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合集下载

织物组织

织物组织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称之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的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经纬纱原料、线密度、密度的配置和经纬纱线的交错情况都是织物结构的参数。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组织点:在经纬纱的相交处即为组织点,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的称为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的称为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组织点飞数:除特别指出外,组织点飞数是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3、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那几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上机图: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生产、仿造和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上机图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并由它们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

各表示意义: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穿筘图表示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4、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织物?穿综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也可以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一个穿综循环。

主要穿综方法: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分区穿法。

分别适用织物:顺穿法由于在组织循环经纱根数多时会过多地占用综片,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飞穿法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顺利进行,因此平布类织物、高密府绸、细布类织物采用此种穿综方法;照图穿法又称省综穿法,它是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可以减少使用宗页的数目,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间断穿法是穿完一个分穿综循环后,再穿另一个,适用于格子花纹织物等;分区穿法适用于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的织物。

第四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第四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在图(2)中, w hw d w 。该织物的支持表面
完全由纬纱构成(纬支持面织物),假设经纱没有 屈曲,经纬纱的直径相等。则:
w 2d w d j 3d
第四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 材
图为某平纹织物的切面图。
纬 经
(1)
纬 经
经 纬 (2)
纱线在织物切面图上垂 直布面方向的直径
利用公式计算的纱线直 径
的大小,与织物组织、密度、纱线原料、成纱结构、织造参数等
因素有关,一般为0.8左右。
第四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 材
2、影响织物中纱线截面形状的因素
(1)纤维材料 (2)纱线的结构参数 (3)织物组织 (4)织物密度 (5)织造参数 (6)后整理工艺
第四章
(3)
经 纬 (4)
图4-4 平纹织物纬、经向切面图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
材 如果由经纬纱共同构成织物的支持表面(经纬同支持面织 物),如图4-5所示,
j w d j d w , d j hj d w hw ,由此可知:
当 d j d w 时,则:
是以织物中的经纱或纬纱的覆盖面积,或经纬纱的 总覆盖面积对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表示的。在织物 组织相同的条件下,织物紧度越大,表示织物越紧 密。
第四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 材
图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情况的示意图,现仅取图(1)中的一个 小单元ABCD,在图(2)中予以放大。其中ABEG表示一根经纱, AHID表示一根纬纱,AHFG表示经纱和纬纱相交重叠的部分, EFIC为织物的空隙部分。

纺织品设计复习题-11

纺织品设计复习题-11

纺织品设计复习题-11⼀、名词解释3纺织品:⼴义上是指经过纺织加⼯或已经经过加⼯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的原料,粗加⼯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艺流程制品、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般是指⼈们可以在⽣活中应⽤,能满⾜⼈们⽣产⽣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

4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经过整经排纱⼯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序形成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织交错交织⽽形成的,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的⽚状物。

6混交织物:经、纬纱同时为混纺纱或其⼀⽅为混纺纱,但混纺所⽤原料经、纬纱中⾄少有⼀种不同,这样的经、纬纱制织⽽成的织物称为混交织物。

6交并织物:由单⼀原料成分各⾃纺成纱线然后和不同种类的长丝相互并合后制织⽽成的织物称为交并织物。

6混并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纺成纱线与其他不同原料的混纱或长丝并合,同时作为经纬纱制织⽽成的织物称为混并织物。

6混并交织物:经纱和纬纱分别由不同的原料纺纱再与其他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并合⽽制织⽽成的织物。

6包芯纱:⽤另⼀种纤维均匀分布在纱线外⾯将纱线覆盖⽽形成⼀种新的纱线。

包覆纱:⼀般是⽤⼀种纱线或长丝包旋在另⼀种纱或长丝的外⾯,包旋纱在芯纱周围以螺旋线的形式把芯纱包裹起来。

包缠纱:是指在⼀种纱线中,⼀种纤维包裹在另⼀种纤维的外层⽽形成的纱线。

20压扁系数:纱线由圆或近似圆形压扁成⾮圆形,则纱线截⾯会出现⼀个⼤直径,⼀个⼩直径,⼩直径与理论直径(圆直径)之⽐,则为压扁系数,⽤Ub表⽰。

延宽系数:纱线截⾯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圆形,出现的⼤直径和理论直径(圆直径)之⽐,为延宽系数,⽤Uk表⽰。

