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12省市)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吉林、辽宁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吉林、辽宁

【传说】仓鼠助理:光老祖(大仓鼠的小迷妹)(3485008902) 20:35:04
为时光着色。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6:02
开头写:暑假,到海边旅游——因为你中考结束,你在“过节”。
你看到大海的蔚蓝,领略了大海的宽博、深沉、澎湃。
于是,你想为自己着上大海的蔚蓝之色——同样宽博、深沉、澎湃!
@醉漾轻舟 写着写着就写成我和某某的深厚情谊了,然后离题,零分。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8:52
再具体一些,到底哪些才算是一个人的节日呢——除了那些法定的、民俗的节日之外?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9:45
有时候,一段苦难的结束,就是节日。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色彩,是指你的某种特质,往往有外在表现。比如某种性格——活泼开朗、忧郁沉静;比如某种品质——宽怀大度、勇敢坚强;或者你对未来、理想的畅想。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8:16
所以,你发现,有些题目之间是互通的——把一个题目的构思改一改,就可以用来写另一个,而且还挺好。
某位久别、远行的亲友,突然回来,微笑着站在你面前,讲述分别的时光、旅途的见闻。
对你,这也是节日。
【活跃】醉漾轻舟(1159219950) 20:15:13
节日是为了快乐、轻松,那么快乐轻松的日子不也是节日吗?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15:22
度过一道难关,完成一项挑战,你也因此成为一个“新人”。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1:20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助力每一位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点击上方蓝字“一堂作文课”可以订阅哦编者按:中考在即,一想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字的考场作文,同学们不免会有紧张感。

为帮助考生近距离感受中考,提前做好准备,“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真题解密,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8年中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欢迎关注及转发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湖北襄阳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湖北襄阳卷中考真题写作与表达(5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

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

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后盾”,意即“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生活中,亲朋是后盾;学习上,师长是后盾;行动时,伙伴是后盾。

疲惫了,坚持是后盾;失望了,自信是后盾;软弱了,坚强是后盾……请以“后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2017年襄阳中考的两道作文题分别是以“密码”为题目的命题作文和以“后盾”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根据作文的提示语,我们可以知道这两道作文题的写作范畴都很广,都可以从“实写”和“虚写”两方面入手。

若采用实写的方法,以“密码”为题,可选择生活中与密码有关的事件,以密码为线索,贯串全文。

比如,因为日记本密码、手机密码或电脑密码,与妈妈发生的误会、争执或是趣事等等,反映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1、. (潍坊二模)一条瀑布,有的水草经不住冲击,被水流裹挟而下;有的水草顺势而倒,仅仅留下一些绿壁;有的水草则用力扎根,在潜流中生长起来。

观点:顺势而倒与扎根生长;人生不要盲从,要自主自立;勿盲从,当自主;勿流俗,勿盲从,要独立思考;2、(潍坊一模)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门口贴的中文名字被撕掉。

有人说撕下纸条是种族歧视;有人说,中文不容易学,要多交流;有人说,不应该贴中文,人家不认识。

观点:凡是给你几个观点的,可以写一个观点。

勿歧视,多沟通;文化需要交流;歧视与交流。

3、石家庄: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

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骗子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账,反而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故事。

因小品中骗子打时说的是某省方言,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电视台和该小品剧组赔礼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

律师此举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否定律师做法:方言并非歧视,请勿对号入座。

这是小题大做,过度敏感,放着大好的内容不去,反而抓着细枝末节的形式不放,本末倒置;不能把艺术和现实混淆,如果演讽刺小品都要被起诉,谁还敢演反面人物呢?说某地方言是地域歧视,说普通话就不是吗?只能不说话了。

肯定律师做法:就是要坚决向地域歧视行为说不。

不但如此,还要向一切歧视行为说不。

4、成都:有个木匠去城里的路上看见一棵栎树,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

很多围观者赞叹不已。

木匠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直往前走。

弟子问木匠:这么大的树,您怎么看都不看一眼呢?木匠说: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造船会沉,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做器具不结实,做门窗会流出树脂,做柱子易被虫蛀。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

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从2015年《特别的______》,到2016年的《我真想______》,再到2017年的《原来,______》,最近几年广东省卷对半命题作文情有独钟。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考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

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考查的目的。

2017年广东省卷审题障碍不大,结合材料,知道“原来”一词含义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包含有发现、醒悟、惊叹等意思在其中,突出的是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

比如幡然醒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等等,着重体现变化的心理过程,由不知道到知道,由不明白到明白,由毫无感觉到感动满满……这是写作前构思立意的出发点,比如人间自有真情在,但是以前没有发现,现在感受到了;比如世间万物发展均有哲理,但是以前没有发现,现在体悟到了;比如自己身上有某优点,但是以前不承认,现在得到肯定,需要……由此看来,考生只需要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善于从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入眼,突出其中的“发现”和“改变”,就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实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应该不能是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而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出彩就要想别人所未想,思别人所未思,比如“原来,狗也会吃草”这个题目,与平常的现实相差甚远,但却也是事实,只是大家未曾看见而已,狗在生胃病的时候,就会采用这个治疗方法。

