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案-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面、体
设计教案-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形式法则

第三节服装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如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统觉与错觉、省略与夸张、条理与反复、衬托与呼应、强调与补正等。
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构成、色彩配置,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美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服装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意识。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心理需求,人们正是通过服装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风格。
美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及人类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核心是规范化和程式化,规范化是理性的秩序创造,程式化是自然形态进行理性处理的艺术格式。
要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款式及明快和谐的色彩,就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并掌握其形式构成规律。
比例与分割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
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
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与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使比例分割合理。
比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比例(一)比例的概念世界上任何一件统一整体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几个部分配置组合而成的。
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比例。
比例美是人们对物体比例协调的一种感受,它给人以舒服美好感觉。
比例指事物局部与整体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比率。
例如,线的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点的疏与密、聚与散;面的大与小;体的轻与重等等的差异关系的比较。
点线面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BASSO&brooke 这套衣服上的面料用 不同颜色的点线拼接 加上不同的图案.颜色 显得很高贵 适合年龄大一些的人穿
BASSO&brooke 衣服上的面料用 不同颜色的点线拼接 加上不同的图案.颜色 衣服上的两排口, 脖子上的毛毛围巾都是亮点
chanel 这件成衣用线组成不同的格子
不同的排序.腰上加上同样面料的腰带 起收身效果
chanel 这件成衣上的流苏排成一排 层层叠叠做成不同的层次 给人飘逸的感觉 给这件衣服也起了装饰效果
chanel 上衣和短裤的沿边都用亮色的线做边 加上线形的项链..整套衣服很干练简单
3.服装形式美的面
ACNE 这件成衣用明显的金属拉 链做装饰 拉链是整个服装的亮点
ACNE 裙子用亮皮为面料太平庸 加上不同的线来做装饰 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ACNE 这件成衣以白色为底色 再用不同面料做成点 连成线
ACNE 上衣用金属拉链做装饰 裤子用不同的面料 上面的褶皱形成线 给人不同的效果
chanel
白色西装太正式 边沿用黑色线做装饰 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2.服装形式美的线
安娜苏
这件成衣用白色和黑色的结合 做成不同的条纹 给人中性化的感觉 袜子上的白色线呼应了脚上的鞋子
chanel
这件成衣上的流苏排成一排 层层叠叠做成不同的层次 给人飘逸的感觉 给这件衣服也起了装饰效果
ACNE
这件成衣本来颜色和样式都很普通 但是在服装上加上用线条组成图案 整个就增加了服装的亮点
chanel
这件成衣的亮点就在于 用一颗一颗闪亮亮的钻 拼成衣服的上衣门襟.领口.袖口 亮亮的钻会抓住人们的眼球
《服装设计》美术教案2

《服装设计》美术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服装设计》教材第四章“服装设计与色彩搭配”,详细内容包括:服装色彩的基础理论、色彩搭配原则、服装色彩的视觉效应以及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搭配原则,提高他们在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服装色彩的视觉效应和色彩搭配原则。
教学重点:服装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服装设计实例、色彩搭配图例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服装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服装色彩的基础理论、色彩搭配原则以及服装色彩的视觉效应,结合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环节(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指定主题设计服装色彩搭配方案。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服装设计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道服装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现场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服装设计》之“色彩搭配”2. 板书内容:服装色彩基础理论色彩搭配原则服装色彩的视觉效应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套富有创意的服装色彩搭配方案,要求包括服装款式、色彩搭配及简要说明。
