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技巧

合集下载

八条说话的小技巧

八条说话的小技巧

八条说话的小技巧1.倾听并示意理解在进行对话时,要确保你正在倾听对方的话语并且展示出你理解他们的意思。

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示意你在倾听并积极参与对话。

2.保持眼神接触维持良好的眼神接触是建立有效沟通的重要一环。

它传达了你对对方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有助于你获得更好的理解和理解他们的意图。

3.使用亲切的问候短语在和他人交谈时使用友好的问候短语,如“早上好”、“你好”,可以给人一种受到欢迎和尊重的感觉。

这也有助于打破僵局或不熟悉的气氛。

4.使用肯定性语言使用肯定性语言可以传达出你对对方的赞许和鼓励。

例如,当有人提出一个好主意时,你可以说“这是个很棒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方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积极的沟通氛围。

5.温和地提出批评或建议当你需要提出批评或建议时,对于对方的感受要保持尊重和敏感。

用温和的语气表达你的观点,并尽量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辞。

例如,你可以说“我有一个建议,你是否考虑过……”这样可以将你的观点传达出来,而不让对方感到受到攻击。

6.避免过多的细节在交谈中,要避免提供过多的细节,以免让对方感到无聊或被淹没。

尽量保持简洁明了,只提供必要的信息。

7.使用询问问题询问问题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关键。

通过询问问题,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并展示出你的关注和兴趣。

确保问题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开放式问题,以便对方可以更轻松地回答。

8.做好准备在和他人交谈之前,做好准备是很重要的。

了解一些关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提前思考一些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这样可以让你在对话中更加自信,并能更好地回应对方的观点和想法。

9.使用适当的幽默在对话中运用一些适度的幽默可以缓解紧张气氛,并增加亲密感。

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冒犯性的幽默,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10.尊重对方的观点在与他人交谈时,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至关重要。

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要以尊重和友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建立真实的沟通,促进相互理解。

11.学会沉默沉默有时比言语更有力量。

30个说话口才的技巧

30个说话口才的技巧

30个说话口才的技巧一、以“问答”方式引起兴趣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起听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

二、使用明确的语言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或句子。

三、运用幽默和笑话通过适当的幽默和笑话,可以轻松地打破紧张气氛,引发听众的笑声和共鸣。

四、运用故事和案例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真实案例,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记忆。

五、运用比喻和类比通过使用比喻和类比,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更具体、更易理解的形象,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六、运用反问和反转通过反问和反转的方式,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通过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可以增强自己的表达力,使话语更加生动有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八、注重声音的节奏和音调通过掌握声音的节奏和音调,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表达效果,使话语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九、注重语速和停顿的运用通过控制语速和停顿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听众的思考和理解,使话语更加有层次和韵律感。

十、注意语气的变化和强调通过注意语气的变化和强调,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反思。

十一、避免使用废话和充数词避免使用废话和充数词,保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

十二、重复和强调关键词通过重复和强调关键词,可以使关键信息更加突出和易于记忆,提高听众对话语的理解和接受度。

十三、注重节奏和悬念的营造通过掌握节奏和悬念的营造,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兴趣和集中力。

十四、运用控制情绪的技巧通过掌握控制情绪的技巧,可以更好地应对紧张和压力,保持自信和从容。

十五、注重言辞的精准和准确通过精准和准确的言辞,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避免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

十六、运用正面语言和积极心态通过使用正面语言和积极心态,可以更好地影响听众的情绪和态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10个实用的说话技巧

10个实用的说话技巧

10个实用的说话技巧
1. 充分准备:提前了解与对话人相关的话题和信息,这样能让你更自信和流利地交流。

2. 善于倾听: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避免打断对方,并用合适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兴趣。

3. 使用开放性问题:通过提问来引导对话,这样可以促进对方更多地参与其中,并得到更深入的回答。

4. 使用非语言沟通: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意义。

5. 控制说话节奏:避免说话过快或过慢,保持一个适当的节奏,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和跟进你的意思。

6. 使用具体的例子:在解释事实和观点时,使用具体的例子可以使你的表达更具体、更易记忆。

7. 注重声调和语调:通过变化声音的音量和音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语义,使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8.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使用具体、明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含糊不清的词汇。

9. 肯定和赞美对方:通过给予对方积极的肯定和赞美,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并增加对方合作的意愿。

