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第 1 章绪论

1.1引言

大脑又称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它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1]。大脑是人的身体中高级神经活动中枢,控制着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对人脑神经机制及高级功能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脑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人的思维、语言、感知和运动能力都是通过大脑对人体器官和相应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来实现的[2]。人的大脑由大约1011个互相连接的单元体组成,其中每个单元体有大约104个连接,这些单元体称做神经元。在生物学中,神经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相连,连接部分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就是通过这些突触进行的。生物电信号的本质是离子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每有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去极化神经元细胞时,可以记录到一个持续1-2ERP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升到顶端后开始下降,产生一些小的超极化波动后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人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就是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这个变化过程的电位是局部电位。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细胞膜的电特性决定着神经元的电活动[3]。当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被降低从而提高了膜的兴奋性,当兴奋性超过特定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冲动或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由上述可知,膜电位是神经组织实现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兴奋产生的本质。膜电位使神经元能够接收刺激信号并将这一刺激信号沿神经束传递下去。在神经元内部,树突的外形就像树根一样发散,由很多细小的神经纤维丝组成,可以接收电信号,然后传递给细胞体。如果说树突是树根的话,那么细胞体就是树桩,对树突传递进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果信号超过特定的阈值,细胞体就把信号继续传递给轴突。轴突的形状像树干,是一根细长的纤维体,它把细胞体传递过来的信号通过突触发送给相邻神经元的树突。突触的连接强度和神经元的排列方式都影响着神经组织的输出结果。而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神经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才使得人脑拥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脑电波,对脑来说,脑细胞就像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早在1857年,英国的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就在猴脑和兔脑上记录

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4]。1872年,贝克(A.Beck)[5]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引起广泛关注,从而掀起脑电现象研究的热潮。可是,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6]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人的脑电图诞生了。

图1.1 人脑图

图1.2 神经元图

1.2脑机接口概述

1.2.1脑机接口背景及意义

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 BCI) 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通道。脑机接口技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一种多学科的交叉技术,目前它在国际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它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认知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应用数学等,成为众多学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研究人的思维机理、实现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换是神经学领域里的极其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人体脑电信号综合地反映了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是分析脑状况和神经活动的主要依据[7]。脑电信号与神经系统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系统损失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脑电信号的分析处理和分类识别对脑部疾病的病态预报、辨识和防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BCI为人们提供了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控制的另一种方式,人们可以不通过语言和动作来交流,而是直接通过脑电信号来表达思想、控制设备,这也为今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信息交流方式。脑-机接口作为连接生物智能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的一个复杂平台,对脑机接口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最近十年来,脑-机接口的研究有了可喜的发展[8]。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等科研人员投入到脑-机接口的研究热潮中来。

BCI装置的应用场合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为思维正常但神经肌肉系统瘫痪(如脊髓(或脑干) 损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的病人设计出合适的BCI装置,让病人恢复对身体肌肉的控制和交流能力;二是当传统控制方式不能完全满足一些场景的控制要求时,为特殊环境作业人员提供辅助控制(如医疗手术、航空航天等);三是BCI装置可为人们提供另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例如用“思想”玩网络游戏等;四是在研究自动化控制的同时,加深对人类脑电活动规律的认知深度[9]。上述四方面中第一个应用场景是目前最重要的应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其他的更多的应用场合也正在不断的增加。时至今日,大多数BCI系统仍然处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阶段,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看到其在实用的医疗器械装置中崭露头角。BCI系统将“电脑”与“人脑”完美地整合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说实现了一句古话:“心想事成”。虽然目前BCI技术的开发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难关尚未攻破,但从目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开发此类装置的重要科学价值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使用脑-机接口技术研制的的人机交互系统在航空航天、智能控制和信息处理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国有大约三千两百多万[10]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护理,而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设施严重短缺。同时,由于各种灾难和疾病造成的残障人士也很多,这就更加增大了对服务设施的需求。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采用服务机器人为老年人与残疾人士提供服务,用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大多数服务机器人与人的交互方式都是通过声音、按钮等传统方式,而很多老年人及残障人士部分或完全丧失了自主控制肌肉的能力,甚至吞咽、说话都困难,这些人控制此类服务机器人的难度非常大。如何使这部分人群重新恢复对外部世界的控制能力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能力,帮助他们重新返回现代社会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1]。脑机接口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纵其他设备,而不再需要通过肢体的动作或语言,这是一种全新的通信和控制方式。由于其无创性、记录简单和高时间分辨率,利用脑电图方法获得人脑的电活动信号已成为脑-计算机接口研究、神经障碍患者康复研究等领域的重要监测手段。

研究脑机接口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脑机接口实用装置上。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科研单位及高校都在积极展开脑机接口的研究工作。并且,随着人们对脑机接口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一些小组成功开发了一些基本可用的脑机接口原型[12]。另外,有些企业也认为脑机接口的市场前景很广阔,正在着力开发医学或非医学应用的脑机接口产品。由此观之,人们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及时地花时间开发真正实用的脑机接口系统,以便研究的工作能跟上发展迅速的脑机接口潮流[13]。

1.2.2研究历史和国内外现状

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耶那大学的Hans Berger教授[14]首次发现并记录到人脑由规则的脑电活动。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确认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存在后,他于1929年正式发表了“关于人脑电图”的论文,对人脑的电活动和脑电图做了精确的描述,奠定了脑电图学的基础。在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始终存在着伴随脑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位活动,把这种电位活动检测出来就是脑电图。此后脑电图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并推广到了全世界。

1932年,Hans Berger和Dietsch[15]开始使用傅里叶变换分析脑电信号;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先进技术研究署(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就是这个部门发明了互联网)资助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开始尝试利用脑电信号,将人类思考的结果不借助肌肉和神经组织,而直接通过计算机来输出——让思考可以直接被看到,让人脑可以直接控制机械[16]。直到这时,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这个名词才首次出现在科学文献中。伴随这个词出现的是人们对大脑活动越来越深入的理解。1978年,人们发现猴子可以在训练后,能够快速学会自由地控制初级运动皮层中单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17];198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恒河猴手臂运动方向和大脑运动皮层中单个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关系[18];到了九十年代,一些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实时捕捉运动皮层中的复杂神经信号,并且用来控制外部设备,使得机械义肢可能变得和原生肢体一样容易使用,人类在进化的漫长道路上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人和机械,可以作为一个生命的不同组成部分而共同存在。

1990年代中期随着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1991年Wolpaw[19]等发表了通过改变脑电信号中的mu节律幅度来控制光标移动的成果,最先提出了大脑驱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即脑电控制。之后不断出现有关脑电控制的实例;

1999年,Birbaumer等人描述了一个使用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以及其在残障人士身上测试的情况。在他们开创性的工作中,Birbaumer等人展示了一个身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症病人成功使用BCI系统控制一个拼写装置并与外界交流[20]。这个系统是根据这样一个事实:受试者能够自主的学习慢皮层电位的规律,通过反馈训练学习,受试者可以使SCP幅度产生正向或负向偏移。系统的缺点是它的通信速率也相对较慢,并且通常都需要受试者对系统进行数月的训练与学习。

2000年,Nature发表了题目为“Real Brains for Real Robots”的文章,报道了用从猴子大脑皮层获取的神经信号实时控制一个千里之外的机器人的例子[21]。

