这里的宁静与美丽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尘嚣喧嚣,重新与大自然建立起联系。

上海世纪公园的花坛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点,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花坛设计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创造出一个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植物空间。

不同花卉的选择和搭配,使得整个花坛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同时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享受。

公园管理部门还会定期更新花坛的植物种类和布置方式,以保持花坛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上海世纪公园的花坛不仅仅是一个花卉展示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沉浸于色彩缤纷的花海中的空间。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园林造景报告实习地点:延中绿地、宝⼭顾村公园、世纪公园实习⽬的:通过这次上海园林植物造景实习,对⾃⼰平时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差异有所了解,在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

另外结合平时课堂上学到的植物造景理论基础,从景观植物配置的应⽤形式,园林的植物观赏区造景,滨⽔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滨⽔植物造景⼏个⽅⾯正⽂:⼀、园林植物配置景观植物配置⽅式所谓的植物造景要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各种植物的⽣长特性,注重常绿、落叶,乔、灌、草、地被等多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构建,形成⽴体景观。

然⽽景观植物配置⽅式就是指景观植物搭配的样式,是运⽤美学原理,将乔⽊、灌⽊、⽵类、藤本、花卉、草坪植物等作为主要造景元素,按其观赏特性进⾏横向和纵向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有机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胜的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是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主旋律。

现代园林艺术中,要创造⾃然⽣态的景观环境,更应注重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作⽤,应在⽣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化内涵,营造园林⽂化⽓息,使之更具内在的韵味。

景观植物配置⼀般遵循功能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观赏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性化原则、⽂化性原则、丰富性原则、统⼀性原则,通过景观植物的配置,因地制宜创造园林空间形体的变化,季相⾊彩的变化,体现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并⼒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要求。

(⼀)、总体上可分为规则式、⾃然式两⼤类。

(1)规则式该形式整齐、严谨,具有⼀定的株⾏距,并且按固定的⽅式排列。

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中轴线,多为⼏何图案形式,植物对称或拟对称布置,体现⼀种整齐、开朗、壮观、庄严的⽓氛。

(2)⾃然式该形式⾃然、灵活、参差有致,没有⼀定的株⾏距和固定的排列⽅式。

主要特点是不规则,植物配置⼒求反映⾃然之美,树⽊栽培不成⾏、不成列,以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然式为主。

在世纪公园梅花丛中寻找最浪漫的拍摄

在世纪公园梅花丛中寻找最浪漫的拍摄

周日,风和日丽,天空明媚,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凉爽的天空夹杂着春的气息,约上摄友去世纪公园过把瘾,来到世纪公园看到来此游玩赏花踏青的市民与游客十分多,大家都在享受春日的暖阳。

世纪公园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城市公园,位于镜天湖西南角的春园,占地0.6公顷。

园内种有梅花、腊梅、迎春花、晚樱、桃花、海棠、金丝桃、竹、柳等早春植物,每当万物复苏的季节,园内便会散发出浓浓的春意。

又是一年梅花盛开的时候了,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

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

上海世纪公园公园的梅花开了!吸引游客纷纷踏至,喜欢赏梅、摄影的市民游客,每年都在期待并守候着梅花的盛开。

早春二月,踏青成了时髦,双休日来公园的游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外国游客。

赏着绿树红花,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说笑逗唱,好不惬意。

这婀娜多姿的梅花也引来了一群群赏梅人,其中也不乏摄影“狂人”,有的边走边游览,有的在寻找最艳丽的拍照。

每年的初春时节,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满园春梅怒放,花吐姻脂,白雪压枝,香欺兰蕙,令人陶醉。

小朋友在飘香的梅花下自拍留影。

随着气温的逐步上升,申城春意盎然,许多市民纷纷走出户外赏花踏青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远远望去,梅花粉白的花蕾和天上的白云连在一起,花天一色,蔚为壮观。

引无数游客先睹为快。

赞叹之余,纷纷在梅花丛中拍照留念,此景真是人花合一。

一朵朵,一枝枝,一层层,一片片;轻风拂过,花枝摇曳,美景如画。

公园内到处都能感受到“梅飞色舞”带来的浪漫!梅花开了,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开的很漂亮。

