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

合集下载

写景诗大全PPT课件

写景诗大全PPT课件

8、《题月落乌啼霜满天,
横看成岭侧成峰,
江枫渔火对愁眠。
远近高低各不同。
姑苏城外寒山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只缘身在此山中。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醉书》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
白雨跳珠乱入船。
春江水暖鸭先知。
写 景 诗 大 全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卷地风来忽吹散,
蒌蒿满地芦芽短,
望湖楼下水如天。
正是河豚欲上时。
15、《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6、《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多少楼台烟雨中。
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

写景诗还有哪一些诗句

写景诗还有哪一些诗句

写景古诗欣赏1. 《山行》 -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 《小池》 -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 《春日》 - 宋·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4. 《登江中孤屿》 - 南北朝·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5. 《山亭夏日》 - 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6. 《春行即兴》 - 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7. 《山馆》 - 宋·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8. 《雨后池上》 - 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9. 《山家》 - 元·刘因: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10. 《苏堤清明即事》 - 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11. 《天平山中》 - 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12. 《发淮安》 - 明·杨士奇: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13.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14. 《秋登兰山寄张五》 - 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课本上没有的写景诗

课本上没有的写景诗

课本上没有的写景诗
1、游山作
翠峦风响异,天清云色奇。

曲肠车逶迟,气湿马寒鸣。

雾迷晓见路,林涛摧烟波。

闲卧浅草铺,醉梦魂远飞。

2、幽谷
水涯曲深处,绿竹斩淇波。

岸草结根奥,华石风荡坚。

3、畅游乌江
彩霞戏翠林,蓝天奔水游。

山涛织绢边,画廊百里延。

4、桔园
绿叶彼偃蹇,黄金临薆然。

香馥树行间,荣果箕难载。

5、途暮赋
烟岚袭青云,萧风破水滨。

晨出日曜景,下壁见彩沉。

6、夜色
蟾王浮空光似练,峦壑低眉岩折腰。

央影横斜千云倾,晚树重茵荇藻凌。

清菹伏丘路迥隔,孤鱼通浦奈销忧。

情犹乡土色不改,岂因穷达起异心?
7、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白居易写景诗

白居易写景诗

白居易写景诗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唐·白居易《暮江吟》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唐·白居易《长恨歌》
6.一上高楼万里愁,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鸟外非人世,远水楼前皆醉眸。


不到空文是断,时不回秋色似秋。

举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白居易《暮登华严寺》。

写景诗大全

写景诗大全

写景诗大全《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渔家傲》原文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作者简介(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

《绝句》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作者简介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景色。

《桃花溪》原文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作者简介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

生卒年不详。

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春游湖》原文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船撑出柳阴来。

《春游湖》作者简介徐俯,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1075-1141)。

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由洪都分宁(沿今江西修水县)迁居德兴天门村。

之甥。

《初春小雨》原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作者简介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小池》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江村》原文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写景诗20首

写景诗20首

写景诗20首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6、《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5、《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王维的写景诗

王维的写景诗

诗人王维的写景古诗1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6、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人王维的写景古诗2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6、《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8、《送祢郎中》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9、《送钱少府还蓝田》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10、《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写景诗大全100首

写景诗大全100首

写景诗大全100首第1首、折桂令·过多景楼(元代-周文质)滔(tāo)滔春水东流。

天阔云闲,树渺(miǎo)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ruǐ)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第2首、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其八周仪晚晴六言(明代-杨慎)剡溪无心泛雪,衡山有意开云。

天借黄绵袄子,怜吾七十从军。

第3首、汴城八景其七吹台秋雨(明代-于谦)郡城东畔古台荒,风雨潇潇送晚凉。

叆叇山川迷远近,高低禾黍坠青黄。

冲开暮霭帆来重,叫破愁云雁过忙。

携酒登高应有约,莫教冷落妒重阳。

第4首、汴城八景其五金梁晓月(明代-于谦)金梁迢递接西城,晓骑腾腾踏月明。

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尘昏宝镜轮蹄动,树堕冰轮鸟雀惊。

却忆彤庭朝谒处,几番拥笏候鸡鸣。

第5首、题陈氏潇湘八景图其三山市晴峦(元代-陈旅)百货集亥市,莫猺偏买盐。

山日出未高,翠雨湿酒帘。

第6首、寄景贤一十首其一(元代-耶律楚材)龙冈能觅淡中欢,心与孤云自在闲。

琴阮生涯事松菊,诗书活计老丘山。

叩弦声自无中出,得句思从天外还。

踏破化工无尽藏,闲人受用亦非悭。

第7首、中秋召景贤饮(元代-耶律楚材)中秋北海景凄凄,好拚今宵醉似泥。

快请龙冈疾过我,与君同泛玉东西。

第8首、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宋代-韩维)朔风收尽冻云漫,细洒狂飘入夜寒。

润浃土膏谣万俗,喜闻玉色舞千官。

川原谁作呼鹰出,楼观朝宜跋马看。

亚尹勤民流咏叹,一章高唱掩幽兰。

第9首、霜天晓角(赵簿席上写目前之景)(宋代-郭应祥)琉璃十碗。

兽炭红炉暖。

花下两枝银烛,和气洽、欢声满。

从他吹急管。

杯行须款款。

尽做更移漏转,也犹胜、春宵短。

第10首、题俞{扌堇}画八景(宋代-曹勋)轻舟短棹下安流,回首烟江望夕楼。

却记阿瞒当日事,灰飞烟灭只供愁。

第11首、潇湘八景其三山市晴岚(宋代-周密)黄陵庙前湘竹春,鼓声坎坎迎送神。

包茶裹盐作小市,鸡鸣犬吠东西邻。

卖薪博米鱼换酒,几处青帘扶醉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 特征? 特征? 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 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 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05山东 阅读这首诗,答题。( 分) 山东16.阅读这首诗 答题。( 。(6分 山东 阅读这首诗,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 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 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 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 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 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 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 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 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轨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滴枝上露,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三)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 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 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梅花酒]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 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 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 起围场。 伤心辞汉主; 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 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 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 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 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 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 泣寒蜇, 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 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寒蜇:寒蝉。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 有人赞赏《 有人赞赏 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 表现了 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分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顶真的修辞手法, 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分 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 写景写情 写景写情, 有人赞赏 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 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 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两种情景 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分 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 答: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 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 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 离别;想像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离别;想像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分 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 答: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 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 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 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 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 千结百转的愁绪。 千结百转的愁绪。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时滴枝上露,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时滴枝上露 清冷、 答:清冷、幽静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为拂绿琴埃” 答:“为拂绿琴埃”
古诗鉴赏----写景诗 古诗鉴赏 写景诗
2011.10.21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 登高必作赋” “登高必作赋”,所以写景诗在中国古代 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 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 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 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 或托物言志; 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 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 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 质朴。 质朴。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 而无处不含“ 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 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凉"."凉"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 或心 凉 凉 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 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 顶针)巧妙 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 顶针 巧妙 愁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顶针 巧妙;愁 凉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 情,凉床 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愁别怨 凉床 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愁别怨) 的意境.(答 缺 字 言之成理亦可 言之成理亦可.) 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二) 1.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请作简要分析。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 注:①此诗约作于 年 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2.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到末句的“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请联 )从首句的“ 系全诗进行分析。 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 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 孤笛” 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 孤笛 请说明你的理由。 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请说明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