在Birbaumer等人工作的同时,一种以相关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变化作为控制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也正在发展(Pfurts Cheller和Neuper,2001)。这些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由健康人或者是四肢瘫痪者来测试,如今可选的测试对象加进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症病人和其它残障对象。

2002年,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高上凯教授等人开发出了一个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视觉拨号系统。该系统运用不同频率的视觉刺激可以诱发频域特征明显的脑电信号的原理,只需用眼睛注视就能输入期望的号码,该系统的速度居世界前列,可以达到68bits/min。此外,他们还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目前他们的研究所主要从两方面推进脑机接口的研究:一方面为研究脑机接口控制过程中的神经机理以实现具有互适应能力的脑机接口算法;另一方面为研制具有实用价值的脑机接口装置。

2004年6月,马萨诸塞州福克斯煲的“赛博动力学”公司(Cyberkinetics)[22]为一位24岁的四肢瘫痪者马特·内格尔(Matt Nagle)脑中植入了一枚芯片。这枚被叫做“脑门”(BrainGate)的芯片只有药片大小。医生为马特做了一个开颅手术,把“脑门”放在大脑表面。在经过9个月的练习之后,马特可以仅凭思考来收发电子邮件、控制一个机械手臂,甚至可以玩电脑游戏。“脑门”有96个电极,可以探测1000多个神经元细胞的活动。将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发送出来,通过电脑的分析和处理,让马特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23]。

2008年,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他们的一个研究小组将微电极阵列植入恒河猴大脑的运动区,采集多个神经元的放电信号,并且通过计算机转换成电动假肢的控制命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猴子学会了直接用大脑控制假肢运动,对抓取力度和假肢运动轨迹的控制达到了很高的准确度,几乎把机械假肢当成了自己的另一条手臂。

美国New York州的Wadsworth研究中心,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以及德国、加拿大等都在进行前沿性的研究。国内的像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都有研究,而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深入。目前世界上

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机构都有很不错的脑机接口实验系统。德国柏林的Fraunhofer 学院建立了一个叫做B脑机接口的原型机系统,并且在这个原型机基础上开发了一些具体的实例系统。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利用运动想象(motor image)进行字符输入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拼写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7.6个字符[24]。在这个系统中,利用被试者想象右手或右脚运动来产生两种不同的脑电波,系统分析识别这两种不同的脑电波然后分别作为“选择”和“确定”的意思,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被试者选择期望输入的字符。和之前的基于P300的字符拼写系统相比,这个系统的通讯速度提高了很多。奥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学的脑机接口研究小组也是以运动想象为主要实验模式,实现了多类在线异步脑机接口系统,其中的典型代表为神经假肢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中实验者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患者的左手手臂不能够自由抬放,手指不能抓握。实验中分析识别患者运动想象时发出的脑电信号,转化为假肢的控制指令,从而使患者可以实现左手手臂的举起、放下、手指的抓紧和松开等动作,从而让患者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理。除此之外,该小组还开发出了其他的脑机接口系统,像多媒体控制、虚拟键盘拼写等[25]。无独有偶,德国著名的图宾根大学的wolpaw等使用另一种方法设计了一种思想翻译装置,通过监测慢皮质电位的变化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系统中通过使用视觉反馈技术实现了字母拼写的功能。此外,美国纽约州最全面的州立健康实验室Wadsworth中心主要研究如何用从运动感觉皮质测得的脑电信号控制指针的一维或二维运动[26]。为了便于比较和评估,他们研制了脑机接口-2000 通用系统,目前世界上200 多个实验室都已经在使用脑机接口-2000 通用系统。

最近,脑电波研究小组和脑电波研究方向的人数都在增加,但即使都是做脑机接口研究的小组,也是从不同的方面找不同的突破口,用来实现不同的应用,可以说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早在1995 年,全球的研究小组还不到6个,可是到了1999 年,研究小组的个数已经超过了20,截止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也有近百个。随着研究小组的增多,与此相关的学术会议也日渐频繁,相关的学术刊物文章也比比皆是,很多相关领域的杂志都已经为脑机接口开辟了专刊。同时国际脑机接口竞赛也应运而生,竞赛组织者会提供真实系统下采集的真人的EEG数据,各参赛小组或个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提交结果和算法检验说明,此竞赛迄今为止已经顺利举办了很多次。伴随着脑机接口竞赛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开始对脑机接口技术产生兴趣。

目前研究者们把用在各个领域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的算法拿来研究对EEG信号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自回归模型(AR模型)、功率谱密度估计、小波变换、混沌法、公共空间模式、新型描述符、多维统计分析等。常用的分类方法有:Fisher线性判别、贝叶斯方法、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BCI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大多数BCI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大部分测试在正常人中进行,在残疾人中测试较少[27]。BCI要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如:如何降低脑机接口系统对感觉输出通道和常规运动的依赖程度;脑机接口系统的信息传输率需要提高;目前还没有准确客观地评估脑机接口系统性能的规范;如何更有效地剔除各种噪声,获取清晰的脑电信号,寻求有效的信号特征、最优的特征提取和转换算法;脑机接口系统的开发要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用来满足脑机接口系统应用广泛性的要求和使用者个体的差异;怎样设计出更为合理的学习训练方法,让使用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控制其脑电信号特征;减少电极的数量,降低使用的复杂程度,增强脑机接口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自动化程度;增强使用者与脑机接口系统的相互适应性。

近些年来,脑电波和大脑意识之间的作用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科研人员意识到可以根据不同的脑电信号对不同的意识任务进行精准而迅速的分类,从而实现神经障碍患者和外界环境的信息沟通[28]。脑机接口的开发和探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但它却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导作用。相信随着当前各相关交叉学科,如智能控制,数学,信息科学,神经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的不断发展与互相促进,还有全球各地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和交流的日渐频繁,脑机接口技术将越来越成熟稳定[29]。随着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的深入,这些问题也会逐一解决,那时脑机接口将不再是实验室的一种理论,而是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新颖独特、高效便捷的脑机接口设备将会深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便利。

1.3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受试者回答“是”或“非”时产生的P300脑电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最后达到能根据受试者的P300脑电波判断出受试者回答的是“是”还是“非”的结果。本文选择共空间模式(CSP)作为信号特征提取的算法,然后分别选择了Fisher线性识别和支持向量机(SVM)作为信号分类识别的算法,处理实验采集到的听觉刺激诱发的P300数据。

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应用,阐述了脑机接口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章为脑机接口原理和实验信号采集,首先介绍了脑机接口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之后介绍了脑电信号的特点和分类,重点介绍了P300信号,最后介绍了脑电信号的采集过程;第3章为脑电信号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主要介绍了脑电信号的各种算法。首先针对预处理逐一介绍了脑电信号中会包含的各种噪声及其特点,其次,介绍了特征提取算法,重点介绍了共空间

模式,最后,介绍了特征分类算法,重点介绍了支持向量机和Fisher线性判别;第4章为实验数据处理,主要对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脑电信号预处理、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特征分类,最后分析和讨论了数据处理结果;第5章为结论与展望,主要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第 2 章脑机接口原理和实验信号采集