小美女摆个pose!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妈妈的引领下,在花丛里愉快地游戏着。

这样快乐的童年真的是让人羡慕啊!花香中的天伦之乐。

梅花傲然怒放。

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

春天悄悄来临了,园内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清香,让人陶醉。

浅谈梅园公园改造

浅谈梅园公园改造

须遵循尊重场地精神 、 生态与景观 并重 、 以人为本 的原则 , 按
造, 无论从生 态角度 、经济价值 、 艺术效果 和功能涵义等方
市政府要求对梅 园进行 了改 造。
1 梅园公园施工前状况
面, 都应列入 构景 要素 的首 位 , 成为城市公 园生态景观建设 的核心 。梅 园公园的绿化 改建 , 强调 以 自然为特 色, 以南方 树种为主要植物 品种 , 灌、 乔、 革合理配置 , 以疏密变换 、 高 低搭 配有致的方式组合成特色各异的植物群落观景 。通过植
2 3 联 系公 园内 外 部 环 境 . 梅 园公 园 的 西 、北 两 面是 人 行
13 绿化植物 园 中的苗木 因种植 时间长 、长期无人养护 .
等原因 , 植物群落单一 , 植物 长势 杂乱 ,效果差 , 多野生 很 的构树 、 桑树等都 已经长成大规格乔木 。 由于很多 香樟 、 泡 桐、 雪松等特大规格 的苗木 的存在 , 下层 植物无法正常生 使 长, 而导致死亡。 乔灌木生 长杂 乱 ,比例失调 。 从 14 假 山水体 园内原有一 个假 山水体 系统 , 由于 年久 . 但 失修形成 了不循环 的死水 , 水质 已开始发黑发臭 。 由于早 期 设计 的给排水系统不完善 , 很多地方 还 出现 了积水 。 15 服务设施 因公园年久失修 , 园内导游牌 、指示牌 、 .
梅 园公 园位 于 上 海 浦 东 陆 家 嘴 地 区 乳 山路 , 占地 面 积 为 1 5 7 " 建 筑 面 积 约 2 8 m 是 陆 家 嘴 地 区 一 座 具 有 典 型 76 m- , 22 ,
从而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梅园公 园原有的几幢仿古建筑 , 仅保 留了质 量上 安全的京香 楼、 江南村 茶楼 、 办公 管理用房 及部分城门城楼 , 其余全部 拆除。将保 留的仿古建筑重新进

浅析上海植物造景

浅析上海植物造景

浅析上海植物造景摘要:我国的植物造景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素来以崇尚自然、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园林艺术之林.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思想的引入,我国现代植物造景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却始终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植物造景风格。

以上海为代表的许多现代城市化交流的前沿,这些城市的植物造景表现出兼收并蓄、广撷博取的海派文化脉络,既借鉴地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又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植物造景思想和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现代植物造景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关键词:延中绿地顾村公园世纪公园植物造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正不断吸取西方的造园元素。

草坪、模纹花坛、灌木色块等大量运用,植物景观西化明显,逐渐丧失中国特色。

上海作为中国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近现代公园的发展更多地渗透着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但也不乏中国造园元素。

以延中绿地、宝山顾村公园、世纪公园为例,对上海园林进行植物造景的浅析。

一、延中绿地1、概况延中绿地位于上海市“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结合点,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占地面积23 hm2。

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以起伏的地形、疏密相间的林木灌丛、多样的植物种类、丰富的水体形式,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

延中绿地共分7个区域,也可以说是7个相对独立的园子,绿地上空,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在此交汇。

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

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 又相互呼应, 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延中绿地旧址是上海的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区。

这些现状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

自2006 年延中绿地建成开放后,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削弱,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景观观赏效果明显增强,来延中绿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延中绿地已成为教学、游憩等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植物梅花造景探讨

