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的沟通用语

缓和医疗的沟通用语引言:在医疗领域,良好的沟通是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和有效治疗的关键。
医生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技巧,以缓和紧张的氛围,使患者感到舒适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缓和医疗沟通的用语,帮助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
1. 问候和建立联系:在与患者交流时,医生可以使用以下用语来问候和建立联系:- "您好,我是医生X,很高兴见到您。
"- "请问您的名字是?"- "您今天感觉如何?"2. 简单明了的解释:医生需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以下是一些用语示例:- "您的检查结果显示..."- "您的症状可能是由于..."- "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治疗..."3. 倾听和回应: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顾虑,并给予积极回应。
以下是一些用语示例:- "请告诉我您的症状和不适是什么样的。
"- "我明白您的担忧,我们会尽力帮助您。
"-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4. 鼓励和支持:医生应该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用语示例:- "您正在做得很好,继续保持。
"- "治疗需要时间,但我相信您会康复的。
"- "如果您需要任何帮助或支持,请告诉我们。
"5. 同理和关怀:医生应该表达对患者的同理和关怀,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注。
以下是一些用语示例:- "我理解您现在的困扰,我们会尽力帮助您度过难关。
"- "请相信我们会为您提供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 "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或特殊要求,请告诉我们。
"6. 沟通技巧:医生可以使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改善与患者的交流。
以下是一些用语示例:- "请您慢慢说,我会仔细倾听。
缓和医疗名词解释

缓和医疗名词解释
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是一种改善患者质量生活的综合因素,重点在于生存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的痛苦,缓解病情,减少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心理调适。
缓和医疗包含了一系列的护理和药物,以及其他生活方面的支持服务,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病情恶化。
它的目标是尽力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和没有治愈前景的治疗。
缓和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病情恶化,减少治疗负担,缓解病痛,改善患者心理调适,提高患者人格特质。
缓和医疗的施行者除了临床医师,还有其他多学科人员,包括公共卫生专家,心理健康专家,药物治疗专家,社会服务专家,精神保健专家,物理治疗和康复专家,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护理专家,经历过特定培训和工作经验。
缓和医疗PPT课件

•
.
6
医学的本质是帮助,而不是只用技术手段 改变生命的自然进程。医学不能避免死亡, 而是避免不合理的早死。
.
7
现代医学应该注重对人性和灵魂的帮助。 提倡缓和医疗,还可以缓和紧张的医患关 系。
无法要求医生把绝症治好。所有这些心理 都有可能恶化医患关系,造成医患矛盾。 通过缓和医疗,可以使医患双方都从容地 面对死亡。
.
11
“安乐死”是因为“痛苦”解决“人”, 而“缓和医疗”是为“人”解决“痛苦”
.
12
缓和医疗的内容
1.症状控制
2.舒适护理
3.心理支持
4.社会支持
5.灵性支持
.
13
症 状 控制
搞定“吃、喝、拉、撒、睡”
.
14
舒适护理
.
15
心理、社会支持
.
16
灵性关怀
协助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心灵得到平静与安宁 接受死亡,信仰是助力。
亲自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癌症的镇痛研
究及灵性关怀。[*安宁院(HOSPICE)最早出现于
12世纪,原指朝圣途中的驿站。]
从1967年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成立开始,现代
缓和医疗的模式就此确立,其后,这种模式逐渐地
被世界各发达地方接受和推广。
.
20
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 St. Christopher’s Hospice
在这80个国家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71位。 报告指出,这反映出中国对于缓和医疗有限的 可获得性以及中国整体上低质量的缓和医疗服 务。
.
4
.
5
推广缓和医疗的目的
《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范文

《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医院,一直以来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面对患者离世这一沉重话题时,协和医院积极推行缓和医疗,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关怀与支持。
本文将针对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二、背景与意义缓和医疗作为一种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的医疗模式,已成为国际医学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中国,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缓和医疗的实施愈发显得重要。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级医疗机构,其实施缓和医疗的现状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对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1. 实施范围与过程北京协和医院在2019年对离世患者的缓和医疗实施了全面覆盖。
从患者入院开始,即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沟通,确保患者及家属对缓和医疗有充分的了解与认同。
在患者病情恶化阶段,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会诊,制定合适的缓和医疗方案。
2. 实施效果通过实施缓和医疗,北京协和医院在2019年为众多离世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患者在离世前得到了更为人性化的关怀,家属也得到了心理疏导与支持。
同时,医院还积极与社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缓和医疗的普及与发展。
四、问题分析虽然北京协和医院在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 专业知识普及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对缓和医疗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与普及。
2. 沟通不够充分:在实施缓和医疗过程中,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还需进一步加强,确保双方充分理解与认同。
3. 资源分配不均:在一些特殊病种或特殊情况下,缓和医疗的资源分配存在不均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五、优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缓和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缓和医疗的理解与实施能力。
【推荐】缓和医疗

