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习题3

合集下载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圣才出品】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16.1复习笔记一、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法律规定1.固体废物的概念和特点(1)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特点①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性质复杂。

②具有污染环境和可利用的双重性质。

③具有可转移性、处置的多样性和可与环境隔离性。

④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的危害,除突发性污染事故外,通常具有长期潜在性和迟滞性,而且一旦造成污染危害,往往难以清除。

2.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历年累计堆存量呈增加趋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和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每年因固体废物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90亿元。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国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立法概况①在早期,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一般是作为公共卫生、环境卫生或者工业安全卫生的问题,并没有作为环境污染对待。

直到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才制定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专门法律、法规。

如英国、荷兰、美国等。

②国际社会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海洋倾废和控制固体废物越境转移方面,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法律文件,如1972年的《海洋倾废公约》等。

(2)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过程①在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方面,有《防治尾矿污染管理规定》、《防止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关于防治铬化合物生产建设中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定》等。

②在防治生活垃圾污染方面,有《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

③在鼓励综合利用固体废物方面,有、《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和其他优惠政策规定。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单元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B.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C.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D.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2.(江苏淮安高一期末)5月9日,我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成立。

下列措施或方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可用碳酸钠溶液捕捉(吸收)CO2B.煤中添加石灰石,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C.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D.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制造氢能汽车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C.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①酸雨现象②伦敦“毒雾事件”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④温室效应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江苏模拟预测)焙烧黄铜矿的主要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B.SO2引起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3C.O2作还原剂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上下班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7.以下是有关空气质量报告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A.质量指数就是污染物的浓度B.首要污染物是指质量指数最大的污染物C.AQI(空气质量指数)也就是首要污染物的质量指数D.若空气质量指数为90,则空气质量状况为良8.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用性质稳定的氟利昂作制冷剂有利于环境保护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9.C、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建设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

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B.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D.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答案】 B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A.海洋功能保护区B.海洋特别保护区C.海洋专属保护区D.海洋自然保护区【答案】 B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对场地造成污染的,应当将环境恢复方案报经()同意后,在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对污染场地进行环境恢复。

A.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B.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C.县级以上公安部门D.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答案】 A4、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不包括( )。

A.水源涵养型B.防风固沙型C.洪水调蓄型D.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答案】 C5、某医院将已使用完毕的钴60放射源,送到仓库内储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置放射性固体废物正确的做法是()。

A.医院对钴60处理后,送交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置B.医院对钴60无需处理,可送交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置C.医院对钴60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D.医院对钴60无需处理,可直接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答案】 C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关于禁止开垦草原的有关规定,对()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

A.沙化B.盐碱化C.石漠化D.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答案】 D7、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环境学基础(水体污染与防治)单元习题与答案

环境学基础(水体污染与防治)单元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___________等因素作用,会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能恢复到受污染以前状态A.物理、生物B.物理、化学、生物C.化学、生物D.物理、化学正确答案:B2、固体含量指标通常是最受关注的一项指标,是指把水样用孔径为___的l滤膜过滤后,被滤膜截留的残渣在一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后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A.0.55umB.0.44umC.0.45umD.0.46um正确答案:C3、_______是导致湖泊、水库和海湾等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A.氢和氧B.磷和氧C.氮和氧D.氮和磷正确答案:D4、生化需氧量即BOD定义是指在水温_______的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至无机物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A.15℃B.35℃C.20℃D.25℃正确答案:C5、几种反应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按数值大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A.CODCr﹥TOD﹥BOD5﹥CODMnB.TOD﹥CODCr﹥CODMn ﹥BOD5C.TOD﹥CODCr﹥BOD5﹥CODMnD.TOD﹥CODMn ﹥CODCr﹥BOD5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6、水环境容量有哪些特征?A.资源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C.系统性特征D.区域特征正确答案:A、C、D7、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_____________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现象。

A.生物B.物理C.放射性D.化学正确答案:A、B、C、D8、人为污染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A.生活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自然污染源D.农业污染源正确答案:A、B、D9、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A.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B.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C.以上都不是D.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利用率正确答案:A、B、D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环境化学练习题