挤压⾯积系数:描述织物中纱线由于受⼒挤压其截⾯形状发⽣变化后,其截⾯的实际⾯积与纱线截⾯理论⾯积的关系,⽤Ug 表⽰。

21织物的⼏何结构:织物中,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称为织物的⼏何结构。

屈曲波: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何空间形态,类似于⼀种类型的机械波,将这种波称为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简称屈曲波。

织物几何结构概念

织物几何结构概念

1.400
1.600 1.800 1.936
0.600
0.400 0.200 0.060
70.0
83.3 114.7 119.2
52.4
51.0 50.3 50.0
77.8
88.2 109.2 149.7
62.3
61.0 60.2 60.0
82.4
90.9 106.8 133.2
68.8
67.6 66.9 66.7
6
7
d
1 1 d 5
d
4d 5
2d
2 1 d 5
1.0
1.20
1.0
0.80
8
1 2 d 5
3 d 5
2 2 d 5
0.60
1.40
9
10 11 0
1 3 d 5
1 4d 5 0
2 d 5 1 d 5 2d
2 3 d 5
2 4d 5 3d
1.60
1.80 1.936
0.40
0.20 0.064
dw dj dj+dw 0结构相表示经、纬纱直径不等时,等支持面织物的
2
2 (2 +1.4) (2 - 1.4)
j =1.4 w = 0.6 代入式中得:
100% = 1 3.4 0.6 1 2.6 1.4 100% = 70 %
2
2 100% = (2 +0.6) (2 - 0.6)
100%
= 52.4 %
以此类推,可求得各类规则组织织物紧密结构各结构相
0.80 0.90 0.75 0.81 0.65 0.72 0.85 0.95 0.74 0.76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第四版)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第四版)
5枚缎纹组织:t=2,R=5,Fj=Fw=2.5
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组织中,平纹最紧密,缎纹最疏松。
8.试绘制 及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9.试作 及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由tanθ= 可知,影响角度斜纹倾斜角度的因素有:经纬纱密度和经纬向飞数。
19.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的整数倍;
⑵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的连续。
20.以 ↗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为1,1,0,1,0,1,0,1,0,0,-1,0,-1,0,-1,0,-1,-1。
当经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右斜纹,反织采用 ↖。
(4片综顺穿)(8片综飞穿)
6.试做10枚缎纹构成的所有可能的缎纹组织。
10枚7飞纬面缎10枚3飞经面缎10枚3飞纬面缎10枚7飞经面缎
7.比较平纹、 斜纹和5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并说明三原组织的松紧差异。
平纹组织:t=2,R=2,Fj=Fw=1;
斜纹组织:t=2,R=3,Fj=Fw=1.5
织物结构与设计
课后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
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tan74°= ;其中Sw=1;∴Sj≈2;组织图如下:

2.2.1 机织物结构与品质评定

2.2.1 机织物结构与品质评定

织物按厚度分为薄型、中厚型、厚型三类
织物类型
轻薄型
中厚型
棉型织物
<0.24
0.24~0.40
精梳毛型织物 <0.40
0.40~0.60
粗梳毛型织物 <1.10
1.10~1.60
丝织物
<0.14
0.14~0.28
厚重型 >0.40 >0.60 >1.60 >0.28
2.织物的度量----重量
织物重量:通常以单位面积织物所具有的克数来表示,称为单位面积质量,又称 面密度、克重、平方米重量或平方米质量。 单位:g/㎡, 或gsm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 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分子与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R. 注意:缎纹组织除外
原组织
同时具有以下条件的组织是原组织。 ① 组织循环经纱数等于组织循环纬纱数,Rj = Rw = R ② 在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组织点(或 纬组织点),其余的都是纬组织点(或经组织点)。 ③ 原组织的飞数S是一个常数。
应用: --棉织物:直贡5/3经面缎纹、 横贡5/3纬面缎纹,缎条府 绸等。 --毛织物:直贡呢,横贡呢、 驼丝锦、贡丝锦。 --丝织物:素软缎采用8枚缎 纹组织,织锦缎等
5.纱线的线密度
织物中经、纬纱的线密度采用特数来表示。 表示方法为:将经、纬纱的特数自左向右联写成 棉型织物在必要时可附注英制支数。如9. 7tex x9. 7tex (60 x 60)
织物的总紧度E为:
试验表明:经纬向紧度过 大的织物其刚性增大,抗 折皱性下降,耐平磨性增 加,而耐折磨性降低,手 感板硬。而紧度过小,则 织物过于稀松,缺乏身骨。
7.织物的结构相