病情评估
神志清楚、卧床能靠坐、能交流 对自己病情基本了解 疼痛评分8分(重度) 疼痛频率6次/日 持续时间30~60分钟 伴随恶心、呕吐 饮食少量流质
心中的牵挂与愿望
结婚50周年金婚遗憾 珍爱的摄影比赛获奖照片 思念远在日本的儿子一家
我们所要做的 给与正在走向消失的生命安宁和尊严 不让他们留下遗憾!
近30年发展,我国在舒缓疗护取得了一定成 果,但一直未摆脱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水 平较低、服务范围窄、管理不规范、政策不 支持的困境,大多数癌症患者不能从中真正 受益。
15
舒缓疗护病房
一个生命的来临,我们充满喜悦;一个生命的离开,我们痛苦无奈。 忘记心中的痛,珍惜相聚每一刻。
舒优缓美疗的护病环房境设计
精良的设备
背景音乐系统 网络视频系统
高级助浴床 洗头机 坐便器
与普通病房区别
19
与普通病房区别
服务内容
• 病情评估:生理、心理、预计生存期等 缓和医疗:缓解控制临终前症状 舒缓护理:生活护理,提高病人舒适度,给
与病人及家属心理照顾和关怀。
社会心理支持:志愿者、社工参与
舒缓护理技术
• 晚期肿瘤症状及基础护理 • 倾听、沟通与交流 • 心理护理技术 • 生命终末期病情评估 • 意愿、预嘱与遗嘱
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各国作为国家健康政策的重要 组成部分,人人都有权享受临终关怀 服务。
4
我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我可以自主唤醒心愿。
WHO缓和医疗定义 ( 2014 )
1.生命期有限患者 2.病人及家庭 3.生活质量 4.发现、评估和解决痛苦(身体的不舒服、 心理、社会、灵性方面的痛苦)
医疗技术结合人文的学科
11
缓和医疗名词解释

缓和医疗名词解释
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是一种以人的整体健康为目标的医疗方式,旨在促进个人身心健康以及改善疾病治疗的结果。
其中,特别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情感和心理需求。
这种医疗方式的重点是改善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痛苦和不适,减少疾病的恶化,延长其生活时间,建立和维护他们的社会和家庭关系,从而让他们在品质上有更好的生活。
它的基本原则是:
1.个体化和尊重:尊重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以最适合患者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2.协调和整合:尊重患者的多方面需求,以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的方式来协调和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
3.灵活性和创造性:重视患者的愿望,并发掘在患者自身的潜力,以更灵活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患者的问题。
4.综合实践:联合医疗团队来适应患者需求,以更全面、综合的方式来治疗患者。
缓和医疗PPT精选课件

缓和医疗全球现状
2015年10月6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2015年 度死亡质量指数,该指数衡量了全球80个国家 缓和医疗的质量。它聚焦于成人的缓和医疗的 质量和供应情况,由20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得 分构成,这些指标涵盖五大类别:缓和医疗的 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 理质量和公众参与。
在这80个国家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71位。 报告指出,这反映出中国对于缓和医疗有限的 可获得性以及中国整体上低质量的缓和医疗服 务。
4Leabharlann 5推广缓和医疗的目的• 提倡缓和医疗,其实首先帮助的是医护人员自 己。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宁晓红医 生曾说过:“我曾经有一个病人离世,主管护 士很痛苦,对我说: “我们协调了那么多次会 诊,用了很多药,住院大夫为了他都不能下班, 可是病人还是去世了,医疗手段究竟有什么 用?”
缓和医疗—— 让生死两相安
1
春去夏来,草木大多披上新绿。时序轮 换,季节更替,如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 然的规律。
2
定义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缓和医学 定义为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早期识别、 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 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 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 面临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患者和他们家人的 生活质量。
17
多学科团队
志愿者
理疗师 护士
患者及 家属
心理师 社工
医生
18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关于生命的教育无 论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医学院,都有严 重缺失。 我们的医生在面对现代医学并不能治愈的 疾病时,不知道怎样传递坏消息,给病人 提出恰当的建议,往往选择回避或继续对 病人进行有创治疗。而另外一方面,社会 上对死亡的不科学认知和忌讳,使许多病 人家属每天都在自责、愧疚、疲惫、烦躁 中度日,也有的病人家属还在想尽一切办
中医药缓和医疗

