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上册《拟人的形象》
四年级美术上册《拟人的形象》课件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拟人形 象的定义和特点、拟人形象的创作方 法和技巧、学生创作实践和作品展示 与评价。
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8个课时,每周2个课时,共 计4周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学校 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
02 拟人形象基础知识
人体结构与比例关系
人体基本结构
动手实践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学生尝试将观察到的对象拟人化,创作 出有趣的拟人形象。
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和学习,激发学生 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THANKS
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 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情感。
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 表现出拟人形象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拟人形象的创作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和夸张等手法,将人 的特征融入到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概 念中。
拟人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广告宣传
01
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将产品或服务拟人化,以吸引消费者
赋予象征意义
通过拟人形象传达某种象 征意义或情感,使作品更 具内涵和深度。
组合法:将不同元素融合创新
元素提取
从多个来源提取有趣的元素和特 征,如形状、线条、色彩等。
元素重组
将提取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 ,创造出全新的拟人形象。
创新融合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创新精 神,将不同元素和技巧融合到作品 中,形成独特的拟人形象风格。
欣赏角度
从创意、技术、主题表达和美 观度等方面欣赏和解析优秀作
品。
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发表对展示作品的看 法和建议,促进课堂交流和互
动。
总结与反馈
四年级美术上册《拟人的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4.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通过有趣的拟人化创作,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热爱美术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欣赏并创造美。
四年级美术上册《拟人的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拟人化概念:学生能够知道拟人化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形象、情感、行为等特点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2.掌握拟人化技巧: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生动、有趣、富有创意的拟人化形象。
3.提高观察与表现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够发现其特点,运用拟人化的方法进行创作,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2.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同时关注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3.学生互动:小组成员积极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创作方案,分工合作,为课堂练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进行拟人化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创作水平。
2.教师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拟人化元素,如“这些作品中的形象为什么看起来这么有趣?”“它们是如何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点的?”
3.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拟人化作品的魅力所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拟人化的概念、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拟人化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形象、情感、行为等特点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拟人的形象》说课稿4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拟人的形象》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11课拟人的形象》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拟人化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拟人化的例子,如拟人化的动物、植物等,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拟人化的形象,如卡通形象、动画角色等。
因此,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会比较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拟人化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绘画素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拟人化的形象,如卡通形象、动画角色等,引导学生关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2.新课导入:讲解拟人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及其运用。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拟人化例子,让学生了解拟人化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4.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拟人化的绘画创作。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及其在创作中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拟人化的概念、特点、创作方法等关键信息,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拟人的形象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拟人的形象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创造拟人化的形象。
拟人化是指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具有生动个性和情感表达的拟人化形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拟人化的概念,理解拟人化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特征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具有生动个性和情感表达的拟人化形象。
教学难点:1. 拟人化手法的理解和应用,如何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观察到的特征与拟人化手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生动个性和情感表达的形象。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图片素材,包括各种动物、植物、物品等的拟人化形象。
3. 拟人化形象创作的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拟人化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拟人化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拟人化的概念,以及拟人化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作品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拟人化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给素材或自选素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特征与拟人化手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生动个性和情感表达的形象。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拟人的形象2. 内容:拟人化的概念、拟人化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拟人化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拟人化形象创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给素材或自选素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创作。
2. 家庭作业:学生选择一个非人类事物,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创作,要求具有生动个性和情感表达。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拟人化的手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特征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案

目标:引起学生对拟人手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拟人手法吗?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展示一些含有拟人形象的美术作品或动画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拟人手法的美感和特点。
简短介绍拟人手法的概念和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拟人手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3.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拟人形象创作,实践所学知识,培养美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品中的拟人形象,进行角色表演,增强对拟人形象的理解和表现力。
5. 游戏:教师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拟人手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改进措施与建议:
1.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拟人手法创作的素材和参考作品,提供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和讨论。
2. 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品,如创意、技巧、情感表达等,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
3. 对于那些在创作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可以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创作难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拟人手法的基本概念、应用案例等。
强调拟人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运用了拟人手法的美术作品,并撰写简要的创作心得,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拟人手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 推荐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拟人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11课 拟人的形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拟人化形象的创作。
拟人化是指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类的行为、情感和形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拟人化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创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拟人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2. 学生对拟人化形象的创意构思。
3. 学生对拟人化形象的细节描绘。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图片素材:动物、植物、物品等拟人化形象。
3. 拟人化作品欣赏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拟人化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拟人化的特点。
2. 讲解拟人化基本概念:介绍拟人化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欣赏和分析拟人化作品:展示不同类型的拟人化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
4. 学习拟人化手法:讲解拟人化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5.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拟人化形象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7. 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拟人化创作的要点。
板书设计:1. 第11课拟人的形象2. 课题:拟人化创作3. 重点:拟人化的定义、特点和作用4. 难点:拟人化手法的运用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欣赏、学习、创作、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拟人化形象作品。
2. 欣赏并分析一幅自己喜欢的拟人化作品,写出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拟人化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拟人化形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拟人化现象,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拟人的形象》