织物结构相

织物结构相
2.椭圆形 一种较有规则的形状,纱线截面变形
后长直径与短直径及外轮廓符合椭圆形的结构特征, 这种形状的近似状态比圆形要多见一些。
3.跑道形 纱线截面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外
形呈现两个半圆与一个矩形构成的跑道形状,这 种形状在织物中不多见,但其近似状态较多,也 较易研究。
4.凸透镜形 织物中纱线在外力作用下,其
纱线可以由完全伸直到完全弯曲,在这个变化过 程中,没有不可能的状态,因此,织物中纱线的 屈曲波状态是连续变化的无限变化。
❖ 织物三种结构状态的剖面图
(a)为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一状态过后,经、纬纱都要弯曲, 最后过渡到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之间还要经过经、纬纱的表面平 齐的经、纬纱结构弯曲状态。如图(b)、(c)所示。这三种曲屈状态,也是织物几 何结构状态的三个特殊的结构状态。
(一)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织物中,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 合的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由于纱线原料 ,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织物的组织结构等不 同,纱线的空间配合关系非常复杂,因此,研究 织物的几何结构都会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
(二)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及屈曲波高
1.纱线的屈曲波 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几何空间形态,类似
等,即 时, ; 。 。 d j dw d
hj 0,2d hw 2d,0 2d,3d
3.三种特殊状态下的几何结构曲屈波
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 , , ;当 时, hj 0 hw d j dw d j 2dw
d j dw d
, , ;经、纬纱均弯曲, , 时, , hj 0
截面形状类似于凸透镜,这种形状在织物中其近 似形态很多。
5.不规则形 织物中纱线在外力作用下,其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一、名词说明:1、组织点(浮点):经纱和纬纱由于相互沉浮而重叠之处称为组织点。

2.织物组织:经纱与纬纱相互沉浮或彼此交错的规律。

3.组织点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纱线上相应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这两个组织点间的飞数。

4.创新设计:运用订报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出具有专门风格和性能的产品,如此的设计称为创新设计。

5.上机图: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

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者组成。

6.配色模纹: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色纱与织物组织相配合,能够在织物表面出现出某种色彩的花纹。

如此的花纹称为配色模纹。

7.织物几何结构: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与配置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8.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而得到各种不同组织。

变化的方法要紧是改变组织的组织点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而得。

变化组织可分为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三类。

9.混纺织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纺成纱线所织成的织物。

10.色织物:是采纳染色纱线,结合组织结构,配色的变化及后整理工艺处理等织制而成的织物(用色纺纱,染色纱或花或线直截了当组成的织物)。

11.经纬纱织缩率: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与坯布长度或宽度的差值占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的百分率,称为经纬纱织缩率。

12.筘号:每10cm中的筘齿数称为公制筘号;每两英寸内的筘齿数称为英制筘号。

13.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错而成的制品。

14.交错次数:经纬纱交错时,纱线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形成一次交错。

15.组织循环:由交错规律达到重复为止的若干根经纬纱组成的织物差不多单元。

16.织物紧度: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对织物面积的比值称为紧度。

包括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17.整纬拉斜:纱线捻度、捻向和织物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织物内部产生纬纱歪斜应力,亦称潜在的纬斜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I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纱线为塑性材料,而且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密度、织物组织以及上机张力等各种因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配合。