2.1脑机接口基本原理及结构

受试者在接收外界刺激后或产生动作意识和动作执行之间,他的大脑的神经系统电活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测出神经电活动的这种变化,并把它作为动作即将发生的特征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分辨出引发脑电变化的动作意图,再通过计算机传输和外部驱动设备,把人的动作意图转化为实际动作,实现在没有肌肉和外围神经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人脑对外部环境的控制[30],这就是脑机接口的基本工作原理。脑机接口系统一般都具备脑电信号采集、脑电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进入实际应用几个功能模块,详细见下图2.1。

图2.1 脑机接口系统图

2.2脑电信号介绍

2.2.1脑电信号采集方式

脑电图在头皮外测量,电极仅仅用于接收信号。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不会对监控的大脑造成任何可能的损伤。而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在头皮外接收到的电信号不仅微弱,而且多个脑区的活动信号会叠加在一起,最终形成看起来十分混乱的波形。幸好这些缺点可以部分克服[31]。微弱的电信号可以放大,而波形的分离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由法国数学家傅立叶解决。现在我们只需要解决脑电波和大脑思考行为的对应关系就可以[32]。

脑电信号的采集方式,从破坏性上可分为两类:“有创”和“无创”。“有创”采集方式由于要进行开颅手术而对大脑有一定的损伤;“无创”采集方式就不需要这种手术,从而对人脑没有什么损害。有创采集方式具体可分为完全植入型和皮层表面电极。完全植入型就是将电极植入到大脑皮层中;而皮层表面电极型则是将电极放在大脑皮层的表面而不是真正植入大脑[33]。1999年,由John Donoghue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称[34],他们通过将一个微小的电极阵列植入了一名瘫痪病人的大脑运动皮层,从而使这位患者可以通过思维来操控外界设备,如打开电视机,移动假肢,使用键盘打字,移动鼠标等。皮层表面电极方式和完全植入型相比较,两者虽然都需要做开颅手术,但皮层表面电极方式却不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而是放置在大脑皮层表面,这样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就很小,风险也更低些。尽管如此,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开颅手术还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有创型的研究和实施一般都是在那些需要用大脑皮层电极来实现病灶的精确定位的癫痫病人身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是基于头皮脑电的无创的脑机接口技术。但是,由于脑电信号在传输到头皮时已经衰减很多,信号十分微弱,要从如此微弱的脑电信号中提取意识信息是相当有难度的。在过去的十年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集中在对头皮脑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上[35]。

侵入式BCI,又称植入式BCI,是一种有损型脑电采集技术,利用直接脑神经接口技术,通过外科开颅手术将电极阵列植入颅内,直接记录或刺激大脑神经元,从而实现和外界环境的交互。通过植入这些微装置于颅内神经中枢,可以更精准地监测大脑的活动、研究大脑机能、治疗脑部疾病,控制外部设备等。随着微机电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可全植入、多功能的微装置也将实现[36]。

还有一种无损植入型技术是非侵入式BCI。非侵入式BCI使用头皮电极记录大脑活动产生的EEG信号。非侵入式BCI系统可以实现简单、无损的脑机交互。侵入式BCI和非侵入式BCI相比,侵入式BCI有损伤,但精确;而非侵入式BCI无损伤,但信号模糊,不易捕获,易被干扰[37]。目前世界上的研究状况是不可兼得,但随着生物技术和信号技术的发展,非侵入式BCI的检测精度也将逐渐上升,这种技术也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在实际使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脑电图仪为放大百万倍的微伏级精密电子设备,它的使用环境及条件设备要求比较严格。通常应该选择在安静、避光和电磁干扰小的房间。临床使用的脑电图仪至少应有8个导联,此外还有12、16、32导联等多种规格型号。在认知研究中则一般使用32、64、96导联的脑电图仪。通常脑电图仪导联数目越多,所能获得的脑电时空信息业越丰富。但是,电极数越多,除了设备更昂贵以外,在使用时安装电极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处理的复杂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取舍。

记录脑电图所使用的电极有漏斗状电极、针状电极和盘状电极等几种,此外还有一些需要放置在特定部位的特殊电极如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等。关于头皮电极的位置,有许多放置法如Montreal、Cohn及Gibbs法等[38]。但应用最多的是10-20系统法,即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为了区分电极和两大脑半球的关系,通常右侧用偶数,左侧用奇数。

10~20系统电极法,其前后方向的测量是以从鼻根到枕骨粗隆连成的正中线为基准,将该距离分成10等份,按10,20,20,20,20,10(%)的顺序做好标记。在此线左右等距的相应部位标定出左右前额点(FP1,FP2)、额点(F3,F4)、中间点(C3,C4)、顶点(P3,P4)和枕点(O1,O2),前额点的位置在鼻根上相当于鼻根至枕骨粗隆的10%处,额点在前额点之后相当于鼻根至前额点距离的两倍,即鼻根正中线距离20%处,向后中央、顶、枕诸点的间隔均为20%,10~20系统电极的命名即源于此。10~20电极安放示意图见下图2.2。

图2.2 10-20电极安放示意图

2.2.2脑电波的分类

脑电波就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39]。以脑细胞电活动的时间为横坐标、电位为纵坐标,这样把时间与电位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的就是脑电图。正常的自发脑电一般处于几微伏到75微伏之间。而由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信号比自发脑电信号更为微弱,一般在2到10微伏之间,它通常被淹埋在自发电位中,其成分不规则而复杂。脑电波的波形近似于正弦波。它主要是由脑皮质层大量的神经元同时发生突触后的电位变化所引起。一般脑电信号见下图2.3。

图2.3 脑电信号

在安静状态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自发地表现出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它指在没有特定人为刺激的条件下,大脑细胞本身出现的电活动。节律是由频率大体一致的波构成的脑电图。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的波形、频率、波幅和位相等都具有一定特点。人体依其个体差异,身体状况,脑电图的特征都会有所不同。传统上,对脑电图的波形分类主要是依据其频率的不同由人工划分的。通常说来,频率慢的其波幅比较大,而频率快的其波幅就比较小。一般按照频率进行分类以表示各种成分。目前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其中以下两种分法是最常用的,本文根据的是和田丰治的分法[40]。

和田丰治分类:δ波0.5-3Hz, θ波4-7Hz, α波8-13Hz, β波13-30Hz,γ波>31Hz;Walter分类:δ波0.5-3.5Hz, θ波4-7Hz,α波8-13Hz, β波14-25Hz, γ波>26Hz。α波健康人α波的平均振幅在30-50微幅,主要分布于顶枕区,一般呈正弦样波。大多数健康成人的脑电以α波为主要成分,在觉醒安静闭眼状态时出现的数量最多且振幅也最高。当进入睡眠时,α波完全消失。清醒睁眼时或注意集中时其幅值降低,并由较高频率的β波代替。以α波的频率为基准,比α波频率慢的叫慢波,比α波频率快的叫快波。

β波β波的频率范围为14~30Hz,波幅范围为5~30μV,它遍及整个大脑,以额叶和中央区最为显著。光刺激能使β波受到抑制,β波与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有关,它们在期望和紧张状态下加强。

θ波θ波的频率为4~7Hz,波幅范围为10~40μV,两侧对称,颞叶较明显,一般困倦时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表现。健康成人脑电图中仅散在出现少量θ波。θ波是正常儿童脑电图中主要成分,成人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为不正常波。θ波出现与精神状态有关,在意愿受到挫折或抑郁时易出现,并可持续20~60秒之久,精神愉快时就消失。在老年期和病理状态下θ波是很常见的波形。