这样的作文既能够体现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会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34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34

写作杭州12.按要求作文。

(写分 5 分)生活中,多人和事的意不是一的。

比方,成,不不过年的增,更是心智的成熟;出,不不过了抵达,更是了沿途的景;父亲母亲,不不过生养我的人,更是精神成的带路人;家,不不过“港湾”,更是一种任与⋯⋯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和感悟,以“,不不过” 作文。

要求:(1)先将目充完好;文章立意来自资料。

(2)字数许多于 600 字,文体不限(如写成歌,许多于 16 行)。

(3)写出真情感,但不要出真的校名、人名。

【考点】 L2:半命作文.【剖析】本作文半命作文.半命作文就是指作文目只出一半或一部分,此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充的一种作文.半命有三种:前、后,首尾.本作文属于第三,的前二者而言,自由度更大.【立意】,抓准切点仔作文的,抓住此中的关句“生活中,多人和事不是一.” 里潜藏着两个关“生活”与“ 一”.“生活”的指向又在何?中例了“成”“出”“父亲母亲”“家”⋯要求考生“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写出自己“不是一”的思虑与感悟”.写作考学生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详细象或的感觉、思虑和析能力.依据不一样的目的和象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感情,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指】作文,侧重考学生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与感悟”.关“不不过⋯更是”,前后形成比关系,种比能够是外与内、程与果,也能够是物与精神、享受与付出等.同一感知象,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的个性化.所以眼在“不不过”,是限制,也是划分学生有没有思虑感悟的关点.思辩的落点揭露二者之的关点,要点放在“更是”后半部分干,也就是挖深“别的的是什么”,防止亦步亦趋.【写作方法】种首尾的本命命开放度大.中提示考生能够从“成”“出”“ 情”“家”等角度切入,自而后边的省略号示意考生也能够从其余角度切入.但必定要“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与感悟”,而要写出一个由表及里的考虑程.所以,运用插叙、倒叙手法能够使行文得跌荡起伏,借助心理活、作、神、言等描绘,使得人物形象前后形成明的比.里要防止的就是材老套、一模一样.建能够发掘一些人无己有的陌生化材,加上个性化心理,的文章就会染上“俺”的滋味,放“我”的采.【防止区】道的点在于好干中的空白“,不不过”.在写作程中,经常会犯以下:区一:不.前后缺乏必定的关系,没有必定的序.特别是没有出“不不过”后半部分“更是”的深沉与个性之.区二:材老套,亦步亦趋,缺乏新意.的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仿佛成了情永的志,成了不去的坎.区三:就事事.考生叙事而叙事,不会内行文中运用虚合,情形交融等手法帮助升要旨.【解答】【例文】六月,不不过夜已三更,窗外月朦,西帷,不愁人睡.只得深夜独倚杆,数落花,深三年同学情.静静,泪早已滑落,划破那浩大的汪洋.不知何歌响起,咽咽地落断人⋯前,那一棵得亮,得盎然.中有些知了在不知疲地吼着,在个漫漫的子夜,在个开始燥的六月.六月,到了.能否意味着?那来去的册不知已落下几个人的字迹?不知会不会勾起惆客的愁?不知会不会念那些年,我一起度的青翠月?曾否?三年从前,我相遇在那葱的香樟下,在成的盛夏.年少的眼波流,是天真无邪的初.于是足,逗留,相知⋯校园内的那一片天,了我的与拼搏.曾否,那年初三,我持每日行晨跑.在那一个呈的色跑道上,我互相激励,互相扶助,绝不惜地洒年少的汗水与泪水这样狂!也会在成快要放弃的候拍拍他的肩,:“加油,我一起跑!”也会在成大汗淋漓的候上一杯水,一巾,他起傲的大姆指:“你真棒!”那整的方,那一的服饰,那此起彼伏的喘气声,都是我成的.有那个充的班,随可的励志条子,教室后口的那堵照片,那着我三年点滴的相片;那台上的色盆栽,像是披着衣的天使,寂静地,固地帮我化空气;有窗台上的那条小儿,是那么,甚至陪同着我迎来中考.在个地方,我收了太多太多,开学班主任出心裁的新年小包,后上壁的状是我引以傲的光荣,全部全部都本有些乏味的学增加了多不一的趣,我的成打上明的号.此刻,知了喊声有些聒躁,角的子花次序放,开得猖狂,开得,在阳光下这样灼灼其.六月,究是到来了.了,屋内的人儿能否也要各奔西了?能否能与你奔跑在同一条跑道?能否能你一瓶水,一巾?能否能与你看着同一黑板,用同一枝粉笔固地起脚尖,在其实不是很干的黑板上写下心的?能否能用笔盖戳你的背,而后和你一起解那复的几何形?能否能⋯人生最将荒地渡口,在世中翻的人,不是心惆的客?六月,不不过,更是三年情的离.更是我多人,多过后成的.湖州10.下边文字,按要求写作。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南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南卷)