植物梅花造景探讨

植物梅花造景探讨摘要:植物景观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现代园林空间。

随着园林景观对生态学的要求以及社会进步需求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摒除传统设计理念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并应能够提高人们的自然志向,最终实现人们可在观察及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就植物梅花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造景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一、植物梅花造景特点及分析植物梅花的造景,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还是较为广泛,其结合水景、叠石、建筑等多种园林造景元素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梅花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以及古典的意境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梅花与其他园林元素的造景配置形式。

(1)梅花与水景结合所产生的景观效果梅植于静水边,可赏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意境;植于溪旁,水流花犹在,幽香随流水寄情。

水边植梅,宜选择花大色艳的类型,倒映水中,虚实相生。

(图1)“白首顾残枝落,入江水无情流”的意境最好诠释。

(图2)梅花与景石结合所产生的景观效果梅花与景石相配,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同有刚劲之骨,石之稳重与梅之风姿,石之寂静与梅之生机又在对比中得到统一。

景石题字苍劲有力,古朴典雅,与苍劲的梅枝相映衬。

(3)梅花群植所产生的景观效果梅花还可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大片栽植,形成梅坞、梅坡、梅岭、梅林、梅溪等,花开时节,云蒸霞蔚,十分壮观。

如上海的世纪公园,早春时节,成片的梅花竞相绽放,有的红如朝霞,有的白如瑞雪…梅海凝云,落英缤纷,色彩斑斓,甚是壮观。

(图3)(4)梅花与建筑结合所产生的景观效果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翼以花木而不使之孤立[4]。

梅花的“姿”、“色”、“香”、“品”不但可以使建筑物更添风韵,还可作为构景的主题,借梅花而间接地抒发某些特定情感和意趣。

上海世纪公园景观调整研究

上海世纪公园景观调整研究

设 初期整体施工期仅仅是建设 的开始 。严格 意义上 的公 园建设 , 3 1 景观 调 整是公 园建设 的延 续 . 应当包括公园开放使用后 , 中长期的持续调整 和提升 。 植物群落在长期 的生长过程 中 , 需要持 续地进行 系统 的调整
1 世 纪公 园概 况
更替 , 成合 理的群落状态。公 园的各种 功能区也需 要根 据公 园 形
. 公园管理 , 是公园建设 的延续 。上海世 纪公 园管理 主要可分 3 3 景观 调 整是现 代 管理水 平 的体现
六个 一” 服务 , 而且提供 了一个游客 园的软件管理 , 如服务 态度 、 化宣传 等 ; 文 景观 调整 , 是 如何在 园的游客服务 中心不仅提供 “ 则 和公 园管理 方信 息 互 动 的平 台。同时 , 断 更新 的 各类 行 业标 不 尊重规划立意 的前 提下 , 据公 园 的区位特 点 和功能要 求 , 根 整合
中 图 分 类 号 :U 8 T 93 文献标识码 : A
公 花卉 园艺博 览 会” 菊花 展览会 等 、 公园 , 具有城 市避 震 、 灾 的重要 功能 , 是城 市市 民游 玩 、 动。除此以外 , 园还举 办了 “ 减 更 虽然取 得 了较 大 的社会 反响 , 但是 此类展 览是 在公 园 休息的重要场所 。“ 市 , 生活 更美好 ; 园 , 城市更 美好 ” 花卉展览 , 城 让 公 让 , 要 求公园建设 , 尤其是 景观布局 与配置 , 必须 以人为本 , 断满足 的草坪上重新建造 景点 , 不 对公 园原 有景观 破坏 较大 , 景观 修 复程 市民 日益提高 的生活质量要求 , 形成 自身的 品牌 风格 。公 园的建 度较高 , 破坏 了公 园的生态构架 。
海世纪公 园占地 10h 总体 规划方 案 由英 国 L C公 司 的使用过程 中积 累发 现 的问题 进行 调 整 、 化。优美 的公 园景 4 m , U 优 除了需要高标准 规划设计 , 后期专 业 的持续 的管 理和 养护 是 设计 。公 园主要是 大面 积的森林 、 草坪 、 泊 , 为风 景林 区 、 湖 分 乡 观 ,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李静张浪朱祥明摘要: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以塑造城市会展植物景观环境、恢复和营建公园绿地生态系统为设计理念,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植物生态群落构建,应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先进的科技措施,解决了世博会间、会后绿地功能相冲突的矛盾,建立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景观体系,为公园植物种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上海世博公园;规划设计;植物生态群落1背景分析与理念确立1.1背景分析依据上海世博园区总体规划,世博公园是具有生态风景、科教文化、户外观演等功能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是具有安全疏散、游憩等候、会间会后展示与纪念等功能的世博绿地;是具有生态保健、亲水游憩、水上休闲等功能的滨水型绿地[1]。

