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危害及预防对策论文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首先,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不容忽视。
抗生素的滥用包括: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药物过期后继续使用、未按照医嘱剂量和疗程使用、买到假冒伪劣药品等。
这些不当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其一,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当人体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会逐渐形成抗药性,甚至产生多重耐药性,这使得原本可以被抗生素杀灭的细菌变得无法治愈,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其二,滥用抗生素会引发药物过敏反应。
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也不同。
滥用抗生素时,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如皮肤瘙痒、红疹、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其三,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人体内存在着良好的肠道菌群,它们在维持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吸收以及抵抗有害菌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滋生,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案:1. 提高公众的药物知识和正确用药观念。
通过媒体宣传、医疗机构的教育活动等途径,普及正确的用药知识,让公众了解到抗生素的作用、使用原则以及副作用等信息,从而避免滥用抗生素。
2. 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开具抗生素的处方时,应严格按照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进行判断,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包括适当剂量、疗程和使用方式等,避免过度或不当使用抗生素。
3. 强化药店和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
药店作为药物的销售渠道之一,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控制和监管,杜绝非法销售和假冒伪劣药品的情况。
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对市面上的抗生素进行抽检和查处,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抗生素滥用论文

对抗生素滥用现象的思考摘要:抗生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的严重关注,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原因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从而阐明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避免抗生秦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对策一、引言抗生素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使用量巨大,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
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明青霉素,并于1940年用于临床以来,抗感染药物已有上千种,抗生素的应用对控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传染病及降低病死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也很普遍,不仅造成药品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极大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目前此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政府及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如何有效地遏制滥用抗菌药物的势头,加强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的流行趋势,是当前医药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WHO的检测报告指出,30%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且半数以上使用多种抗生素,使用4种以上者占80%,但仅有30%是用于感染治疗。
据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序号、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
在我国,超范围、无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更有甚者,有些人视抗生素为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很多人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虽然抗生素能对抗细菌和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不良反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的特点。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生素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自抗生素被发现并应用于医学领域后,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生儿死亡率及手术后感染率大大降低,因此延长了人类生存的平均寿命;另一方面,细菌的耐药性随之产生,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又面临新的考验,并且为抗生素的滥用付出了代价。
“抗生素滥用”是近年出现的新概念,对于抗生素滥用的界定,不同学者的看法也有差异,目前普遍认为滥用抗生素主要指未对抗生素使用进行严格规范,或有规范而未得到有效执行,导致抗生素超时、超量及不对症使用。
陈学锋等认为包括抗生素在内,用药的不合理即为滥用,主要表现在抗生素使用的随意性和超前性。
抗生素使用的随意性是指在用药指征不明显甚至无指征的情况下即使用抗生素,也可概括为盲目性。
随意性还体现在用药剂量大、用药时间长。
抗生素滥用中的超前性是指使用抗生素时,不注重考虑抗生素抗菌谱及效价,一味使用最新一代抗生素。
总结起来,抗生素无指征用药甚至以预防为目的用药,使用剂量大、时间长及抗生素选择错误是抗生素滥用的主要表现。
1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年产抗生素原料药约21万吨,每年人均消费抗生素量为138g,是美国人均水平的10倍多。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万人。
我国来自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门诊感冒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达到75%,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更是达到95%。
即便术后,仍有超过93%的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抗生素综合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院内使用率,所产生的费用占所有药费的比例可达四成,已经到了严重滥用的程度。
过度使用抗生素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过度使用抗生素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抗生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从而治疗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公共卫生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过度使用抗生素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抗生素滥用的影响过度使用抗生素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的使用过多会使细菌逐渐适应药物,进而产生抗药性。
这种情况将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去功效,导致感染难以治愈,甚至造成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
其次,滥用抗生素还会破坏人体正常的微生物群落。
人体内存在着许多有益的细菌,它们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这些有益细菌,扰乱整个微生态平衡。
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肠道问题、免疫功能下降等。
此外,滥用抗生素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细菌的产生,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所需要的抗生素更加复杂和昂贵。
这不仅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耗费,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经济负担。
二、解决方案为了应对过度使用抗生素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方向:1. 加强公众教育。
公众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意识。
政府、医疗机构和学术界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向他们传达正确使用抗生素的知识和方法。
这包括解释抗生素的工作原理、合理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期限,以及严禁自行购买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风险。
2. 完善医疗机构的抗生素管理。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并与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和培训。
同时,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定期评估使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保证合理使用抗生素。