中考满分作⽂2017年中考作⽂真题及范⽂深度解析(河南卷)今天让我们⼀起进⾏2017年中考作⽂河南卷的解读。

2017中考作⽂河南卷中考真题作⽂(50分)任选⼀题作⽂。

(1)题⽬:越来越的我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补充完整,然后作⽂。

②除诗歌外,⽂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地名。

(2)读下⾯材料,然后作⽂。

燕⼦每次⾼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段距离,积蓄⼒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画出⼀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度,⾃定⽴意,⾃拟题⽬,写⼀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地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2017年河南卷同2016年的命题形式⼀致,即采⽤“半命题作⽂+材料作⽂”的形式,要求考⽣⼆选⼀作⽂。

(⼀)半命题作⽂“越来越的我”是⼀个补全中间式半命题作⽂。

该题⽬要求考⽣关注并书写⾃我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注重考⽣的精神层⾯。

通过前后变化,借以展⽰考⽣精神世界的成长、变化轨迹。

题⽬为⼴⼤考⽣提供了写作的⾃由度,梳理成长中的点滴变化。

对考⽣⽽⾔难度不⼤,但要写出新意,从众多考场作⽂中脱颖⽽出,却并⾮易事。

已知信息的关键词是“越来越”和“我”,它提⽰考⽣要在横线上填写体现“我”精神变化的内容,以修饰题⽬中的“我”,进⽽将该半命题作⽂具体化。

关键词“越来越”提⽰考⽣要写出变化的过程,关键词“我”限定了叙述的⼈称。

考⽣要书写⾃⼰⾝上真、善、美的变化,传递⽣活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并表达真情实感。

(⼆)材料作⽂该材料作⽂重在考查理性思辨能⼒。

它所提供的材料是⼀句富含⼈⽣哲理的话,句⼦⽐较短,内涵却⽐较丰富,考⽣可从不同的⾓度进⾏⽴意。

在审题⽅⾯难度不⼤,考⽣在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积蓄⼒量”“漂亮的弧线”的同时,还要注意材料所隐含的⾮关键信息“每次”“总要”等对题意的辅助作⽤。

考⽣在准确思考“积蓄⼒量”与“漂亮的弧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从成长、成功、锤炼⾃我、定位等⾓度⽴意,表达对材料的感悟和思考,还可以写由这则材料所引发的“联想”。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思路三:有些爱好仿佛就是在“玩”,比如玩古董、玩陶艺、游山玩水。
玩,是心态,是轻松自如的生活心态。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45:26
庆阳、白银
(1)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事,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快乐多多!
请以“快乐多多”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许抄袭套写;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_______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用“222”结构这个中考作文神器!
【管理员】仓鼠警长(2653865847) 20:06:46
保洁员真了不起
交通协管员真了不起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6:55
还可以写“大自然了不起”。
参考下面的题目:
216、万物静美我在中央
万物静美,我想到两点:第一,泰戈尔的“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第二,道家所言“天地之间有大美”,大自然有不言之美。
【管理员】虎嗅蔷薇(1970541262) 20:34:11
还有“挫折一直都在”,文艺一点写“阴霾一直都在”,但我不会放弃,努力战胜眼前挫折,迎接更大的挑战,提升自己。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4:14
陕西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助力每一位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点击上方蓝字“一堂作文课”可以订阅哦编者按:中考在即,一想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字的考场作文,同学们不免会有紧张感。

为帮助考生近距离感受中考,提前做好准备,“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真题解密,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8年中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欢迎关注及转发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威海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潍坊卷中考真题作文。

(50分)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的风力更大。

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这是一道立意深刻的材料作文题。

这样的命题形式鼓励学生联想与发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与去年“自行车比赛”的材料作文相比,降低了难度,与2013年潍坊市中考题有相似之处。

准确解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是写作的前提。

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内涵:人生难免会遇到顺风和逆风,但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不能因为处于逆境而选择逃避、自暴自弃,也不能因在顺境中就沾沾自喜,忘记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果你敢于直面逆境和磨难,勇于接受挑战,把逆境和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那么成功非你莫属。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正视逆境,直面挫折”“不畏困难,不避挫折”“在逆风中奔跑,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砺”“逆境造就人才”“逆境成就人生”“正视自己,敢于面对挫折”“坚定信念,逆风飞翔”“逆风飞翔,方能百炼成钢”“激流勇进,做生活的强者”“直面生活,不惧霉运”“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一)2017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
自然。

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
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
巨大。

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
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问题特征鲜明;
(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
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中“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
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
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