10. 学会道歉和认错:当你犯错或者说错话时,及时向对方道
歉并接受责任,这样可以保持关系良好并修复交流中的失误。

10种说话技巧 让你说话更有逻辑

10种说话技巧 让你说话更有逻辑

10种说话技巧让你说话更有逻辑在社交和职场中,有效的沟通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10种说话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加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清晰明了:在表达观点时,一定要注意清晰明了地陈述,避免模糊和不确定的说法。

使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清晰传达给听众。

2.有条理:在讲话时,要注意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可以使用分点和标题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思路。

3.逻辑思维:在说话之前,先进行一些逻辑思考。

明确你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理由,并确保它们之间存在合理的关联。

4.依据和事实:在表达观点时,提供一些具体的依据和事实,以增强你的说服力。

这样做可以让听众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5.听众的需求:在和他人交流时,要注意关注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根据听众的背景和兴趣点,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6.有效引导:在和他人交流时,使用有效的引导语言,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例如,使用"现在,我想强调的是..."或"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等短语。

7.公正客观:在表达观点时,要始终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避免过度情绪化或偏见,并尊重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8.换位思考:在交流中,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9.避免中断:在与他人交流时,尽量避免中断对方的讲话。

耐心地等待对方完成他们的话语,然后再回应。

这样可以表现出尊重和理解。

10.总结和回顾:在结束交流之前,进行一次简短的总结和回顾,概括你的观点和对话的重点。

这样有助于巩固对话内容,使之更加有条理和清晰。

这些说话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有效的沟通,你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建立更强的互动和连接。

说话要有什么技巧-说话的技巧有哪些

说话要有什么技巧-说话的技巧有哪些

说话要有什么技巧-说话的技巧有哪些说话必须要有的技巧有这些:1.三思而后说;2.学会看人说话;3.学会赞美;4.学会婉拒不想回答的问题。

如果想具体了解说话要有什么技巧,那无妨接着往下看吧!1、三思而后说:有的人说自己说话很直,比较率性。

千万别把这个当成理所当然的有点,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你因为过于直接伤害到对方时,别期望用“抱歉,我说话比较直接〞来补救。

那是最苍白无力的解释,根本没用,对方会记得你的伤害,一定要三思而后说,实在说了,就直接说抱歉吧。

2、看人说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不是见风使舵,这是机智与尊重。

面对没那么熟的人,或者陌生人,和面对熟人,要有两套聊天说辞。

不过,如果这两种人同时出现时,就要对熟人略微收敛,对陌生人多加询问。

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才干推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严正认真,还是不拘小节呢,那么尺度拿捏得久会更准确。

3、学会赞美:不得不说,每个人都喜爱被赞美被表扬。

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赞美真的很少。

但是要注意的是,赞美一定不能过多,多了会显得虚伪,奉承,不然就会显得生分,所以不最好不要超过三句。

赞美最好是发自真诚的内心,讲究技巧,有突然性。

在背后赞美一个人,往往效果更好。

4、婉拒不想回答的问题:在生活中,时常会碰到一些让人尴尬,或者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怎样去婉拒呢?这个很简单,可以直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问回去。

既可以转移注意力,又是对对方的一种提醒,如果对方不识趣,还持续问,那么就可以直言提醒他。

2说话的技巧有哪些1、说话很重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沟通〕效果,好的说话方式就是一门艺术。

2、不直接评论别人说的对错,每个人说的观点只是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

3、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对和错,不要轻易推断别人的对和错。

4、沟通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言语,拿别人的好处、长处来用,学会尊重别人。

5、不合计别人的感受很有可能因为随口而出的一句话伤害对方。

6、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一般来说,文字、语言、动作互相配合的沟通交流会比较有感染力,表达效果也会比较好。

36种高情商说话技巧

36种高情商说话技巧

36种高情商说话技巧36种高情商说话技巧1.倾听并关注他人•给予他人充分的关注,表现出对他们的真正兴趣。

•避免打断他人,听完对方的发言再进行回应。

2.尊重他人观点•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他人的思考方式。

•避免与他人进行争吵,保持冷静并寻求共识。

3.控制情绪•在说话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过激。

•尽量避免使用情绪化的语言或词汇。

4.用积极的语言表达•使用积极的措辞和语言,传递正能量。

•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词汇,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说法。

5.注意非语言沟通•注重肢体语言和声音的表达,传递更准确的信息。

•认真观察他人的姿态和表情,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6.避免使用符号暗示•避免使用含糊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尽量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避免给他人造成困惑。

7.理性表达观点•使用客观、事实性的表达方式,避免过度主观化。

•基于逻辑和证据进行论述,增加说服力。

8.保持耐心和耐心•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耐心,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

