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导学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
2. 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作用、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4.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教学目标:
1. 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各阶段的功能
3. 知道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表或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呼吸的作用
2. 教学: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介绍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实验: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细胞呼吸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 总结:回顾细胞呼吸的重点,强调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教学资源:
1. 课堂板书、PPT等教学工具
2. 实验材料和视频资料
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等
2. 练习题考核:学生对于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延伸拓展:
1. 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2.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 呼吸链中氧气的作用
教案结束。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细胞呼吸

教学⽬标1.知识⽅⾯(1) 细胞呼吸的概念(c 理解)(2)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氧呼吸(c 理解)(3) 细胞呼吸的意义(c 理解)2.态度观念⽅⾯(1) 通过细胞呼吸的知识应⽤于实践,确⽴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2) 通过学习细胞呼吸的意义,提⾼对⽣命科学的认识,树⽴⽣命科学的价值观。
3.能⼒⽅⾯(1) 培养学⽣⾃学、观察、总结归纳的能⼒(2) 培养学⽣⽐较、创造思维的能⼒(3) 培养学⽣综合分析能⼒和知识迁移应⽤能⼒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难点:(1)有氧呼吸、⽆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2)细胞呼吸的意义2.分析:细胞呼吸实质是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从物质变化⾓度看,⽆论有氧呼吸还是⽆氧呼吸都要初步分解,即由葡萄糖⽣成丙酮酸,之后因外界条件氧⽓是否参与,内在条件哪种酶系参与,因⽽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逐步分解。
从能量变化⾓度看,因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是有机物逐步分解的,所以有机物中的能量也随之逐步释放。
并在逐步释放中将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另⼀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或维持动物的体温。
细胞呼吸的意义:⽣物体的⽣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ATP的供能,因此,ATP要不断分解,那么,ATP的合成在⽣物体中重要途径是细胞呼吸了。
三⼤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枢纽即是细胞呼吸(例如枢纽物质:丙酮酸),可见细胞呼吸在⽣物体的新陈代谢中是⾮常重要的。
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取⽽代之的是以学⽣为主体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视学⽣在课堂中的观察、思考,归纳、讨论、动⼝、动脑的学习过程。
利⽤图表⽐较,利⽤智慧园学以致⽤,充分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学习。
教学过程着重引导学⽣全程参与,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教学理念。
2.⼏点说明(1)精⼼设计课件,实现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微观知识宏观化。
借助课件的直观观察,帮助学⽣理解、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细胞呼吸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一、回顾旧知:1、细胞呼吸的概念: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释放出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2、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在无氧条件下,则产生和少量的。
3、细胞呼吸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二、新课导入若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那么为这个工厂供能的“动力车间”相当于细胞的哪个结构呢?三、新课学习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具有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一)有氧呼吸的过程任务一: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内容第一阶段:场所:(第一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二阶段:场所:(第二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三阶段:场所:(第三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总反应式:反应式中两边的H2O可以消去吗?问题探讨一:根据各反应阶段,划出总反应式中生成物C6H12O6和O2各自的O元素的去路分别在哪?小结有氧呼吸的概念:(二)无氧呼吸的过程任务二: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内容第一阶段:场所:(第一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二阶段:酒精发酵(第二小组)乳酸发酵(第三小组)场所:场所:物质变化:物质变化:产能情况:产能情况:总反应式:问题讨论二: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任务三:小组合作完成补充表格四、学以致用自主阅读课本95页“资料分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细胞呼吸的应用原理。
五、巩固练习1、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需要多种酶的参与B、释放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D、生成大量ATP2、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氧气和水。
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3、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窖中,可达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窖套小窖可将黄瓜贮藏3个月之久,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叫“自体保藏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易受外界环境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细胞呼吸C、在密闭的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保温在0~5oC,贮藏时间会更长答案:CDC。
00细胞呼吸导学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导学案本节课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概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并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2、结合教材图5-8,描述能线粒体的结构3、结合教材图文,能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知识连接: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有。
2、细胞的能量“通货”是___________。
人和动物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请再右图标出各结构的名称。
课前自主预习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或其它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__的过程。
P91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在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P913、CO2可使变浑浊,也可使由蓝变再变。
橙色的溶液,再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P924、预习有氧呼吸过程,根据有关文字填写下列表格。
P93-94有氧呼吸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的能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探究活动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O2以及酒精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将实验装置放于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结果:产生CO2的还可以多少用来判定。
结论:酵母菌在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只有条件下能产生酒精。
小结: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在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释放出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分为和两种类型。
探究活动二:有氧呼吸的过程一、有氧呼吸的过程1、写出有氧呼吸的三阶段细胞质基质2、补充完善有氧呼吸总反应式葡萄糖(C6H12O6)+ O2酶 CO2+ H2O + 能量3、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钟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实验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探究)2.比较酵母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过程,基于事实和证据,描述并解释实验现象,训练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3.通过实验探究,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形成物质与能量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4.通过实验,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O2和酒精的检测方法。
难点:变量的控制和设计对比实验。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苗家酿制米酒视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引导学生找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改进本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选择酵母菌?2.实验产物的检测原理是什么?3.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4.无氧装置应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检测CO2,为什么?5.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三)课堂小结先请学生阐述,然后呈现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四)智慧比拼你知道自己的智慧值吗?快来展示实力吧!1.(1分)酵母菌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理想材料,原因是()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C.酵母菌和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包括酒精、乳酸、C022.(3分)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酒精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3.(4分)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A.实验中不能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B.可以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CO2产生情况C.酒精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该实验通过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其中有氧条件为实验组,无氧条件为对照组4.(2分)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四.作业与先学1.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制作出更有效的实验装置(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先学安排先学教材P929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内容。