δ波δ波出现在熟睡、婴儿及严重器质性脑病患者中,幅值在100微幅左右。该波只能在皮质内发生,而不受脑的较低级部位神经的控制。

γ波γ波为30~60Hz频率范围内的脑电活动,波幅较低,在额区和前中央区最为明显。

现在,基于EEG的脑机接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41]:诱发的信号和自发的信号。当某个异常事件发生后的300ms左右,将会检测出一个被叫做P300的电波峰值;当眼睛受到光或图像刺激后,视觉皮层将会产生视觉诱发电位。这两类信号可以通过诱发产生,并且判断准确率较高,但是缺点是需要外界刺激,并且依赖人体本身的某些知觉才能工作。而当某侧肢体运动或者仅仅是想象其运动时同侧的脑区产生的事件相关同步电位、通过反馈训练可以自主控制的皮层慢电位和自发的阿尔法、贝塔等脑电信号虽然不需要外界刺激,但是需要大量的特殊训练和适应过程。

2.2.3P300信号介绍

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的一种,由于其峰值大约出现在相关事件发生后的300ms,因此被命名为P300。研究表明,相关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小,其引起的P300电位越显著。基于P300的脑机接口的优点是使用者无须通过复杂训练就可获得较高的识别正确率。

P300是Sutton[42]在1965年发现的,Sutton的论文发表在当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Sutton在发现P300时使用了一个称为Oddball的ERP实验范式。Oddball实验范式是说,对同一个感觉通道施加两类不同的刺激,其中一种刺激出现的概率很大,而另一种刺激出现的概率很小,两种刺激随机出现。这样,对于被测者来说,小概率刺激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出现频率较低。Sutton在实验时让被测者关注一个小概率刺激作为目标刺激,只要小概率刺激一出现就尽快做出反应。在这种条件下,实验记录显示在小概率刺激300ms之后会出现一个正波,这就是P300。进一步研究发现,P300的波幅和投入的心理资源量成正相关的关系,其潜伏期随任务难度增加而变长。关于P300和认知过程的联系,一种猜测是,P300代表大脑结束知觉任务时

的活动,当大脑对所期盼的目标刺激做出反应时,内侧颗叶或顶叶等相关部位会激活,产生了膜间负电位,当结束反应时这些部位又受到抑制,正是在这个时候会出现P300。关于潜伏期的研究,Donchin认为[43],P300的潜伏期反映的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需的时间。这就意味着P300可用于研究脑的高级认知过程。另外,有研究发现,在一般的哺乳动物中也普遍存在着P300,这说明P300很有可能代表生物神经系统的某种基本活动。

按照ERP成分的划分方法[44],根据潜伏期的差异,10ms内为早成分,10-50ms 为中成分,50-300ms为晚成分,300ms以后则称为慢波。P300显然属于晚成分。通常所测量的P300是淹没在自发脑电以及眼电、肌电、脑电、工频等一系列干扰信号中的,而其中最难分离的就是自发脑电信号。事件相关电位有两个重要的特性:潜伏期恒定和波形恒定。与此相对,自发脑电则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可以将同一事件多次引起的多段脑电记录下来,但每一段脑电都是各种成分的综合,包括自发脑电(噪声)。将由相同刺激引起的多段脑电进行多次叠加,由于自发脑电或噪音是随机变化,有高有低,相互叠加时就出现正负抵消的情况,而ERP信号则有两个恒定,所以不会被抵消,其波幅反而会不断增加,当叠加到一定程度时,ERP信号就会显现出来了。所以,在一般的ERP信号研究处理中,为了提取事件相关电位变化,会进行多次重复刺激,通过预定程序实现叠加提取。典型P300电位图见下图2.4。

图2.2 P300电位图

图2.4 典型P300电位图

2.3信号采集过程

2.3.1被试和实验设计

被试介绍

选择合适的受试者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课题的受试者为7位在读硕士,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矫正视力在5.0以上、右利手;实验室为环境安静、隔磁、隔热的电磁屏蔽室;电极采用了材料为氯化银的表面电极;为了减少躯体运动和脑电活动的干扰,本次实验选择耳垂作为参考电极(耳垂位置为国际10-20系统标准参考电极位置),而且为避免由同侧颞区造成的耳电极活化,采用对侧耳垂作为参考零电位。

刺激方案设计

实验的刺激方案为听觉刺激:录制好6个需要回答“是”或“非”的问题(例如:你是中国人吗?),其中3个问题的答案是“是”,3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受试者做实验时需带耳机听问题,然后用大脑回答。每位受试者做10组重复性试验。听觉刺激的问题时间间隔图见图2.5。听觉刺激的问题的时间点图见图2.6。

图2.5 听觉刺激的问题实验图

图2.6 刺激方案时间间隔图

2.3.2实验设备和数据采集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主要为脑电图仪。脑电图仪是专门用于测量和记录脑电图的装置,其工作做原理是:放置在头皮的电极能够检测出微弱的脑电信号,其通过电极导联耦合到差动放大器进行适当放大并且数字化,最后通过与其配套的PC上的记

录系统记录下信号数据[45]。听觉刺激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如下图2.7所示。

图2.7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上图中脑电采集系统主要包括脑电放大器(本实验采用的为一台32导高空间分辨率脑电设备(NT9200))一台、耳机线二根、USB电缆一根、电极帽一个、PC机两台(在采集脑电信号时,听觉刺激和脑电采集记录分别通过两台PC机同时进行)。脑电放大器、电极帽、PC机的详细性能指标如下:

1. 脑电放大器。如图

2.8所示。

?通道数:32;

?采样率:1000/1024 次/秒;

?共模抑制比:≥110dB;

?噪声电平:≤2.5μVpp;

?时间常数控制:0.03s,0.1s,0.3s;

?高频滤波控制:15,30,45,60,120Hz;

?工频陷波:50Hz;

?输入范围:±15mV;

?分辨率:0.5μV;

?标记信号:正极电压:+4.5到+12V(串口8脚+ 9脚-)(圆形内+ 外-)

?校准方式:方波;

?电源:USB供电;

?隔离电压:2500V;

?运行环境:温度10℃-40℃,湿度30%-76%;

图2.8 脑电放大器NT9200

2. 电极帽。用来采集头皮EEG信号。电极帽上的电极被固定在软橡胶内,以使佩

戴者使用更舒适,适合长时间实验的需要。使用时需要在电极内注入导电膏或者用

高浓度盐水浸泡,以保证电极与头皮接触电阻小于5kΩ,用于获得精确的脑电数据。

实验室采用的是符合国际10-20标准系统(详见图2.2)的32导电极帽,电极为标准

的银/氯化银(Ag/AgCl)电极。

3. 两台PC机,其中一台PC用于安装听觉刺激系统,用来对受试者产生听觉刺激。

另外一台PC于脑电放大其配套使用,用于采集实验产生的脑电信号。PC机的技术

参数为:

?CPU:Intel Pentium 3.0GHz,64位;

?内存:4GB DDR

?主板:华硕P5GD1PRO FSB 800M;

?显卡:七彩虹NVIDIA GeForce 6200 128M;