基本临终健康护理环境 临终护理费用
临终护理的可获得性 临终护理质量
印度,第40位。
缓和医疗现实意义
Palliative Care
缓和医疗是应对死因模式 改变的需要
缓和医疗是面对老龄化最
好的伦理选择
缓和医疗是缓解过度医疗
医改背景下缓和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Palliative Care
由于面临政策空白、法律指引缺失、对缓和医疗缺乏认识、相关癌症控 制项目不够具体、政府和民间支持不足、传统的“死亡观”根深蒂固、 专业缓和医疗队伍认可度偏低等诸多限制,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缓和医 疗几乎还是空白,医学院还少有设立独立学科,医院缓和医疗病房缺乏,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如何应对缓和医疗,伦理道德、法律、临终患者 及家庭,都显得无所适从,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缓和医疗遵循原则
Palliative Care
1、提供缓解一切疼痛和痛 苦的办法; 2、将死亡视为生命的自然 过程; 3、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 亡; 4、综合照顾患者的心理和 精神需求;
缓和医疗遵循原则
Palliative Care
5、提供支持系统,协助患者尽可能过上积 极的生活,直至死亡; 6、提供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及家庭应对面 临死亡的危机; 7、以专家协作的团队满足患者及家属需 求,包括居丧辅导; 8、有时也适用于疾病早期,与其他疗法, 如化疗或放疗共同使用以达到延长生命的 目的,从而更好地管理并发症带来的所有 痛苦
肿瘤缓和医疗
——中医药在缓和医疗作用
主讲人:xxx 时间: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缓疗护服务团队
是一个照顾模式,由一个专业的医疗团队组成
临床心理 学家
病人 家属
哀伤辅导员
医生
紓緩科护士
病人
志愿者
物理治疗师
宗教工作者
职业 治疗师
社工
我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我可以自主唤醒心愿。
缓和医疗理念
重视生命的价值 接纳死亡的观念 维护病人尊严和权益 维持生活质量并协助病人安详离世
7
舒缓疗护核心服务
13
内地舒缓疗护现状
1988年:中国内地首家临终关怀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由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主持建立。 崔以泰被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1988年:上海南汇护理院成为我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院 1990年: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
内地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主要分布 于一线城市,正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病情评估
神志清楚、卧床能靠坐、能交流 对自己病情基本了解 疼痛评分8分(重度) 疼痛频率6次/日 持续时间30~60分钟 伴随恶心、呕吐 饮食少量流质
心中的牵挂与愿望
结婚50周年金婚遗憾 珍爱的摄影比赛获奖照片 思念远在日本的儿子一家
我们所要做的 给与正在走向消失的生命安宁和尊严 不让他们留下遗憾!
我们要做的
对生命尊重与珍惜
让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安适、平静、有尊严
四全照顾模式
四全
全人 全家 全队 全程
全人照顾
缓痛护理 舒解不适
身
社会支援 全面照顾
社
心灵
积极情绪 正面人生
灵性关怀 坦然面对
服务重点:全面照顾身、心、社、灵各方面的需要 25
全家照顾
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家庭关系信息档案 照顾家庭成员的需要,营造最佳的照顾环境 为患者家人提供持续的支持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撒拉纳克湖畔铭言
TO CURE SOMETIMES 有时,去治愈;
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各国作为国家健康政策的重要 组成部分,人人都有权享受临终关怀 服务。
4
我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我可以自主唤醒心愿。
WHO缓和医疗定义 ( 2014 )
1.生命期有限患者 2.病人及家庭 3.生活质量 4.发现、评估和解决痛苦(身体的不舒服、 心理、社会、灵性方面的痛苦)
医疗技术结合人文的学科
精良的设备
背景音乐系统 网络视频系统
高级助浴床 洗头机 坐便器
与普通病房区别
19
与普通病房区别
服务内容