环境化学练习题

环境化学练习题1. 某研究人员发现一片森林地区受到严重的酸雨侵蚀,导致植被凋落、土壤酸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之一:(1)喷洒石灰粉末来中和土壤酸性;(2)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

请分析这两种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你认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分析这两种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和导致酸雨的原因。

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硫酸和硝酸而形成,然后在降雨时降落在土壤和水体上,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首先,喷洒石灰粉末来中和土壤酸性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石灰是碱性物质,可以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提高土壤的pH值。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中和土壤的酸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植物的生长。

然而,这种方法只是暂时性的,需要定期进行石灰的补充,否则土壤的酸性会重新积累。

此外,过量使用石灰会导致土壤过碱化,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并可能对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

其次,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

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植被的拦截作用,减少酸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植树造林还可以促进土壤的固化,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减少水和土壤的流失。

此外,森林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吸收作用,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然而,植树造林需要长时间的生长期,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此外,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的树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这两种方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喷洒石灰粉末是一种快速中和土壤酸性的方法,但效果具有暂时性,并且可能对土壤生态平衡和附近水体造成污染。

相比之下,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酸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因此,我认为通过植树造林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请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并提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环境化学(戴树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化学(戴树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考试大纲1.2.《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

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等经典容。

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制以及全球围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需加以重点掌握。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考试容: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容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容及热点问题水环境化学3.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4.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着重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5.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

着重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6.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化学7.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8.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9.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参与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防治;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对比;太阳和地球辐射间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及防治对策;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大气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的形成和耗损的化学反应;臭氧洞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现状及防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三(含一、二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三(含一、二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三)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环境科学中最常用的环境分类法是把环境另为自然环境和()A.生活环境B.居室环境C.城市环境D.人工环境2.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

()A.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B.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D.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定的()A.《工业废气排放试行标准》B.《工业“三废”排放标准》C.《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D.《工矿业“三废”排放标准》4.对黄河上游的森林系统应当绝对禁止采伐,其生态学依据是()A.“能流物复”律B.“物物相关”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5.我国设立长江水源保护办公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体现了环境管理的()A.综合性原则B.区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规划和协调性原则6.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时期。

()A.早期限制B.治理C.综合防治D.总体策略与全面调整7.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持计划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D.实行行政首长环境问责制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为主。

()A.治理B.规划C.预防D.治理与预防相结合9.在我国“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9年《环境保护法》D.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集体所有权取得的主要方式的是()A.天然孳息B.法定取得C.开发利用取得D.强制取得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50%B.75%C.80%D.85%12.进行工程建设时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治理责任13.退耕还林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以延长到()A.30年B.40年C.50年D.70年14.根据的生态规律,任何草原都有一定的载畜量。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B.无味C.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的大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

A.+2价B.-2价C.+4价D. +6价答案:C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亚硫酸中氢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所以硫的化合价是+4价。

3.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雾霾的成因之一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硫元素主要以SO2的形式存在,所以会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化石燃料中硫的来源主要是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以形成雾霾。

4.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A解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R1—S—R2,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故A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的有机物,不全是无机物,故B错误;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的硫还原成R1-S-R2,硫循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故C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排放,但生成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错误。

5.近几年,“PM2.5”一词备受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习题1.(2011年桂林高二调研)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提高公众认识地球保障发展的意识,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下列活动中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加强海底可燃冰的探测与开发研究B.积极推广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发电C.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农民收入答案:D2.下列关于环境、健康和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B.硫酸工业尾气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将直接导致“温室效应”C.一些有效成分为碳酸钙的补钙剂需嚼碎服用,目的在于加快消化吸收D.铁质器具表面刷漆或将其置于干燥处保存,均能有效减缓铁的锈蚀答案:B3.(2011年保定高二检测)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将起征燃油税。

减少汽油等成品油的使用是这次税费改革的目的之一。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发生了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D.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会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答案:A4.(2011年梅州高二检测)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B.将石油裂化、裂解,综合利用石油资源C.有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D.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答案:A5.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NO2和NO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后再燃烧,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1)将煤直接进行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形成硝酸型酸雨。