?显示器:联想,19寸LCD ;

?硬盘:260GB SATA

实验过程

做实验时,在一个光线可控的屋子里,做实验时熄灯。尽量隔绝外界噪声和电

磁干扰。受试者坐在椅子中,两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闭上眼睛,戴着带有棉套的

耳机,听刺激方案设计的问题。每个受试者做10组实验,每组实验要听6个问题,每个问题听完后根据问题内容默答“是”或者“不是”,每两个问题之间间隔3s。脑电采集的通道数为32,采样率为1000Hz。与脑电放大器配套的实验数据采集软件的界面(NT9200系列数字脑电分析系统)见下图2.9,实验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见下图2.10。

图2.9 NT9200系列数字脑电分析系统

特征选择与特征提取

模式类别的可分性判据 在讨论特征选择和特征压缩之前,我们先要确定一个选择和提取的原则。对一个原始特征来说,特征选择的方案很多,从N 维特征种 选择出M 个特征共有()!!! M N N C M N M = -中选法,其中哪一种方案最佳, 则需要有一个原则来进行指导。同样,特征的压缩实际上是要找到M 个N 元函数,N 元函数的数量是不可数的,这也要有一个原则来指导找出M 个最佳的N 元函数。 我们进行特征选择和特征提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进行识别,因此应该是以对识别最有利原则,这样的原则我们称为是类别的可分性判据。用这样的可分性判据可以度量当前特征维数下类别样本的可分性。可分性越大,对识别越有利,可分性越小,对识别越不利。 人们对的特征的可分性判据研究很多,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一个完全满意的结果,没有哪一个判据能够完全度量出类别的可分性。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判据,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从中选择出一种。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可分性判据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与识别的错误率由直接的联系,当判据取最大值时,识别的错误率最小; 2. 当特征独立时有可加性,即: ()()121 ,,,N ij N ij k k J x x x J x ==∑

ij J 是第i 类和第j 类的可分性判据,ij J 越大,两类的可分程度 越大,()12,,,N x x x 为N 维特征; 3. 应具有某种距离的特点: 0ij J >,当i j ≠时; 0 ij J =,当i j =时; ij ji J J =; 4. 单调性,加入新的特征后,判据不减小: ()()12121,,,,,,,ij N ij N N J x x x J x x x x +≤ 。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各种判据很难满足上述全部条件,只能满足一个或几个条件。 基于矩阵形式的可分性判据 1. 类内散度矩阵 设有M 个类别,1,,M ΩΩ ,i Ω类样本集()()(){}12,,,i i i i N X X X ,i Ω类 的散度矩阵定义为: () ()() ( )()() ( ) 1 1i N T i i i i i w k k k i S N == --∑X m X m 总的类内散度矩阵为: ()() ()() () ()() () () 1 1 1 1 i N M M T i i i i i w i w i k k i i k i S P S P N ==== Ω= Ω--∑∑∑X m X m 2. 类间散度矩阵 第i 个类别和第j 个类别之间的散度矩阵定义为: () () () ( )() () ( ) T ij i j i j B S =--m m m m 总的类间散度矩阵可以定义为:

心电信号分类

近年来心脏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上心脏病的死亡率仍占首位。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此类疾病,这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因此心脏系统疾病的防治和诊断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信号之一,它比其它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且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因而心电图分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信号之一,它比其它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且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因而心电图分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图的准确自动分析与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课题。 心电图大多采用临床医生手动分析的方法,这一过程无疑是费时费力且可靠性不高。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心电图自动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将医生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图自动诊断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从国内外的心电图机检测分析来看,自动分析精度还达不到可以替代医生的水平,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心电波形的识别不准,并且心电图诊断标准不统一 为减少猝死的发生,猝死无创性预警方法的研究备受重视,并已取得长足进展。对猝死的心电图预警指标,目前多数集中在心室的复极指标, J波作为心电图心室复极[6]的新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J波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正常心电图的变异,但是当J波增宽、增高,可预示室速、室颤的发生,并会引起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7-12],因此,认识J 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与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的超急期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心脏性猝死,而早期复极综合征被评为良性的J波。目前的研究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并不总是良性的[14],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处于高危状态,因此将J波的良性与高危状态区别开来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该项目的科学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正常变异J 波与异常J 波的鉴别能力, 有助于识别临床异常J 波的高危患者, 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特发性心室颤动猝死的发生。为在临床上对J 波的高危状态做出准确的诊断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有利于提高心源性猝死的防范。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分类的目的是根据数据集的特点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也称作分类器),该模型能把未知类别的样本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

心电信号的计算机分析final

心电信号的计算机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用C语言编程对MIT心电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低通滤波、高通滤波、QRS检测、特征提取、心律失常分析,从中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和应用。 【实验要求】 1读取数据 2 QRS检测 3 特征参数提取 4 心率失常分析 5 功率谱分析 【实验报告】 一实验介绍 心脏在有节律的活动过程中,能在人体表面产生微弱的电信号,如果我们在人体表面的特定部位安放电极,就能在电极上获得微弱的心电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处理后,描记在记录纸上就是心电图,它能够反映心脏的功能及病情。 在获取心电图的过程中,由于心电信号比较微弱,仅为毫伏(mV)级,所以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对心电信号引起干扰得主要因数有:工频干扰、电极接触噪声、运动伪迹、呼吸引起的基线漂移和心电幅度变化、信号记录和处理中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电外科噪声等。 为了增强心电信号中的有效成分,抑制噪声和伪迹,提高波形检测准确率,除了对心电记录仪的硬件抗干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外,心电信号A/D 变换后的处理也至为重要。 用于心电信号数字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消除电源干扰的工频滤波器,消除采样时间段引起信号失真的汉宁平滑滤波器,消除高频肌电的低通滤波器,消除直流偏移和基线漂移等低频噪声的高通滤波器,以及用于QRS 波检测的带通滤波器。本实验利用MIT心电信号数据库,简单设计了对心电信号进行计算机分析的实验,实验主要分成两部分:信号处理和心电参数分析;信号处理的方法有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微分(查分运算):,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如下分析:QRS检测心率失常分析参数提取功率谱分析。 本实验的整个过程是:先读取文件数据,将数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可进行翻页显示,然后对所读心电数据进行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微分(查分运算)等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对心电信号的分析是采用处理后的的数据,先对QRS波进行检测,然后计算特征参数,

对心电信号的认识

对心电信号的认识 .......................................... 电气医信41班陈富琴(1043032053) 1.人体心电信号的产生: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 2.人体心电信号的特点:心电信号属生物医学信号,具有如下特点: (1)信号具有近场检测的特点,离开人体表微小的距离,就基本上检测不到信号; (2)心电信号通常比较微弱,至多为mV量级; (3)属低频信号,且能量主要在几百赫兹以下; (4)干扰特别强。干扰既来自生物体内,如肌电干扰、呼吸干扰等;也来自生物体外,如工频干扰、信号拾取时因不良接地等引入的其他外来串扰等; (5)干扰信号与心电信号本身频带重叠(如工频干扰等)。 3.心电信号的研究: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信号之一,它比其它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且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因而心电图分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图的准确自动分析与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课题。以前的心电图大多采用临床医生手动分析的方法,这一过程无疑是费时费力且可靠性不高。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心电图自动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将医生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七十年代后,心电图自动分析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并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然而,心电图自动诊断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从国内外的心电图机检测分析来看,自动分析精度还达不到可以替代医生的水平,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心电波形的识别不准,并且心电图诊断标准不统一。因此,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波形识别的准确率,寻找适合计算机实现又具诊断价值的诊断标准,是改进心电图自动诊断效果,扩大其应用范围的根本途径。如何把心电信号的特征更加精确的提取出来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出其异常的类型成了鱼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4.心电信号的检查意义:用于对各种心率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的功能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 5.心电信号基本构成:心电信号由P、QRS、T波和静息期组成,如图1,各波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是一种典型的具有明显时频特称与时间—尺度特征的生物医学信号。 P.QRS.T波以及PR,ST,QT间期都不同程度地反应了心脏的功能的变化,因此通过算法实现对心脏功能的自动分析判别已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

