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霸高中化学整理笔记-3新课笔记(超级详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大全

一、常见元素和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F:-1Ca、Mg、Ba、Zn:+2;Cl:-1,+1,+5,+7Cu:+1,+2;Fe:+2,+3O:-2;S:-2,+4,+6Al:+3;Mn:+2,+4,+6,+7P:-3,+3,+5;N:-3,+2,+4,+5二、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四、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五、酸与盐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六、盐与盐的反应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NaNO3七、化学方程式配平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最多的元素,求出该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确定有关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数。
观察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有内在联系的因素,直接确定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方程式配平。
奇数配偶法:用奇数配偶法去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新【化学】高中有机化学重点_高考状元笔记精品资料

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知识整理维勒第一个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人【NH4CNO△CO(NH2)2】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新戊烷沸点9.7℃密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但都小于水。
烯烃被KMnO4氧化:C上没有H→酮羰基C上一个H→羧基C上两个H→CO2取代反应:烷烃纯卤素光照乙烯与溴水加成不需要条件C=C-C=C 低温1,2加成高温1,4加成苯和液溴取代条件:Fe催化(或FeBr3)甲烷制取CH3COONa+NaOH CuO CH4+Na2CO3卤代烃1.消去C-C-X+NaOH/C=C+NaX+H2O2.取代(水解)C-X+NaOH H2O/C-OH+NaX苯甲酸:固体、难溶于水C17H33COOH 油酸C17H35COOH 硬脂酸C15H31COOH 软脂酸有机物:同一碳上连两根双键不稳定(=C=)有双键碳上的羟基不稳定(=C-OH)立体异构(又称对映异构、镜像异构)同一C上连不同基团(中心C又称手性碳)鉴别方法:偏正光平面异构Cl-C=C-Cl 与H-C=C-Cl| | | |H H Cl H(顺式结构)(反式结构)有机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失氧或得氢的反应醇: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碳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乙醇俗称酒精,无色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容易挥发,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高。
水与酒精加CaO后蒸馏化学性质1.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H3CH2ONa [注意:O与Na之间不能加短线])2.燃烧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3.催化氧化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羟基所连C上要有H○1RCH2OH→RCHO○2R-CH(OH)-R’→R-CO-R’4.与卤代烃反应5.脱水反应(分子间170℃分子内140℃)消去反应中的扎伊采夫规则:“氢少减氢”溴乙烷,无色液体,因溶有Br2显黄色来自醛、酮的碳氧双键才能与H2加成卤代烃○1消去H-C-C-X + NaOH醇/△C=C+NaX+H2O○2取代(水解)C-X+NaOH H2O/△C-OH+NaX醇○1置换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催化氧化【CH3CH2OH+CuO△CH3CHO+Cu+H2O2Cu+O2△2CuO】→2CH3CH2OH+O2△2CH3CHO+2H2O○3取代R-OH+HX→R-X+H2O○4消去(分子内脱水)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5取代(分子间脱水)2CH3CH2OH浓硫酸/140℃CH3CH2OCH2CH3(以下苯环用C6H6表示,苯基用C6H5-表示)酚○1显色反应Fe3++6C6H5OH→[Fe(C6H5O)6]3-+6H+(紫色溶液)○2羟基酸性(酸性HCO3-<苯酚<H2CO3)C6H5OH+NaOH→C6H5ONa+H2O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2C6H5OH+2Na→2C6H5ONa+H2○3取代(与浓溴水反应)C6H5OH+3Br2 C6H5(Br)3(OH)[三溴苯酚、白色沉淀]+3HBr○4缩聚nC6H5OH+nHCHO催化剂-[-C6H3(OH)-CH2-]-n+nH2O醛○1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2与新制Cu(OH)2反应CH3CHO+2Cu(OH)2+NaOH△Cu2O+CH3COONa+3H2O(注意1甲醛【HCHO】可以与4Ag(NH3)2OH或4Cu(OH)2反应)重要知识点提醒:有机高分子的应用、石油加工(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加工(液化、气化)、有机物结构及组成鉴定的仪器、重要化学家贡献等学习有机,主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各类基团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于有机推断题,就可以了。
高中化学学霸笔记(43页)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 、Ne 、Ar 、Kr…双原子分子如:O 2、H 2、HCl 、NO…多原子分子如:H 2O 、P 4、C 6H 12O 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H +、NH 4+…阴离子:Cl –、O 2–、OH –、SO 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 、CaCl 2、Na 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 、Si 、Al 、Fe 、Ca 。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 、31H (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高考化学必备高中化学笔记(共100页)

高考化学必备与解题技巧高中化学笔记知识点大全目录1高考必备化学易错点汇总2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特殊与一般)3高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4高中化学离子检验(全)5高考化学离子共存问题汇总6高考化学常用规律(选修4、5)7高考化学常考实验基本操作汇总8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9高中化学(原电池与电解池)10高考化学典型例题一、高考必备化学易错点汇总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选修笔记完整版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选修笔记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3、反应热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高中化学状元笔记

高中化学状元笔记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溶液(如食盐水,由氯化钠和水组成)。
-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₂)、铁(Fe)等。
其中,由单原子构成的单质如金属单质(如铜Cu)、稀有气体(如氦气He);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如氢气(H₂)、氮气(N₂)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等。
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镁MgO)、酸(如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等,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NH₄⁺与酸根离子组成)。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除碘I₂外)、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Fe、碳C(金刚石、石墨)、氦气He;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原子个数,如氧气O₂、臭氧O₃。
- 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
例如,氧化铝中铝元素显 +3价,氧元素显 -2价,其化学式为Al₂O₃(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作为原子个数)。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例如,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点燃2H₂O。
3. 物质的量。
- 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高三必修三化学知识点笔记

高三必修三化学知识点笔记【导语】高中化学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何对知识进行总结呢?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必修三化学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必修三化学知识点笔记篇一(1)原子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原子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n-1)d(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2.高三必修三化学知识点笔记篇二金属腐蚀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3、Fe-2e- →Fe2+→Fe(OH)2→Fe(OH)3→Fe2O3•XH2O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高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笔记

高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笔记高三化学基本学问点和重要学问点有哪些,同学们平常应当怎么复习化学这门科目?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化学上册学问点复习笔记》,盼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关心!1.高三化学上册学问点复习笔记篇一单质与氧气的反应:①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②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③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④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⑤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⑦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⑨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2.高三化学上册学问点复习笔记篇二1.纯洁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洁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洁物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4.盐和碱反应肯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肯定只生成盐和水5.得电子力量强的物质失电子力量肯定弱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7.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打算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17.向肯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3.高三化学上册学问点复习笔记篇三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