上海世博公园总体规划将“滩"的自然形成有机论和“扇骨”的骨架肌理体系作为设计理念,用“滩的形成"对地形进行演绎,创造变化丰富的自然式地貌。

堆土造坡既满足了防洪及立体交通要求,又使公园地形有丘陵起伏之势,并在模拟的自然山体间引入曲折的水系,形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山水相融相依的地理环境。

1.2理念形成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在遵循总体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协调城市与世博园区、公园与场馆关系,解决世博会期间高容量人流集散停留和会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相冲突的矛盾,恢复和塑造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可持续发展公园生态系统定为设计目标。

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为:用“扇骨"的形式种植乔木体系,与城市和园区规划肌理一致,将世博园区与黄浦江紧密衔接,创造特色滨江景观及序列性的植物景观;用滩的趋势将绿化、场地、水体及设施等内容有机融合;用灌木、地被群落景观塑造“滩的形成"肌理,依托地形设计创造各种类型植物的生境环境,营造丰富多姿的植物生态群落。

2植物景观系统规划布局剖析2。

1主体结构形式衔接城市外部环境城市道路网络形成城市肌理骨架,将上海世博公园周围的城市地域分成条状地块指向黄浦江,乔木是构成大尺度绿地植物景观以及同样面积中获得绿化叶面积指数最大的植物材料,因此,在植物景观整体结构骨架设计中,通过对风向、遮荫及视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扇骨形状”布置乔木林,形成与江面基本垂直、乔木群落边界完整、树阵形式为主的南北条状林带的骨架肌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ourceandApplicationofLandscapePlants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植物造景探讨StudyonPlantLandscapeDesignofPlumGardeninShanghaiCenturyPark周琦1王小德1吴晓红2周巍1李新芝1ZhouQi1WangXiao-de1WuXiao-hong2ZhouWei1LiXin-zhi1(1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2浙江长兴东方梅园有限公司浙江长兴313100)(1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Zhejiang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2ZhejiangChangxingOirentalPlumGardenCo.,Ltd.,Changxing313100)摘要: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是在公园原有绿化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方风格较为明显,是现代园林中的新型梅园。

其植物景观具有豪放大方、亲切近人、色彩协调等特点,梅花的运用使得公园主题凸现,彰显出了西方风格的植物景观中东方特色造景元素。

下一步梅园植物景观优化,可从细化植物景观布置、丰富林冠线变化以及进一步增加中国特色元素等方面进行改造。

关键词:梅花;植物造景;梅园;世纪公园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2006C12061)和浙江林学院人才基金(2006FR007)资助。

Abract:PlumGardeninShanghaiCenturyParkwasrebuiltonthebasisofitsoriginallandscape,ithasanobviouscharacteristic of w estern style,and it is a latest plum garden in modern landscape.The plant landscape of it iselegant,approachable,and its color is quite harmony.The application of plum protrudes the theme of Plum Garden,makes the oriental characteris tics outstanding in the landscape w ith w estern style.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it couldoptimize the plant landscape of Plum Garden from the aspects of detailing the plant landscape arrangement,enrichingthechangeofleafcanopyline,andaddingtheelement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Keywords:Plum;Plantlandscapedesign;PlumGarden;CenturyPark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正不断吸取西方的造园元素。