心电信号的分析

心电信号的分析,含义,用途 班级:07生医1班 姓名:王颖晶 学号:0700308108 什么是心电: 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 心电信号的用途: 心电信号是人们认识最早、研究最早的人体生理电信号之一。目前心电检测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检测手段,但是心电信号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依然是医学工作者和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重要议题。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威胁,而心电(ECG,electrocardiogram)信号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实时检测病人心电活动、设计自动采集存储病人心电信号的便携式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信号的含义: 心电信号是由人体心脏发出相当复杂的微弱信号,其幅度一般在1O V~5mV之间,频率为0.05~ 1。OHZ,外界干扰以及其他因素的

存在使其变得更难以检测n 。心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抑制干扰、得到较为理想状态下的心电信号为目的。在心电信号滤波和处理算法中,要频繁进行大量的数据乘、加运算。 三个特殊波段的检测: 1.QRS波的检测 ?QRS的特点: ?其能量在心电信号中占很大的比例, ?其频谱分布在中高频区, 峰值落在10-20Hz之 间, ?二阶导数算法 ?心电信号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平方和作为QRS 波标记的脉冲信号, ?移动平均算法 ?其求导平方运算和上相同, 并对求导平方数据 进行移动平均, 从而突出QRS波的特征信息, ?正交滤波算法 2.R波峰点的检测 ?双边阈值检测法 ?取一个固定的阈值Ra, t1,t2分别为R波上升和 下降通过这个阈值的时刻,则R基准点的位置 t=(t1+t2)/2 ?固定宽度检测法

心电信号

摘要 心电信号处理是国内外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从获得的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心电图(ECG)反应人体心脏工作状况,ECG各个波形的不同形式往往体现了某些病变。在ECG的各个波中,R 波最为明显,一般以它为基准来定位其它波的位置,所以R波检测室ECG信号分析诊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标定R波后,才有可能计算心率。ECG在经采集、数模转换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引入各种噪声,包括工频干扰:主要是电磁场作用于心电图和人体之间的环路电路所致,一般是50/60Hz;肌电干扰:这主要是病人身体自身因素所致如肌肉紧张等,表现为不规则的快速变化波形;基线漂移:这主要是人呼吸运动或电极——皮肤界面阻抗所致,属于低频干扰。在去噪过程中,由于心电信号具有非平稳特性且污染噪声分布范围大,限制了传统线性滤波器的使用,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小波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电信号的去噪中。它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尤其适用于非平稳信号分析,并且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首先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滤除心电中的主要噪声(基漂、工频电、肌电等),对R波进行加强;然后再用db8小波,对ECG进行小波变换,取一定阈值,检出所需信息。 关键字:ECG 小波分析 R波检测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课程设计题目介绍 (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2 心电信号特征 (5) 第二章处理流程 (7) 2.1 载入信号 (7) 2.2 小波分析 (8) 2.3 R波检测 (13) 2.4 心率计算 (14) 第三章 GUI界面的介绍 (14) 第四章待解决的问题 (18) 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附录 评审意见表

睡意状态脑电信号分析

睡意状态脑电信号分析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3) 1.1 睡意状态脑电信号分析课程设计的意义 (3) 1.2睡意状态脑电信号分析课程设计要求 (3) 1.3基本步骤 (3) 第二章实验方案设计及论证 (4) 2.1 设计理论依据 (4) 2.1.1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4) 2.1.2 脑电信号的生理特点 (4) 2.1.3 脑电信号的频率和分类 (5) 2.2 脑电信号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5) 2.2.1 信号的加载 (5) 2.2.2 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6) 2.2.3滤波器设计步骤 (6) 2.2.4 脑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6) 2.2.5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分析——Tsallis熵 (6) 2.3实验方案设计及论证 (7) 2.3.1实验方案 (7) 2.3.2方案论证 (7) 第三章各功能模块设计及结果分析 (7) 3.1载入原始数据 (7) 3.2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8) 3.3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及节律波的提取 (9) 3.3.1Alpha节律 (9) 3.3.2Beta节律 (11) 3.3.3Theta节律 (14) 3.3.4.Delta节律 (16) 3.4实验结果分析 (19) 第四章设计收获及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1) 附录:程序清单 (22)

信号处理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设计。 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突出优点,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在本课程设计中,是基于对MATLAB的编程,以实现对睡意及清醒时的脑电信号分析,以实现提取睡意状态的脑电信号的Alpha节律,Beta节律,Theta 节律,Delta节律,并分别对其进行幅度平方特征,功率谱,Tsallis熵的分析。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和Mathematica、Maple 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其强大的扩展功能为各个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信号处理工具箱是MATLAB的一个有力工具。信号处理工具箱中,MATLAB 提供了滤波器分析,滤波器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IIR的滤波器设计,IIR 滤波器阶次估计,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设计,模拟滤波器设计,模拟滤波器变换,滤波器离散化,线性系统变换等方面的函数命令。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第 1 章绪论 1.1引言 大脑又称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它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1]。大脑是人的身体中高级神经活动中枢,控制着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对人脑神经机制及高级功能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脑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人的思维、语言、感知和运动能力都是通过大脑对人体器官和相应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来实现的[2]。人的大脑由大约1011个互相连接的单元体组成,其中每个单元体有大约104个连接,这些单元体称做神经元。在生物学中,神经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相连,连接部分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就是通过这些突触进行的。生物电信号的本质是离子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每有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去极化神经元细胞时,可以记录到一个持续1-2ERP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升到顶端后开始下降,产生一些小的超极化波动后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人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就是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这个变化过程的电位是局部电位。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细胞膜的电特性决定着神经元的电活动[3]。当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被降低从而提高了膜的兴奋性,当兴奋性超过特定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冲动或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由上述可知,膜电位是神经组织实现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兴奋产生的本质。膜电位使神经元能够接收刺激信号并将这一刺激信号沿神经束传递下去。在神经元内部,树突的外形就像树根一样发散,由很多细小的神经纤维丝组成,可以接收电信号,然后传递给细胞体。如果说树突是树根的话,那么细胞体就是树桩,对树突传递进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果信号超过特定的阈值,细胞体就把信号继续传递给轴突。轴突的形状像树干,是一根细长的纤维体,它把细胞体传递过来的信号通过突触发送给相邻神经元的树突。突触的连接强度和神经元的排列方式都影响着神经组织的输出结果。而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神经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才使得人脑拥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脑电波,对脑来说,脑细胞就像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早在1857年,英国的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就在猴脑和兔脑上记录