因此,织物的经纬纱线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一、织物内纱线的几何形态
1.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
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数十年来有多种论述,F.T.皮尔斯、H.T.诺维柯夫等学者主张以圆形或椭圆形进行描述,A.肯泼主张以跑道形进行描述,也有的学者以凸透镜形态进行描述。

各种纱线的截面形态如图4-1所示。

圆形椭圆形凸透镜形跑道形
图4-1 纱线截面形态
因纱线在织物内的截面形态受到纤维原料、织物组织、织物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讨论织物几何结构概念时,建议采用圆形截面作为各项概算的依据,但应充分考虑纱线在织物内被压扁的实际情况。

因此其压扁系数计算如下:
η=纱线在织物切面图上垂直布面方向的直径利用公式计算的纱线直径
η的大小,与织物组织、密度、纱线原料、成纱结构、织造参数等有关,一般为0.8左右。

2.织物内经纬纱的屈曲形态
织物内纱线的屈曲形态,随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纱线线密度、纤维原料以及上机张力等不同,所表现的形态也各异。

但无论何种织物组织每根纱线在织物内的屈曲形态,可以看作由经纬交叉区域与非交叉区域两个部位的屈曲形态所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纱线屈曲形态
图4-2中部位a,表示经纬纱交叉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纱线A的屈曲形态,在织物紧密的
条件下,可以假定呈正弦曲线状。

在织物稀疏的条件下,可以假定呈正弦曲线与直线段相互衔接的形态。

部位b ,表示经纬纱非交叉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纱线A 的屈曲形态,不论织物紧密与否,均可以假定呈直线段形态。

因此,每根纱线在织物内的屈曲形态,均可以根据织物的组织、密度等具体条件,概括为正弦曲线形态与直线段形态的组合与衔接。

3.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d k )
纱线在受到压缩后的直径大小 ,显然与自由状态下的直径是不同的,应该加以区别。

而织物内纱线直径的大小,是影响织物结构,决定织物的经纬向紧度和进行织物结构设计的依据。

纱线在织物内的直径,可以按下式计算:
d d k =
式中:d ——织物内纱线的计算直径,mm;
d k ——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
Tt ——纱线的线密度,tex 。

直径系数d k 的大小,受纺纱方法、纤维品种、纤维表面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在采用特克斯制时,棉纱、棉线的d k 值可以近似的取0.037。

d k 值是重要的织物结构参数,在纤维品种、纱线结构日益丰富的条件下,能否及时地提供各类
纱线在织物内的直径系数,对于合理地进行织物结构设计是很重要的。

采用特克斯制时,d k 的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d k =
上式中:δ为纱线的体积质量(g/cm 3
),其值随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性质及纱线的捻系数而不同,几种纱线的δ值可参考表4-1。

表4—1 几种纱线的δ值
不同线密度纱线之间的直径换算,可按下式进行:
12d d =式中:1δ、2δ——纱线的体积质量(g/cm 3
)。

二、织物厚度的概念
织物几何结构的参数如下:
()j w L L ——一个经纱(纬纱)组织循环所占有的距离,mm ;
()j w h h ——经(纬)纱屈曲波高,用织物内经(纬)纱屈曲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垂直于布面方向
的距离表示,mm ;
()j w d d ——经(纬)纱直径,mm 。