• 病情评估:生理、心理、预计生存期等 缓和医疗:缓解控制临终前症状 舒缓护理:生活护理,提高病人舒适度,给
与病人及家属心理照顾和关怀。
社会心理支持:志愿者、社工参与
舒缓护理技术
• 晚期肿瘤症状及基础护理 • 倾听、沟通与交流 • 心理护理技术 • 生命终末期病情评估 • 意愿、预嘱与遗嘱
Dame Cicely Saunders (1918-2005) 西西里·桑德丝女士
St. Christopher Hospice (英国圣克里斯福宁养中心 )
9
国外舒缓疗护模式
独立善终医院 (Independent hospice) 以医院为基础的舒缓住院病区(Hospital
based hospice)
舒缓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 提供身、心、社、灵的全人照顾 协助患者消除内心冲突,实现特殊心愿,
安排未尽事情,道别亲朋好友 以爱心关怀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协助病人及家属面对患者的死亡和渡过 哀伤
创始人:1967年,英国西西里·桑德丝博士。
1974年,美国创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方案, 1983年 ,获得政府法律通过。 1981年日本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
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 你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 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继续生活下去 直到最后一刻, 并且安详地离世。
——Dame Cicely Saunders
西西里桑德丝女士
金婚庆典
宗教与心灵
人们拥有虔诚的信仰,获得终极的关怀 信仰,给人寄托,助人宁静,引人向善
2020/6/16
2020/6/16
“You matter because you are you. You matter to the last moment of your life, and we will do all we can to help you die peacefully, but also to live until you die.”
11
香港舒缓疗护现状
1982年:推行舒缓护理 1992年:第一所独立的宁养病院——白普理宁养 中心成立 2004年: 12间公立医疗机构开设舒缓治疗护理服 务,居亚洲第二位
台湾舒缓疗护现状
1990年:马偕纪念医院成立安宁病房 1990年:成立“安宁照顾基金会”,开展安宁疗护宣传
指导、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 1995年:成立“中华安宁照顾协会” 1996年:安宁缓和居家护理纳入全民健康保险 1999年:成立“台湾安宁缓和医学会” 2000年:立法院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 2001年:安宁疗护整合性照护纳入全民健康保险
近30年发展,我国在舒缓疗护取得了一定成 果,但一直未摆脱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水 平较低、服务范围窄、管理不规范、政策不 支持的困境,大多数癌症患者不能从中真正 受益。
15
舒缓疗护病房
一个生命的来临,我们充满喜悦;一个生命的离开,我们痛苦无奈。 忘记心中的痛,珍惜相聚每一刻。
舒优缓美疗的护病环房境设计
社区家居探访服务(Home care) 日间宁养服务(Day care) 门诊服务 (clinical care) 顾问医疗队伍(Consultative team) 哀伤辅导服务(Bereavement care)
10
24小时呼叫值班服务 舒缓疼痛和症状 医疗指导 技术性护理 个人保健与护理 社会工作服务 心灵及宗教上的支持 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 对面临死亡的病人及其家属的感情支持与帮助 丧失亲人时的支持与帮助
缓和医疗
调查
据统计,我国现有肿瘤患者700多万人, 每年新增240万人,每年死于肿瘤的患者 已超过160万人,占全球肿瘤死亡患者总 数的26.67%。
上海市癌情现状
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癌症 每天有100名癌症病人死亡 每年肿瘤死亡3.6万人 70%癌症晚期病人需要居家宁养
背景
联合国
联合国
享有临终关怀服务是人的一项基本权 利,被视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TO RELIEVE OFTEN 常常,去帮助;
TO COMFORT ALWAYS
总是,去安慰。
全队照顾
由专业医疗团队组成,为患者及家属 提供全人整体的关怀 来自社团体的爱心人士提供更加多 元、个性化的服务
全程照顾
病人 入院
离世后家属哀 伤辅导与支持
28
案例1
贺霞珠 女 79岁 化工研究员 诊断:肝癌介入治疗放疗后伴双肺转移 2012年12月11日收入舒缓疗护病房 预计生存期30天 2013年2月4日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