3. 鼓励研发新型抗生素。
目前,耐药性细菌的增加已经超过了新抗生素的推出速度。
因此,鼓励科学家和制药公司加大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力度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激励,以推动新抗生素的研制和上市。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并治疗许多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面临着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抗生素滥用的形势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大量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在病毒感染中滥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然而,许多人不了解这个区别,导致在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中滥用抗生素。
2. 不规范的处方行为: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而过于频繁地开出抗生素处方,从而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3. 非医疗领域的抗生素使用:除了医学领域,抗生素也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业等领域,用于增加农作物产量、预防动物疾病等目的。
这样的滥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还加速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二、抗生素滥用对健康的影响抗生素滥用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威胁。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1. 增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长期的抗生素滥用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意味着传统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已经无效。
这使得一些原本可治愈的感染病变得难以控制,甚至致死。
2.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不仅能杀死病菌,也会杀死人体内的一些有益菌群。
失衡的肠道菌群与许多健康问题的发生有关,包括肠道感染、免疫系统紊乱等。
3. 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风险,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等危险情况。
三、应对抗生素滥用的措施为了应对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以下是几项应对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传达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2. 加强医生培训:医生在抗生素处方时应进行更加严格和科学的判断,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理性使用抗生素。
从我做起杜绝抗生素滥用

从我做起杜绝抗生素滥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抗生素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从我做起,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杜绝抗生素滥用。
一、了解抗生素在谈论抗生素滥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这意味着,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滥用抗生素并不能起到预期的疗效。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1. 增加耐药性的风险: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一旦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治疗感染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治愈。
这对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对正常菌群的破坏: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正常菌群,它们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滥用抗生素会杀死许多正常菌群,破坏了菌群的平衡,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3.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肠道不适等。
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三、抗生素正确使用指南为了避免抗生素滥用,我们应该遵循一些抗生素正确使用的指南:1. 针对细菌感染才使用: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不适用于病毒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确保自己的病情是由细菌引起的。
2. 严格按医嘱使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也不要过早停药。
3. 不共享抗生素:抗生素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的,不同疾病和不同人体对抗生素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因此,不要将自己的抗生素分享给他人使用。
4. 不误认为抗生素无害:抗生素并非无害药物。
使用抗生素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不要将其当作“灵丹妙药”,滥用抗生素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四、培养正确的预防意识为了杜绝抗生素滥用,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预防意识。
以下是一些预防感染的常见方法: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使用厕所后。
浅谈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对策探讨【摘要】抗生素作为抗感染的主要药物,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不良反应及其他危害越来越严重。
本文对抗菌药物滥用危害进行综述,并提出防其滥用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 滥用; 危害; 合理使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品种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广泛,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但国家相关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医务人员知识缺乏、执行不到位;公众缺乏相关知识;畜牧业滥用等各种因素,导致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滥用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既造成了人类健康的损失,也加重了社会和患者的负担。
这些危害有产生耐药菌株、各种不良反应、资源浪费、菌群失调、二次感染等。
1.1 产生细菌耐药性人们在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的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性。
以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MRSA)为例,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它对95% 的患者有效;1985年,有效率下降了20%;到1996年,72%的患者无效;而现在已基本无效。
20年前抗菌药环丙沙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当时被证明是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的药品,而现在环丙沙星对 60%以上的病人失去疗效。
虽然人类新发现的抗生素也在不断增加,但对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需要2年的时间。
1.2 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抗生素的滥用极易产生许多不良反应。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 2004~2006 年期间,美国因药物不良反应就诊患者的20%是由于应用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就诊事件,1万个抗生素门诊处方就会产生10.5次,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的1/3由抗生素引起。
2 预防抗生素滥用的对策尽管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抗生素滥用的严重性,但是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预防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预防抗生素是一种能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随着近年来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许多人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也变得频繁。
不过,抗生素滥用也要不得。
本文就来阐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一、抗生素滥用的危害1.增加耐药性菌株抗生素滥用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因为细菌会逐渐适应抗生素,最终导致药物失效。
一旦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医院治疗感染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且病人恢复时间会更长。
2.损害肠道和免疫系统抗生素是分子量较小的药物,能够穿过细菌细胞膜,随之产生细菌细胞破坏,导致肠道内正常的细菌群落被杀死。
这会导致肠道的菌落失衡,进一步引发肠道炎症,降低免疫力。
3.副作用和不必要的费用抗生素有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头痛、恶心等等。