织物的厚度τ(mm ),用织物正反面之间的距离表示。

图4-3(1)和图4-3(2)分别表示两种平纹织物的经向和纬向切面图。

图4—3 织物厚度
根据织物厚度的定义,如图4-3(1)中,j j j h d ττ==+。

该织物的支持表面完全由经纱构成(经支持面织物),假设纬纱没有屈曲,经纬纱的直径相等。


23j j w d d d ττ==+=
在图4-3(2)中,w w w h d ττ==+。

该织物的支持表面完全由纬纱构成(纬支持面织物),假设经纱没有屈曲,经纬纱的直径相等。


23w w j d d d ττ==+=
图4-4为某平纹织物的切面图。

图4-4(4)和图4-4(3)为纬向切面图。

图4-4(2)和图4-4(4)为经向切面图。

如果由经纬纱共同构成织物的支持表面(经纬同支持面织物),如图4-5、图4-6所示,
j w j w d d ττ==+,j j w w d h d h +=+, 由此可知:
当j w d d =时(如图4-5所示),则j w j w h h d d ===;
图4—4 平纹织物纬、经向切面图
图4—5 经纬纱直径相同的平纹织物纬、经向切面图
当j w d d ≠时(如图4-6所示),则j w h d =,w j h d =;j w d d τ=+
图4—6 经纬纱直径不同的平纹织物纬、经向切面图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经纬纱线密度相同的各种织物,织物的厚度范围总是在2d ~3d 之间。

如果考虑到纱线在织物内的压扁系数η,则织物的厚度范围为(2d ~3d )η。

如果顾及纱线在织物内的压扁系数,并假定经纬纱的压扁系数相等,则
()w j j w h h d d η+=+
各类织物的厚度()τ值可参考表4-2。

4-2 各类织物的厚度
τ
单位:(mm )
三、织物的几何结构相 根据图4-4(1)、图4-4(2)可知:在织物,仅纬纱有屈曲,而经纱是完全伸直的。

按照屈曲波高的定义, 得:
w j w h d d =+,0j h =
反过来,如果纬纱是完全伸直的,而仅经纱有屈曲,则:
j j w h d d =+,0w h =
随着织物组织、密度、纱线线密度、纤维原料以及上机张力等条件的不同,织物内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之间的配合关系是变化无穷的。

如图4-4(1)和图4-4(2)的情况,即在w j w h d d =+,0j h =的基础上,对纬纱施以一定的张力或减少织造时的经纱张力,使纬纱屈曲波高w h 减少一个∆值,则经纱的屈曲波高必然会增加一个∆值,织物的几何结构由图4-4(1)和图4-4(2)变到图4-4(3)和图4-4(4)。

由此可得到织物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与经纬纱直径之间的关系式为:
j w j w h h d d +=+
上式说明:织物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之和等于经纬纱的直径之和。

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规定经纬纱屈曲波高每变动1()8
j w d d +的几何结构状态,称为变动一个结构相。

表4-3列出了经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与几何结构相之间的关系(设j w d d d ==)。

表4—3 经纬纱曲屈波高的比值与几何结构相之间的关系
当经纬纱的直径相同时,对于第5几何结构相的织物,1j w h h =,而j w j w h h d d +=+,所以
j w j w h h d d ===,j j w w h d h d τ=+=+。

在这种条件下的织物切面如图4-5所示,织物的经纱和
纬纱共同构成了织物的支持面。

当经纬纱直径不等时,为了得到如图4-6那样由经纬纱共同支持表面的织物,需要满足
j w
w
j
h d h d =
的条件,称这种构相为0结果相。

在这种条件下的织物切面如图4-6所示。

在许多传统的织物产品中,对应于织物的风格特征,都具有相应的几何结构相。

例如:府绸或卡其等织物,都是经纱支持面织物,必须具有较高的几何结构相;麻纱、横贡缎和拉绒坯布,都是纬纱支持面织物,必须具有较低的几何结构相;各类平布、涤棉织物和胶管帆布类织物,经纬纱在织物的使用过程中,同时承受外力的作用,都需要构成经纬同支持面的结构,因此,这些织物的几何结构相,一般处于第5结构相或者0结构相附近。

知道了各种产品应该属于的几何结构相范围,通过对织物进行切片检验,将有助于研究及探讨影响织物品质的因素。

一般地讲,高相位或低相位几何结构的织物,是仅由经纱或纬纱构成织物的支持表面。

高结构相的织物,经纱的屈曲波高(j h )大,需要具有较大的经纱密度,织物的经向织缩大,经向断裂伸长大。

对于要求经纬向物理机械指标差异小,耐穿耐用的织物,一般采用第5结构相或0结构相的几何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