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冰融化了A解析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冰融化了∣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冰融化了∣教科版

第三单元4、冰融化了1。

填空题。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时开始融化、(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直至完全融化成水、(3)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判断题。

(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一定都是0℃。

( )(2)冰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原来的状态。

( )(3)冰在融化时,它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可不能发生变化。

( )(4)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 )(5)冰完全融化成水时,接着加热,它的温度保持不变。

( )(6)冰融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增大了。

( )(7)取相同大小的两块冰,分别放人自来水和冰水混合物中,自来水中的冰先融化。

(8)把一小块正在融化的冰放人一大杯O℃的水中,水会结冰。

( )3、连线题。

请依照图片内容选择合适的温度,并用线连在一起。

13℃0℃—7℃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冰水混合物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4。

选择题。

(1)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A、室内的温度高 B。

冰块比较小 C、桌子产生热(2)把冰块周围的温度升高,会使( )。

A、冰块融化的速度变慢B、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快C、冰块融化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3)夏天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会出现的现象是( )、A。

冰块会立刻融化成水B、冰块会慢慢融化成水C。

冰块可不能融化成水(4)下面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 )、A。

把冰块放入冷冻室内B、把冰块放在干燥的环境中C、用嘴向冰块哈热气(5)塑料袋内的冰块在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塑料袋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B、塑料袋外壁的温度会升高C、塑料袋内会立刻产生气泡(6)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 )。

A、把冰块敲碎 B、用被子裹住冰块 C、给冰块加热5、简答题、(1)请写出能够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

(写出4种方法即可)(2)假如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藏食物,您认为选哪一个效果更好?请说明您选择的理由、6、【实验题·分析】下面是某小组探究冰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的实验记录,请依照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第4课《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4课《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举例解释:
-难点在于让学生明白,冰融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于打破冰的晶体结构,使其转变为液态水,而不是使温度升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如如何放置冰块、测量温度的工具使用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分析冰融化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如分子运动、能量转换等,来解释冰融化的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4课《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第4课《冰融化了》教案,选自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四章《水和冰》。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冰的来源,了解冰的形成过程。
2.探索冰融化成水的过程,观察冰融化时的现象。
3.了解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冰和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望,以及在探究过程中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科学责任:通过学习冰融化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5.跨学科整合: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冰融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冰融化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冰融化了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冰融化了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冰融化了练习卷一、选择题1.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是0℃。

B.温度继续上升。

C.温度继续下降2.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B.水杯不加盖子,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属于融化现象C.秋天草地上出现的露珠是由水蒸气冷却形成的3.让冰融化得最快的方法是()。

A.放入开水B.用手捂住C.用吸管吹4.影响液体流动的快慢速度是()。

A.颜色B.气味C.粘稠度5.冰块在融化之后变化了()。

A.固体B.液体C.气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性质改变了。

B.冰融化后是水,性质不变。

C.冰融化后变成了水蒸气。

7.冰块放在实验室桌子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A.冰块的体积比较小B.实验室内温度高C.桌子产生热量二、填空题8.水有三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我们常把它叫做__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者“放热”)。

晾衣服时,衣服变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变成__________挥发了。

9.降水的形式很多,我们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一块冰和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如下图所示,那么这块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这杯水的温度是_____℃。

单位℃单位℃1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快冰的融化,冰融化时从周围_______了热量。

12.南极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只有-56℃,冰的平均温度也接近于-56℃,如果将-56℃的冰变成0℃的冰,需要__________热量。

三、判断题13.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体积决定的。

( )14.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水的温度越高,冰化得越快。

( )15.在碎冰中加食盐会使碎冰的温度上升。

( )16.冬天冰融化时,周围环境的温度会降低。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章节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1.3 教学内容1.3.1 冰融化的原因1.3.2 冰融化的过程1.3.3 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1.3.4 应对冰融化的措施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教学准备PPT、教学素材、课堂讨论指南等。

第二章:冰融化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主要原因。

2.2 教学内容2.2.1 全球气候变暖2.2.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2.3 自然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PPT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冰融化的原因。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介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2.4.2 讲解原因:阐述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对冰融化的影响。

2.4.3 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2.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冰融化原因的解决方案。

2.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冰融化的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2 教学内容6.2.1 冰融化的阶段6.2.2 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因素6.2.3 冰融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配合PPT展示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冰融化原因。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冰融化了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冰融化了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水第4课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1.吸管吹冰块[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素养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素养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单元素养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为了加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合作,我国举办了国际进口博览会。

下列参展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D )A.中国剪纸B.俄罗斯小麦粉C.埃及长绒棉D.巴基斯坦铜器【解析】金属是无机物。

2.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B )A.SO2B.MgOC.SiO2 D.CO【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MgO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故属于碱性氧化物,B 项正确;二氧化硅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故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CO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故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错误。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B )A.食醋除水垢B.冰融化C.燃放鞭炮D.后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解析】食醋除水垢是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涉及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冰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故B项符合题意;燃放鞭炮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涉及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后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说明生成了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10 nm)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半透膜提纯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能透过滤纸【解析】纳米Fe3O4磁流体粒子直径为1~10 nm,所以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胶体,A 项错误;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可通过半透膜提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可以通过滤纸,B、C、D项正确。