•不要急于做出回应,先理解和消化对方的信息。

9.请教和接受建议•谦虚地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反馈,从中学习和成长。

10.避免评判和批评•尽量避免对他人进行过度的评判和批评。

•在提出意见时,注重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11.借鉴分享他人观点•学会欣赏他人的观点和见解。

•将他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开阔自己的思维方式。

12.使用恰当的幽默•正确运用幽默,轻松化解尴尬场面。

•避免过度使用幽默,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13.关注对方情绪•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关心和安慰。

•避免对他人的情感漠不关心,积极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14.借助恰当的沟通工具•根据情境和对方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

•在团队合作中,善于利用在线沟通工具和会议等方式,提高沟通效率。

15.提供明确和准确的信息•在沟通中提供清晰的信息,避免含糊不清或误导他人。

•确保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被准确理解。

25个万能说话技巧

25个万能说话技巧

25个万能说话技巧1、别做杠精,在他人发表看法时,不要一昧地说“我觉得不行。

”“感觉没用。

”可以转化为“我觉得这...你觉得怎么样?”2、善于赞美,夸人夸细节,比如“你真好看”改成“你今天的发型真好看,很漂亮。

”每个人都喜欢好听的话,称赞他人是最不容易出错的话术。

3、学会谦逊,找人问问题时,态度要好,不能高高在上地问“这里怎么弄?”可以委婉地说“你现在有空吗,我有个地方想问下?”4、拒绝嘲笑,不要随便嘲笑一个人喜欢的东西或者他的身材样貌,可以把“你好丑。

”改成“你好可爱。

”5、面对上级交代的任务,把“嗯嗯。

”换成“没有问题。

”6、如果别人不小心说错了什么,不要取笑,可以把“你好傻。

”换成“你很有想法。

”7、不要打断,在聊天时尽量不要打断别人说话,如果对方被打断,你还可以帮他提下“你刚才......”学会尊重,请人吃饭或者聚会时,不要自己随便决定,把“吃这个。

”改成“这几家看推荐挺不错的,你看看吃什么?”9、遇到善意的提醒,把“知道了。

”改成“谢谢你的提醒。

”10、多考虑对方,说话时在后面每句话后面加个好吗?比如“晚上吃这个好吗?”“我们去这里好吗?”给对方选择空间。

11、第一次见面询问对方名字时,把“你叫什么名字”改成“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这样会让人更容易心生好感。

12、如果自己开的玩笑让人生气,要真诚道歉,而不是说“我不就开个玩笑吗?”“你真玻璃心。

”这些话。

13、吵架时,不要说伤自尊的话,把“你走开。

”改成“我想冷静一会。

”14、对不熟的人,不要一直问“为什么。

”15、别人推荐你一件东西,即便不感兴趣,也不要直接说“不用了。

”“用不着。

”“没兴趣。

”可以换成“谢谢,这听起来不错。

”16、遇到你不想回答的问题,可以直接拒绝,不要说“关你什么事。

”也许别人只是无意提起。

17、聊天中把“你听懂了吗?”换成“我说清楚了吗?”,会让别人觉得心里放松,更愿意说出心中疑惑。

18、面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时,不要一昧说“我没错。

30个高情商说话小技巧

30个高情商说话小技巧

30个高情商说话小技巧以下为30个高情商人士的说话小技巧:1.善于倾听,给对方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打断或者急于回应。

2.使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对方,提供支持和认可。

避免批评和否定。

3.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控制情绪表达,以避免发生冲动或激烈的言语争吵。

4.维持平和的口吻,通过运用冷静而控制的语气,传递信息。

5.避免过度抱怨、责怪或抨击他人。

以解决问题为重心。

6.使用“我”语言而不是“你”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7.经常回顾自己的用语,确保自己的话语积极而积极地影响他人。

8.通过使用幽默和轻松的言辞,缓解紧张气氛。

9.使用“而不是”的说法,将问题转化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10.给予他人充分的赞赏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11.使用婉转和客观的措辞提出批评,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

12.通过问问题,积极倾听以及关注细节,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13.信任对方的动机和诚意,避免质疑或怀疑他们的动机。

14.使用平衡的语言,平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考虑他人的意见。

15.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即使意见不同也能够尊重对方。

16.避免使用带有偏见或刻板印象的语言,以免伤害他人。

17.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决策,以增加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18.维持良好的非言语沟通,包括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19.注意自己的说话速度和音量,确保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20.在紧张或冲突的情况下,给予自己和他人时间和空间冷静下来,并寻求共同解决的方法。