草坪、模纹花坛、灌木色块等大量运用,植物景观西化明显,逐渐丧失中国特色。

上海作为中国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近现代公园的发展更多地渗透着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1]。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世纪公园从植物材料入手,用梅花装点现代园林,将其“雪虐风号愈凛然”的高坚气节寓于园林之中,为世纪公园增添了中国特色。

1梅园基本概况上海世纪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地区,占地140.3hm2,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色和现代感的生态型城市公园[2]。

其中,梅园位于公园主体水景镜天湖的南部,占地面积约5公顷,于2006年初建设完成,栽植梅花3500余株,以朱砂型、绿萼型、宫粉型和江梅型的早、中花品种为主。

经过2年的养护管理,梅园植物造景效果凸现,成为世纪公园的一大亮点。

整个梅园以梅文化为脉络,布置香雪梅道、红梅片林、梅坡草坪等内容,形成中西合璧的现代梅园景观。

香雪梅道宽约3m,在游步道两边,用较高大的梅树围合出覆盖空间。

梅树以绿萼型与玉蝶型等白色系梅花为主,洁白纯净,花香怡人,落英缤纷凸显浪漫气息。

红梅片林则以片植朱砂型梅花为主的红梅,株高约2.5-3.5m,花色绚丽,热烈奔放,能很好地烘托春輩輵2008(10)节气氛。

梅坡大草坪却以红、粉、白各色梅花片状或带状间植于视野开阔的大草坪。

草坪地形起伏,在地势较高的观赏点俯瞰梅园,色彩缤纷,十分壮丽。

2梅园植物造景景观分析世纪公园梅园植物景观与传统梅园造景风格截然不同。

其绿化风格与世纪公园绿化整体上保持一致,以群植为主要配置方式,通过设置地形、协调各花色梅花品种的色彩搭配等方法,突出展现整体感和大体量的美,体现豪放大方的现代风格,营造亲切近人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

2.1西方风格,豪放大方世纪公园梅园是在公园原有绿化基础上改造而成。

世纪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英国LUC公司设计,大量运用了西方造园的手法。

梅园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布置梅景,其造园风格与世纪公园的整体风格统一,西方特色明显。

因此,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梅园,讲究意境创造、组景构图[3],造园手法细腻,世纪公园梅园梅花造景更注重于表现梅花的群体美,以丛植、片植为主要的配置方法,在大草坪边缘和园路两旁的绿地片植规格统一的梅树,开花时形成大面积的色带,突出整体感和大体量的美,体现豪放大方的现代风格。

2.2亲切近人,孤傲淡去梅花不畏冰雪的坚强形象深入人心,其铮铮傲骨浑然天成。

中国历史悠久的梅文化赋予梅花这种植物材料以独特的内涵。

我国的传统梅园大多运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自然式配置为主,追求意境的营造,梅花在古雅的环境中散发出孤傲、典雅的气息。

由于世纪公园周边高层建筑林立,各个观赏角度都将高楼入景,现代气息渗透了整个公园。

因此,上海世纪公园梅园的造景无法仿效传统梅园,追求古朴高雅的的意境。

然而,公园的西方风格虽然淡化了梅花的古典气质,但梅花绚烂的色彩与群体的表现手法能很好地烘托春节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此园的梅花一改其冷清、孤傲的气质,转变为亲切大方,幽雅怡人的现代新形象,能更好地接近游客。

2.3高处观景,气势恢弘世纪公园的整体风格大气,适合以梅花群植展现群体效果。

梅花为小乔木,分枝点较低。

若地势平坦,树冠阻挡视线,只能观赏到个体梅花形成的景观,无法展现梅花片植的群体美。

梅园的园路两旁草坪上片植着大量红梅,组成片林的梅树大多规格较小,树高约2.5-3.0m,树冠挡住视线,游客只能观赏到少量布置在绿地边缘的梅花,片林群体的景观价值无法体现。

为了更好地展现梅花的群体效果,世纪公园梅园利用高低起伏的草坪作为观赏点(如图1),在靠近梅花片林的大草坪边缘群植梅花,园路隐藏在梅林中,路旁的梅花与草坪上的梅花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整体。

