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长度、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时间的单位以及停表的读数1.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会判断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选取以及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1.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2.会认S-t V-t 图像1.掌握测量速度的实验长度单位的换算:1km = 1000m = 103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dm = 0.1m = 10-1m1cm = 0.01m = 10-2m1mm = 0.001m = 10-3m1μm = 10-3mm = 10-6m1nm = 0.000000001m = 10-9m三1m1dm1cm5×10cm506.45×1000m6.45×1035dm= = cm6.45km= = m24nm= = mm24×10-6mm2.4×10-51.长度的测量①看:刻度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③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并且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⑤记:记录结果要有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请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2.55cm4.6cm2.80cm1.40cm1.80cm2.6c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DB例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例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cm.1 mm0.901 mm2.503.误差(1)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共39张PPT)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变式题3如图4所示的是 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 像,则v甲= 2.5 m/s,甲物体以此 速度运动20 s通过的路程是 50 m.
【解析】题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据 图像能看出,甲、乙的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做匀 速直线运动,对于甲来说,在4 s所走的路程是10 m,所 以甲的平均速度是 v s 10 m 2.5m / s; 若甲以上述的速度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5. 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其速度表如图所示, 90 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 ,合________m/s 。 25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变式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从图中知圆柱体 的直径为 0.90 cm.
【解析】 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 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 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s 类型三 与 v 相关的计算 t 例3 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 km/h,她在50 m 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 s, 跑完50 m的平均速度 是6.25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 快 .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解析】已知短跑时的路程为50 m,所用时间为8 s, s v 由速度公式 得平均速度为6.25 m/s; 骑自行车的速 t 度18 km/h=5 m/s,所以短跑的平均速度大于骑自行车 的速度. 【名师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中的 已知量和所求量;(2) 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统一; (3) 结合对应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值求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PPT共52张)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 平均速度为 1.8 m/s,CD段的路程为1.5m, 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
vAB<vBC (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像,如图 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 过2 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 时的速度为 4.8 m/s.
秒
:
分
、
小时
. ,常用单位 .
三、误差
1.概念: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
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是
不能 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精
密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
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
免的.
四、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静止, 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变式拓展2 如图5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三、运动的相对性
例1.(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
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
照物是( A )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例2.(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 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 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 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变式拓展3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课件(31张PPT)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走路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咱 们方法,也称“等效替抖 音代法”
—
的
的
声
校
4.化音直为曲: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歌道的长度
这 是 高
手
12
参照物的性质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任意性)
不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排己性)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有走变化 → 物体运动
路
无变化 → 物咱体静止
们
抖 音
的
的
声在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不校同,结论往往不同
音
歌
这 是 高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手
—
14
运动的快慢----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观众比较法)
(裁判比较法)
①走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咱 们同路程,比较时抖 音间
—
的 声 音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手
8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会记: 测量结果 = 数值 + 单位
用刻度尺测量得到的结果为12.34m,那这把刻度尺的分度
—
值为 1dm 。
走
救
路
护
的
车
声
专
音
属
咱 们
抖 音
的 校 歌
这 是 高
手
9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三、停表的读数
读数 = 小盘分钟数 + 大盘秒数
大表盘有两组数据: 0~30 31~60
速度(v)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的 校 歌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这 是 高 手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共25张)ppt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7:30
1463
4
49
100千米/时
108千米/时
在闷热无风的一天,货船在运河里匀速前进,岸上的人看到船头的三角旗向南指,船员由船尾走向船头,对船员而言,两岸向 方向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为V1,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V1 V2。
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前方转弯处有一峭壁,司机按喇叭后2秒才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PART ONE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的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秒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秒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峭壁间的距离为 米。
时间/ s
0
5
10
15
20
25
速度/m.s-1
0
1
2
3
4
5
7.火车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人们设法测得他在起动过程中几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火车起动时开始记时)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火车在起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 时间每增加5秒,速度增加1米每秒
D
9、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 时 分,假定此过程列车是直线行驶,平均速度是 。 全程平均速度是 。 (结果取整数)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m h
15m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t s总 2160m 144s v 15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m h
10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t s 200m 20s 30s v 10m s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1) 350μm=
m
(2)180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 0.45×109nm nm 4.5×108 (2)38cm=38×104μm = μm 3.8×105 (3)750nm= = 750×10-9m 7.5×10-7 m (4)3×108m= = 3×108×10-3km 3×105 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50μm= (2)180m=
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0.45×10 nm 4.5×10 nm = (2)38cm= 38×10 μm = 3.8×10 μm (3)750nm= 750×10 m 7.5×10 = m (4)3×108m= 3×10 ×10 km 3×10 km =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um=0.000001m=10
km
×103
m
×103
每下一级数字 扩大1000倍
×103
mm μm nm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s): 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m 误差: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测量工具:停表 时间(t): 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s 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速度(v): 公式:v=s/t 单位:m/s
9 8 4 5 -9 -7 8 -3 5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放: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3.读: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
B
C
数字
4.记: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33cm 2.32cm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 m h 10 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s 200 m t 20 s 30 s v 10 m s
×103
m
×10
每下一级 扩大10倍
×10
dm cm
×10
mm
单位换算的格式
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1)500m=_______μm (2)42μm=_______nm 500m= 500×106 μm= 5×108 μm 42μm= 42×103 nm= 4.2×104 nm
单位换算的格式
今天,我为祖国喝彩!明天,祖国必将因我而骄傲!
s总 v t 20 m 180 s 3600 m s
s桥 s总 s车 3600 m 250 m 3350 m
2、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2) 火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关于比值的问题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 是2:3,则速度之比为( A ) A.9:4 B.4:9 C.1:1 D.3:2
8.“钓鱼岛”是中国的,它距离中国浙江温州 港东南约356公里是( B) A.3.56×104m B.3.56×105m C.3.56×106m D.3.56×107m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 m 15 m h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s总 2160 m t 144 s v 15 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解: 火车的速度 v 72 k m 20 m h s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 t 3 min 180 s 火车走过的路程为: 桥的长度为: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总路程 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时间
运动的相对性
研究对象 宇航员 参照物 飞船 地面 电梯 地面 司机 马路 运动情况 静止 运动 静止 运动 静止 运动
电梯乘客
乘客
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可以是 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 种性质为运动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