21.避免揣测他人的意图或动机,而是询问对方的意见和想法。

22.结合事实和真实的情况,以便有根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3.意识到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并展示对与自己不同的看法的尊重。

24.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对方改善和成长。

25.使用直接和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复杂的措辞。

26.适时地使用一些情感表达,如同情、理解或关怀。

27.避免说一些过于私人或敏感的话题,以免伤害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成杰)2012-05-03 13:55:34一、布朗定律:先打开别人的心锁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真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

找到心锁就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只有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你才能明白自己该说什么,一切才能尽在掌握之中。

布朗定律是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意思是说,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往往就可以反复用这把钥匙去打开他的某些心锁。

这就告诉我们,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无论对方是谁,只要你能够找到他的心锁,就能够轻易打开他的心扉,从而在沟通中无往不胜。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放牛,给有钱人家打工,甚至一度还为了果腹而出家为僧。

但朱元璋胸有大志,终成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个伙伴来京求见。

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犹豫再三,总不能让人说自己富贵了不念旧情,还是命人传了进来。

那人知道朱元璋从小就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于是一进大殿,即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此后,因为这个人深知朱元璋的脾气,说话总是能够说到他的心里去,所以很得朱元璋的赏识。

后来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儿放牛的伙伴也来京面圣,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您还记得吗?那时候我们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了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吞下一把青菜,这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最大的心病就是怕人提起自己卑微的过去,见这位儿时玩伴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么说,龙颜大怒,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斩了!”会说话的人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升官发财,不会说话的人却因为言语不当遭到灭顶之灾。

在会说话与不会说话之间,其实并非横着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你只需找到可以打开对方心灵的那把锁,就会看到另一番天地。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个伙伴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好面子,所以他不仅能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得到重赏,还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屡获赏赐。

而第二个伙伴,虽然所说的意思和第一个伙伴一样,但由于措辞不当,让朱元璋觉得很丢面子,于是刚见面就惹来杀身之祸。

不看谈话对象,不知对方心思,只顾滔滔不绝地胡侃的人,是最愚蠢的。

聪明的人,总会在沟通前了解对方的心病所在,知道别人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从而清楚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

二、白德巴定律:少说多听才受人欢迎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思想是底片,演说是照片。

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

聪明人都会管好自己的嘴巴,不会说太多的废话。

古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认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是最好的美德。

后来人们将其称为白德巴定律。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人际沟通中,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话说得越多,在社交圈子里就会越成功,其实不然。

要知道,言不在多而贵精。

那种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讲话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谈话的对象是谁,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一位外交官在初涉外交领域时曾带自己的太太去应酬,可他的太太在那些场合总是感到很别扭。

她是个来自小地方的人,面对满屋子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的人,她拼命地找话题和他们聊天,不想只听别人说话。

结果可想而知,人人都在疏远她,没有一个人想与她交流。

后来有一天,她向一位讲话不多但深受欢迎的资深外交家吐露了自己的困扰。

这位外交家说:“你必须学会约束自己的嘴巴,没什么可讲时,就不要勉强。

多听听别人说不是挺好的吗?相信我,善于聆听的人同样受欢迎。

”很多时候,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并不在于你表达了多少,而在于你聆听了多少。

真正的谈话高手,总是能够专心地听对方说话,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

不论你是在和别人讨论事情,还是与别人闲话家常,当你正在说话的时候,别人若插话进来,打断了你讲话的兴致,你会怎么想?肯定会感到很扫兴吧。

同样,如果你只是想让别人听你说话,只是想让别人认同你的各种观点,而不在意别人说的话,那样就只会让人反感。

如果你说了一大堆后,却发现对方的眼神游离,把话当成耳旁风,你该是多么失望啊!但是,如果你在听对方说话时,两眼专心地凝视对方,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那么对方就会觉得很受尊重,在你说话时,对方也会一样重视你。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善于交谈的人,那就得先学会少说多听,该说时说,不该说时就闭上自己的嘴巴,这样你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

三、比林定律:该说“不”时绝不犹豫太快说“是”与太慢说“不”,都将贻害无穷,给人带来无尽的麻烦。

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这就是比林定律。

该定律是由美国幽默作家比林提出来的。

比林定律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当个人没有否决权的时候,发言权也会很容易被剥夺。