细胞呼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一)预习内容课本P91-96(二)预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说出细胞呼吸的方式;2、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并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重、难点)3、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举例说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你学会了吗?1、什么叫细胞呼吸?其方式有哪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有氧呼吸?P94其场所有哪些?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5、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6、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异同点?P91和 P947、1摩尔葡萄糖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氧化放出的能量一样多吗?8、有氧呼吸总的反应式如何写?P939、有氧呼吸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吗?10、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对吗?11、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分为几个阶段?都在哪里进行?12、什么叫无氧呼吸?其产物是什么?13、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能形成ATP吗?14、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未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哪里?15、酒精发酵的反应式如何写?16、乳酸发酵的反应式如何写?17、苹果、水稻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18、高等动物和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19、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40%和31%)P942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吗?2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动物细胞内氧化分解后,最终形成的物质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吗?22、陆生植物为什么不能长久耐受无氧呼吸?23、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有哪些去向?(热量散失、形成ATP 用在各项生命活动中)25、生命活动通常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26、人体内的能源物质有哪几大类?其中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储能物质是什么?27、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要有线粒体吗?举例。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一、教材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模板
课程内容: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掌握细胞呼吸的主要反应和产物,了解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
教学难点: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的复杂反应过程。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用品:酵母、糖水、试管、滤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
3. 教学资源:细胞呼吸的动画、实验视频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光合作用进行比较。
二、示范实验
1. 展示细胞呼吸实验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观察酵母呼吸的过程。
2. 解释酵母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其他产物。
三、介绍细胞呼吸反应过程
详细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让学生了解
不同阶段的关键反应和产物。
四、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讨论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和相关性。
五、实践操作
让学生进行细胞呼吸反应的模拟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产物,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六、总结与评价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评价。
七、课堂延伸
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呼吸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在课堂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案
教材助读
问题导思
作为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利用细胞呼吸原理,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对板结的土地进行松土透气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通过阅读课本P91-92实验,明确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水涝时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酒精对根有毒害作用,造成烂根。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标要求】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牢固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研究细胞呼吸方式的科学方法。
3.激情投入,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认真阅读P95资料分析,明确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细胞呼吸的方式有哪两种?
2.写出实验中鉴别CO2、酒精的试剂及颜色变化。
3.画出线粒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标出各部位名称,并说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4.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进行场所,并写出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标要求】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记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反应式。
2.自主学习,精心研究,会对比两种呼吸方式。
3.能初步解释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找出要点,注意勾画和记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以及,15分钟;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研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二、有氧呼吸
1.观察课本P93线粒体示意图,明确线粒各部分的结构。
2.认真分析课本P93图5-9,弄明白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及过程变化。
三、无氧呼吸
1.阅读课本P94内容,知道有哪些生物以进行无氧呼吸。
2.记住进行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生物种类。会写两种化学反应式。
3.查阅相关资料,说出几种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或乳酸的生物。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8.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①、②、③表示,产生ATP的阶段是__________,产生氢的阶段是____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阶段是__________,需要氧气参与的阶段是__________。
【身边的生物】
A.主要是有氧呼吸B.主要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D.主要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7.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问题二:从场所、产物和产能多少三个方面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知识链接】
2.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不正确的是()
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B.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的生成D.分解产物中都有CO2
3.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A.贮藏在葡萄糖中B.存留于酒精中C.存留于乳酸中D.以热能形式散失
4.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摩尔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
课本P95页解释
1.选用透气的创可贴是为了让空气透过,用以抑制厌氧菌的繁殖(在有氧气存在的
情况下,生物的无氧呼吸可被抑制)。
2.酿酒过程是将酵母菌与营养液混合后,先通氧后密封,通氧是为了让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便于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便于发酵产生酒精。
3.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便于根的有氧呼吸,以促使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5.说出无氧呼吸的场所并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场所:
①产物为酒精和CO2的化学反应式:
②产物为乳酸的化学反应式:
6.体会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我的疑惑】
【学以致用】
1.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C02,氧气用于()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为CO2
C.与[H]结合生成水D.氧化有机物
问题一:从场所、反应物、产物和产能多少四个方面列表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酸奶是由优质的牛奶经过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而成的,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探究案
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题: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及过程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反,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A.1A摩尔B.2A摩尔C.3A摩尔D.4A摩尔
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蛔虫进行无氧呼吸②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④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人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的供能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