第11课:拟人的形象教学目标:通过塑造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意和造型能力,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和艺术作品的情趣。
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包括欣赏、设计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强调学生掌握并运用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卡通创作,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情趣。
教学难点:在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上,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创意,能够将形象与故事情节完美结合,以达到更具有吸引力的效果。
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参考和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将从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开始。
请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马、花等实物的图片及实物,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同时,我们也将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以及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二、深入提问:首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信息,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
我们不仅要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和功能,还要进一步探讨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三、结合生活,动手操作: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信息,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的学习及生活用品和拟人化的卡通形象之间的差异。
在设计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怎样才能设计得更巧妙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意,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卡通形象。
同时,我们也要倡议大家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五、总结。
板书设计:拟人的形象含义方法制作人物合成。
新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拟人的形象》优质课件

同学们1学会物 体的拟人方法 了吗?
8
坐着吃西瓜的八戒
1
身 体
9
坐着吃西瓜表的情 八戒
1
五 官 表 情
10
坐着吃西瓜的八戒
道 具
11
坐着吃西瓜的八戒
服 饰
12
坐着吃西瓜的八戒
13
其他
14
转盘
分组抽题
正式开始
15
16
17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8
谢谢观看 !
2023/10/16
19
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以及激发孩子的艺 术细胞,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分享小学的美术老师的教学做法。 一、让“想象”插上翅膀: 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将美术视为一种认知活动。重视在经验的层次中,训练学生的感 知能力,训练学生在现象世界中发现异同现象的能力,并依次对现象世界进行分类,从而上升到一般化的概 括。同时,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助益一般智力发展。 二、造就“巧手”美化生活: 美术在特质上是一种动手的实际操作活动,必须培养学生一定的描摹和制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广泛 的职业需要。美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美术活动既遵循罗辑思维,更重视反常的、逆向的和发散的思维。 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性表现特色,适合发挥想象和思维的自由性,容易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对事物习 以为常的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因此,在手工制作、剪贴画的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的能力,通过工 艺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和手工制作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兴趣: 孩子的创造成果,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过去,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教师一般都 是拿着学生的作品点评,让学生欣赏,如果这时能用上投影仪展示作品,对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激励。当孩子 创作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这时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课堂气氛也达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较为持久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19
《蔬菜宝贝历险记》中的拟人手法
编辑课件
20
拟人后的水果
编辑课件
21
拟人后的动物
编辑课件
22
编辑课件
23
作业提示:
• (1)画一个拟人的卡通形象,可以是动物、 植物或者物品。
(2)步骤:1、选择形象(动物,植物,
物品,任选一样) 2、添加拟人手法 3、 画完后涂色。(色彩要鲜艳、明快)
编辑课件
10
健壮的胡萝卜先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辑课件
11
大树伯伯
编辑课件
12
机灵的小钟表
编辑课件
13
威风的灭火器
编辑课件
14
勤劳的果皮箱大哥
编辑课件
15
怎样才能把事物用拟人化的手 法表现出来呢
编辑课件
16
编辑课件
17
拟人前 苹果 拟人后
编辑课件
18
拟人化的形象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头部拟人化
身体拟人化
编辑课件
1
拟人的形象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编辑课件
2
看一看:哪辆小汽车更有趣?为什么?
编辑课件
3
拟人化的形象:将本不具备人的形 象特征的事物加入人的形象特征,赋 予它们新的生命形式,使其人格化。
编辑课件
4
编辑课件
5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可爱的小花牛
编辑课件
9
晒太阳的仙人掌先生
• 注意:构图要饱满。
编辑课件
24
学生作品
编辑课件
25
学生作品
编辑课件
26
编辑课件
27
编辑课件
28
编辑课件
29
编辑课件
30
拟人后的水果
编辑课件
31
学生作品
编辑课件
32
编辑课件
33
学生作品
编辑课件
34
编辑课件
35
编辑课件
36
编辑课件
37
拟人后的水果
编辑课件
38
编辑课件
39
编辑课件
40
编辑课件
41
编辑课件
42
编辑课件
43
编辑课件
44
编辑课件
45
编辑课件
46
拓展:
用身边能找到的材料, 制作一件立体的拟人化作品。
编辑课件
47
编辑课件
48
谢谢观看
编辑课件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