滥用抗生素会使得一些真正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得到药物治疗,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会增加病人的不必要负担。
二、预防抗生素滥用1.按照药物配方使用病人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且按照医生的药方来使用。
医生会按照不同的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应该使用哪一种类型的药物。
2.不要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而对于病毒性感染是没有用处的,因此,我们不能用抗生素治疗自己的感冒等普通病毒性感染。
同时,医生也应该针对病源进行相应的测试,以便尽量减少没有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3.注意卫生预防疾病感染同样重要。
适当的洗手、隔离治疗和正确的垃圾分类是降低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在医院,使用消毒剂,随时清洁医院环境是效果良好的方法。
结论总之,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但滥用抗生素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乱用。
在这个进步的时代,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传播,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摘要】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生素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如何预防抗生素的滥用,应采取怎样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危害;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76-02
据统计我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在138克,是美国的十倍,居全球的首位。
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高达95%,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占79%。
预防用药中半数人使用不当,三分之一以上不需要使用。
据卫生部的一项统计,我国每年有八万人左右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甚至产生了超级耐药细菌。
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生素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与细菌的战争反而变得越来越激烈。
其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
1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我国医药市场不够规范,抗生素生产的无序竞争是导致滥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一药品商品名多达几十个,给患者用药造成困难,致使重复用药。
1.1 经验性治疗,医生凭经验使用抗生素,过多使用广谱抗生素,未充分运用抗生素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知识合理用药;临床上抗生素
的使用趋向联合用药,希望从不同的作用机制提高疗效或扩大抗菌范围,但其有效性尚需要讨论,联合用药的后果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已经有资料证实,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将导致超广谱b内酰胺酶( e s b l s )的产生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 r e)的发生。
1.2 宣传教育措施不够,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
很多家庭都备有多种抗生素,把它当成常规用药,一有身体不适头疼脑热或感冒发热时便服用抗生素治疗。
把它当成防病的有效措施。
其实不然,比如病毒性感染等自限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就完全没有必要,患者症状的消除可能与治疗的偶然性有关。
而有的患者“久病成良医”盲目使用抗生素,更助长了抗生素的滥用。
1.3 不切实际的期望。
医生认为患者期望得到抗生素的治疗,如果没有为患者开出抗生素处方会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是新的、昂贵的抗生素必然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一味要求使用该类抗生素,而根本没有意识到抗生素与微生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1.4 利益驱动,是抗生素滥用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抗生素利益空间大,加上药品市场管理不规范。
从生产、销售到医生,抗生素滥用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链。
医生的职业道德收到严峻考验,在抗生素的使用中,有些人违反使用原则,不充分运用抗生素的药动学和
药效学原理而合理使用。
有的为迎合患者而使用抗生素,而不解释为什么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促使医生开出不合理的抗生素处方。
2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
2.1 滥用抗生素促使了一些耐药的、变异的超级细菌的产生,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往往就是耐药菌的产生过程。
未按医嘱用药,未完成用药疗程,或用药量不足,均会使一些经常接触抗生素而未被杀死的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
而过量或滥用抗生素,则又会使一些细菌发生变异,从而使这些常用抗生素对其失去功效,变得刀枪不入。
这样就催生了一些抗生素治不死的超级细菌,使临床上难治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2 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
青霉素是最常用且比较安全的抗生素,但也可以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听神经有毒性损害,可引起耳鸣、耳聋,还可引起肾功能的损害;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而引起死亡率极高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素大量服用可造成肝功能损害。
正常情况下,肠道存在的正常菌群可通过发酵而产生维生素和部分维生素,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影响维生素的合成,造成某些维生素缺乏症。
还会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即“二重感染”,而导致腹泻。
2.3 滥用抗生素对儿童的影响,儿童是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儿童作为每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若稍有不适,家长都会不惜重金选用高档的抗生素,结果使儿童体内耐药菌的发生率增
高,而儿童抵抗抗生素毒副作用的能力和抵抗菌群失调所致损害的能力均较低,因此滥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对儿童身体的损害。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滥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肝功能损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耳聋和肾功能损害;氯霉素可以导致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
而且儿童哮喘的增多,也与滥用抗生素有关。
3 合理应用抗生素
3.1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能用窄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不用高级;能用一种,不联合用药;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预防疾病不用抗生素;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滴注。
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一般为七到十天,要使用抗生素就应完成整个疗程,如果用上几天就停药,将会给尚未完全消灭的“残留”致病菌重新繁殖壮大的机会,而且产生耐药性,一旦再次复发,将需要更加强效的抗生素与之抗衡。
3.2 医院要事委员会及药剂科,要根据临床抗生素使用状况,确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品种和限量,避免同类或同代抗生素的品种引进过多。
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
药师要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抗生素的临床监测。
向病人宣传合理用药的有关知识,避免患者盲目适应抗生素。
3.3 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
我国从2004年7月1日起,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随意购买抗生素,对滥用抗生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另外还应严格限制养殖产业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减少人们摄入抗生素的途径。
对医疗部门使用抗生素应规范化。
提高人们的安全用药意识,国家应通过媒体加大对广大民众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能充分认识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自觉地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无用药指征不乱用抗生素。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得到改善。
只有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保证合理用药,才能真正使抗生素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有效武器。
参考文献:
[1] 张永信,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2005
[2] 陈学锋,胡廷熹.抗生素的滥用与原因分析[j].药学进展,2000,5: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