从草坪地势较高处俯瞰梅园,千余株梅花组成气势恢弘的画面,红、粉、白色梅林呈片状、带状混交状种植,色彩层次丰富。

2.4色彩协调,主题鲜明整个梅园以红色为基调,渲染春节喜庆的节日气氛,局部区域运用白色,凸显春季浪漫的主题。

红色是中国人的吉祥色,寓意喜庆、平安,昭示国泰、家和,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红色千百年来长兴不衰。

从古至今,红色一直在点缀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节庆,最彻底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民俗文化心理[4]。

世纪公园梅园以花色深红、粉红的朱砂型红梅品种为主要绿化树种,确定了以红色为基调,以白色为点缀,以绿色为配景的绿化形式。

突出表现了中国春节特有的热烈、喜庆的气氛。

在红色基调的基础上,世纪公园梅园设置了香雪梅道景点,以绿萼型、玉碟型等白色系梅花为主要绿化树种,营造落英缤纷的景象,展示春天浪漫气息(如图2)。

梅道蜿蜒曲折,夹道的梅花树形高大,围合出覆盖空间。

梅树姿态飘逸,花色洁白,梅影投于路面,树姿婀娜。

梅树、梅影一实一虚,结合梅花特有的幽雅芳香,使整个梅道空间充满了“梅”的气息。

盛花期后,梅花花瓣凋落。

阵风吹过,落英缤纷,犹如白雪飘零。

游人行于梅道之上,穿梭于梅影之间,可细细品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情怀。

图1梅林群植景观图2世纪公园梅道輩輶2008(10)3讨论与建议3.1细化植物景观布置世纪公园梅园风格豪放大方,但其植物景观处理过于粗犷,大笔挥毫而缺少精细的景点设置。

适合欣赏群体景观,而不宜驻足细品个体景观。

可通过细化背景植物、地被植物搭配来改进植物景观。

梅花以常绿树种为背景,不仅能陪衬出梅花的姿态美,而且使梅花显得分外精神[5-6]。

世纪公园梅园以湿地松(Pinuselliottii)、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竹类为主要的背景树种。

然而,大面积地运用同种背景植物,使景观单一,缺少变化。

可适当丰富背景植物种类,如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等常绿乔木,尤其在孤植、丛植的梅花周围,因地制宜地布置背景植物,突出梅花的个体姿态美,使之成为梅园的点睛之笔。

此外,世纪公园梅园中部分区域使用了暖季型草坪,甚至没有地被覆盖,直接铺以枯枝、树叶。

梅花在枯黄的底色作用下,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可适当配置些常绿的灌木、藤本及冬绿的草本,如茶(Camelliasinensis)、茶梅(Camelliasasanpua)、紫金牛(Ardisiajaponica)、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红花酢浆草(Oxalisrubra)等。

3.2丰富林冠线变化林冠线变化是植物景观重要的方面,林冠线轮廓由于树种组成不同,艺术效果相差很大[7]。

世纪公园梅园大部分区域地势较平坦,植物规格基本一致,导致林冠线过于平直,缺少起伏变化。

梅花树形较小,欣赏群体景观时,受林冠线的影响,梅花树群被框于平直的背景中,整体景观缺乏春季景观应有的盎然生机。

尤其是梅园南侧的树群,大面积种植同龄的湿地松,地势又相对平坦,在草坪地势高处观赏梅园全景时,单调的林冠线使整体景观显得呆板。

建议在地势平坦处通过间伐过多的同龄湿地松,补植异龄湿地松或冠形、树高与湿地松不同的树种,如香樟、广玉兰、女贞(Ligustrumlucidum)、雪松(Cedrusdeo-dara)等。

通过改造,可以丰富林冠线的变化,形成一定的节奏,使植物景观富有韵律感。

3.3增加中国特色元素世纪公园梅园是在原有绿化基础上改建而成,虽然从植物材料入手,加入了梅花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总体上还是西方风味有余,中国特色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