①写出有关物质转化为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下是对硝酸型酸雨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

a.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b.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c.破坏臭氧层;d.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向植物提供氮肥。

(2)下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示意图,试写出在废气脱硫并形成副产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硫以后,在废气中含量明显增加的不良气体是(写物质名称)________,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脱硫后废气中是否含有SO2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NO+O2=2NO2,3NO2+H2O=2HNO3+NO②abd(2)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3)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品红是否褪色,品红褪色,说明废气中还含有SO2;品红不褪色,说明废气中不含SO26.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7.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107t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B.二氧化硫的排放C.白色污染D.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解析:选B。

燃烧煤,产生大量的SO2气体。

8.1838年3月纽卡斯尔市的一些园艺家访问大物理家法拉第,向他请教一个奇特而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别处生长的紫罗兰花都是紫色的,而生长在纽卡斯尔市的紫罗兰却是白色的?法拉第经过一番研究,得出结论,后来被化学家证实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法拉第的结论是()A.遗传变异B.纽卡斯尔市民用自来水浇花C.施花肥不当D.纽卡斯尔空气中SO2含量较高解析:选D。

注意信息“紫色”→“白色”显然属于漂白性。

9.下列获取热能的方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烧木柴B.燃烧液化石油气C.使用太阳能灶D.燃烧焦炉煤气解析:选C。

使用太阳能灶,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产生污染性气体。

10.近年来毒气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江西宜春市德泉酒厂发生的大面积氨气泄漏事故等。

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室内使用煤炉取暖时,应确保燃煤充分燃烧和烟道通畅B.家中做卫生保洁时,可将漂白粉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C.家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天然气阀门并开窗通风D.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转移到安全区域解析:选B。

A中使产生的CO2、SO2逸出不污染室内空气,正确;B中Ca(ClO)2+4HCl(浓)= 2Cl2↑+CaCl2+2H2O,B中产生Cl2污染环境,B错误;C正确,D中肥皂水呈碱性可吸收Cl2,正确。

11.下列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其中一般不被称作环境污染的是()A.地下水被污染B.医疗用血被污染C.粮食蔬菜被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修正液造成的教室内空气污染解析:选B。

水体污染、食品污染和大气污染均属于环境污染,则A、C、D均属于环境污染。

12.(2011年福州高二检测)臭氧(O3)集中在离地面20~25 km以上的大气平流层。

臭氧可使人类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但目前臭氧层正受到破坏。

以下因素中:①喷气式飞机的尾气排放②冷冻剂——氟利昂的泄漏③可燃物燃烧产生大量CO2,其中可能危害臭氧层的是()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解析:选D。

CO2造成的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无关。

13.CO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其主要污染源是()①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②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③炼钢、炼铁炉排放的废气④汽车排放的尾气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

环境中CO的主要来源是②、③和④,而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主要含有的有害气体是SO2。

14.(2011年莆田高二检测)下列是关于生活和环保问题的一些说法:①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碘酸钾②使用含磷洗涤剂后的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而被污染③我国目前正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④含氟牙膏的洁齿固齿功效更强⑤白色污染通常所指的是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除②外B.全部C.①③⑤D.①②⑤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生活常识等,对这些常识要全面了解。

15.(2011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选A。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包含CO2和CH4,但不包含N2。

16.酸雨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SO2造成的,现收集到雨水样品一份,并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数据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雨水中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酸性增强,pH 变小。

答案: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酸性增强,pH 减小;当H 2SO 3全部被氧化后,pH 则不再变化 17.如下图(Ⅰ)X 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 市。

其中a 处在上游,d 处在下游。

根据2007年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 河水质检测结果,绘制成简图如图(Ⅱ)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Ⅰ) 图(Ⅱ)(1)造成X 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ab 段B .bc 段C .cd 段D .bd 段(2)列举造成X 河污染的三种可能的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c 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Cu 2+等重金属离子。

若要把铜离子变为单质铜回收,请回答两种回收的方法:方法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