2. 答案示例:名称:青春活力搭配款式:短袖T恤+短裤+运动鞋色彩搭配:主色为蓝色,辅助色为白色,点缀色为红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讲解是否清晰、实践环节是否充分等,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美术_服装设计》教案

《初中美术_服装设计》教案教案:初中美术《服装设计》教学内容:服装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眼光。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了解服装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眼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服装设计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服装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30分钟)1.呈现服装设计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并引导学生思考:服装设计是什么?为什么服装设计如此重要?2.通过简短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服装设计的看法,并就服装设计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剪裁等等。
并通过实例分析,解释这些原则和技巧的作用。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服装设计主题,并根据所学的原则和技巧,设计一套符合主题的服装。
3.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
第三课时:创新思维和审美眼光的培养(5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创意的服装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眼光。
2.组织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普通的物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服装设计的元素,并呈现自己的设计作品。
第四课时: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4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作品,并通过素描或绘画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掌握服装的比例和结构,让学生在绘画中培养出对服装设计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五、节奏
节奏来增强服装造型的视觉美感,主要在点、 线、面的构成形式上,表现为同一设计元素 的多次或重复使用。
具体表现为:荷叶边的层层叠叠,装饰 点的聚散关系,色彩的冷暖对比和纯度 变化,图案或面料在服装的反复出现。
六、夸张
夸张是一种运用丰富想象力来扩大突 出所描述的事物本身的某些特征,以 增强表现效果的方法。
第二章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第二节 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制作:张慧 柳蕾
服装的形式法则主要表现在服装构成的三大要素上, 即服装造型的有机结合、服装色彩的和谐搭配以及 服装材料的合理使用上。
一、对称 1.左右对称 2.局部对称 3.回转对称 二、对比 1.款式对比 2.色彩对比 3面料对比 三、比例 1.服装与人体的比例 2.服装部件之间的比例 3.服装配件与人体的比例 4服装色彩的比例搭配
3、对面料的强调,新面料的使用提高了服装的品 质和品位,美观、舒适、功能、环保等特点成为消 费者关注的对象。
4、对装饰的强调,装饰自古以来都是服装中不可 或缺的部分,如:刺绣、印染、钉珠、图案、折叠、 花边、镶边等多种多样的装饰成为设计师创作的 灵感来源
九、统一
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有完整、系统调和的意思。是指 在变化与多样中体现出的内在的和谐统一。它是对比例、对 称均衡等法则的集中概括。
款式对比
人体是有曲线变化的,不论是男体还是女体,其美感的表现均来 自于各部位形体的对比关系。在款式设计实践中,对比主要表现 为长与短、凹与凸、松与紧、宽与窄等的设计。
色彩对比
在色彩的配置运用中,常见的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以及 纯度对比,色彩对比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服装本身及穿着 者体现出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和内涵。
四、均衡
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3篇

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3篇Clothing art design (Standard Edition) teaching plan编订:JinTai College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2、篇章2: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3、篇章3:服装美术设计通用版教案篇章1: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我为校园添色彩——与模拟制作科目:美术学校:天津国际学校授课教师:周跃杰[课题] 我为校园添色彩——与模拟制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通过学生装、校服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活动,了解的基本常识。