对不该让步的事,就绝不要让步;当你不给别人让步时,别人反而更容易给你让步。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想对别人说“不”,却硬生生地把这个“不”字吞到肚子里去了,而违心地从嘴里蹦出来个“是”字?可是后来又越想越不对劲,就说“我其实当时应该拒绝他的”、“我怎么这么没用,不敢说出真心话”。

你自责不已、悔不当初,最后陷入到一种不安与沮丧的情绪之中而久久无法释怀。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你常常太快说“是”,才让自己陷入到“不得不”或者“被逼无奈”的窘境当中。

更重要的是,这种草率的决定还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陷入被动。

长此以往,你将无法享受给予和付出所带来的真正快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都会沦为一种负累。

为什么不直接说“不”呢?因为你碍于面子,不想得罪人!认真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与工作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如意,有多少是因为碍于情面,过于草率地答应了他人的要求,事后却发现自己力有不逮的呢?对于那些在商海中打拼的人来说,就更要敢于说“不”了,否则必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悔恨。

因为,商场如战场,一进入商场就注定要面对胜负存亡的考验。

久战沙场且常胜者,必为有勇有谋、善于说“不”之士。

了解了比林定律,你就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拒绝,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变得更轻松。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那么,你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轻松地说出那个重要的“不”字来呢?首先,在各种谈话或发言的时候,你要懂得说话的艺术,考虑问题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慢。

该说“不”时就坚决不说“是”。

其次,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有权拒绝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情感。

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与斤斤计较是不能画等号的。

再次,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向对方阐明自己的难处或能力所限;或根据对方的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即使没能直接帮忙,却一样能为对方解决问题。

四、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说服定律如果人们答应了某个小请求,那么他们很可能会答应更大的请求。

登门槛效应起源于销售领域。

有位销售人员发现,如果站在门外销售产品,你的推销多半会失败;而一旦进入主人家中再推销产品,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登门槛效应泛指在提出一个很大的请求之前,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请求,从而增大让他人接受更大请求的可能性的一种现象。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哪怕是一分钱也好”的话,便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

查尔迪尼这样分析说:“对人们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时,人们难以拒绝,因为他们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这个简单的要求之后,再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人们一般会更易接受。

这是因为,只要你接受了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后,对于更大的请求便不会觉得有多困难或不好意思再拒绝别人的请求。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瑟作了一个现场实验,该实验名为“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它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

两位心理学家让自己的助手随机去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把一个广告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基本上每位家庭主妇都同意了这个小小的要求。

不久之后,他们又一次访问了这组家庭主妇,并请她们将一个大而不太美观的广告牌放在自家院子中,结果其中有一多半的人都答应了这个请求。

与此同时,他们还让助手去随机访问另外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把大而不太美观的广告牌放在她们的院子中,结果仅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了这个请求。

登门槛效应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女记者帕兰要去采访一位很有地位的重要人物,想请他就海洋动物保护问题发表15分钟的广播讲话。

但这位重要人物非常忙,如果知道采访要占用他15分钟的时间,很可能就会拒绝。

于是帕兰决定采取先小后大的说服法。

她先打了个电话:“在百忙中打扰您很过意不去,我们想请您就海洋动物保护问题谈谈看法,大概只要3分钟就够了。

听说您每天下午4点都要到户外散步。

如果可能,我想是不是可以在今天下午的这个时候去拜访您。

”结果帕兰的3分钟(而且是在对方散步时进行)小要求被接受了,帕兰如约前往,采访于当日下午4时准时开始。

当帕兰从这位重要人物的私宅出来时,时间过去了整整20分钟,也就是说,这位重要人物破例和帕兰谈了20分钟,而对帕兰来说,把20分钟采访编制成15分钟广播讲话,材料已足够了。

五、波特定律:批评的意义在于说服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只要讲话,就要学会赞美。

想要赞美时高声表达,想要批评人时紧咬舌根。

赞美使敌人变成朋友,使朋友变成手足。

人在受到批评时,往往只会记住开头的几句,其余的就听不进去了。

波特定律是英国行为学家L?W?波特提出的,大概意思是:当一个人遭受到许多批评时,往往只会记住开头的几句,其余的就听不进去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波特定律在领导者与下属的沟通中有重要的作用。

当下属犯了错误时,领导者都会严厉批评一番,有时甚至将员工骂得无地自容。

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才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苛,才能展现领导者的威严。

其实,有的时候,如果领导者过于关注下属的错误,尤其是一些小错误的话,会大大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因此,领导者要意识到,批评是一种艺术,当下属犯错误的时候,最好委婉地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