基于去趋势互相关的脑电信号分析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基于去趋势互相关的脑电信号分析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专业 提纲(开题报告2000字以上): 1. 对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的学习与理解 1.课题任务分析 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信号之间存在着互相关性。在地震学中,探测器阵列的不同天线上的信号之间的互相关性可作为检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警报信号。在金融学中,风险估计也要基于不同的资产和投资组合的互相关矩阵。本设计用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方法来评估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脑电信号)长期的互相关性。具体的来说,就是使用Matlab 编写读取脑电图数据、绘制脑电图程序,并了解脑电图各个波段含义。同时研究脑电图的去趋势互相关算法,并能使用Matlab 编写出计算程序。 互相关是统计学中用来表示两个随机矢量X 和Y 之间的协方差cov (X ,Y ),与矢量X 的“协方差”概念相区分,矢量X 的“协方差”是X 的各标量成分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在信号处理领域中,互相关(有时也称为“互协方差”)是用来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似性的一个度量,通常通过与已知信号比较用于寻找未知信号中的特性。它是两个信号之间相对于时间的一个函数,有时也称为滑动点积,在模式识别以及密码分析学领域都有应用。 2.实验方法原理 由于传统互相关的分析对需要定量描述各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在某特定时间尺度上的互相关关系时无能为力,所以提出了基于去趋势互相关的分析方法(DCCA )。脑电信号常常都是非平稳的信号,所以我们这里采用了基于去趋势互相关的分析方法,即当两个序列是非平稳信号时,其信号中往往都带有内嵌的多项式趋势,这些趋势往往经常会掩盖信号波动中具有的真实相关性。为了能够评估两个序列之间的长期的互相关性,我们可以对上述协方差分析进行改进,称之为DCCA 。 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取相同长度的两个长期互相关的时间序列}{i y 和}'{i y ,长度为N ,并用合成信号表示 ∑=≡k 1k R i i y ∑=≡k 1k 'R'i i y ,k=1,…N . 接着我们把整个时间序列用N-n 个交叉重叠的盒子覆盖,每个盒子包含n+1个值。对于两个时间序列,每个盒子起始于i ,结束于n +i ,我们用线性最小均方的方法拟合出局部趋势~,k R i 和~,k R'i 。我

实时BCI脑电信号分类的应用

EEG Signal Classification for Real-Tim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Applications: A Review A.Khorshidtalab, M.J.E. Salami 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sa, Gombak, Malaysia E-mail:aida.khorshid@https://www.360docs.net/doc/523359986.html,.my; momoh@https://www.360docs.net/doc/523359986.html,.my Abstract-Brain-compu t er in t erface (BCI) is linking t he brain act ivit y t o comput er, which allows a person to control devices directly with his brain waves and without any use of his muscles. Recent advances in real-t ime signal processing have made BCI a feasible alternative for controlling robot and for communication as well. Cont rolling devices using BCI is a crucial aid for people suffering from severe disabilit ies and more t han t hat, BCIs can replace human t o cont rol robot s working in dangerous or uncongenial si t ua t ions. Effective BCIs demand for accurate and real-time EEG signals processing. This paper is t o review t he current st at e of research and t o compare t 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for real-time classification of BCI-ba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Keywords-Brain Comput er Int erface, EEG, 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I.I NTRODUCTION B 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asks user for brain signals instead of any muscular activities. This system enables people with severe motor disabilities to send command to electronic devices by help of their brain waves. Signals should be identified, processed, and classified to specific command.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re playing the main role in any BCI systems; since any misclassification and error may cause a wrong command. In the past few years, many research groups focused their work on classifying EEG records to desired mental task classes [1][2][3]. Several algorith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classification rate and accuracy of evoked potential-based BCIs. D espite the improvements that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is area, on-line BCI still poses some challenges [4].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models for classification of BCI-ba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regarding their real-time applications. The rest of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II reviews EEG signal classification and artifacts. Section III discusses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Section IV presents parameters that can affect processing of mental tasks. Section V compares between widely applied classifications algorithms, and section VI concludes our study. II.EEG S IGNAL C LASSIFICATION AND A RTIFACTS Recorded brain electrical waveforms are associated with electrical potentials which are not originated in brain. The sources of these electrical potentials are eye blinking, eye movement, activity of heart and muscles in general. They also can be from EEG equipments or recording systems. These interference waveforms known as artifacts can often cause serious misclassifications. Hence, developing a practical real-time system to recognize and eliminate artifacts is essential. 201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ICOM), 17-19 May 2011, Kuala Lumpur, Malaysia 978-1-61284-437-4/11/$26.00 ?2011 IEEE

根据MATLAB的心电信号分析

计算机信息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MATLAB的心电信号分析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基层教学单位: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12月 01日

摘要 心电信号是人们认识最早、研究最早的人体生理电信号之一。目前心电检测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检测手段,但是心电信号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依然是医学工作者和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重要议题。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已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尤其是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和大规模集成技术的高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电信号之一,它比其他生物电信号便易于检测,并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对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属于随机信号的一种,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和Matlab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于诊断疾病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基于matlab对心电信号做了简单的初步分析。直接采用Matlab 语言编程的静态仿真方式、对输入的原始心电信号,进行线性插值处理,并通过matlab语言编程设计对其进行时域和频域的波形频谱分析,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完成程序编写、调试及功能测试,得出一定的结论。 关键词: matlab 心电信号线性插值频谱分析

目录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1) 1.心电信号的读取 (1) 2.对原始心电信号做线形插值 (3) 3.设计滤波器 (5) 4.对心电信号做频谱分析 (6) 三:总结 (7) 四:附录 (8) 五:参考文献 (12)

脑电信号理论资料

脑电信号: 脑电信号: ●随机性及非平稳性相当强; ●具有非线性; ●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背景噪声比较复杂,有50Hz的工频干扰。 慢波活动频率0.5-2.0Hz,额部导联记录波形峰-缝最小振幅75μV。 δ波的频率为0~3.99Hz,幅度为20~200μV。它是在睡眠、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时出现。 θ波的频率为4~7.99Hz,幅度为20~150μV。它是在困倦时,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所记录的波形。 ɑ波的频率为8~13Hz,振幅为20~100μ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整个皮层均可产生ɑ波。正常成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波幅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进行,形成所谓的ɑ节律的“梭形”。每一“梭形”持续时间约为1~2s。当被试者睁眼、警觉、思考问题或者接受其他刺激时,ɑ波立即消失而代之以快波,这种现象称之为“ɑ波阻断”。一般认为,ɑ波是大脑皮质处于清醒安静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β波的频率>13Hz,幅度为5~20μV,是一种快波。β波的出现以大脑比较兴奋状态下为主。