2.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符合中学生特征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着装观,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载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讲解、示范[学法指导] 边看边议边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我为校园添色彩——与模拟制作1.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色?2.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2)服装的色彩设计;(3)服装的面料选择。
3.小练习:每人尝试设计男女学生装各一套,并写出设计思路。
效果图的绘制:铅笔画草图→ 彩笔着色完成4.小组活动:各小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艺术节的演出服一套。
用碎布头、彩纸或塑料、纸盒等废旧材料剪贴:画轮廓→ 剪服装→ 粘帖篇章2:服装美术设计(标准版)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课题: 7.1 色彩的视觉与心理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对美丽自然热爱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及判断冷暖色难点:理解冷暖色的相对性授课方法:情景教学法、问答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音箱7.1 色彩的视觉与心理(一)色彩的冷暖一、一“听”一“看”二、二“看”——寻找色彩的冷暖三、判断冷、暖色四、理解冷色和暖色的相对性(二)色彩的易视性(三)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象征性1、红色2、绿色3、黄色【课外拓展练习】【学生活动】【归纳小结】导入教学1、同学们: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在自然世界中对各种物体的认识最重要的要算色彩,人们常常形容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的赤日炎炎、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
点、线、面、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pt课件

点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点的形状
42
编辑版pppt
22
工艺表现的线 运用
嵌线、褶裥、镶拼、 手绘、绣花、镶 边等
工艺手法以线的形式 出现在服装上的构成 元素。
编辑版pppt
23
服饰品表现的线 在服装上能体现线
性感觉的服饰品主要 有挂饰、腰带、围巾、 包袋的带子等。
编辑版pppt
24
辅料表现的线
服装上表现线性感觉 的辅料主要有拉链、子母 扣、绳带等,其兼具服装 闭合的实用功能和各种不 同的装饰功能。
积感的点,立体的点在制作时通常会使用扭曲、翻
折、褶裥、层层粘贴或者加填充物等手法做出很多
造型。
编辑版pppt
6
四、点的虚实 服装设计中点的虚
实包括两方面:其一, 当许多条线并列放置, 每一条线都在中间断 开,由此形成虚点的 集合。其二,由于点 的材质和制作方式不 同形成点的虚实变化。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27
随意形的面 由自由 曲线圈出的面就是随 意形的面。随意形的 面随意、自如、轻松,
充满情趣。
编辑版pppt
28
二、面的大小
在服装设计中,衣 片是组成服装的基 本元素,不同大小 的衣片组合会增加 服装的视觉层次。
编辑版pppt
29
编辑版pppt
虚 实 类 似 。
料 或 面 料 的 肌 理 效 果 来 表 现 , 与 线 的
《服装设计》美术教案

《服装设计》美术教案教案:《服装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美术》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涉及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服装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服装设计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服装设计书籍。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经典的服装设计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服装设计的美学特征。
2. 讲解: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色彩搭配、款式设计、面料选择等。
3. 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色彩搭配、款式设计、面料选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运用所学知识,为你的家人或朋友设计一套服装。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适合家人或朋友的服装,包括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
2. 请分析一件你喜欢的服装作品,阐述其设计亮点。
答案:分析喜欢的服装作品,包括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设计亮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了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技巧。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提高设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服装造型的面
在服装设计中,面是最强烈、最具有量感的造型元素,是服装的主体。
服装的轮廓线、结构线、分割线对服装材料的不同切割所形成的形状都是面。
服装本来就是由许多衣片(面)缝合而成的,见图3—7。
服装造型设计很重视面的特性,不同特性的面能使服装产生不同的风格。