冰融化了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冰融化了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课题冰融化了单元水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目标解读通过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是热量使冰融化成水。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目标解读通过观察和记录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了解到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重点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难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春暖花开,河面上的冰渐渐融化成了水,山上的冰川化成溪流,冷饮中的的冰块过了一会全部消失在杯子中,路面上的冰撒了融雪剂后,消失不见。

这些都是冰的融化现象,是什么让冰融化了呢?我们能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呢?感受冰融化的场景,思考什么原因引起冰的融化。

冰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很多学生都有过玩冰的经历,对冰融化成水这一现象也比较熟悉,引发学生思考冰融化的条件。

研讨探究给冰加热会怎样?过渡:0℃是水和冰的临界温度(板书0℃水和冰的临界温度),在0℃以下水结成冰,那么温度上升到0℃以上是不是冰就能融化呢,我们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给冰加热会怎样?1、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会出现一个小窝,可以看出冰块融化了,这是因为冰块吸收了热量。

2、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冰块,冰块整体上会慢慢变小,渐渐地融化了,这也是因为冰块吸收了热量。

小结:冰融化与温度升高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来做一次融化冰块的比赛。
先讨论下你们 打算用哪种方法。
提示:塑料袋 的袋口一直保 持密封!
4.冰融化了
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 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 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 么使冰的状态发 Nhomakorabea了变化?
热量 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的重要因素。
《作业本》P29
课堂练习
《作业本》P29
选择题 (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 因为( A )。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 (6)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 原因可能是( A )。 A、室内的温度高 B、冰块比 较小 C、桌子产生了热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每课一练》P27
(1)冰块开始融化需要的条件是 ( )。 A、周围温度高于0℃ B、冰块温度高于0℃ C、冰块温度达到0℃ (2)有关冰融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变 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直上升 B、零度保持一段时 间 C、冰完全融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4.冰融化了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 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 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 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 温度计上的读数。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时间 分钟 0 2 4 6
4.冰融化了
8
10
12
温度 ℃
0
我的发 冰慢慢融化,长时间保持在 现 0℃,融化后温度逐渐上升。
4.冰融化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熔化
冰(固态)
融化
水(液态)
4.冰融化了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 新的问题出现吗? 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记录
《作业本》P29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温度(℃) 0℃ 0℃ 0℃ 0℃ 0℃ 1℃ 2℃
我的发现
4.冰融化了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 1分钟 2分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钟 ……
盛放烧 杯内空 气温度
紧靠烧 杯外壁 空气温 度 远离冰 块处空 气温度
从实验中可知:
•冰在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__ 0℃ •在冰熔化的过程中,对冰继续加 不变 。 热,它的温度_____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 它的温度____ 升高 。
左图是研究冰熔化的实验,装有冰的 试管不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 放在浸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 做的目的是____,试管里放一支温度 计,烧杯水中也放一支温度计,当冰 熔化时,试管里温度计的读数将 _____(“不变”.“变大”.“变 小”),这时烧杯里温度计的读数 _____试管温度计的读数(“大 于”.“小于”.“等于”).其原因 _________.
C
A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每课一练》P27
(3)下列方法,( )能加快塑料 袋中的冰块融化。 A、用毛巾包裹 B、放在阳光下 C、左右晃动 (4)冰块放在手心里能融化,原因是 ( )。 A、手心温度高 B、冰块有热量 C、冰块小
B
A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每课一练》P27
(5)冰融化成水,温度上升,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反映 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 将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盛有 碎冰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 底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 熔化时,试管中冰______ __________
本实验结论:
冰在熔化的全过程(开始出现液体 到全部变为液体)中,温度是 __________ 保持不变的 。
4.冰融化了
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 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 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 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 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 收热量);
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 度还会继续上升。
热量(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基础训练
2.选一选 《每课一练》P27
(1)给冰水混合物加热时,正确 的说法是( D )。 A、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D、在冰完全融化之前,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基础训练
2.选一选 《每课一练》P27 (2)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 甲盆放在背阴处冰块多,乙盆放 在阳光下冰块少,两盆水的温度 相比,( C )。 A、甲盆中水的温度高 B、乙盆中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中水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冰融化了
4.冰融化了
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 开始凝固成冰; 水
温度降到0℃

凝固
4.冰融化了
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 液态的水吗? 在什么条件下固态的冰 能变成液态的水呢?
4.冰融化了
观察冰到融化 从冰箱中取出一 些冰块测量温度,刚 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 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0℃
4.冰融化了
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 间,冰块会融化吗? 冰块在什么温度时开 始融化?
冰慢慢融化,长时间保 持在0℃。全融化后温 度逐渐上升。
课堂练习
《作业本》P29
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融 化速度的是( C )。 A、用火烤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地方 (2)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融化 最快的是( C )。 A、10 ℃ B、50 ℃ C、90 ℃
课堂练习
选择题 (3)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各取 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B )。 A、冰块不够 B、保证比赛公平 C、节约冰块 (4)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 程叫是( B )。 A、融化 B、凝结 C、冷却
4.冰融化了
加快冰的融化 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
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0℃ 时,就可以促使冰的融化。
4.冰融化了
怎样能加快冰冰融化的速度? 1、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 3、我们用手把冰块捂热。
……
4.冰融化了
每组取一块相同大小的冰块, 分别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 并封好袋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