各种脑电特征提取与分类的方法 (1)基于能量特征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该方法采用带通滤波和小波包分析的方法提取Mu、Beta节律对应的脑电信号,在时域范围内,将信号幅度的平 方作为能量特征值;在频域范围内,采用AR模型功率谱估计法所得的功率谱 密度作为能量特征值。根据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点,构造左右通道信号能量差 值的符号特性作为分类判别依据,进行分类测试。 (2)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该方法基于小波变换法和AR模型法结合线性判别准则对两类思维任务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提出以小波系数 均值经K-L变换作为特征,用Fisher判别准则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这种方法 可以利用少量的数据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 (3)快速多变量自回归模型的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该方法利用多变量自回归(MVAR)模型参数和阶数估计,通过QR分解技术减少了多维矩阵求逆的运 算量,提高了模型估计的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EEG信号的特征提取,分类的 正确率明显高于单变量自回归模型。 (4)基于信息约简对脑电信号特征进行提取:该方法利用不同的脑电特征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并进行分类;其次把连续的脑电信号离散化,利用脑电信号组建脑电 信号信息表,最后利用约简理论,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约简,并利用约简特征 进行分类,验证分类准确率。该方法在保证分类准确率的情况下降低了特征的 数量。 (5)基于相位同步对脑电信号分类:该方法是将相位同步应用于运动意识想象分类,采用希尔伯变换信号处理方法计算脑电信号瞬时相位值。在合适的时间窗下, 选取C3、C4电极与中央区电极进行配对并进行锁相值计算,采用支持向量机 进行运动意识想象分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6)利用能量熵对运动脑电信号分类:该方法通过利用不同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能量熵的变换,从能量熵中提取特征,利用自定义基于统计理论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3359986.html,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 作者:马也姜光萍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0期 摘要:针对P300脑电信号信噪比低,分类困难的特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对P300脑电信号进行叠加平均,根据ICA 算法的要求,对叠加平均的信号进行去均值及白化处理。然后使用快速定点的FastICA算法提取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送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采用国际BCI 竞赛III中的DataSetII数据进行验证,算法的最高分类正确率达90.12%。本算法原理简单,能有效提取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对P300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的任务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P300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独立分量分析;支持向量机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523359986.html,ki.37-1222/t.2017.10.18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和老龄化加剧的现象,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瘫痪,老年痴呆症等患者的基数也相应增长,给社会及病人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近年来出现的涉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医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脑机接口方式应运而生[1]。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建立一种大脑与计算机或其他装置联系的技术,该联系可以不通过通常的大脑输出通路(大脑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2]。这种人 机交互形式可以代替语言和肢体动作,使得恢复和增强人类身体与心理机能、思维意念控制变成为可能。因此在军事目标搜索[3]、飞行模拟器控制[4]、汽车驾驶[5]、新型游戏娱乐[6]以及帮助运动或感觉机能出现问题的残障人士重新恢复信息通信功能[7]等方面均有应用并有巨大 潜能。 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主要由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决定。脑电信号处理模块的核心由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两部分组成。常见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脑电信号有不同的方法。例如时域分析方法有功率谱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适用于P300、N400等潜伏期与波形恒定,与刺激有严格锁时关系的诱发脑电信号;频域分析方法有自回归模型及数字滤波器等,适用于频率特征明显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时频域分析方法有小波变换,适用于时频特性随时间不断改变的脑电信号。上述方法实时性较好,使用较为广泛,但不能直接表达EEG各导联之间的关系。空间域特征提取方法有共空间模式法(CSP)、独立分量分析法(ICA)等,该类方法可以利用各导联脑电信号之间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信息,一般用于多通道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 [8-10]

基于matlab的脑电信号处理

航空航天大学基于Matlab的脑电信号处理 陆想想 专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二О一三年四月

摘要:脑电信号属于非平稳随机信号,且易受到各种噪声干扰。本文基于Matlab仿真系统,主要研究了小波变换在脑电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包括小波变换自动阈值去噪处理、强制去噪处理,以α波为例,提取小波分解得到的各层频率段的信号,并做了一定的分析和评价。关键词:脑电信号;小波变换;去噪重构;频谱分析 0 引言 脑电信号EEG(Electroencephalograph)是人体一种基本生理信号,蕴涵着丰富的生理、心理及病理信息,脑电信号的分析及处理无论是在临床上对一些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在脑认知科学研究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脑电信号的非平稳性且极易受到各种噪声干扰,特别是工频干扰。因此消除原始脑电数据中的噪声,更好地获取反映大脑活动和状态的有用信息是进行脑电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脑电采集仪器获得的脑电信号,利用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提取脑电信号α波的“梭形”节律,并对脑电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和去噪重构。 1 实验原理和方法 1.1实验原理 1.1.1脑电信号 根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可以将脑电波分为4种基本类型[1],即δ波、θ波、α波、β波。4种波形的起源和功能也不相同,如图1所示。 图1 脑电图的四种基本波形 α波的频率为8~13Hz,振幅为为20~100μ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整个皮层均可产生α波。正常成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波幅呈现有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进行,形成所谓α节律的“梭形”。每一“梭形”持续时间约为1~2s。当被试者睁眼、警觉、思考问题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代之以快波,这种现象称之为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第 1 章绪论 1.1引言 大脑又称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它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1]。大脑是人的身体中高级神经活动中枢,控制着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对人脑神经机制及高级功能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脑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人的思维、语言、感知和运动能力都是通过大脑对人体器官和相应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来实现的[2]。人的大脑由大约1011个互相连接的单元体组成,其中每个单元体有大约104个连接,这些单元体称做神经元。在生物学中,神经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相连,连接部分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就是通过这些突触进行的。生物电信号的本质是离子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每有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去极化神经元细胞时,可以记录到一个持续1-2ERP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升到顶端后开始下降,产生一些小的超极化波动后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人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就是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这个变化过程的电位是局部电位。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细胞膜的电特性决定着神经元的电活动[3]。当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被降低从而提高了膜的兴奋性,当兴奋性超过特定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冲动或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由上述可知,膜电位是神经组织实现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兴奋产生的本质。膜电位使神经元能够接收刺激信号并将这一刺激信号沿神经束传递下去。在神经元内部,树突的外形就像树根一样发散,由很多细小的神经纤维丝组成,可以接收电信号,然后传递给细胞体。如果说树突是树根的话,那么细胞体就是树桩,对树突传递进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果信号超过特定的阈值,细胞体就把信号继续传递给轴突。轴突的形状像树干,是一根细长的纤维体,它把细胞体传递过来的信号通过突触发送给相邻神经元的树突。突触的连接强度和神经元的排列方式都影响着神经组织的输出结果。而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神经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才使得人脑拥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脑电波,对脑来说,脑细胞就像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早在1857年,英国的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就在猴

文本分类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综述

文本分类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综述 摘要:文本分类是信息检索和过滤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任务是对未知类别的文档进行自动处理,判别它们所属于的预定义类别集合中的类别。本文主要对文本分类中所涉及的特征选择和分类算法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采用kNN和Naive Bayes分类算法对已有的经典征选择方法的性能作了测试,并将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使用查全率、查准率、F1值等多项评估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最终,揭示特征选择方法的选择对分类速度及分类精度的影响。 关键字:文本分类特征选择分类算法 A Review For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n Text Categorization Abstract:Text categoriza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filtering,whose task is to process automatically the unknown categories of documents and distinguish the labels they belong to in the set of predefined categori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the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n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make deep research via experiment. kNN and Native Bayes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have been appli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classical feature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based on classical feature detection methods have been made a comparison. The results have been ma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sis by assessment indicators, such as precision, recall, F1. In the end, the influence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s have made on classification speed and accuracy have been revealed. Keywords:Text categorization Feature selectio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