方形面——具有庄重、平稳、正直的特性,给人以尊严、大度、刚直不阿的感觉,能较好地体现男性气质,多用于男装。
如
西装、中山装、茄克衫等,从外轮廓、肩
部装接线到袋形,多以直线与方形面组合
构成。
在女装中也有所用,如筒裙等。
圆形面——具有饱满、光滑、流
畅的特性,给人以美满、圆韵、天衣无缝
的感觉,适宜表现丰满、娇美的女性风韵,
多用于女装。
如古典式的泡泡裙、圆摆裙、
吊钟形裙等,局部造型如插肩袖、大圆领、
圆角衣袋和衣摆等。
男装也有采用方形面
与圆形面相结合的造型,如插肩袖的风
衣、大衣等,显得刚中含柔,别具一格。
三角形面——用倒三角形面夸
张男上衣的肩部造型,给人以活泼、锐利
的力量感,是男性时装造型的基本特征;
用正三角形面夸张女衣裙的臀部造型,给人以稳重、娴静的温存感,是女性时装造型的理想形态。
曲面——服装穿在人身上,其造型表现为多种不同形态的曲面。
各种点、线的表
现都在这些曲面上展现,给人以洒脱多变的感觉。
如葫芦
形曲面由两条对称曲线组成,柔和有韵律感,旗袍属此造
型。
喇叭形曲面呈上紧下松的形态,自然而潇洒,喇叭裙
属此造型。
面的变化和应用,是现代服装造型设计的重要手
段,主要有下列几种:
整面——用完整的面料做服装,平整、舒展、挺
括、清爽。
例如,中国式长衫和其他无需装饰分割的服装,
都是由整面组成的。
拼接面——面与面的边缘相连,构成新的形象,
活泼、多变,不仅能利用视错觉弥补体型的缺陷,还具有
装饰作用。
如育克(1)、开刀缝②等。
并列面——面与面并列放置产生的新的面,又称
并置面。
并列的面不互相重叠,既可平齐并置(如中山装、
西装的左右口袋),又可错位并置(如时装的衣片分割或装
饰部件的配置),并置后的造型仍然清晰地保持原有形态
特征而具有集群效果,能显示出群体化的魅力。
重叠面——面与面互相重合,产生前后层次关
系。
在服装面料上重叠各种形状的面可呈现出浮雕般的立
体效果,起到实用与装饰的作用。
贴袋尤其是茄克衫的口
袋是最有代表性的重叠面;叠褶裙、花边装饰等有的重叠
面达四、五层之多,具有优美华丽的视觉效果。
①育克——YOKE的译音,意思是指衣服的过
肩、肩饰,起着装饰美化作用。
其特点是在前衣片的上部
破开(横向分割),或结合收省或为装饰而使肩缝移位。
也
有不破开,采用镶嵌育克的办法。
②开刀——按不同款式要求,对衣片作不同的
分割。
开刀缝是指分割后缝合形成的拼接面。
透叠面——具有透明度的面相交叠,保留原形的
边缘线,产生虚实关系的新面。
它是含蓄向外发展的一种
过渡,具有朦胧神秘的超然魅力。
在服装造型中,丝、纱
等轻薄面料的透叠效果最明显。
减缺面——一个面的局部被另一个面覆盖,形成
的新的面。
如服装上的开领、开袋等形式,看成是原有完
整面料减缺的结果。
分离面——将某一基本面分割后,面与面之间保
持一定距离(而且关系较明确)。
作为面的服装面料分离后
的衣片的造型,无论是全面保留分离结果组成新款式,还
是除去某些
分化整为零,
都必须以某
些联系物加以连接以便穿着上身,见图3—8。
服装设计通过面(衣料)的分割、组合、交叉或以某一基本形面的近似渐变或重复出现,以及运用面与面的比
例、对比、肌理变化和色彩配置,装饰手法的不同,使服
装造型款式新颖活泼,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见
图3—9。
四、服装造型的体
体是面移动的轨迹,面的旋转形成
体。
例如,方形面的旋转成圆柱体,三角形面
的旋转成圆锥体,圆形面的旋转成圆球体。
体,
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占有一定的空间,从
不同的方向观察,表现为不同的视觉形态。
服装是依附于人体的立体形象,它有
正面、背面、侧面等不同的体面,由许多不同
形状的面(衣料)经过分割、积聚、排列、组合
构成空间,随着人体的活动呈现出变化丰富的
各种立体效果见
图3—10。
体,以其占有空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性。
大的体有壮观感,小的体有亲切感;薄的体有轻盈感,厚的体有壮实感;方的体有平稳感,圆的体有活泼感。
服装造型设计,要始终贯穿“体”的概念,树立完整的立体观念和培养对立体形象的直觉鉴别能力,注意不同角度的体面特征,根据体在空间的不同特性,通过点、线、面的合理设置,使服装能够适身合体,并使各部分之间的比例达到和谐、协调而优美,在它所占有的空间中产生最佳的效果。
服装的立体构成或者说体的应用,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半立体构成
半立体构成是界于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造型,
是在平面上局部立体化的技法,其效果类似于浮雕。
时装设计经常运用半立体构成,使平面的衣料裁片通
过打褶、添加、镂空、扭曲、压缩等工艺手段与装饰处理形成
有凹凸变化、层次丰富的半立体形态,产生新鲜活泼的浮雕效
果。
例如,褶的半立体构成运用在领片、袖片、衣片或裙片上,
会给服装增添丰富多彩的情趣。
见图3一ll。
(二)立体构成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立体构成形式有点、线、面的立
体构成
和体的
集积。
1.点的
立体构
成
在服装
造型设
计中,
点以立体的形态出现,是一些单独存在的立体装饰物,如浮花、纽扣、带扣、提包、鞋、帽等。
2.线的立体构成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线以立体的形态出现,是不同质料的线的集积、组合构成的立体。
在服饰的整体关系中,线条流畅的立体造型,能表现出体积感、空间感、秩序感和运动感。
例如珠子串成线或线与线的叠合,悬挂于胸前、腰间或作项链,丝带、布条等各种细长的质料,均可用扭曲、捻转、编结等手法构成线的立体造型,以增强服饰多样化、多层次的表现。
3.面的立体构成
(1)平面的立体构成面的折转、面与面的组合,可构成各种立体造型。
任选一块布料,以中心为轴,用设定的长度为半径画圆。
将圆形切割后拉起,就会产生波浪形起伏变化的立体形。
变化轴心的位置或改变切割面积的大小,回转产生的立体效果会随之改变。
(2)曲面的立体构成各种几何形的平面衣料,一经切割弯曲会产生凹凸起伏的立体造型。
如长方形的裙料,经弯曲处理可构成直角式裙的立体造型。
由于材料的强度、厚度、可塑性、悬垂性的差异以及大小排列和组合的不同,弯曲面的形状也不相同,整体造型的节奏与韵律
也随之改变。
4.体的集积
各种立体的形状,经过重
叠、组合、排列构成体的集积。
服装
是以人体为基础的立体造型,衣料裁
片按结构线缝合成体,再由各部分体
的集积组合成适身合体的服装造型,这一过程体现
了服装的立体化构成,见图3—12。
总之,在服装造型设计中,把点、线、面、
体巧妙、合理地组合起来(不是分裂开来)并加以转
化和综合运用,就能使服装产生丰富生动的变化。
例如,上衣的装饰是
四方连续不规则的
点,但将这些点作二
方连续排列在裙下
摆,就能给人以线的
联想,随着着装者的
走动,这条线会产生
节奏感,达到上下装
的呼应,给人以美感。
当然,如何处理好点、
线、面、体,还有一
个形式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